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根”的词典释义探讨
2022-03-19王晓燕
王晓燕
摘 要 汉语量词“根”的词典释义是:“用于细长的东西”。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量词“根”可以搭配的名词事物类型广泛,难以用“细长的东西”概括。文章通过探究量词“根”的历时演变过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将其析分为四个搭配对象不同的量词:植物量词“根1”,专用量词“根2”,性状量词“根3”及“根4”。厘清四种不同的“根”,并在词典释义中予以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和学习量词“根”的
用法。
关键词 量词“根” 词典释义 范畴化 量名搭配 历时演变
量词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近义量词,其与名词的搭配关系复杂,对于教和学而言,都有一定难度。词典是汉语教与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但现有词典对量词的释义较为简单,对近义量词的释义更是混淆不清,尚未厘清其用法的区别。
以量词“根”“条”为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释义如下:
根 “用于细长的东西”(《现汉》)
条 “a) 用于细长的东西”(《现汉》)
可以看到,在词典中,“根”与“条”的释义完全一样,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量词“根”与“条”搭配的名词有着严格的区别。如“草”和“头发”,都只能与量词“根”搭配;而“路”“街”,却仅能与“条”搭配。用“用于细长的东西”这一含糊的释义,无法有效区分它们的用法。
认知语言学认为,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实际上是量词对名词代表的概念进行范畴化的反映。(张敏 1988)68量词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范畴从原型出发,在认知动因的促动下不断扩展,同一个量词范畴内的名词通过链条状的结构而彼此相连。
“条”“根”的“用于细长的东西”的量词用法,都来源于其名词实义。“条”本义是“树枝”(《说文解字》:“条,小枝也。”),发展为量词是取“树枝”的“+形状:长形”义,以此为原型不断将范畴扩展至其他有相似特征的名词事物。而“根”的本义是“木株”(《说文解字》:“根,木株也。”),最初作为量词是取“木株”中[+组成部分:有“根”]这一意义,以此为原型开始了范畴化的过程。
这两个量词的原型不同,只是由于在历时扩展的某个或某些链条上有所交叉,才成为近义量词。因此,厘清量词的历时演变过程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量词范畴内各个名词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辨析近义量词。
量词“条”搭配的名词事物大致可以用“细长的东西”来概括,而量词“根”搭配的名词事物则语义复杂,不能用“细长的东西”一概而论。
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 1999)所附名词、量词配合表,“根”可以搭配的名词有(按音序排列):
鞭子、扁担、草、肠子、葱、灯管、甘蔗、骨头、管子、黄瓜、筋、筷子、蜡烛、毛、毛线、藕、神经、绳子、树枝、丝、铁丝、头发、尾巴、弦、线、香、香肠、香蕉、香烟、秧苗、腰带、针、竹子。
这些名词类型多样、语义复杂:既有植物“藕”,也有毛发“头发”,还有日用器物“筷”;既有长的“管子”,也有短的“针”;既有直而硬的“扁担”,也有曲而软的“绳”……形状性质各异,难以用“细长”或“条状”来概括。
目前已有学者关注到“根”搭配名词的多样性,并做出分类。郭先珍(1987)将与“根”搭配的名词分为四类:带根的植物;有根的细毛状的东西;长条状的东西;细长的东西。这是在共时平面对“根”的搭配情况所做的分类,虽然较清楚,但其逻辑以及量名搭配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解释。李计伟(2017)49将量词“根”分为三个次范畴:第一是“树类”次范畴;第二是“草类”次范畴;第三是“根茎类”次范畴,这是在历时演变基础上对“根”的搭配情况所做出的分类,有一定合理性,但未能涵盖量词“根”的全部用法,如“根”与“羽毛类”的搭配就难以归类,因此,其分类有待深入探讨和进一步细化。
本文考察了量词“根”的形成和历时演变过程,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指导下,着力探究其范畴化的动因和范畴成员间的扩展链条,以此厘清其多种搭配对象间的内在逻辑,并据此对量词“根”做出相对有依据的分类,为词典释义提供参考。
一、 个体量词“根”的形成
根据张赪(2012)243,“根”作为量词的用法,在六朝時期已出现。搭配的名词有:
材料类:木(指木材)
工具武器:杖
建筑物及其部件:椽
身体部位:须髯、毫毛
文化事物:木简
植物及其部件:树、草、蒜、薤、苗
刘世儒(1965)95也认为,“根”作为量词,在魏晋南北朝已经很常见,最常见的用法是量一般植物,并进一步指出“根”做量词是由两个系统而来的:
一个系统是由“木”有根而来。先用于有“根”之木,如:
路旁有大松树十数根。(《魏书·列传第九下·献文六王下》)
另一个系统是由“毛”有根而来。用于毛发类等有“根”之物,如:
须不过百余根,皆长三尺。(《别本十六国春秋·前赵录》)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量词“根”主要与有“根”之物搭配,是植物量词或毛发类专用量词。我们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四类事物:树类、草类、根茎类和毛发类。
1. 植物量词——树类
(1) 课莳余,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魏书·志第十五·食货》)
(2) 庙侧有攒柏数百根。(《水经注》卷九)
2. 植物量词——草类
(3) 于其堂前生草一根,茎叶甚茂。(《魏书·列传第七十四·孝感》)
3. 植物量词——根茎类
(4) 又种薤十根,令周回瓮。(《齐民要术》卷二)
(5) 药有乞力伽,术也,濒海所产一根有至数斤者。(《南方草木状》卷上)
4. 专用量词——毛发类
(6) 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别本十六国春秋·前赵录》)
从形成时期的用法看,量词“根”是典型的植物量词或毛发专用量词,其所称量的名词事物一般都具有[+组成部分:有“根”]的特征。这一特征除“树类”外,其余都延续到现代汉语中,如“一根草”“一根萝卜”“一根头发”。[+组成部分:有“根”]是量词“根”的原型用法,是其区别于近义量词“条”“支”的根本特征,也是连接其范畴内各种名词事物的总
链条。
量词“根”从这个原型出发,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沿不同路径发展,不断扩展其范畴:一条路径是继续保留[+组成部分:有“根”]这一特征,在相关性动因促动下,称量类型相关的有“根”植物或毛发,我们按照称量对象的类型将之分为“根1”“根2”;另一条路径是从所称量成员的性质形状等特征出发,在相似性动因促动下,开始称量具有相似性状特点的无“根”事物,成为性状量词,我们按照称量对象的性状特征将之分为“根3”“根4”。以下分别考察其历时演变过程。
二、 “根1”“根2”的历时演变
(一) “根1”:用于有根植物
“根1”最初用于有根植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用于树、草等,之后在历时演变过程中,由于相关性动因的促动,其范畴成员扩展至更多类型相关的有根植物类名词。
有根茎类,如藕、莲、萝卜、当归,如例(7)—例(11):
(7) 老力安可夸,秋海萍一根。(《全唐诗》卷三百八十)
(8) 千根池里藕,一朵火中花。(《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三)
(9) 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二)
(10) 莱服一名雹葖,一名温菘……镇州者一根可重十六斤。(《通志》卷七十五)
(11) 当归一根,同煎至一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一)
有菜等其他植物类,如例(12)—例(15):
(12)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供水际门。(《宋诗钞》临川集补钞)
(13) 田禾没一根儿。(《朴通事》)
(14) 你买根菜,都要从他跟前验过。(《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三回)
(15) 原来绊了脚的是一根葫芦藤儿。(《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回)
可以看出,“根1”搭配的名词事物虽形状各异、长短粗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语义特征:[+类型:植物][+组成部分:有“根”],是专用于植物的植物量词。发展到现代汉语,“根1”搭配的植物范围有所缩小,如不再直接与“树”搭配,但语义特征得以保留,继续与“草”“苗”等名词搭配,仍然是植物量词,用于有根植物。
(二) “根2”:用于毛发
“根2”用于毛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见与人的毫毛、胡须搭配,之后在相关性促动下扩展至其他动物毛发,如例(16)—例(19):
(16) 其背毛并两翅大翎覆翮及尾毛十二根等并拔之。(《酉阳杂俎·肉攫部》)
(17) 貂鼠皮丢袖虫蛀的无一根风毛。(《朴通事》)
(18) 大仙徒弟名鹿皮,把下一根头发。(《朴通事》)
(19) 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根2”搭配的名词事物类型较集中,均为毛发。在历时演变过程中,从细软的人的毛发发展到直硬的鸟的羽毛,形状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核心语义特征没有改变,保留了共同的语义特征:[+类型:毛发][ +组成部分:有“根”],成为毛发的专用量词。
“根1”“根2”的历时演变情况比较清晰,在类型相关动因促动下扩展,始终用于“有根”事物。与“根”搭配的名词都具有共同的语义特征——[+组成部分:有“根”],这是量词“根”的原型,是之后扩展出的其他意义链条的基础。“用于细长的东西”这一词典释义不是“根”的核心意义,“有根”才是其作为量词最核心和基础的意义。
三、 “根3”“根4”的历时演变
“根1”“根2”是量词“根”的核心用法,是在原型[+组成部分:有“根”]基础上,在类型相关动因促动下发展而来的,始终用于“有根”事物。而“根3”“根4”则沿着另一条路径发展演变,它们从量词“根”所搭配的一些“有根”名词事物的性质形状等特征出发,在性状相似或类型相关动因的促动下,经过一个较为复杂的历时演变过程,最终发展成为性状量词,而脱离了“有根”这一语义特征。其中,“根3”用于“长而硬”的事物,“根4”用于“长而软”的事物。
(一) “根3”:用于“长而硬”的事物
“根3”用于“长而硬”的事物是由量词“根”用于“树”的用法分化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根”多用于有根之树,偶见用于“木”,如例(20):
(20) 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魏书·列传第五十四》)
唐五代时,扩展到无根之木——木材类,如例(21)和例(22):
(21) 南北大梁二根。(《旧唐书·志第二·礼仪二》)
(22) 人执一根车辐棒。(《敦煌變文校注·李陵变文》)
例(20)中的“木”可能是有根之木,也可能是无根之木,但例(21)用于建筑物的“大梁”则应是无根之木,例(22)中的“棒”,也应是确定的无根之木。
发展至“木棒”,“根”作为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原则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性变化,有“根”不再是唯一要求,“木棒”的性状开始成为分类的原则。从“木棒”出发,取其[+形状:长形]
[+质地:木质][+硬度:硬]的特征,其他相似或相关的名词事物通过这个意义链条,不断进入量词“根”的范畴:
如武器类的棍、枪、戟等,见例(23)—例(25):
(23) 道士结束得身上紧簇……讨了一根齐眉短棍。(《醒世恒言》第十三卷)
(24) 枪便是一根长枪……却就不见了这根枪。(《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回)
(25) 拎一根方天画戟。(《封神演义》第四十五回)
凳、门栓等日常用品也可见与量词“根”的搭配,如例(26)—例(28):
(26) 拉到家里,同在一根凳上坐着。(《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九回)
(27) 旁里绰过一根门拴。(《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
(28) 左手提着一个鱼篮儿,右手拄着一根紫竹的拐棒。(《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三回)
以上武器类、日常用品类都与“木棒”有一定关系,由木棒制成或主体部分是木棒,属于“无根之木”的近距扩展,都具有[+形状:长形][+质地:木质][+硬度:硬]的语义
特征。
但在发展过程中,[+质地:木质]这一语义特征逐渐脱落,在类型相关动因促动下,一些非木质的武器也可以与“根”搭配,如例(29):
(29) 双手抡一根钉钯。(《西游记》第八十五回)
之后,“根”与“木”的关系进一步剥离,开始用于与“木”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体部件,如例(30):
(30) 一根根的骨头细细拆来。(《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三十二回)
发展到这里,量词“根”[+质地:木质]的语义特征已经脱落,仅保留了“长而硬”的语义特征。
与[+质地:木质]这一语义特征的脱落相反,量词“根”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出现了语义特征的添加,有些“长而硬”的事物具有“[+形状:有尖端]”的语义特征,如例(31)—
例(35):
(31) 那厮你也将那箭袋里插三十根箭。(《朴通事》)
(32) 肩头上横掮着一根尖扁担。(《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33) 这个矮子也拿一根筷子一批。(《济公全传》第八十一回)
(34) 这妇人取出个红葫芦来,祭出四十九根太阳金针。(《封神演义》第八十六回)
(35) 纵然是块铁,下炉能打得几根钉?(《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但“根3”搭配事物的共性特征还是“长而硬”,“有尖端”可以看作“根”的搭配对象在“长而硬”条件下的一种变异。
可以看到,“根3”从有“根”之木出发,发展到无“根”之木——木棒;再从木棒发展到由木棒制成的事物,如一些武器类和生活用品类;在发展过程中,受同类事物影响,一些非木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也使用“根”作为量词,“根”的“木质”特征因此不断脱落,最终扩展到“骨头”等非木质事物。另外,“木棒”的形状也出现变异,同样受类型相关动因的促动,一些有尖端的木棒也使用“根”作为量词,如“尖扁担”,“根”逐渐添加了“有尖端”的语义特征,扩展到“针”等事物。
发展到现代汉语,“根3”与“树”的关系已不明显,选择了其“形状”和“硬度”两个特质,保留了[+形状:长形][+硬度:硬]这兩个语义特征,发展成为独立的性状量词,用于“长而硬”的事物。
(二) “根4”:用于“长而软”的事物
“根4”是由用于“草”的“根1”分化而来的。
魏晋南北朝时,“根”可用于有根之“草”,之后扩展至其他禾、菜、藤等有根植物,这些植物除了具有[+组成部分:有根]这一共性特征外,还有[+形状:长形][+硬度:软]这些特征。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无根”事物,也在相似性动因促动下,开始与量词“根”搭配。如动物类的蛇,身体部位类的肠子,以及日用事物类的绳:
(36) 方现出他原形,乃是一根大蟒蛇。(《封神演义》第八十九回)
(37) 薛夫人方才放了这根肠子。(《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五回)
(38) 上边有眼,系着一根绿绒绳儿。(《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发展到现代汉语,“根4”与“草”的关系已完全剥离,仅保留其[+形状:长形][+硬度:软]这两个语义特征,发展成为独立的性状量词,用于“长而软”的事物。
四、 结 论
本文通过梳理量词“根”的形成与历时演变过程,探究了量词“根”的原型及其范畴化动因和过程。
量词“根”从[+组成部分:有“根”]这一原型出发,在类型相关和性状相似这两个动因促动下,沿着四条路径而扩展出四个搭配范围各不相同的量词:一是用于植物类的“根1”,所搭配名词具有[+类型:植物][+组成部分:有根]的语义特征;二是用于毛发类的“根2”,所搭配名词具有[+类型:毛发][+组成部分:有根]的语义特征;三是用于长而硬的事物的
“根3”,所搭配名词具有[+形状:长形][+硬度:硬]的语义特征;四是用于长而软的事物的“根4”,所搭配名词具有[+形状:长形][+硬度:软]的语义特征。“根1”“根2”是植物量词或专用量词;“根3”“根4”则均为性状量词。不同的量词属性、不同的搭配对象特征,形成了现代汉语中量词“根”的复杂用法。
将量词“根”解释为“用于细长的东西”,难以概括量词“根”范畴内语义复杂的各种名词事物,也不能区分与之相近的量词“条”。建议词典在释义时将量词“根”析分为
“根1”“根2”“根3”“根4”四种用法,分别释义如下:
根1:用于有根植物:一根草。
根2:用于有根毛发:两根头发。
根3:用于长而硬的东西:一根筷子。
根4:用于长而软的东西:三根绳子。
如此释义既符合历时演变的过程,也能更好地解释共时平面上量词“根”的不同用法,同时能区别于量词“条”的释义,有助于近义量词的辨析和教学。
参考文献
1.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 陈雪蓉.线状量词“根、支、枝、条”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4.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
社,1987.
5.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6. 李计伟.论量词“根”的形成与其认知语义的多向发展.语文研究,2010(3).
7. 李计伟.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名量词形成机制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8. 李建平.隋唐五代量词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9.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语文出版
社,2004.
10.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 孟繁杰.论量词“根”的演变.國际汉语学报,2011(2).
13. 史天冠.现代汉语量词“根”的认知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
14.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 王绍新.隋唐五代量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16. 叶桂郴.明代汉语量词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
17. 张赪.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名量词演变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8.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0. 周芍,邵敬敏.近义量词“条、根、道”的三维解释与组合机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
21. 朱庆明.析“支”“条”“根”.世界汉语教学,1994(3).
(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北京 100053)
(责任编辑 马 沙)
373950058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