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幽清香 点点润心

2022-03-19童颖

关键词:内涵传统素养

童颖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要关注西方文化的教学,更要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了解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相关现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全新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1.016

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语言中含有大量影响学生文化的因素,开展国外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低年级学生要了解文化的相关内容,高年级学生需要对文化形成一定的深度理解。

《规划纲要》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全新方向,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教学策略,然而,在实施阶段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在当前的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相对较少,同时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缺乏一定的文化方向,没有有效开展知识的延伸和文化的丰富。其次,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全面了解了国外的风俗文化,虽然他们对于国外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因为缺乏相应的批判性思维,很难分辨国外文化的利和弊,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的现象。第三,部分英语教师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意识,一些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相对有限,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面临诸多问题,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相关标准,要求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掌握文化的相关意识,指出了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过程中的理解方向,进一步有效构建更为系统完善的文化体系,以此从根本上有效促进不同国家之间可以实现更加顺畅良好的文化沟通。从这样的层面来看,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充分渗透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充分体现出英语学科的教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文化弘扬的价值。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也可起到推动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其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在英语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并且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融入,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和调动提供必要的支撑,这是需要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要充分避免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华文化失语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而确保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得到充分的确立,确保学生具备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英语教师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有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根本要义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全面深入地领会和有效传播,这样才能形成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增强奠定基础,同时在教学途径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各项组织内容中都充分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二、在语言教学材料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教材是当前英语教学的载体,在当前的各个版本教材的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十分广泛,同时也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在具体的语言教学材料中需要深入挖掘相关方面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有针对性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两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进而确保教材的相关内容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应用,同时对于相对应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更充分的梳理整理,进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挖掘和利用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实际的教学材料中,也要充分体现出文化价值的选取,通过某一个话题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其文化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足够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相应的知识储备,在文化理解方面要有足够的能力,在教学水平、文化理念方面也要不断地提升,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化知识的梳理和融入,形成相对应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这样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传授和引导学生了解教材相关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于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这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全面分析教材内容,对文化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针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建设,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更有趣味性、时效性和丰富性。在教学形式方面要改革创新,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充分地掌握相关文化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而在英语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传统文化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進而为其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动物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十二生肖的主要特征和思想内涵进行充分的融入和展现,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融入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在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之下,使学生更有兴趣认知和了解十二生肖的深刻内涵和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具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对比西方国家的动物图腾等等,在西方国家龙是邪恶的,而在中国代表着权力,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可以进一步有效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思维,从而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领会和认知,对于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所代表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确立文化自信。

在针对食物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食物,把握传统食物的名称,让学生在学习食物等相关英语单词的过程中,更充分地领会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其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进而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英语的教学理解和对比,对于自身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理念有更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价值取向方面杜绝崇洋媚外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在学生的了解认知和传承发扬的过程中,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不同文化的融合,对国外文化进行整体对比。例如在学习外国的圣诞节时,教师需要和中国的春节进行有效对比,在了解十二生肖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与国外的星座进行对比,在掌握了国外的饮食文化的同时,能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餐饮文化。通过两者之间的不同对比,体现了文化的融合现状,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文化的差异表现,真正做到求同存异。

三、在语言学习实践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让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能够互相促进。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中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设计不同的问题方向,学生在检查问题过程当中,能够分析文化的内涵,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传承文化。

北京出版社《英语》第九册,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可以有些对性地融入英语猜谜等相关形式来引出中秋节的相关内容,同时进一步融入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中秋节的相关剖析和讨论等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中秋节所呈现出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更大的兴趣,更积极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从而通过对于文本相关信息的全面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把握中秋节的各项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中秋节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教学资源作为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个人的想象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解决相关方面的英语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通过国际公历和中国农历的比较,使学生更充分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进而更充分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英语学习能力的增强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引导和教学过程中,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大的认同感,从而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继承和发扬,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实践和引导,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领会和认知。要让学生自主关注课本的相关内容,全面了解文本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介绍中秋节的相关情况,教师要将它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个人想象解决相应的英语问题,并通过国际公历和中国农历的比较,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四、在语言读物阅读中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全面了解了中西方的相关文化,教师可以推荐相应的英语电影,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故事阅读是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它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点,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全面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从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A Wobbly Tooth》这一课是关于小孩换牙的风俗文化。西方的风俗文化是传说由牙仙负责学生的换牙处理,这就需要将牙齿放到枕头的下面,而且还要准备好相应的硬币,学生在睡觉的过程当中,牙仙会把不要的牙齿取走。而我国的风俗习惯是将牙齿丢在地下,或者丢到屋顶,寓意牙齿能够快速的长出来。教师在整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全面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挖掘故事的内容。例如,在推荐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的同时,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挖掘教材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文化知识产生一定的共鸣,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在本课程的复习环节,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读书活动,笔者通过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在整体的英语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让学生明白动物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做文明旅游的倡导者。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不仅深化了主题,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教材的内容,同时通过课堂表现的整体评价,全面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五、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阅读作为学生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能够通过文字的整体表达,全面了解中華民族的传统文化。

1.能够通过认知的思想,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的过程当中,通过国外课文的整体阅读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从而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寓意,体现出了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整体表达,体现出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别,从而在知识的理解过程当中,多角度地对语言的表达功能进行全面认知,有效体验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形态,并对已有的文化形态进行思考和理解,从而掌握古代文化的知识和内涵,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建立文化基础。

2.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传统文化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美好期望,许多传统文化故事体现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向。例如愚公移山就传递了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在英语阅读过程当中就要选用这样的故事,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应用阅读策略,获得相应的知识,并通过文化的交流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3.要全面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中小学的英语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育人价值。一些教师在提及学科育人的过程当中,要创新英语的教学模式,完善英语的教学制度。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英语阅读素材中的故事内容较为关注。绘声阅读和故事表演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受欢迎的阅读活动。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更充分地融入和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找到渗透融入的切入点,以此在更大程度上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在相对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要确保学生通过活动的模拟和实践的推进,更充分地把握当前的社会发展动态,进而使学生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进一步强化和调动,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进而使自我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文化素养方面起到支撑作用,以此体现出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不仅能够了解国家文化之间的不同特征,同时能掌握一定的外语技能,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精髓。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将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同时,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桂英《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海外英语》2020年第16期。

[2] 兰爽、李英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海外英语》2019年第8期。

[3] 杨欣、蒋双英《突破阅读障碍,优化英语课堂——浅谈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科技信息》2010年第36期。

[4] 潘莉莉《从整体语言教学和字母拼音教学看我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854500589257

猜你喜欢

内涵传统素养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