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2022-03-19崔为宁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崔为宁

摘 要: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不仅是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同时也是维系国脉民生的基业。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点和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而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实力,是推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促进“三农”的后续建设,巩固农村基层的组织建设成果,这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大的改革意义。目前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村级集体经济存在实力偏弱、发展思路不清、干部积极主动性不强和管理监督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文章以临汾市大宁县为例,探索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农村基层干部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国之本 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136-02

农业是国家命脉之根本。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由于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新时期党中央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作为“三农”建设工作的硬任务。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征程的重要举措;为此,从党中央到地方政府将农村集体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把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当头炮”,使其成为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蹚出一条新路子。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一)顺应农村发展形式,加快推进“三化同步”

所谓的“三化同步”分别代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三化同步”是从中国的整个经济结构上高瞻远瞩,发展统领全局的经济纲领,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经济体。党和国家对经济结构的精准把握,对农业经济的全力支持,是新形势下对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发展基础经济的重要命题。这对推动“三农”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承接性、有深刻的现实改革意义。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成基层建设任务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党的重大任务和命题。要抓紧时间、集合一切力量来完成,这样可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组织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村级党组织干部服务群众的核心能力。

(三)改善农村民生需求,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普遍实现了农村基层的温饱问题。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在基础的温饱实现之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公共产品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影响着集体内每一个成员的需求的满足。集体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村民个体的经济实力存在着同步协调的对应关系。大体上来说,如果集体经济条件好,那么村民的经济条件也会好,集体条件不好的话,村民条件也会不好。所以,一定程度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改革红利在农村基层的落地、传统农村格局的改变、收入的增加和负担的减轻,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村民福利结构的改善。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制定了很多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是首先这些政策和措施的理论性很强,操作性不强。这些政策和措施到了地方都是生搬硬套,没有进行实际的转化。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因为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监督机制,不少政策措施只是停留在口头表达和文件签署上。第三是政策不健全。虽然国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扶持力度不够大。

(二)管理分工不明,方法待改进

国家政策落实到地方之后,发生了一些制度分散性比较大、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不合理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水平。村级治理结构的不够合理导致权责不分,出现责任不明确,权利自恃过高,甚至二者合二为一、混沌不清的情况。村委会和村党组织这两个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到集体经济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部分村干部随便利用职权,浪费集體资源、资金,加速了集体经济的落后与停滞不前。

(三)发展模式单一,经济效益低

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着发展模式单一、经营方式简单、经营质量不高的现象。首先,经营方式比较粗放。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前提下,农村经济还是比较传统的集约型经济,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发展,发展的一些项目都是比较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第二,不少地方村干部思想守旧,小富即安,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规划让整体集体经济增速比较缓慢。第三,发展模式比较单一,整体经济模式主要是依靠山林和土地还有水资源等等这些固有资源进行出租,经济效益比较低,而且容易造成资源的低效率开发,甚至是浪费。

(四)农村人才不足,经济发展慢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有效利用和储备,但是目前来看,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首先是干部队伍比较老化,思想比较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第二,农村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不能够有效地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第三,农村的青壮年面临着人才流出较严重的情况。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屏障得到了突破,农村的青年面对城市的机会,纷纷选择进城务工,面对人才大量流出的现象,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以上三种人才缺失情况下,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速度缓慢、节奏落后的情况,不能够和城镇经济相媲美。

三、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一)政策促发展

首先要促进省直部门对于基层集体经济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实施。应该不断地新建土地、蔬菜、林业、养殖、粮油等综合服务社,不断鼓励龙头企业承租土地,标准化办厂,积极鼓励农村市场工程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向城镇、城市经济的有效过渡。在公共产品的服务上,应当依托基层党组织力量,积极建立移动电信服务点、物流快递服务点、交通出行服务站等等。最后,应该积极争取国有土地资源整治,积极发展退耕还林政策、低丘岗地改工作等等,把这些专项资金用于开荒种地、水资源污染治理等等。

(二)建立发展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

为了巩固产权改革成果,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应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强化考核奖惩,推动要素流动,完善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县乡党委书记主抓的领导机制。出台《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振兴乡村经济的意见》《关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县级全面负责、乡镇组织实施、村抓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健全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集体资产管护主体,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实现三资全入网监管。三是积极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探索。产权改革后,大宁县制定了农民持有集体股份(权)继承、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等办法,完善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启用了统一的产权交易信息网,做到县、乡、村三级产权信息的贯通应用。

(三)因地制宜,培育特色

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村落的比较优势,引导村集体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注重与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相结合创特色。首先就是以资源为出发点,坚持靠山吃山、依水吃水,积极创办有效的集体经济实体,实现国有土地资源整合、农业资源开发、生态农业示范等项目的落地实施,把自然的优势资源转变为产地经济的优势项目。二是要从财务管理层面做好资产文章,要盘活流动资产,搞好货币资金和债务债权的关系,理清楚集体账面的现金、存款和债权。要从财务管理层面盘活固定资产,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理。大宁县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跳出“三农”抓“三农”,联合入股异地置业,组建县域总社发展大产业、乡镇级联合社入股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接农村各项工程等方式,改革成果如雨露阳光惠及千家万户。2019—2020年,联合总社实现销售收入3144.38万元,利润871.7万元,上缴税收298.46万元,分红318万元,村均分红3.79万元,该投资收益对全县农民股东实现人人分红。

(四)规范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规范经营管理,不仅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还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首先,从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即资金、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为抓手,全面核算,认知清查。借助ERP财务管理软件,将村集体银行账户归集管理,实现对各村集体经济企业的业务、财务的一体化监管。通过公开竞标制度实现对农村集体土地发包租赁、固定资产处置、工程建设的透明化管理,使资金真正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设。其次推行村级财务明细逐笔公开制度。通过建立村级财务监管机制,实现对集体经济财务的全方位监督和管理,财务明细逐笔公开,逐级负责。实现集体经济的财务收支状况晒在阳光下,保障集体资产不流失。最后强化主体责任,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宁县政府通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监管力度,有效解决产权归属不明晰,资产管理不规范,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大宁县政府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农民参与到集体产业的决策管理中,确保公开、透明化。2020年底大宁县下辖对84个村集体收入平均达47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的村75个,占89%,50万元以上的村35个,占42%。全县84个村累计分红985万元,是全市产权改革后分红最多的县。

(五)建设新队伍

首先,在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层选拔上,应该大力支持和引导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村干部也要选取在智力和品德上都能给别人树立榜样的人才。第二,要积极地引导社会成功人士和外出务工人士回乡创业,保证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能够从结构上和层次上实现充实性。第三,要重视乡村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兴农的重点在于要從本土上扶持本土人才的完善和扩充,增强本土人才的本地性发展,这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最后,要加强对所有人才的系统性培训,要让这部分人才全部解放思想,维持创新,增长市场经济知识,提高管理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科学发展的科研攻关能力。

四、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具备现实挑战的问题。它是一个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摆在大宁县农村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宁县政府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引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创新思路和发展办法,积极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的广阔舞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以此推动乡村全面全方位振兴。

参考文献:

[1] 练景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09(03):12-13.

[2] 张晓红.开源节流双管齐下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J].商情:财经研究,2008(06):8.

[3] 胡功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J].党建研究(北京),2010(05):50-51.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山西临汾 041000)

(责编:贾伟)

3214501908203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