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三十年幼儿生命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基于Cite Space 的可视化分析

2022-03-18李奕纬

文教资料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聚类生命

李奕纬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103)

“生命教育”思想最早出现于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1]幼儿生命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在尊重幼儿发展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灵性教育的途径,让幼儿不但能够认识自己的身心,更能够认识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以及人与时空的关系,最终让幼儿能够学会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达成全人健康发展的目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国从20 世纪末到现在,幼儿生命教育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一些研究人员对幼儿生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专业的研究,但是学界对生命教育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少量化统计与分析方面的研究。为此,本文基于Cite Space 软件,通过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对我国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幼儿生命教育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手段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生命教育”“幼儿”为主题词进高级检索,检索时间为1988—2022年(数据截止时间为9 月10 日),共检索出173 篇期刊文献。为了保证研究质量,经过人工筛查删减,最后共获得169 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手段

Cite Space 是应用Java 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等,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对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3]这项研究使用定量统计和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分析,利用Cite Space 专业软件的功能来创建一个知识图谱,并对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描述与分析。

二、研究的时空分布特点

(一)发文数量

历年的文献发文量反映了幼儿生命教育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由图1 可见,我国对幼儿生命教育理论的研究始于1988年,1988—2003年刊量较少;2003—2019年呈波浪式起伏上涨,2019—2021年发文量急剧增长,2022年文献统计截至9 月。从整体的发文趋势来看,近几年我国对于幼儿生命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图1 1988—2022年(9 月)发文数量变化趋势

(二)研究者与相关机构

1. 作者分析

通过Cite Space 软件对发文作者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出作者合作关系图谱。在图中,作者姓名节点数越大,发表文章越多;连线数越多说明各个作者合作较多。由图2 所示,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共形成了197 个节点,76 个连线,作者合作程度较低。但一些作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石丽娜、王小英、苗春凤、孙巧云都进行过两次合作(见图2)。普赖斯定律中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为M=0.749 (Nmax)1/2, 其中M 指论文数量, Nmax 指对应年限中论文发表数量最多作者的论文数量, 当发表的论文数量在M 篇以上时, 并且核心作者撰写的论文达到该领域全部论文的50%, 说明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4]参照此计算公式,Nmax 为3(见表1),M=1.30,表明发表过1 篇以上的作者是幼儿生命教育领域的重要作者。对样本的分析表明,有17 位作者发表了1 篇以上的文章,共36 篇占总样本的21.30%,未达50%,由此可见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图2 作者合作关系图谱

表1 1988—2022年(9 月)作者发文量统计(>1)

2. 机构分析

Cite Space 对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发文机构一共有156 个,大多源于高校,一部分来自于幼儿园,与其他单位合作较少。

根据普赖斯定律进行计算,Nmax 为4(见表2),M=1.50,发表2 篇以上的机构有9 个,共29 篇,占总样本的17.16%,也未占总样本的50%。可见,该领域核心机构群也未形成。

表2 1988—2022年(9 月)机构发文量(>2)统计表

三、我国幼儿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关键词分析

1. 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在文献分析之后,使用Cite Space 软件创建了一幅关键词共现图(见图3)。该图总共包含252 个节点和517 条连线,较大的节点出现的频率较高,不同颜色的圆圈代表不同的时间年限。Cite Space 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功能,可以得出关键词共现网络,此网络可以反映出某一领域当前研究热点及过去产生过的研究热点。[5]从圆圈的大小可以看出,幼儿生命教育最常见关键词是“生命教育”“幼儿园”“幼儿”“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此外,连线线条等粗细代表连接词之间的疏密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育”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与“幼儿教师”、“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这些关键词之间的线条越粗,意味着它们的联系越密切。

图3 我国幼儿生命教育关键词共现图谱

2. 共现表格分析

根据对关键词映射的分析,频率在3 以上的关键词被纳入其中。表3 显示了这些关键词的频率和中心性。其中,较高的频率表明该研究术语有可能是主题性的,而中心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关程度,中心性越高,相关程度越密切,它是衡量研究热度的一个关键指标。

表3 我国幼儿生命教育的频次和中心性

续表

通常认为,关键词的中心性大于0.1 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如表3 所示,中心性在0.1 以上的关键词从高到低排列有“生命教育”“学前教育”“幼儿园”“幼儿教育”“幼儿”。这些关键词与其他词形成了一个相关网络,这些关键词是研究者研究幼儿生命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通过共现表格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出,频次和中心性并不呈正相关。即使频次较少,但中心性高依然能成为我们的研究热点,依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二)我国幼儿生命教育研究的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区块式的分布,呈现较为完整且结构化的关键词共现关系,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通过选择“Find Clusters”进行数据聚类,然后选择“Label clusters with indexing terms”按钮,对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呈现出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得到聚类模块指数Q=0.6346,聚类轮廓性指数S=0.9152。一般而言,Q 值一般在[0,1) 区间内,Q〉0.3 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 当S 值在0.7 时,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若在0.5 以上,聚类一般认为是合理的。[6]因此本聚类效果显著,结果合理。如图4 所示,依据本数据一共得出10 个聚类,分别是“#0 幼儿”“#1 幼儿园”“#2 幼儿教育”“#3 学前教育”“#4 幼儿教师”“#5 大班幼儿”“#6 三生教育”“#7主题探究活动”“#8 创设”“#9 教育资源”(聚类标志词详见表4)。根据对分类词的再一次高度概括并结合文献的阅读与梳理,将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热点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表4 幼儿生命教育关键词聚类表

图4 幼儿生命教育关键词聚类图谱

1. 幼儿生命教育对象研究

这个分类由“#0 幼儿”“#4 幼儿教师”“#5 大班幼儿”三个聚类组成。“幼儿”有66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37。“幼儿教师”有13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809。“大班幼儿”有12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45。

(1)幼儿教师研究。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教师队伍较弱,教师学历普遍偏低,职业认同感较低。王萍、高凌研究发现,幼儿园质量普遍堪忧,其教师在教师资格和培训、薪酬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职业认同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现状都不容乐观。[7]但菲、王红艳、吴琳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影响幼儿性别的角色认同,幼儿教师的理论、技能、实践没有找到合理的定位,更偏重理论知识。[8]

我国传统文化珍惜现世,回避死亡问题,导致从家庭到学校都避免谈论死亡,因为它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左雯霞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幼儿教师对死亡教育的看法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幼儿教师对儿童认识死亡的教育态度较积极, 对死亡意义的教育较肯定, 但幼儿教师的死亡态度教育观则明显消极”,“传统文化、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幼儿教师的死亡观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幼儿教师生命观的主要因素”。[9]马妮萝采用访谈法,发现多数教师对幼儿园死亡教育的概念认识和理解还处于经验化水平,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专门化的幼儿园死亡教育课程。[10]

(2)学前儿童研究。在对学前儿童方面,研究者对于儿童的身心状态、生命意识、生命认知做出了相关调查研究。张卫民、王兵指出,目前幼儿身体素质问题和身心疾病增多,学前儿童的体力、身体机能 、肌肉力量、免疫系统等都处于一种被压抑的水平,抑郁症、多动症等发病率持续走高,威胁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多类身心疾病日益严重,生命意识薄弱具体表现为幼儿对生命欠缺最基本的认知与理解,体会不了生命的可贵与美好,意识不到生命之间的联系,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命范畴,如生、死等,都认识不清。[11]

韩映虹、孙静妍、梁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生命来源上绝大部分儿童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但推及他人的生命来源时则有些困难,并且显示出年龄阶段的差异;在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大部分幼儿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中班、大班保护意识比小班较强;在关爱生命方面,大部分幼儿具有关爱生命的品质;在死亡认知方面,绝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死亡的无机能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死亡的不可逆转性,少数幼儿能够理解死亡的普遍性和原因。[12]

2. 幼儿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这个分类由“#6 三生教育”“#7 主体探究活动”“#8 创设”“#9 教育资源”四个聚类组成。“三生教育”有8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72。“主体探究活动”有7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75。“创设”有7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93。“教育资源”有6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9。

(1)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要直面儿童的自然存在、精神存在和社会存在,这要求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关注如何变环境创设过程为彰显儿童生命的过程,真正实现与儿童真实生活世界的意义联结,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与发展。[13]营造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也能让幼儿在每一处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例如,创设自然角,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发展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经历生命的萌芽到成熟再到死亡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去理解生命的过程与生命的价值。从生命中了解生命不失为一个最好的学习方式。

(2)教育原点的回归。在幼儿园中的生命教育活动中,强调幼儿自然状态下的发展,避免工具理性主义对幼儿教育的限制。幼儿教育的现状是去更多地追求幼儿技能的发展程度,比如,会多少门乐器、会背多少首古诗单词、有多少特长等,这种完全功利化的追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原点。从卢梭的《爱弥尔》中可以看出,他强调通过自然的方法去教育幼儿,通过引导使幼儿自然地成长,培养“完人”,而不是通过成人的塑造,压抑儿童的天性。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但长期以来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原性的需求,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技能的掌握。[14]让幼儿教育回归原点、回归自然、回归生命,这也是幼儿生命教育中的研究重点。

3. 幼儿生命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

这个分类由“#1 幼儿园”“#2 幼儿教育”“#3 学前教育”三个聚类组成。“幼儿园”有33 关键词,聚类值为0.853。“幼儿教育”有31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874。“学前教育”有27 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55。

(1)课程的开发。幼儿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常会问类似于“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问题,对身边的植物、动物也充满好奇,这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支持。在研究中发现,生命教育除了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主题探究性活动中体现,一些幼儿园将生命教育打造成适合自己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在尊重儿童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从特定的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尤其是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适宜的活动,使幼儿园课程不是针对一般的儿童,而是特定的、具体的儿童。[15]所以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并进行反思与设计,再结合本园还有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为幼儿的生命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2)课程内容。生命教育重在“生命”一词,生命的本质就是自然。卢梭的自然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研究者强调教师应是幼儿“生命的牧者”, 自然教育课程要培养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的儿童。[16]在课程内容上,将以幼儿为本作为课程重构的价值取向,以园本特色作为课程重构的资源保障,以社会现状作为课程重构的内容延伸。[17]更加注重幼儿本身的需要而不是社会强加给幼儿的技能,并从社会各个角度为切入点全方位渗透生命教育,使得幼儿对生命的认知更加地全面、宏观。

(3)教育方法。3—6 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多地用摸、听、说等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流。这就使得叙事教学得以在幼儿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实施。听故事可以激发想象力,讲故事可以发展语言能力。进行叙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以文本叙事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进一步丰富故事的内涵,让幼儿体验和参与故事的建构,进一步细化。教学的过程, 让幼儿主动构建自己的生命观和价值观[18]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激发幼儿对生命的感触,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除了进行直接的叙事教学以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地带领幼儿进行生活当中的生命教育,即将生活与叙事结合起来,使得叙事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而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给予幼儿实际的感受。[19]

四、研究展望

(一)加强研究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

通过Cite Space 软件的分析可知,我国幼儿生命教育领域作者合作、机构合作较少,没有形成相关的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群。另外,研究者应该加强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合作,聆听他们的声音,实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更好地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质量。

(二)基于现有热点,变换研究视角

近几年,我国幼儿生命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研究者们可以根据当下的热点做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优化幼儿生命教育课程理论体系,扩大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探索多种途径为我国幼儿生命教育的开展找到合适的路。以幼儿为中心,站在幼儿的视角去做相关的研究,特别是把生命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获得对生命的了解,对生命的尊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复合型教师培养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资质较为薄弱,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关键保证,提高教师整体质量与素质势在必行。未来研究者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相应的研究。首先,应加强教师培训并予以有效的改革,建立系统的职前职后培训体系,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同时,逐步扩大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整体幼儿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其次,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完善教师奖励机制,增加工资福利待遇,培植教师对幼儿教育的情怀。

(四)借鉴国外经验,增加其比较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现阶段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文献也较少。研究者可以借鉴国外一些经验与我国研究相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幼儿生命教育发展应该走的路,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丰富该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聚类生命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自适应确定K-means算法的聚类数:以遥感图像聚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