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融资平台企业转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03-19陈庆军

中国市场 2022年8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

陈庆军

摘 要:过去几年间,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对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建设发展。但是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融资平台风险加剧。国内政府出台了较多的制度政策调控融资平台企业,而融资平台企业也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实现企业转型,是融资平台企业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城市投资建设的重要机遇。文章主要围绕融资平台企业转型开展讨论,首先分析了融资平台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融资平台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融资平台企业转型发展措施,目的在于推动融资平台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融资深入改革。

关键词:融资平台企业;转型发展;政府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8-0093-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8.093

1 引言

進入经济新常态以来,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政府财政收入中的财税收入减少,财政压力相对增加。现阶段整合社会资本以及改革金融手段非常重要,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是政府进行社会投资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城市建设、落实政府职责的关键。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融资平台企业需要积极推进转型升级,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2 融资平台企业转型必要性

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新预算法落地实施之后,政府可以在政策债务额度范围内发债,利用一般政府债和专项政府债进行城市投资建设,融资平台企业的政府融资职能被剥离[1]。而且融资平台企业的发展历史较长,内部积累了较多的优质资产,市政基础建设和管理经验丰富,产业投资经验充足,融资平台企业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而且目前的政策环境也促进了融资平台企业转型,比如江苏、重庆、湖南等多地出台了规范融资平台企业融资和城市投资建设的政策条例,鼓励融资平台企业深入改革,向市场化转型发展。另外,转型也是平台公司在当下响应和支持中央下发的防范化解到期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3 融资平台企业发展问题

3.1 融资平台负债率居高不下,偿债水平低

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融资平台企业的政府性融资职能被剥离,按财政部要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是公司行为,按公司经营发展的需求进行融资,地方政府难以借助融资平台企业的力量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但是目前还有部分融资平台企业承担城市建设职责,支持社会投资,一般情况下,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规模大,项目本身不具备经营性现金流,导致利用自身项目去金融机构融资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严重制约了融资平台企业的进步发展。

3.2 融资业务收益与预期存在差距,盈利水平低

融资平台企业参与的项目类型有三种,分别为经营、公益和半公益,经营类型的项目可以带来较多的现金流,但是由于融资平台企业还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融资项目本身产生的收益低,甚至没有收益,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经营类项目开展受到行政属性的限制,而公益类项目诸如道路建设基本不会产生现金流和收益。

3.3 融资方式创新性不足,受到较多的政策限制

通常情况下融资平台企业使用的融资方式多为财政支持、向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还有部分企业凭借政府信用融资,融资平台公司在财政部87号以前主要是政府提供担保实现融资实施项目建设,在87号文件颁布以后,平台公司的融资面临困难。财政部87号文件颁布以后,直接影响了融资平台企业的政府信用融资模式,企业的融资水平低且融资成本处于上升状态。融资平台企业使用的银行贷款以及融资租赁方式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已经采取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融资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无法再次采用此种方式,且融资租赁模式的融资成本较高,因为企业内部可用于融资租赁的资产数量有限、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项目无法从银行取得固定资产贷款;银行贷款融资方式难以分散债务风险,银行过高的负债利息使企业的运营和偿债压力持续增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4 业务经营风险高,发展质量低

融资平台企业的业务项目大部分都是公共设施建设,企业的经营性不足,且经营模式固化,大多数业务项目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缺乏自主经营,在向市场化转型方面面对的障碍较多[2]。作为支持城市建设的融资平台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运营国有资产和整合社会资本的关键。然而在融资平台企业的政府融资功能被剥离时,企业的自主业务经营面临严峻挑战,企业的业务经营风险较高,影响企业的发展。融资平台企业参与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数量较多,建设项目的时间周期普遍较长,企业投入的资金短期内无法收回,内部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现金流动缓慢,偿债水平提升慢,进而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逐步加剧业务经营风险。

4 融资平台企业转型发展对策

4.1 及时明确企业转型目标

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决定企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对规划企业经营有积极意义,融资平台企业的转型发展则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确定转型方向,规划转型路径,从而保证转型成功[3]。

首先,融资平台企业需要定位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即稳定、引导、杠杆和扶持作用,稳定作用则是指融资平台企业确保自身可稳定发展,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处理政府与市场经济结构中其他成员的矛盾问题,协调其关系。引导作用则是指融资平台企业将资金和政策作为切入点,规范市场投资方向,大力支持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事业,全面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杠杆作用则是指融资平台企业需要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城镇现代化建设。扶持作用则是融资平台企业代替政府投资,将资金投入社会公共项目建设中,以避免在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公益性建设项目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其次,融资平台企业的转型发展实现市场化也应当作为重要目标方向之一,国内市场化进程较快,由政府支持的公共项目数量逐渐减少,而且随着国内对公共设施的需求缺口扩大,政府与外部市场连接是必然趋势,因此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必须要向市场化转型,解决目前的难题。进行市场化转型的重要前提是转变企业性质,融资平台企业应当根据政府政策和市场化要求改变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按照金融政策开展融资业务,积极摸索发展路径。

最后,完善融资平台企业的资产结构,融资平台企业的资产数量增长速度较快,其中流动资产占比多,而变现能力低的存货、应收账款占比也不容忽视,同时受限制的流动性低的资产数目同样较多。随着企业的城市建设投资项目增加,企业的借款金额攀升,偿债压力加剧,风险频发,所以融资平台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有效盘活资产,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和市场化的经营性收入,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4.2 设计科学的转型发展计划

政府融资平台为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实现市场化转型目标,则需要将企业内部的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分离,单独经营,出于转型发展考虑,融资平台企业可以分设国有资本运行公司和投资公司,形成资本运营和投资分离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运行公司主要配置资本,投资公司主要负责投资产业,提升国有资本的流动性,增加企业的现金流收入,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企业的引导扶持作用[4]。转型发展计划中还应当包括调整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人力资源内容,虽然融资平台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治理结构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企业的权责分离是引发经营风险的重要因素,且行政、资本、业务管理三者界定不清晰,业务交叉严重,公司员工的职业素质与市场化要求差距较大,所以融资平台企业需要结合转型要求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员工的职责和考核内容。融资平台企业还应当培养和聘请一批专业的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寻求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协助,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的决策可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获取更专业的意见。

4.3 完善融资机制,优化融资方式

融资平台企业需要确立投融资决策执行组织,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同时从全局战略出发,建立完整的投融资管理体系。融资平台企业还需进一步明确平台责任,对融资平台的运行进行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建设信息披露机制,增强融资平台运行的公开度。关于融资方式,融资平台企业可逐步扩大融资范围,从传统的间接融资,如银行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向直接融资转变,增加企业债券、绿色债券、专项债券以及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比例,而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对直接融资至为关键,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和利润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融资的规模和成本。

4.4 推动企业业务转型,保证企业转型顺利推进

融资平台企业可以依靠业务转型实现整体转型发展,首先,企业的业务需要进行政企分离,向市场化方向靠近,增加经营性项目,保证企业的项目收益增长。其次,逐步扩大业务覆盖范围,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流动现金流,未转型之前企业的经营性收入较少,此种情况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管理都具有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企业的资信,所以,融资平台企业在保证原公益类项目不动的前提下,适当拓展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收入的项目。

此外,盘活企业存量的经营性资产,也是企业业务转型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对融资平台企业具有使用权的资产,盘活资产可以通过PPP融资和ABS两种方式实现,比如融资平台企业可以作为PPP融资的社会资本方参与项目,引进社会资本,从而达到盘活资产的目的;对具有所有权的经营性资产,制订有效的资产销售计划,增加企业稳定的经营性收入,实现改善资产结构和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

5 結论

综上所述,融资平台企业向市场化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经之路。融资平台企业应当把握政府政策指导要求,积极改革创新,规范融资平台的运行,企业经营向市场化靠拢,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企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锦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研究[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0(3):43-52.

[2]冉斌,冉江河,方坤,等.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19(第三届)上卷[C].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19:14.

[3]林建.城投再来:城投企业的转型路径[J].科学经济社会,2019,37(2):71-75.

[4]唐孟喆.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12.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形势下公共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转型推进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