我们关于冰雪的想象
2022-03-19栏目主持任红编辑王旭辉
栏目主持/任红 编辑/王旭辉
雪有很多个面孔。开始时是一粒一粒的,落在手掌上化成一滴一滴,随后是一朵一朵的,挤在门前的柳树上一堆一堆。后来,少年摇动老树,雪就变成一团一团撒向空中。雪,本是冰冷的,而隔着窗的雪却是温暖的。
告别最后的冰川,告别恬逸的地球
文 | 何林
《最后的冰川》 2018
[英] 彼得·沃德姆斯 著
李果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白色的北冰洋以冰为名。它位于北极圈内,大致以北极点为中心,洋面上有占北冰洋面积三分之二的、长年不化的冰层,中央的多年海冰已持续存在300 万年,吸收了百万年的寒气,形成了巨大而崎岖的冰脊。当海水顺着洋流向南流进大西洋时,漂流的巨大冰山就随之进入温暖海域并融化,改变着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和气候。
但北冰洋已经改了妆颜。彼得·沃德姆斯在《最后的冰川》中说:“如今,从太空往下看,夏天的地球北极看起来则为蓝色,而非白色。这一片我们一手造成的海洋曾覆有冰盖。重塑地球表面是人类的首要成就,这当然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就,随之而来的则可能是灾难性后果。”
作为一名极地科学家,彼得·沃德姆斯从事极地研究工作已47 年,自1970 年起曾考察极地50 多次。在他的考察生涯里,北冰洋的永冻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沃德姆斯不仅是一位怀有赤子之心的极地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匠人精神的讲故事高手。他擅长还原科学的真相且不失神秘,将极地的诸多现实问题与科学及历史结合,在广博的知识和材料基础上,加以数十年的潜心研究、九死一生的考察经历,成就了这本北极当今状况的权威报告。在这部著作中,沃德姆斯从化学、地学、地史学、统计学等多个角度论证了冰川消失的现实及原因,以及冰川消失的灾难性后果。
海冰早在生命出现之前便已形成,它的历史构成了地球冰川的历史;冰川的前进和消融构成了新生代世界上往复自然的冰期循环,构造了人类熟悉的世界。沃德姆斯揭示了北极冰川的巨大意义:北极的海冰不止是一块寒冷的冰,而是地球气候变化的缓冲器。
“海冰有着巨大的融合潜热〔……〕冬季形成的海冰在夏季会持续融化,但只要不完全融化,海冰就能保持其表面空气和其下的水温接近零度,为夏季海洋提供有效的空气和水的调节系统〔……〕并通过年复一年的海冰积累最终储存大量的低温,足够寒冷的气候造成天文级别的波动,并最终导致冰川的推进和退缩,将地球带入冰川推进和消退的周期性冰河时期,也即冰期循环。”
受温室气体影响,在沃德姆斯观测冰川的数十年里,北极海冰的面积和体积都在不断地缩小。二十多年来,北极的夏季冰川体积下降了60%。海冰的融化与我们饮料里的冰块有异曲同工之处——当很多冰块存在时,冰块融化会很慢,而一旦只剩余孤零零的一点冰,它就会在几分钟内迅速融化。随着海冰的减少,冰盖的融化速度会越来越快,直至在某个夏季完全消失;之后冬季形成的海冰便再没有了余冰提供的团体保护,又会在来年的夏季再次融化,进而,北极将永远只会在冬季有季节性的冰盖。
北极冰川的融化并不仅仅是我们这个世界偏远地方发生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北极海冰的消失会让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比例从60%骤减至10%,从而令地球的变暖周期加速;自上个冰期以来安然无恙的冰冻海底沉积物现在则开始向大气中释放强有力的温室气体甲烷,带来异常的天气、高温、海平面上升、洪水和火灾、粮食减产,从而使地球不再宜居,陷入动乱和饥荒。
海冰融化后,北极开阔海域失去了冰雪的保护,空气变得温暖。很可能是因为无冰海域的暖空气大量飘向海岸区域,导致北半球积雪融化。与20 世纪晚期相比,北极仲夏雪域面积减少了600 万平方公里。白色的冰雪可以反射阳光,使热量反射出地球,但融化之后,冰会露出下面较暗的陆地或海洋,然后吸收更多的阳光,导致产生更多的热量。
这就是冰雪融化的气候恶化反馈。彼得·沃德姆斯以50 多次考察得来的数据为基础告诉我们:“这一反馈直接为全球变暖效应增加了50%的热量,使北极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因,而不仅仅是被动响应者;也就是说,已经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已将地球加热到触发了冰雪反馈机制,恶循环地推动气候改变。即使我们不再往大气中排入更多的二氧化碳,气候变暖的进程也仍然会持续。气候变暖的这一阶段被称为‘失控的气候变暖’,可能正是它导致金星变成了燥热、死寂的世界。”
此外,大量冰体可能会从冰川底部融化,这些冰体融水本身就足以造成海平面上升数米。北极变暖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大量新鲜的融水进入北大西洋,可能会扰乱全球洋流模式;同时,数万年来一直储藏在冰冻沉积物中的甲烷水合物现正随着沉积物的解冻而分解,而甲烷是比二氧化碳强力数十倍的温室气体,从而导致温度失控式上升。届时,地球气候可能会发生严重变化。
作者警醒世人北极海冰消失所带来的全球威胁,并号召人们保护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能源使用,政府排除对降低碳排放迫切行动的犹疑、迟缓和不作为,采取措施加快关于地球工程和二氧化碳清除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投入,从而减少碳排放和回收温室气体,以拯救北极和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放任气候变化下去,那便会正如彼得·沃德姆斯在《最后的冰川》中提到的那样“我们不仅会向冰川作别,更会向生命作别”。
冰天雪地间温暖的史前童话
文 | 张义明
数年前,曾有科学家预测数百万年后的地球将重蹈覆辙,再一次进入大冰川时代。人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地球“霸主”则可能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巨型啮齿类动物,它们演化出耐寒的特性,能克服严寒并在这冰球上繁衍生存。无论这是出于科学家严谨的推测,还是富有诗意的想象,它们都以自然界更迭变化的信号来警示人们——气候变化或许就在不远处的未来。
《冰川时代》便是基于地球冰川化想象而发端的系列电影。蓝天工作室(Blue Sky)用十多年的时间,将这个故事敷演成五部生动的童话,如同一部原生态的交响曲,时而奏鸣着不和谐的音符。在电影里,地球冰川化看似仅仅是一系列巧合:一只追逐橡果的小松鼠奎特无意中触碰了地球变化的“开关”,从而导致了地球的板块变动、冰山崩塌等令人匪夷所思的现实。在第一部电影中,橡果就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四两拨千斤似的击垮了巍峨伫立的冰川。而第二部电影中,一粒镶在冰山上的橡果竟然是滔滔洪水的“阀门”,一旦将其拔出,惊涛骇浪便汹涌袭来,吞没低洼的土地。这惊人的巧合背后或许暗含着电影的忧思:人类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也许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地球的格局乃至人类生存的命运。这只为了生存而追逐食物的松鼠,似乎也是发展史中人类艰难探索的缩影。人类在迁徙和定居的反复中艰难地繁育新的生命,但文明的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的“答案”。在远处,不为人知的危机正蠢蠢欲动,挑战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冰川时代》 2002
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
克里斯·韦奇
编剧:迈克尔·伯格
迈克尔·J·威尔森 等
影片将视线投向数百万年前的史前时代。那时尚未灭绝的猛犸象、剑齿虎和地懒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各类远古动物齐聚一堂,在这样喧闹的世界里开始了逃离冰河危机的大迁徙。此时的原始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他们尚未发展出发达的文明,仍身披兽皮与树叶,在动物凶猛的环抱下不得已求取生存之道,在看似无希望的未来中艰难苟活。然而主角的“野兽团三人组”,已经在危机爆发之时做出了向着冰川深处逆行的抉择。
猛犸象曼菲德、剑齿虎迪亚哥和地懒希德虽然不是人类,却在故事中被赋予了远高于人类的智慧和更为丰富的情感。它们在迁徙之路上,用智慧化解危难,曾解救处于弱势一方的原始人类;它们也和衷共济、齐心协力,曾击败在冰洋上胡作非为的狒狒海盗“黑心肝船长”。如果说 《冰川时代》是一部动物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毋宁说它是一部“史前童话”。在这个故事里,心思缜密的人类并不会成为主角,只有主角团的动物们才具备这史前童话中应具有的美德。然而我们也无法忽略,它或温情或诙谐的史前童话色彩背后,始终是人类对童话世界中动物们拟人化的想象。动物们在此时此刻取代了人的位置,以人的口吻说话,它们有着兽皮的外表,但内心都呈现着电影制作者们对这荒诞现实中飘忽不定的个人思绪。
《冰川时代2:融冰之灾》 2006
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
编剧:彼得·高尔克
格里·斯沃洛 等
《冰川时代3:恐龙的黎明》 2009
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
麦克·特米尔
编剧:迈克尔·伯格
彼得·阿克曼 等
《冰川时代4》 2012
导演:麦克·特米尔
史蒂夫·马蒂诺
编剧:迈克尔·伯格
贾森·福克斯 等
《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 2016
导演:麦克·特米尔
加仑·T·楚
编剧:迈克尔·J·威尔森
迈克尔·伯格 等
随着这一系列电影日益取得声望,电影制作者们在保持其特效技艺更加精湛的同时,逐渐尝试将故事放在风格迥异的情境中,为电影平添了几分荒诞不羁。第三部地底恐龙世界、第四部汪洋大海和第五部外太空的场景都与冰川的色调大相径庭,甚至让人一度忘记电影的主题。主角一行时而穿梭于遍布各类珍奇植物的地底世界,深陷食人花制造的囹圄之中;时而在悬崖峭壁、岩浆瀑布旁艰难地探寻前行的路。在大海漂流时,海妖们营造的幻象戏仿《荷马史诗》归家异途的英雄奥德修斯;而在第五部“星际碰撞”中,动物们在外太空解决一颗橡果时引发了宇宙灾难。影片在无厘头地塑造故事和人物的同时,又探讨了亲子关系和性别刻板印象的社会性议题。
尽管五部影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一再转换,甚至让人眼花缭乱。但毋庸置疑的是,电影将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最终凝结在勇气、友爱和真诚等人类美德的主轴并没有随着电影故事的推进而转移。人们从《冰川时代》的史前背景中看到了太多东西——在孩子那里,时而令人发笑、时而令人恐慌的剧情紧紧地吸引住了他们的双眸;而在成年人眼中,这样一部幽默而温情的系列动画电影或许还能带来许多关于人世间的思考。置身于如此的冰雪世界,人们齐聚一堂,并不会被肃杀寒冷所困扰,反而会因笑与泪而愈发温暖、炽热。
北欧飘来的冬日恋歌
文 | 程书徽
Club 8
Club 8
Labrador
流行 2001
刘勰剖析文辞创作时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自然的四时来去,也会拨动人们的心弦,四季各自对应着截然不同的心境和文艺。属于冬天的诗文已经汗牛充栋,那么属于冬天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呢?令我多年来念念不忘的是从瑞典独立流行乐队Club 8 的同名专辑Club 8。单凭这个专辑名称似乎看不出歌曲跟冬天有什么联系,但是说起其中风靡全球的热门歌曲Love in December,就瞬间让人心领神会了。
当一个轻柔清澈的女声在耳边低语:“So this is love, in the end of December. Quiet nights,quiet stars……”所有听者都能油然而生一种身体随着耳朵轻轻飘起的感觉,转而又被话语中平静又坚韧的情感倾诉牵扯出缠绵不绝的忧伤。女声仿佛一切都明了,很快又轻声安慰:“Don ’t you worry, I ’ll be there for you. Don ’t worry about me, I ’ll be better than that……”一位温柔沉静又玲珑剔透的女性、一段深情坚守的爱情跃然于耳际。这是多么美好又多么冷冽的空寂啊,正如冬天埋葬了所有曾经的鲜妍热烈,只覆之以纯净无瑕的冰雪。
作为代表作,Love in December的创作技法几乎代表了Club 8 乐队的精髓。
一是绝不做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复杂创作来刺激听众的耳膜和神经,而是采用简单朴素的一/二段体歌曲结构,显得亲切又有日常感,好像絮语几句就轻轻飘散。Love in December的前奏、8 小节主歌、过渡段、8 小节副歌及各自的重复,就构成了这首3 分39 秒的歌曲,Club 8专辑中其他歌曲的长度更短,London、I don’t Need Anyone、The Sand and The Sea都不足50 秒,听起来非常轻快。
二是平缓的旋律起伏和缓慢的节奏,如同连续的温和细语,连副歌部分都没有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的“金句”。创作者不追求主动地“侵入”听众的记忆,而只是轻柔地唤起悠长的思绪。Love in December的主歌和副歌的旋律内部起伏小,而二者之间又具有较大的音域高差,形成两个层次的平静力量——主歌的平静接受恋人分离和副歌转换心境的包容抚慰。在副歌旋律上Club 8 还有一个多次使用的技法:使用开放式的结尾而不刻意追求终止感,显得音乐十分舒展,飘飘欲仙而不是沉落入地。
三是在调式及和声上,绝不炫技,拒绝变化多端的诸如转调之类的非常规手法,只是一调到底同时反复使用少数和谐的和弦,通过反复的吟唱形成余韵悠长的回响,一切都是舒适妥帖的,润物细无声。
四是歌曲的乐器配置主要采用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制作出延音、回响等不同的音效来营造迷离恍惚的氛围,这些不像真实乐器的声音产生了一种梦幻空灵的听感。
在Love in December中,轻巧模糊的电音贝斯作为节奏乐器,像是沙锤在摇晃的打击乐作为节奏装饰,氛围感十足的电音作为和声乐器,只有开头和过渡句出现了并不突出的键盘和吉他。所有配器都专心衬托人声,与人的呼吸相应。我联想起商业流行乐、摇滚乐、金属乐的节奏铺底和配器,给音乐构筑如同黑土地一般厚重的低频基础,而Club 8的节奏铺底像是冬日的冰原,看不出厚重,只显出轻盈。
在结构、旋律、和声、配器融合无间的基础上,众星捧月之中的人声锦上添花。女主唱Karolina Komstedt 的嗓音尽得北欧清新自然的精髓,虽然不高亢不幽深,但非常纯净温柔,又略微有一点点咝咝沙沙的——让人捕捉到这温柔背后有沉静笃定的力量而非纯粹的不谙世事。男主唱的声音也跟歌曲氛围契合,Keeping Track of Time中男声与女声对唱时,虽然没有女声的空灵清澈,也是深沉温柔、斯文楚楚。至于歌词,则大多围绕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离愁别绪回忆思念,还有直白的对话式的心绪倾诉,从歌词意蕴上把氛围再推向极致。
以上这些轻、柔、缓、慢的元素交融在一起,形成了Club 8 乐队极具辨识度的清新轻灵风格,如同冬日的冰雪和雪松林间的清风。听这样的音乐让人感到冬天不是必然苦寒凄怆的,冬天也可以是冰雪清冽的气息、深沉坚毅的精神、万物静穆等候的意境。
创作这种蕴含冬日神韵的音乐,Club 8 乐队已经持续了十余年。1995 年乐队发行的第一张专辑Me Too风格就已经与后来的专辑一样,只是男女主唱的声音都明显还带着青涩稚嫩,不如Club 8专辑中那么平静冷冽、游刃有余,歌曲节奏上也稍微更青春轻快一些。1998 年第二张专辑Missing You中的同名歌曲开始在欧洲风靡,2001 年同名专辑Club 8则彻底引爆了欧美独立流行乐坛。跟前两张专辑轻快的清新略有不同的是,从Club 8开始,乐队的风格从轻快转向更加收敛的沉静,带着经历沧桑之后的些许哀愁。
2003 年的专辑Strangely Beautiful掀起了属于Club 8 乐队的又一次热潮。其实在这张专辑里Club 8 乐队已经有些转型的苗头了,比如专辑里的Saturday Night Engine有一些流行朋克的腔调,电音氛围浓厚,与Green Day 乐队颇有些类似。
到了2010 年发行的专辑People’s Record,Club 8 进行了比较大的转变,进入到舞曲性质的流行乐范畴,节奏明显加快,旋律音域明显更宽广,配器连响亮的吹管都用上了,主唱的吟唱也更加翻飞有力,专辑中不再有简短的小腔小调。此后2013 年的单曲I ’m Not Gonna Grow Old甚至出现了青春舞曲中常见的“哇哦哦”的配唱。
因此,如果喜欢Love in December 这样的冬日恋歌,那么还是选择Club 8 乐队2010 年之前的专辑,更能感受到清寒净澈的冬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