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

2022-03-18陈璐

健康之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急诊信息化管理满意度

陈璐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改革对急诊护理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急诊护理的信息化管理改革作为研究主体,参照以往人工管理模式,论述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改革对急诊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设计样本200例,均来自本单位2020年6月~2021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接受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观察组100例,接受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护患纠纷率与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短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1.00%)低于对照组(13.00%),挂号满意度、等待满意度、指导满意度、护理效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率(99.0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改革十分必要,能够有效提升急诊科的平均就诊时间,降低护患纠纷,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满意度

急诊护理工作量庞大,既往的人工管理模式耗时且费力,极为占用紧张的护理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急诊护理效率的提升,并导致国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提升[1]。基于信息化平台打造专属的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迎合行业变革、体现护理服务属性、 推动医院公益化转型的重要举措[2]。本院尝试推行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急诊科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急诊科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同时取得护理部好评。现就本单位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57:43;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52.36±7.09)岁;病程1 d~8年,平均病程(3.68±1.10)年;对照组男女比例59:41;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4.27±7.88)岁;病程1 d~10年,平均病程(3.71±1.13)年。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纳入标准:①至研究期满后,患者护理文书始终保存完整,内有详尽的对护理满意度评价;②符合研究划定的时间范围;③急诊科患者;④本地居民,且可联系进行随访。

(2)排除标准:①其他科室患者;②失去联络;③认知障碍或患有精神疾患;④无家属陪伴;⑤既往与本单位有过医疗纠纷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急诊护理人工管理模式,依照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人工护理,如人工引导下建档挂号、预检分诊、缴费、取报告、取药等各项工作。由于传统急诊护理人工管理模式较为耗时费力,不仅患者因烦琐的就医流程而感到不满,护士也容易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产生职业倦怠。基于此,在新医改政策的引领下,本院探索并建设了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

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1)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造一个功能丰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区分不同版本;对外为患者版,提供虚拟挂号、线上预检分诊、线上缴费等功能模块;对内为医院版,负责各项信息的接受与梳理,例如针对个体缴费与治疗情况的反馈,以及重要的就医满意度反馈。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到专人专管,定期维护。(2)虚拟挂号。医院设立“虚拟挂号”功能,若患者于本单位已建档,可在分诊台申请虚拟挂号,先就诊后缴费,从而提升患者的就医效率。可通过线上消息推送的方式,了解药品配置情况、检查结果出具情况等,尽可能避免人员无谓的等待。(3)线上指导。系统内有线上指导模块,患者可以通过与线上指导专员进行语音/视频联系,接受线上专业的抢救指导,为患者进行簡单的院前处理,为后续医疗援助争取时间。例如孩童出现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情况,指导家长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利用好线上指导,甚至可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问题。线上指导还可用于挂号指导,让患者的疾病能够对应上专科专长的医生。线上指导还包括一些非人工指导,如医院鸟瞰图线上展示、就医流程展示、急诊科就医科普文展示等。(4)电子病案。整合电子病案管理功能,将患者的健康情况整理为档案,方便后续随时调档,避免纸质档案丢失等风险发生。电子病案内收录有患者的各项检查数据,以及治疗过程,患者可在其中根据时间筛查检查结果,以及处方信息。处方信息中需要详细指明用药剂量与注意事项。(5)线上缴费。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卡线上付款,打通线上支付壁垒,自动生成电子票据,优化缴费慢问题。(6)人工服务台。人工服务台为一名导诊护士与一台智能化线上医疗服务设备,为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进行帮扶式的线上急诊护理服务。(7)电子宣教。候诊厅内设置几台大电视,播放电子宣教视频、图片;候诊厅导诊护士负责人工提醒叫号,并负责不定时有患者就健康宣教问题进行解答。(8)信息化护理。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向患者推送护理注意事项,以及健康宣教内容。每位护士根据床号,详细填写护理文书,便于轮班护士更好地掌握患者护理情况。(9)线上反馈。护理满意度进行线上反馈,形成数据流,便于保存,方便后续针对不同时段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改善自身护理服务。线上满意度数据还能够用于对急诊科护理岗位的绩效考核。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平均就诊时间、护患纠纷率与患者满意度差异。其中患者满意度分挂号满意度、等待满意度、指导满意度、护理效率满意度四个维度,各维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3],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较为满意”“非常满意”5种主观态度,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最终得分20分,其中总分>14分表示满意,统计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平均就诊时间、护患纠纷率比较

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短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挂号满意度、等待满意度、指导满意度、护理效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如何解决医院内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学者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讨论热情。为改善急诊部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改善急诊科长期面临的巨大工作压力,有些医院提出了“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4~5]。简而言之,就是将急诊科既往就诊流程分解,将其中由护理人员承担的岗位责任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进而释放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概念管理模式[6~7]。本次改革最亮眼的几点工作,就是提出了虚拟挂号、线上指导、电子病案线上管理、线上缴费、人工服务台支持、电子宣教、信息化护理、线上反馈等信息化管理机制。

虚拟挂号的优势在于改善了既往线下挂号导致的时间损耗,保障临床急诊效率[8]。且消息提醒派药、检查结果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节约宝贵时间,极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无谓的排队等待时间[9],有助于提升患方就医的满意度。线上指导类似于医院的人工客服,他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提供就医全过程最专业、直接的指导服务,有效解决了患者不会使用信息化平台各项功能的问题,同时在急诊患者的院前干预需求上,还能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提升了信息化平台的“智能”属性,保证平台能够真正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为患者提供需要的医疗支持[10]。电子病案线上管理集合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治疗与护理过程,包括各项检查的结果记录,以及各种处方的使用详情,一来便于需要信息的追溯,二来便于“健康管理”概念的普及,三来提升医院医疗档案管理水平[11]。电子档案的出现,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减轻医疗负担,例如一定周期内,相同检查具备参考价值,则无须二次检查,做到合理的医疗扣费,以此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线上缴费功能打通了医疗付费烦琐的不足,无须排队缴费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缴费窗口压力,提升患者满意度。人工服务台为老年患者等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人群提供了便利,使此类人群也能够享受到线上服务的便利。电子宣教更加灵活多变,信息传递媒介可以是音频、视频或图文,而不再拘泥于文字,患者更易读懂。信息化護理保障护理文书交接及时,患者利用信息化平台可以随时查阅护理信息,获取想要的自护支持,保障护理宣教的积极性;同时基于信息化护理,患者能够随时与护方进行联络,这有利于延续性护理工作的开展。线上反馈与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工作整改、护理绩效管理联动,作为服务质量的获取端,只要利用得当,将有助于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可持续进步。上述各项常规工作与信息化元素的融合,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短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挂号满意度、等待满意度、指导满意度、护理效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肯定了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改革对提升科室护理质量的价值。

综上,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改革十分必要,能够有效提升急诊科的平均就诊时间,降低护患纠纷,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向莉,郑晓丹,熊莉娟,等.门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1,36(7):69-71.

[2] 王庆玲.信息化护理病历在急诊监护室患者管理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3):19-21.

[3] 林金生,李虎玲,常景,等.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4):623-625.

[4] 周炜.国内急诊预检分诊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8,32(13):2018-2020.

[5] 叶丹,王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腔科患儿基于信息化的优质护理管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1):282-283.

[6] 潘璐意,刘晓芯,万光明.数字化护理信息平台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20,37(1):101-103.

[7] 宋晔,李敏玲,李会玲.基于信息化智能平台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模式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z1):8-9.

[8] 王宏秋,刘颖青,赵丽新.信息化助力急诊流程改善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2):259-261.

[9] 赵丽新,唐子人.微信平台对急诊信息化管理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10):1186-1188.

[10] 李娟,方茜,卢维芬,等.PDCA视阈下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5):380-385.

[11] 毛丽娜,喻爱芳,文素芳,等.门急诊采血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2):180-184.

猜你喜欢

急诊信息化管理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