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探讨

2022-03-18赵雪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大学生能力

赵雪莲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自身综合竞争优势,鼓励大学生成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高校要注重优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还能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检查自己的专业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丰富其阅历,面对各种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为大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1],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尽管许多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训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时并没有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技能训练,只注重对创新创业理论的讲解,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实践。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体系之中,只在大四毕业之前开展培训,使得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不够,无法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

2.2 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当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学生自身也缺乏获得创新创业资讯的途径,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度不高。

2.3 创新创业教育边缘化

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不受重视,只是在企业管理或者经济等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无法全面落实。而且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知不够深刻,忽略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高[3]。

2.4 实践渠道较少

部分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未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大学生在发现创新创业机会之后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快速抢占市场先机,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够让大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创新创业技巧。

3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对策

3.1 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活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在高校专业教育中需要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兴趣引领,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

高校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充分渗透创新创业精神。构建完善的生产、教学、科研体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确定创业科研课题,把教、学、用结合起来,改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与主体意识。工商管理学专业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意识、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近代工业经济以“学识、学识一体化、科技一体化”为主要特征,团队合作已成为增强竞争力的方式。所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知识结构方面,大学生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宽广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想在市场上进行竞争,创新创业人才就必须具有多元化、复合性知识,既要有强大的创业精神,又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决断能力。

3.2 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在高校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为其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首先,要使学生主动关注创新创业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激情,发掘他们的创造力。积极运用创新创业技术为学生提供专业辅导,使其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掌握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以依托高校创业园,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指导,为优秀毕业生提供资金技术等相关服务[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最关键的是要与企业积极合作,搭建一个健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高校还应积极聘用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毕业设计、实践训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高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平台,为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此外,还可以设立创业孵化基地,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创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高校要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的技能,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交流活动、讲座等,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6]。

3.3 制定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案

在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针对高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分析,目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高校要积极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教材,并设计优秀的创新创业活动案例,号召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日益完善,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政策扶持,确保教育得以充分实施。其次,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强化监督,保证教育有效实施。增加宣传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推动教育的全面实施。

建立创新创业模拟实验室、创业孵化园、创业社区等多种实践平台,多渠道完善实习平台,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加快推进创业成果落实。为保证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实践平台和系统化的产学研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各方的作用,使各方相互支持、协作。

学校应建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的培养与选拔,建立健全人才聘用制度,定期进行教师评估,落实淘汰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提高责任心,积极参与培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把所学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其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进行系统整合。

3.4 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渠道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如创新创业研究所、校内职业培训网站、校外创业与实践基地等,在课堂内外建立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平台是加强学生基础和专业技能,增强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保障。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主动进行情景模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真实的创业场景,在实践中体验创新创业精神,了解具体的教育内容。在模拟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学生要扮演多种角色,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通过案例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讲解,选取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参与的意愿,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目前,许多大学都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但总体覆盖面不大,只有少数学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难以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应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产教协同、科教协同等育人模式。

4 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创新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业水平,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整体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