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MI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恢复效果的关系*

2022-03-19钱才媛王殿珍梅童童孙进思陈晓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移植术个体化体重

钱才媛,王殿珍,梅童童,刘 燕,孙进思,黄 荣,陈晓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肾科,湖北 武汉 430200)

目前,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阶段即终末期肾病(ESRD)的常用治疗方法为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而肾移植被认为是ESRD最有效的替代治疗。与长期透析治疗患者比较,肾移植患者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1]。但肾移植术后影响移植肾存活率及受体预后是移植术后密切关注的问题,影响这方面的因素众多,如用药依从性、术后生活作息、感染、血压的控制等。有研究发现,患者体重管理对肾移植术后的恢复情况及预后同样具有重要影响[2-3]。但目前对肾移植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水平与移植术后恢复效果的评估和预测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19例不同BMI的肾移植患者术后1周肾功能及1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了肾移植患者术前BMI对肾移植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及预测价值,并探讨了个体化护理方案对肥胖肾移植术前患者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本院肾科收治的ESRD并行同种异体活体肾移植患者119例,其中男82例,女37例。根据患者术前BMI水平分为偏瘦组(BMI<18.5 kg/m2,21例)、正常组(BMI 18.5~<23.9 kg/m2,64例)、超重组(23.9~<27.9 kg/m2,26例)和肥胖组(BMI≥27.9 kg/m2,8例)。4组患者性别、年龄、心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1.2排除标准 (1)合并肝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2)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如严重感染、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结缔组织病、甲状腺疾病等;(3)年龄小于18岁;(4)非首次肾移植者。

1.2方法

1.2.1基本信息收集 包括年龄、性别、心率、吸烟、饮酒、高血压情况等。

1.2.2围手术期护理指导 4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指导,即指导患者正确服用相关药物,进行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做好临床护理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1.2.3手术及免疫抑制方案 4组患者肾移植术均采用经典下腹部大“L”型切口,将移植肾置入髂窝内,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吻合或与髂外动脉吻合,肾静脉与髂外静脉吻合。输尿管与膀胱行Lich-Gregoir法抗反流吻合。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

1.2.4观察指标 4组患者术后1周常规复查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尿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GFR)]。记录术后1周全天尿量;术后1个月回访详细询问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心血管事件、急性排斥反应、肝功能异常、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及再入院情况。

2 结 果

2.14组患者实验室检验指标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超重组、肥胖组患者移植术后1周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均偏高,GFR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肥胖组患者术后1周尿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瘦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患者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GFR与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组患者实验室检验指标比较

2.24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超重组、肥胖组患者术后1个月感染、再住院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心血管事件、肝功能异常、DGF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患者心血管事件、肝功能异常、DGF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患者除急性排斥反应外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偏瘦组患者再住院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瘦组患者其余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基数不断增加,ESRD患者中超重及肥胖者所占比例也呈进一步增长的趋势[4]。给ESRD患者的预后带来了不良影响,对透析患者,过高的BMI会增加死亡风险,同时肥胖患者肾移植成功率较低,更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及DGF[5]。张玲玲等[3]通过对356例肾移植受者术后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肥胖患者移植术后移植肾的功能恢复较慢,急性排斥反应与慢性肾移植病发生率较高,虽然没有明显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但仍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不良影响。罗用文等[6]在对1 041例肾移植术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超重和肥胖可增加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DGF的风险,是发生肾移植术后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肾移植术后患者体重的增加可引起患者新发糖尿病等疾病风险,间接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7]。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患者肾移植术后1周肾功能恢复情况比BMI正常者差,而且术后1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本研究还发现,低水平BMI患者在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再住院发生率较BMI正常者升高,预示偏瘦患者肾移植术后在远期预后中可能同样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不难得出结论,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体重管理,无论是对超重、肥胖还是消瘦患者,在近期预后中均具有重要作用。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近期恢复及远期预后均具有重要影响。多项研究发现,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体重管理,从而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同时减少肺部感染和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8-10]。另外,行肾移植术的年轻人群对“互联网+”生活方式干预接受度较高,可通过该种方式帮助患者术后控制BMI,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11-12]。同时,MAJONI等[13]发现,不仅对超重和肥胖患者,而且对于术前BMI正常者在肾移植术后也可出现体重增加,从而严重影响患者肾移植术后的恢复。提示对肾移植患者无论BMI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其体重的管理均应受到重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全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

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录入更多患者信息,扩大研究范围;同时,将进一步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进行更详细的研究,为每例肾移植术患者制定最符合患者的护理方案,使患者的临床获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BMI是预测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肾功能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建立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肾移植患者体重的管理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移植术个体化体重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体重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围手术期难治性冠状动脉痉挛临床分析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