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模式下炎性肠病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应用
2022-03-19唐军 吴春晓 陆建新
唐军 吴春晓 陆建新
摘要:目的:研究在医联体模式下炎性肠病(IBD)线上线下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时间为2020、2021年,其中2020年200名基层医生、120例消化慢病患者和24例IBD患者进行的传统慢病管理为对照组、2021年200名基层医生、120例消化慢病患者和37例IBD患者开展的医联体模式下线上线下健康管理新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生对IBD诊断、治疗的知晓率和两组患者的IBD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IBD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基层医师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知晓率、消化科慢病患者对IBD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管理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利用医联体进行线上线下IBD健康管理新模式至关重要,可显著提高了基层医院医生对IBD诊断、治疗的知晓率,促使消化科慢病患者对IBD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IBD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医联体模式;IBD联盟;线上线下健康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S88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伴随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促使人们在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每年新增炎性肠病(IBD)患者人数持续上涨。该疾病具体病因当前尚未明确,作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分别包含克罗恩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疾病[1]。一旦患者病情复发,则会引发不同程度血便、腹泻或者是腹痛症状,部分严重者还会伴有营养不良或身体消瘦症状或发生癌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在医联体模式下IBD患者线上线下健康管理新模式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其中2020年1-12月医患实施的传统慢病健康管理模式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开展医联体模式下线上线下IBD健康管理新模式为观察组。我院合计确诊37例IBD患者,其中24例为2020年12月之前确诊,13例为2021年确诊。随机抽取消化内科慢病患者每月10例,对照组120例消化科慢病患者、24例IBD患者、200名基层医院医生;观察组120例消化科慢病患者、37例IBD患者、200名基层医院医生。两组所选慢病患者年龄为33-74岁,年龄均值(56.33±3.48)岁。37例IBD患者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6例;200名基层医院医生男:女=64:136例,年龄21~46岁,均数值(33.54±3.22)岁,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行传统慢病健康管理模式。
1.2.2观察组:利用医联体实行线上线IBD健康管理新模式,措施如下:(1)医联体模式下无锡市医师协会成立首届消化医师分会,上下级医院创建消化科专家医生微信群,线上线下IBD单病种多学医联盟;(2)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炎症性肠病在基层医院规范化诊治和进展研讨,对基层医生进行线上线下IBD规范化培训、考核;(3)利用鹅湖爱心网络义诊公众号对慢病病患(包含IBD患者)以及家属开展线上、线下无缝隙健康管理,24小时网络义诊;(4)创建IBD探讨医患微信群,定期推送IBD最新诊疗信息及相关健康宣教工作,对患者提出疑问及时解答;(5)线上线下定期进行IBD患者教育和知识问卷调查;(6)线下组建病IBD友俱乐部,相互分享经验和病情。(7)建议IBD确诊患者关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公益项目——常相伴公众号,共享IBD健康教育直播等智慧云公益服务。
1.3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对IBD掌握情况:开展培训前、后进行IBD培训测试,总分为100分,分值分值达80分为知晓,80分以下为不知晓。
消化科慢病患者、IBD患者对IBD健康知识知晓率:拟《消化科慢病患者健康管理问卷》,总分为100分,分值达60分为知晓,60分以下为不知晓。
IBD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变化情况:拟《炎性肠病确诊患者健康管理问卷》打分,总分值在(0-100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SPSS.21软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医务人员对IBD掌握情况对比
利用医联体开展线上线下IBD健康管理新模式后观察组基层医生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知晓率100.00%(200/2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10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消化科慢病患者和IBD患者对IBD掌握情况对比
观察组消化科慢病患者及IBD患者对IBD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IBD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IBD患者健康管理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如今,随着慢性疾病的爆发,及基层医生对IBD诊治能力不均,导致大量IBD患者被误诊,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同时,患者自身对IBD认识不足,患者自控能力较差,从而导致后期治疗工作难度加大,降低患者个人生活质量水平,引起疾病反复发作,加重患者身心负担。
当前,中國大健康提倡防治结合,预防为先,对于医联体时代互联网+慢病管理在逐步探索、完善中。本研究利用互联网和医联体对基层医生、消化科慢病患者和IBD确诊患者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管理,同时医生24h网络义诊服务,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在线上或线下均获取慢病健康管理。对IBD相关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确保IBD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予以患者更加智能、精准以及科学服务支持,提升医联体时代的疾病预防管理能力[2]。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后基层医生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知晓率从50%提高至100%,消化科慢病患者和IBD患者对IBD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从26.67%、45.83%提高到62.50%、81.08%,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开展前,(p<0.05)。
总之,利用医联体开展线上线下IBD单病种多学科联盟的健康管理新模式至关重要,能在患者需要的关键时刻提供便捷、个性化和互联互通服务。也为国内IBD长期、广泛的研究提供有用信息,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尹月姗, 徐智媛, 江婷,等. 炎症性肠病相关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2, 31(1):5.
[2]施为, 饶诗佳, 徐美华,等. 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皮肤表现[J].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2020, 4(3):6.
[非资助项目] 2021年度无锡市科学技术协会软课题研究项目(编号:KX-21-C246),结题
唐军,毕业于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肿瘤内科
243850170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