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2-03-18郑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评价

郑路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课部,广东广州 510650)

1 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1]。参照此课程标准,依据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20 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对2021 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在该课程6 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应用”“Word”“Excel”“PPT”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和调整,最终确定了新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6 个模块: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检索、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需求新增加的内容,这三部分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兴技术,比如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等,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充分认识当前科技领域的新兴技术,尤其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检索、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这两部分是之前的“计算机网络应用”里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更强调当下信息时代对“信息”的应用。

2 混合教学实施的前端分析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教学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习平台的设计、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偏好、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学习反馈的方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混合教学的效果[2]。

2.1 学习平台的设计

目前国外应用较成熟的平台有Moodle、Google Classroom 等,国内有超星公司基于神经系统开发的“超星学习通”,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雨课堂”,蓝墨公司的“蓝墨云班课”,还有与谷歌公司的Google Classroom 相似的“课堂派”,腾讯公司依托QQ用户优势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腾讯课堂”等[3]。

各个平台对应用的设计主要分为资源和功能两大模块,对课堂教学影响较大的是功能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课堂签到、发通知、学习痕迹记录、讨论等。其中基于平台的师生、生生信息互动是否通畅,内容更新是否及时,学习资源能否充分共享等都是影响学习体验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2.2 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偏好分析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数字媒体长大的这一代大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习中,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都很高。这就提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偏好,多提供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源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新时代的教师能够快速接受并使用各类新型教学平台,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并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从而为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这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身份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必然影响教学的组织形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4 学习反馈的方式

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反馈比传统学习方式中的评价更直接,常见的反馈方式有班级群里的聊天、主题讨论的跟帖和回帖、对作业的打分、考试的成绩等。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要负责整个教与学过程的设计,也包括学习反馈。

3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3.1 教学内容的选取

(1)理论教学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理论教学部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安全、信息检索这三大模块。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量子信息等新技术,通过在具体案例中学习这些新技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的探索欲。

信息检索模块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讲解信息检索技术和方法,教会学生通过正当的渠道和恰当的方法在海量信息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那部分资源。信息安全模块则可以融入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法律意识。

(2)实践教学部分。实践教学部分则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内容。

3.2 学习资源的开发

学习资源是放在平台上供上课用的所有教学资料,包括电子教材、课件、微课、视频、题库、实训素材、讨论主题等。这些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基础。

(1)电子教材、课件等文字素材。电子教材和课件是按照教材的编排体例,按照传统课堂上的授课结构和顺序,把之前纸质的教材电子化,并在平台上提供,作为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以方便学生随时在移动端查阅和参考。

(2)微课和视频素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实践部分都可以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制作成微课,理论部分中涉及的教学案例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视频素材。另外,如果课程有配套的实操练习平台,可以支持学生进行针对考证的题目练习,也可以把练习平台上的题目录制成视频,辅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3)题库。课程中的理论教学部分中讲到的知识点可以做成题库,以方便单元复习或者课程考试中随时调用。课堂中用到的课堂摸底测试等也需要提前准备,录入题库。

(4)实训素材。课程实训中用到的文字、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的多媒体资源都需要按照顺序放到平台上,供学生下载使用。

3.3 混合教学的实施

(1)课前自主学习。该阶段教师首先需要在平台上为学生分配账号,并组建班级,发布通知,明确学生该阶段的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则凭账号登录平台上对应的课程,接收通知,并根据教师的要求查看相应的教学资料,完成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是混合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接收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完成某一部分内容的独立学习,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实现自我探索学习,也可以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向教师或者学习同伴求助[4]。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后,可以通过测试环节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则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查看资料的记录、提问的情况以及测试结果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在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和学习支持服务。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答疑辅导的同时,记录该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学习难点,并找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在下个阶段的课堂深入学习中突破难点。

(2)课堂深入学习。通过上一个阶段的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也很清楚哪些地方是学习的难点,这一环节为课堂深入学习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深入学习环节的重点就是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或者将学生在上个阶段中感兴趣的知识点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讨论,并举一反三。本阶段可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互动,比如小组讨论、抢答、点名、举手等活跃的课堂气氛的互动形式[5]。学生既可以在手机端直接响应教师发起的活动,也可以在现实课堂的真实环境里和教师、同学积极互动以弥补课前自主学习的不足。教师在组织课堂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对于普遍性、有代表性的问题则及时在课堂上集中答疑。

(3)课后巩固拓展。课堂学习结束后课后巩固和拓展环节也非常重要,这一环节学生既可以把通过深入互动讨论获取的知识进一步强化,也能把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教师主要通过发布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测试结果继续向教师进行提问和反馈。教师课后要通过后台记录和学习反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的个性化学习支持。

3.4 学习评价的设计

相比传统的学习评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容易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因此学习评价应该更应侧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且学习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等[6]。

(1)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整个阶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混合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记录情况,包括考勤、查看学习资料情况、参与讨论情况、课堂实时互动情况、提交作业情况、学生直接的互评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7]。

(2)考核性评价。除了期末考试成绩意外,平时在平台上进行的阶段性测试,单元测试等测试成绩都可以作为考核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4 结语

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探索计算机课程教学,是该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思考模式与探索路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将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科学精神等的培养贯穿在课程教学中,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评价
混合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混合所有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