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

2022-03-19向林峡

中国市场 2022年8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绩效评价

向林峡

摘 要:服装制造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发展状况紧密关系我国的经济稳定与社会发展。文章基于32家服装制造业上市公司2019年的财务数据,从盈利、发展、营运、偿债四方面全面构建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服装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不同公司之间的绩效管理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即使相对优秀的公司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最终笔者尝试分析各企业的管理优势,寻找未来服装制造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服装制造业;绩效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8-0095-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8.095

1 引言

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如何突破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瓶颈,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的发展,通过对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可以很好的体现我国服装制造类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现状。我国服装制造类上市公司如何寻求更长远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深入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更需要厘清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探寻企业未来学习与改进方向。基于此,本文最终选取了沪深两市共计32家服装制造类上市公司作为本文数据样本,以各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和国泰安数据库统计资料作为数据支持,从盈利、偿债、营运、发展等方面,对我国服装制造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2 数据收集与指标选择

2.1 样本选取

本文对服装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做出综合评价,以网易财经对服装制造行业上市公司分类为标准,截至2020年7月,A股沪深两市制造业服装制造行业上市公司共38家,在初始样本基础上,剔除了ST类公司5家,2020年新上市公司1家,本文最终选择了沪深两市七匹狼、报喜鸟、美邦服饰、森马服饰、浪莎股份、雅戈尔、海澜之家、红豆股份等32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样本资料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最终数据及相关指标来源于这32家上市公司2019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公开发布的数据。本文在数据预处理的过程中对部分指标进行了正向化处理,将指标与适度值进行比较并取其差值绝对值的倒数。

2.2 指标变量的选取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营业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12个指标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具体指标如下: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资产报酬率X3、营业净利率X4、资产负债率X5、流动比率X6、速动比率X7、总资产周转率X8、存货周转率X9、应收账款周转率X10、总资产增长率X11、营业收入增长率X12。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基于因子分析的服装制造业公司绩效评价

3.1.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为了判断本文数据样本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本文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Bartlett和KMO检验。对纺织服装行业32家A股上市公司的12个变量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KMO检验统计量为0.653,表明本文所选取的指标间相关性较强;Bartlett球度检验的统计量为187.987,P值远小于0,Bartlett 球形度检验通过,这说明该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3.1.2 公共因子提取与解释

本文主要采用了SPSS 25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导入服装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12个指标的数据,结果显示共提取出4个主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分别为4.198、1.767、1.474、1.248,此4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34.199%、13.265%、12.826%、12.105%,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2.396%,以上结果表明提炼出来的4个主因子可以反映出12个变量所包含的绝大部分信息,分析结果较为理想。第一公共因子中资产报酬率X3、营业净利率X4、净资产收益率X2、每股收益X1、应收账款周转率X10、营业收入增长率X12这6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这些指标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紧密关联,此公共因子可认为是盈利能力因子;在第二公共因子中存货周转率X9、流动比率X62个指标因子载荷较大,两个指标多用于体现公司的营运能力,第二公共因子可以被称为营运能力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总资产周转率X8、资产负债率X52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公司的偿债能力多体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三公共因子可以称为偿债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总资产增长率X11和速动比率X7的因子载荷較大,而相关研究表明公司的成长性与总资产增长率和速动比率等有显著的相关性,第四主成分被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

3.1.3 综合得分计算与排序

本文将32家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公因子作为经营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的得分,计算得出的F值作为经营绩效评价的综合分数,从而对业绩评价的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得分结果如表1所示。

3.1.4 结果分析

在服装制造企业当中,4个因子在综合绩效中均有一定的占比,盈利能力在衡量上市服装制造企业经营绩效指标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子占比最大,达到了47.2%。拥有持续而稳定的盈利能力是每一家公司的经营目标,但目前由于服装制造业市场行情逐渐下滑,许多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分为负,不利于企业后续发展,32家上市企业不足一半为正,海澜之家、地素时尚、比音勒芬、红豆股份等公司表现较好,而爱迪尔、美邦服饰等结果不尽如人意,大部分企业仍需尽快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

较强的营运能力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营运能力因子占比约为18.3%,与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占比接近,从数据来看,红豆股份、嘉欣丝绸等企业具有良好的营运能力,资产管理效率比较高,同时红豆股份得分远超过其他企业,这得益于红豆多年完善的生产销售流程。

偿债能力因子在综合绩效评分中占比为17.7%。对描述性统计进行结果分析,本文所选取的32家公司偿债能力存在显著差距。14家企业保持了0分以上的偿债得分,闲置的流动资产在这部分企业中内部占比大,债权人资本获得了较高的被保障度,此类企业面临偿债危机的可能性较低。

成长能力对公司尤为重要,反映了公司在未来发展的潜力。星期六、九牧王、爱迪尔等公司在此方面表现良好,此外部分企业其他得分较高但成长能力得分为负,不利于企业未来的持续性发展,对于服装制造业来说应该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扩大市场。

对综合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大于0的上市公司有16家。目前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公司的内部经营能力也影响着综合财务绩效。综合财务绩效排名在最后的公司得分出现负数。综合财务绩效较低的公司需要学习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采取积极措施以实现企业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但各公司之间综合绩效得分上,差距并不如其他指标的差距大,具体分析发现排名靠前的公司多数为某一项指标突出但忽略了其他指标的优化,最终拉低了整体的公司综合经营绩效,企业应全方面改革,最终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2 基于聚类分析的绩效评价

本文进一步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进行聚类分析,以经营业绩为主划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占比最多的为绩效一般类企业,除太平鸟、星期六、九牧王三家企业外的其余29家企业均可归类到这一类型。这些企业多在偿债因子、盈利因子、营运因子、成长能力因子等均无较优秀突出的指数得分,且大部分得分情况较差,总体经营绩效不佳,也不具备较高的成长潜力。目前,外界存在的各种不利影响,行业整体经营绩效存在下滑趋势。

第二类公司为成长高潜力型企业,此类型企业的偿债因子、盈利因子、營运因子得分虽然不高,但成长能力因子得分较高,此类公司仅星期六与九牧王两家,此类公司发展潜力强,但在偿债和盈利、营运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企业综合绩效得分处于行业中上等水平,总体表现良好,未来发展潜力高。

第三类为稳定理想型企业,该类企业拥有较高的收益性、安全性与成长性,但自身流动性较差,仅太平鸟一家,从太平鸟公司的长期经营效果进行评价,该企业聚焦时尚青年的品牌资产累积极具优势,不断驱动商品供应全链路变革,更具市场竞争力。从财务指标来看,资产结构相对合理,但存货比例相对较高,流动性较差。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营运能力,促进经营绩效的提升。

4 结论

服装制造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发展状况紧密关系我国的经济稳定与社会发展。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公司的内部经营能力也影响着综合财务绩效。综合财务绩效较低的公司需要学习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采取积极措施以实现企业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但综合绩效得分直接的差距并不如其他指标差距大,具体分析发现排名靠前的公司多数为某一项指标突出但忽略了其他指标的优化,最终拉低了整体的公司综合经营绩效,企业应全方面改革,最终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目前服装制造业企业存在诸多不利影响,企业仍需不断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加大企业研发、扩展销售渠道等多途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具体措施如选择外部拓展,可通过行业兼营发展路径:OEM/ODE企业跨界高端产业式拓展;主业转移式多元化拓展。而对于企业内部,业内还有多种经营路径。例如:由外贸加工转向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男装企业寻求新定位;高端定位的女装企业多品牌取向明显;独树一帜的休闲装市场;自有品牌零售商不断崛起;深耕精确定位和细分市场等。这些均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全在.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汽车制造行业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 2017(23):25-30.

[2]马广奇,王瑾.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19(5):3-7.

[3]黎明,熊伟.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化妆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财会通讯,2020(14):96-99.

[4]祝建军,沈露,袁宗志.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排名及其变动研究[J]. 财会月刊, 2014(10):60-63.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绩效评价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