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与人俱好

2022-03-19撰文雷强

厦门航空 2022年3期
关键词:凭栏唐寅唐伯虎

撰文_雷强

道曲难行,路直景稀。少了峰回路转,便没了柳暗花明。那些痛苦、失意、悲伤、挫败的灵魂,那么美。只是美到你不忍只把它们当成风景看。

桃花坞里的桃花可换酒,唐伯虎醉倒在桃花庵,在梦里他就是桃花仙,后人觉得他一生都在走桃花运,做尽了桃花事,留足了桃花情,谁让他如此才气横溢,又玩世不恭呢?即便是放进通俗如“江南四大才子”,风雅如“吴门四家”这样的行列里,他都足够突出与特别。

中国的文化传统非常爱才,对“才子”总是充满了不假掩饰的宠溺与热情,仿佛时光所到之处,尽是花好月圆,称心如意。而若有不幸,熟稔在心的这种传统,又会显示出胸有成竹的“谅解”:如同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甚至于缺陷都“合理”:如同龚自珍苦心孤诣下的病梅。才子的价值,才子的人生,对才子的“人设”,连同才子的“真”与“假”,都被捆绑在了一起。

历史与人们的这种热情和执拗,增加了“识人”的难度系数。

真实的唐伯虎,妻离子散,穷困潦倒,官场不得志,情场也不顺,二十六岁即有白发。他确实妙笔生辉地画了一生的画,而他一生的生计也在靠卖这些画维持。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孑然一身,了无关怀,是好友祝允明赶来为他料理后事。这位被世风和传说“雕刻”而成的所谓“风流才子”,与他的真实灵魂与内心,仿佛真的相隔层层山,重重水。只有他的诗文与画作为我们留下一个探究、组合与印证的机会。

清秋红叶,没有萧索;澹澹溪水,没有烦忧。洋洋三米余长的《溪山渔隐图》据言是唐伯虎传世画卷中,最为精湛的一件。有山有水,有人有事,它的布局、笔法、设色、神韵,都有高人一筹之处可以说,但终归,还是一卷传统领域里,常见题材的作品。

有意思的倒是,别人画隐逸题材,“人”都不多,一个人当然更合题“隐居”,事实上古代的隐士很少有集体出现的,两个人也要如伯牙与子期、伯夷与叔齐般是投契的知音,是可以茶酒相与的好友。唐伯虎的渔隐图景中却有好几组人,行为与姿态多种多样。水中三组人,有垂纶放钓的,怡然自得;有横笛濯足的,听者在一边拍掌击节和歌;也有独自划桨而来的,船上有钓具,书与酒在舱里。陆上还有三组人。有在茅屋中促膝对酌的,其情投入而诚恳;有读书之余凭栏观钓的,宽衣博带,若有所思;还有策杖闲步的,佝偻老迈,童子为他携琴随行。

明 唐寅《溪山渔隐图》(局部组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说起来,古代文人常常集体出现的雅集有时候也是这样,人都分散在竹林松树美景里,但相互之间有呼应与联系。在此卷中这几组人却按画意也好,依构图也罢,完全可以各自成立,或者孤立。他们之间的孤立甚至多于他们之间的联系。凭栏观钓的那个人,心思都完全没有在渔事之上。

对中国画“景中人”的解读,不仅仅是“景”与“人”的组合与分解,它是一种代入和象征。唐伯虎画的这些高士都是谁?考虑到明代吴门画家的职业身份,大有可能是收酬金为他人所做,但那样的作品,往往对“客户”有专门的处理和表现。这卷画的人物则看不出谁是主角。他们除了童子,个个都可以当主角。又如果是才子唐伯虎的怡情之作,画给的是自己?那他“本人”一定在画里。不过究竟哪一个是唐伯虎,却并不真的重要,画家的灵魂分身有术,这也是很多古代画家的自我“人设”行为。如果非要出一个答案,那么他们个个都是“唐伯虎”。

闲适的自己、高雅的自己、追求平静的自己,安享诗酒渔笛之乐,远离功名利禄之途,非常完美。 事物接近完美时往往就是假象。

山水入画,无论艳丽还是萧索,无论青绿还是水墨,写景是它们共同采用的途径。众所周知,中国山水画大多表意而非写实:古人不是在重现肉眼所看到的山水,他们要表达的是自己心中的境界。没有人真的在乎,那方寸之间、磊落立幅、绵绵长卷里的山水风景的本来面目。当然也从未有人怀疑,它们不是真的。

明 唐寅《溪山渔隐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画里临溪观瀑,拾阶凭栏的那个人,优雅、放松、怡然、冷静,在现实里柴米油盐、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甚至酗酒、邋遢、倒霉、颓废。他们是同一个人。你“认识”在传说中风流潇洒的唐伯虎,你没有“认识”的是唐伯虎本人。他们本是同一个人。

传说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的唐伯虎,大名唐寅,连名字都透着一种理想。他的别号更文艺,“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大约也都是他自己的分身与魂灵,是一种设定与沉醉,恣肆与救赎。唐寅酒酣耳热,在桃花庵中写下“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那其实非常的清醒。

人会如何认识真正的豁达?一定是经历了真正的坎坷。要如何得到真正的救赎?一定是深刻体会了真正的命运。道曲则难行,路直则景稀。少了峰回路转,便没了柳暗花明。那些痛苦、失意、悲伤、挫败的灵魂,那么美,他们用生命和丹青画出的风景,确然地,也已经是中国文化永恒的风景——只是美到你不忍只把它仅仅当成风景看。

是的,人们的“看客”心理和身份从未远去。在那里,风景只是风景,故事就是故事,有时候,历史也只是故事。其实那个“故事”与己无关,他们心知肚明。广为流传的是“佳话”了,被落下的又是什么呢?正如“风流”与“才子”的捆绑,到最后更流传,也更容易被学去的,是另一种“风流”。

如此看人,万万不可如此看画。那是白费了画家的心血和托付了。你看那起首一叶翩然小舟,迤逦长卷,景与人俱好,一直到了卷尾的空亭。那里无人胜有人。更远更好的景色似乎还在卷外无穷处——希望真的在画外,也是景与人俱好。

猜你喜欢

凭栏唐寅唐伯虎
错把异乡当故乡
凭栏诗境
装疯卖傻的唐寅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唐伯虎赞画
唐寅绘画专题
唐伯虎送画
满川风雨独凭栏
凭栏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