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2022-03-18范斯璇
范斯璇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32)
高职院校致力于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院校需要根据社会的人才需求,将此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便于提高学生在应聘企业岗位时的成功概率,进而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所以,高职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培养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储备工作的重要途径,只有具有专业能力,学生才会运用专业知识去胜任岗位工作。
1 职业能力的定义
当前,职业能力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各研究人员存在观点差异,例如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职业能力是某项职业必须拥有的,为该职业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各项能力之和,并非一种能力,也并非毫无关联的各项能力的叠加,而是各项能力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也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职业能力是把自身的经验、知识、技术等运用在某个职业岗位中并将其归纳分类的能力;还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职业能力是通过职业实践活动完善优化的,它直接决定职业活动的水平。具体而言,职业能力的含义多元化,研究人员自不同层面对职业能力进行了界定。职业能力在社会大众职业生涯中是最核心、最根本的能力,指的是大众在接受教育的时段就已获得的从事某项职业必须拥有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并于工作活动中不断实验、归纳与提高,让自己全面拥有符合职业需求的各项素质之和。
2 高职语文教学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语文课程是必不可少的。高职语文教学正处在转型期,其中涉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语文改革可以有效融合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日常交流技巧、语文写作水平,获得岗位信息的技能与创新思维。语文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相关性,所以在推进课改措施时,院校需要更加注重交流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团体合作意识与协助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也要紧跟时代脚步,在新课改要求下进行改革,将精力聚焦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上。高职院校致力于为社会与企业培育高水准、高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受教育内容的前沿性,使学生具备更高的职业竞争力[1]。因此,语文教学改革中加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另外,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兴趣特点与专业来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还可以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特征有效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被动变成主动。
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
院校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价值,转变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首先,语文学科需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起点。语文教学具备人文、工具的特征,其教学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高职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包含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具备岗位责任感与团体荣誉感。其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职场用语。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存在差异,教师必须了解这种差异,使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征,实现专业与语文的结合。尤其是高职理科学生,对语文知识缺少了解,需体现专业特征,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建筑专业的语文教学,可结合建筑文化内容,选用《登楼赋》等相关文章作为选读篇目,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化,也可使学生通过文章了解古代建筑,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增强对教师的专业系统培训,多观摩新课改教学视频,转变观念。强化语文教学管理,尤其是教学设计过程。围绕新课改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分析、交流新课改的体验等。
3.2 改革教学内容
新课改要求教学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因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落实能力培训目标,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2-3]。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活力,在发挥语文学科教学功能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问题为引导、拓展内容的教学方式是教学内容改革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在室外开展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参加院校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然后,学生可以交流内心的感悟,并记录相关内容;学校需加强院校广播电台、报纸、杂志的创建与管理,并侧重于增加优秀的文化作品、画作。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多渠道拓展高职学生的文化知识。丰富的语言构建了多彩多姿、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氛围;学生还可在校园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5]。生活是天然的教育书籍,学生认真考察与感悟生活,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还利用节假日与周末参加实践活动。在评价国内职业课程时,既要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能力,又要评价学生实际学习水平。
3.3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指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以讲解知识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要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讲为主的方式,将引导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思维拓展能力与实际写作能力。项目教学方法是采用小组的方式,学生协同实践完成项目,提升职业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时可将班级学生均分为若干小组,利用演讲、朗诵、辩论、主持、求职、面试等多种比赛形式,有效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些院校尽管已购进多媒体设备,但部分教师仅用其播放视频、PPT,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精力,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语文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改革语文教学方式、完成课堂实践教学。教师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了解学生的专业,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具体化的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融会贯通,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无缝衔接。课堂实践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培养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教学重点不仅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道德意识。语文是富有教育价值的学科,应充分发挥学科的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客观思考和自我提升。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科教育对学生进行的道德培养[6]。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组织思想道德培养。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语文教育内容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不同专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同需求,进行更具体的课程规划,从而让学生在就业后将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学科教师需共同努力,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课内或课外,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至关重要,需按照高职教学的专业性特点,深入明确语文教学的宗旨,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注教学内容的专业化、职业化与全面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多元化融入、多样化考查、设置合理灵活的教学评价机制。当前高职语文教育侧重于语文的适用性,鉴于职业能力培养,应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要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