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儿口才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2-03-19李旭峰李萌

关键词:口才教学内容传统

李旭峰 李萌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文明时期的神农氏,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数的文人墨客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令人传唱至今的经典文学作品,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在当代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儿口才教育,成为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举措,也是口才教育革新的新路径。同时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關键词:传统文化 少儿口才教学 探索实践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1.042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儿口才教育,不仅成为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举措,同时也是口才教育革新的新路径。

一、少儿口才教育现状分析

审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不免发现“重文轻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所接受到的语文教育的内容更倾向于“书面语”方面的读、译和写,而少儿口才事业的发展恰好弥补了这一问题,能够做到“语”“文”并重,让孩子们不仅能写也会说。

(一)少儿口才教育机构现状

少儿口才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能够让孩子陶冶情操、解放天性的艺术教育形式之一,而现如今的少儿口才教育市场鱼龙混杂,有些机构在教学内容上较为多元化,教师专业性强;但同样有些机构有着自成一派的教学模式,随心所欲的教学内容和参差不齐的师资队伍。因此,有很多孩子会出现机械化的死记硬背,成人化的语气模仿,朗诵过程套路化等问题。如何让培训机构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创新等方面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成为当前少儿口才教育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少儿口才教育现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

现阶段的口才教育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纠正字音、绕口令、儿歌、朗诵、讲故事;创新的教学内容有快板、贯口、即兴表达、辩论等。根据笔者的教育经验来看,语言艺术有着多元化的形式,单是传统文化就包含了思想、文字、语言、六艺,跟少儿口才相关的则有古诗词、成语故事、曲艺、快板、贯口等。

2.学习目标浅显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很多教师总是将自己对稿件的理解和朗诵经验灌输给孩子,孩子只会一味模仿教师声音的外在形式。这样做是本末倒置,不仅违背有声语言二度创作的原则,而且降低了孩子对于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现阶段的口才教授内容局限于教授孩子记住而不是理解,传统文学跟现代语言的表达有一定的区别,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孩子记忆力这一层面,更应该在理解力层面上去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见证国家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其博大精深、生动有趣的内涵实质可以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和无穷想象力,给孩子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教学方法科学性不足

教学方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教师教授的方法,而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因此,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少儿口才教学中遇到问题,如某学员的声音小,很多教师会认为这是先天性嗓音条件所导致的问题,然而专业教师要做的不是给出表面听感的结论,而是要根据这个问题去溯源,探究“声音小”的根因是气息浅(动力系统)的问题?还是口腔开合度不够(成音系统)所致?然后再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在科学用气发声的指导过程中,教授给孩子专业练习气息的方法,打牢专业基本功,从而避免错误的用嗓方法影响孩子正在发育中的器官。

4.教学体系欠缺规范性

目前有许多培训机构在口才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设计和实施过于随意,孩子只能掌握背诵古诗、讲故事等记忆层面的语言能力,而缺乏真正的有声语言创作能力,因此,当前少儿口才教育机构亟待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

5.师资专业性不足

随着口才学习的学生逐渐向低龄化发展,许多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部分机构以谋利为目的,然而并未给孩子提供专业化的教育。然而,由于口才机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难以留住科班出身的专业播音教师,整体师资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应加大师资团队在专业知识和教育学方面的培训力度,与时俱进,对少儿口才教育做到常学常新。

二、传统文化对少儿口才发展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与少儿口才的联系

近几年,少儿口才作为课外兴趣班的新课程,同时随着家长群体的年轻化,新时代教育理念逐渐多元化,有声语言艺术逐渐走进了孩子家长的视野,少儿口才教育主要面向3—12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段。有学者认为,“我们要重建道德和价值观念,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营养,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我们当然要吸收其他的优秀文化,你民族的根扎得越深,你的吸收能力就越强”。

新版“部编本”语文教材对课文篇目中的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六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与原有人教版教材相比,增幅达80%左右。传统文化在语文学习中的比重只增不减,少儿口才教育中融入古代诗歌,成语故事也成为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认可,并且孩子们在接受其内容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语言艺术学习效果。

(二)传统文化对少儿口才教育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优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将民族文化与口才教学融会贯通,让口才教育者引领学生一起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是身为华夏之子的光荣责任,同时更是推动口才教学革新的重要路径。

在孩子的启蒙阶段,通过少儿口才课堂为媒介,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跳出传统文化沉闷的教学模式,用孩子喜欢的语言方式去解读。以故事和知识融会贯通的方式,丰富口才课堂的学习内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有助于提高口才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儿口才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与教学目标

首先,坚持以少年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次,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主要包含五个环节:第一,要点回顾。教师引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进行梳理回顾。第二,新课授课。少儿口才教育要充满趣味和新意,因此,要围绕课程中的知识点或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主要以创设情境、问题导入等形式展开,引导孩子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第三,启发思考。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教师对所提出问题要有启发性,培养孩子主动研究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少儿口才教学过程中,讲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孩子生动讲述故事的能力是激发语言天赋及调动语言表达兴趣的重要途径。采取小组合作分角色的方式,能够提高孩子的参与热情,同时,让作品呈现更加生动。第五,总结提高。每节课的最后要将学习成果分析归纳,注意一节课的知识点与上下节课的整体联系,并要联系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和提高。

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学活动的方向,首先,要引导孩子们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用语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技能;其次,要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因學生而异;最后,要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传统节日”。使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内涵及习俗,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孩子们起到教育、感化作用,凝聚民族团结力。第二部分为传统文学。引领孩子们学习唐诗、宋词和成语故事,帮助孩子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准则。第三部分为国画、国乐和书法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综合素养,领略中华民族优秀而高超的创作能力,感受创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观,能够让孩子们修身养性、提升审美境界。

(三)制定教学策略,革新教学方法

1.集体研课

专业教师集体研课,是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安排固定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授课方式、教学方法,总结课堂常见问题并研讨对策。同时,通过“经典诵读大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创新大赛”等方式增加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儿口才教学的创新能力。

2.“因生施教”

少儿口才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孩子的年龄差距造成在教学方法和效果方面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特点比较明显,必须针对年龄段对授课方法等方面采取不同策略。如上图所示:

(三)游戏性融入

即“寓教于乐”。面对幼龄段儿童,该年龄段识字量非常有限,枯燥的跟读并不能带动孩子积极性,反而因自我约束能力差而分散注意力,利用游戏将所学内容融入其中,利用游戏的娱乐性、规则性、趣味性,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所学内容,增加学习印象。如《曾子杀猪》《孟母三迁》,让孩子们分小组、分角色饰演,了解人物个性和人物关系,小组自行商量演绎的方式,给孩子扮上古代服饰,使用竹篮等道具,分小组进行比赛。

(四)故事性融入

即“寓学于趣”。面对低年龄段儿童,生动易学是教学组织中的关键点。将所学内容置于故事情境当中,利用故事的连续性、情节性,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忆重点内容并展开思考,既学到了文字层面的完整性,又体会到了语言层面的内在含义。而年龄稍大的孩子还可以通过提问启发他们思考,并举一反三,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以故事导入的方式能使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例如,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诗仙李白的作品我们学过不少,他小时候特别喜欢思考和想象。有一天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在想,这像什么东西呢?那小朋友们觉得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力,再讲出故事“像白玉盘、镜子……月亮上发生着有趣的事……”,进而引出新课内容。通过故事性融入,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热情会更加高涨,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儿口才教育,有利于少年儿童树立家国情怀、懂得社会关爱和健全人格修养,逐步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王国力《浅谈备稿在朗诵创作中的重要性:以〈我的南方和北方〉为例》,《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1期。

[2] 任重《论少儿口才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及应对策略》,《哈尔滨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2020年。

[3] 夏榆《哲学家汤一介: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

[4] 王小波《论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现象以及应对策略》,《考试周刊》2014年。

[5] 刘海霞《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好日子》2019年。

[6] 蔡玉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0年。

[7] 陈余梅、兰岚、刘珏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段式融入高职医学生医德培育全过程的实践探索——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为例》,《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

[8] 杨义超、陈晓辉、宋艳娜、马兰兰、张一帆、丁红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课教学的实践应用分析》,《好家长》2020年第68期。

[9] 倪歌、邢晓源《在学院型医院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10] 侯多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年。

(李旭峰,1987年生,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与研究。李萌,1999年生,女,山东济南人)

(本文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1年度应用型科研项目《沂蒙红色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呈现研究》成果,编号:xxpy-yyx-yb16)

2430500520240

猜你喜欢

口才教学内容传统
哲理漫画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语言就是力量
少年力斗传统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成长日记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