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2022-03-19姜拓之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

姜拓之

摘要:文章结合权威文献报道内容,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同时对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认知水平,从而更好的把握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风险。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脓毒血症;D-Dimer

【中图分类号】R5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0 引言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 属于比较罕见的急腹症,多发于老年人群,发病时病情进展速度比较快,但是由于患者症状表现、体征不够显著,因此常会发生误诊现象,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对近年来学界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疗的新进展,旨在为疾病治疗带来一定思路。

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原因

1.1心血管病变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数栓子来自心源性疾病和血管源性病变,很多心血管疾病均会诱发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如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的附壁血栓、人工瓣膜赘生物脱落等。对于血管源性栓子,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介入导管脱落、动脉硬化斑块脱落等[1]。

1.2血管解剖

对于肠系膜上动脉而言,其自腹主动脉分出比较早,动脉开口和主动脉之间形成锐角,加之该处动脉开口比较大,其血流方向与主动脉主流方向一致,栓子比较容易经过此处直接进入到肠系膜上动脉中。从上述叙述中可以看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周围血管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对其发生栓塞产生较大影响。研究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好发于动脉硬化狭窄部和结肠中动脉、空肠远侧(第一、第二)等位置,同时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分叉处业是比较容易发生栓塞的区域[2]。

1.3 非血管病变

(1)脓毒血症主要是有细菌感染所引发的机体反应失调,可导致患者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在发病过程中,细菌栓子可直接进入到体循环中,从而引发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在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如患者合并三高症,会增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风险。同时,高龄、吸烟也是主要诱发因素。(3)研究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与肠道血流骤减具有相关性,多由心肌梗塞、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发体循环障碍所引发,同时创伤后大出血、休克也是主要影响因素。而过量服用血管收缩类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肠道血流骤减,从而引发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4)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亦可诱发此病。

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诊断

2.1实验室检查

针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实验室检查,尚缺乏比较具有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指标,目前实验室检查常见指标包括血淀粉酶(AMS)、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等。但是,上述指标特异性、敏感度均比较低。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发病早期,D-二聚体(D-Dimer)水平可何时能高,敏感度比较高,可能会逐渐被视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D-Dimer异常升高,与血栓类疾病有直接关系,如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但由于多种疾病均有可能引发D-Dimer水平异常,因此D-Dimer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差的特点。尽管如此,仍有学者认为,D-Dimer阴性结果对栓塞性疾病排除有重要作用,可将其作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排除性监测手段[4]。

2.2影像学检查

目前,对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CDFI、DSA、MRA、MSCT血管成像等。其中,CDFI是评估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的重要方法,可客观反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程度、位置、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同时也可应用在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中[5]。但是,CDFI无法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作出准确诊断,且在对血流状况进行评价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肠道积气、操作者水平等。

3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方法

对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当然在开展上述治疗前,需要对患者开展基础治疗,如胃肠减压、禁食、镇静镇痛、补液、纠酸等。血管介入治疗效果明显,采用局部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结合置管溶栓(CDT),治疗成功率高,同时可降低溶栓药物用量,同时避免外周给药所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因介入治疗的优势,在患者发病早期,如未出现肠坏死情况,更多医生倾向于为患者开展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针对于已经发生肠坏死肠系膜上動脉栓塞患者,主要目的是切除坏死肠管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的恢复,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动脉取栓术、坏死肠管切除术等。

4 小结

综上所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虽然比较罕见,但是近年来临床报道病例数量逐渐增多,与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有一定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心血管病变、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解剖结构及非血管病变等,且目前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指标。在诊断上,多种诊断方法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不足也比较明显,因此常采用联合诊断方法为患者确诊。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一般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并发症低,可避免外科手术,且治疗后生存率较高,对患生活质量的影响也相对较低,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较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吉昌,薛栋,张姝靓,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老年患者一例[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1,20(12):944-945.

[2]樊宝瑞,金泳海,段鹏飞,等.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初步临床效果[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30(12):1229-1233.

[3]牛立园,江亚楠,赵开宇,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合并下肢动脉栓塞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1,36(11):875-875.

[4]李坤,史云霞,赵文利,等.AngioJet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35(07):705-709.

[5]徐苏玲,徐士伟,杨光,等.Excel冠脉支架治疗老年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12):1456-1459.

397150118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