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基层电大办学的思考

2022-03-19李妙龙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乡村振兴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基层电大如何发挥电大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文章以周宁电大近年来的办学成果和办学思路进行分析,探讨了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基层电大如何融入到这一伟大工程中。

关键词:乡村振兴 开放教育 社区教育 基层电大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210-03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因此,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本土人才的培养上,基层电大应该发挥系统优势,办学特点,助推乡村振兴,从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的非学历教育为抓手,“二轮驱动”“并驾而驱”,进一步思考基层电大的办学思路。

一、基层电大现状分析

(一)基层电大招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成人教育招生竞争日趋激烈,招生难度增加,基层电大积极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其核心是教学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提高电大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吸引学员主动报读开放教育,打造开放教育品牌效应。现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周宁工作站2010年至2020年的招生人数统计数据为例,反映山区基层电大在生源数量变化上的情况。周宁县总人口21万,常住人口12.15万人(2016年末),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水平)为48.9%,是福建省23个省级贫困山区县之一。2010年到2020年开放教育一共招生1627人,其中本科合计531人,专科合计1096,每年平均招148人。

(二)乡村学员学习能力与学习条件分析

从2010年到2020年招生数据中得出,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周宁工作站于2016年开展了农村行政管理专科“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招生工作,连续5年应该农村行政管理专科学员总计达到276人,占2016至2020年5年总招生数的30%。这类学员均为村(社区)干部、村后备干部和农村青年,分布在周宁县6镇3乡147个行政村(社区),他们有相当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但是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和能力有限,基本上以娱乐与通信为主,至于如何利用移动学习平台,需要进行分类指导。

(三)基层电大面临的困境

面授教学是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电大教学质量与品牌区别于其它成人教育重要标志,在开放教育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周宁工作站为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考试为中心,教学内容粗糙化。以实践课为中心,理论课到课率差。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传统化。以课程为中心,组织形式刻板化。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学员对学习热情。开放教育的面授虽然是面对面的开展,但是它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与普通面授课在教学时间、功能定位、教学时序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面授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做到教学功能与教育功能并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等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基层电大应该利用现有的平台资源,积构一个“随时、随地、随身”移动学习平台和教务教学管理应用平台。由此可见,基层电大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基层电大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办学定位

(一)以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以项目為导向,实体办学为依托,融入乡村振兴。通过对农村脱贫、扶贫过程的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学历普遍较低,导致乡村治理理念落后,理论水平不高,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解读肤浅,创新能力欠缺,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6年起周宁电大与周宁县委组织部签订合作协议,在村级干部队伍中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较好地推动村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

1.培养目标。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送到农村,为进一步强化对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2.培养对像。在职村党组织书记(党员村主任、党组织副书记),村“两委”党员后备干部,具有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大专学历,群众公认,组织推荐。

3.办学模式。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为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行政管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本、专科专业,采用网络+面授(讲座)+实践的教学模式,周宁电大将项目实施情况定期向县委组织部汇报。

4.实施与进展。周宁电大2016年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项目,2017年响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更深层地融入国家社会发展中。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件件落实在基层。2016至2020年,开展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项目以来,学校按照“乡镇教学点+教育基地+特色课”创建理念,全面完成9个乡镇新时代教学点创建,建设现场教学点39个,组建“百人讲师团”,开设24个特色课内容,已累计教育培训3070多人次,吸引县内外130批次学员前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员教育覆盖面。周宁县委、县政府分别在《周宁县2018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周宁县2019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责任单分解表》《周宁县2019年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清单》《2020年周宁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重点任务》等文中,将乡村干部学历、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提升建设的责任单位定为周宁电大。

5.项目问题思考。(1)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农村人才短板问题迫在眉睫。“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项目在学历提升方面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未能解决村干部原学历低、底子差的先天缺陷。从周宁县9个乡镇276名村干部的调查发现,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村干部仅占12.7%,50岁以上的村干部64.9%。从学历层次来看,初中以下学历占50.5%,高中学历占39.5%,大专以上学仅占10%,这表明村干部年龄老化,学历低,本土人才紧缺。2020年周宁县委共向乡村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59名、科技特派员119名、驻村第一书记62名、金融助理26名、农村党群工作者67名。整合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工作力量设立9个乡村振兴工作组,统一协调指挥,实现下派队伍“效用最大化”。这表明乡村振兴应该要着眼农村党建、农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实际问题,真正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村党组织带头人、乡村产业带头人等。(2)特色课程、乡土课程建设。实行菜单式选学,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本着“全面、务实、高效”的原则,在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时要着眼当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对农村人才的需求进行全面摸底,科学合理设置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现代农场经营、基层党建、带动致富能力提升等课程,让村干部进行菜单式选学,确保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对于师资力量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在全省范围内根据专业课程择优确定相关教师为村干部学历教育的外聘教师,将师资力量进行整合优化。对于学习形式方面的问题,建议实行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农学结合、半工半读”形式组织教学。对于课程学分认证方面的问题,建议通过学分银行,将特色课程、乡土课程等纳入学分银行系统,进行互换认证,切实解决基层电大师资力量短缺、学习形式化、课程考试复杂化等问题,实现基层电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理念。

(二)以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以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电大要坚持面向基层,开放办学,“方便一切学习者,方便学习者一切”,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基层干部的能力提升做出新的贡献。目前,基层电大社区教育是采取试点推进、强化培训、丰富载体、打造品牌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试点起步、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格局。

1.社区教育的本质。社区教育是运用本社区教育、文化等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以促进本社区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國际国内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和解决人们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具有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培养社区角色等主要功能。社区教育也一定能冲破原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形成一个各种教育因素的集合体,实现教育与社会一体化,最终达到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2.乡村社区教育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教育短板。基层电大社区教育对接乡村社区教育培训,提供知识、人才、文化和制度要素供给,在乡村人才知识培训、激发乡村发展动能、激活乡村文化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2016年以来,周宁电大将“一村一大学生”学历教育项目结合拓展到乡村社区教育,形成了“学历+技能+村干部”培育模式、“学历+技能+村后备干部”培育模式、“学历+技能+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育模式、“学历+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采用“三三教学法”教学模式,即面授课程教学1/3、在线学习1/3、实践教学1/3,做到“不误农时、不离乡土、工学结合、因需施教、统一考核”,得到乡村学员的一致认可。例如:近期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农产品主播培训班》,参加对象为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对他们进行时下流行的电商直播带货的步骤、流程方法进行培训,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培训主要内容有《手机助农技能培训》《直播农产品选择技巧实训》《抖音剪映实操》《手机视频拍摄技巧实操》《高清直播设备运用与调试实操》,为农民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基层电大乡村社区教育应根据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制订相应教育培训项目,进一步拓展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学历教育专业和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专业课程融入生产技术培养,教学设置更加丰富,线上线下有效结合,跟踪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3.基层电大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支撑作用。建设支持社区教育的学习服务体系结构。通过认识资源构建与社区教育支持服务系统,结合国家教育部对教学支持系统的建设要求和研究实际,基于资源学习,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应以贯彻资源学习为主线,支持和服务于乡村振兴开展资源学习。建设应包括以下组成要素:基于资源学习的基础环境;信息资源库;基于资源学习的支持服务平台;教育机构;机制与监控。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结构框图如下:

明确功能定位、整合配置资源,建设学习服务支撑体系。收集学习资源、提升教学内容层次、注重引导需求。乡村振兴的实施目的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收集社区教育教学资源既要包括发展农村农业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又要包括提升道德素养、思想政策等适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教学资源。通过引导,使个体需求和乡村发展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层次,才能对乡村振兴起到助推的作用。

4.社区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是基层电大对接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提出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继续实施“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等计划,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春建功行动。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助推乡村振兴离不开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离不开社区教育工作者,因此加强社区教育师资建设是最迫切和重要的。

(三)基层电大办学发展思考

1.实现历史使命,把握升级转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搭建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是时代赋予电大的重要使命。基层电大应以开放教育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发展社区教育,促进转型升级。

2.明确办学理念,制定发展思路。基层电大办学,第一是要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工作秉承优质服务的理念,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融入当地社会发展热点,提升电大的社会吸引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振兴,争取政府支持,确立以发展开放教育、终身教育为主要目标,以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基层电大为教育平台,建设社区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 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 2017,000(012):80-85.

[2] 蒋丽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2019.

[3] 林春成.农村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30-34.

[4] 刘建生.新时期电大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05):50-53.

[5] 丁婉怡.基层电大向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转型面临的困难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周宁工作站 福建周宁 355400)

[作者简介:李妙龙,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周宁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助理研究员。]

(责编:贾伟)

3380501908239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