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8陆东平石荣亮
陆东平 石荣亮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陆东平 石荣亮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要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更高层次与专业化的学科服务水平,也为学科服务转型提供了契机。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驱动因素和内容架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桂林理工大学的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实际情况,从角色定位、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和服务优化四个方面对其学科服务转型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并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
“双一流”;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升级
引言
“双一流”大学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是继“985工程”与“211工程”之后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伟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1]。学科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将直接决定自身的办学能力与竞争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已成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高校图书馆需对学科服务现状进行重新审视,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改进,快速实现学科服务的转型升级,以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步伐[2]。
学者们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体系构建、转型升级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多有意义的学术成果。李蓉等[3]以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服务学科一流建设为例,分析了图书馆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的重新构建。刘芸等[4]以宁夏大学图书馆为例,从精准化定制式学科服务、保障性学科资源建设与大众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定制式资源共享”学科服务模式。杨丽杰等[5]探讨了从硬件要求、人才队伍建设、馆际合作等方面加快图书馆从信息资源服务向知识智慧型服务延伸,以拓展学科服务深度和广度。栾庆玲等[6]从南昌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现状出发,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法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使命。宫力平等[7]以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转型实践为例,通过分析碎片化与单向度转型表征所呈现的转型乏效问题,提出了最切合图书馆转型实现的“四步走”的建议。姚秀敏等[8]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根据“双一流”建设给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紧密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而实施的支撑学科建设的创新举措。
虽然上述研究成果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管理模式、转型实践等方面值得借鉴与推广,但不同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学科服务的开展情况各具差异与特色。鉴于此,本文对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具体从角色定位、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和服务优化等四个方面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下学科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
1 学科服务转型的驱动因素
随着时代变迁,古代藏书楼过渡到近代图书馆再升级转变为现代图书馆,由前知识服务时代转型进入后知识服务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受到诸多因素驱动,其自身内在因素变化及其与之发展紧密相关的外在因素变化均会推动高校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优化升级,而“双一流”高校建设正是现阶段加快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强大驱动力。下面将重点对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进行详细论述。
1.1 “双一流”建设背景的驱动因素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需要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机制、资源建设、内容规划、馆员队伍建设、运营规范等方面有更高更新的模式来支撑与推动“双一流”建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意味着图书馆传统学科服务的模式与资源已不能与用户的新需求形成有效闭环。因此,要求高校图书馆将“双一流”建设背景与自身发展现状相互融合,再次审视与定义其服务资源,将学科服务和服务资源有机结合,重点关注学科服务的有效性与价值定位,能够为用户的学习与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还要求高校图书馆与用户建立交流合作,鼓励双方进行资源共享,充分挖掘并利用好用户的隐性资源,以改进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综上,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融合“双一流”建设要求,对原有学科服务进行全新定位,并改变已有的运营模式与学科服务机制,主动寻求创新突破,驱动学科服务转型。
1.2 用户需求提升的驱动因素
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传统服务主要包括以信息与文献为主的藏书借阅、文献检索等显性服务,已无法满足用户在新时代下的新需求。用户需求已突破图书馆的信息与文献服务范畴,进入知识需求隐性服务模式。知识服务新模式要求高校图书馆更新已有服务方式,在给用户提供满意显性服务的基础上,应注重用户隐性服务的需求,为用户提供范围更广和层次更高的知识服务。此外,智能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知识服务的获取方式与内容架构发生了改变,即用户对知识服务的时效性、效率与个性化需求等均产生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升级自身服务模式与服务水平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显性与隐性服务。
1.3 服务能力升级的驱动因素
能力问题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根本问题。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存在着无法与用户新需求相匹配的问题。要求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服务能力,努力建立学科服务能力与用户新需求形成有效闭环的反馈体系,以给用户提供满意的学科服务。图书馆馆藏的规模在新时代下已无法衡量图书馆的价值,而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才是衡量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标杆。一方面新时代下的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也会给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能力升级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教育、政治等社会因素也要求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寻求学科服务转型,最大化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价值。
1.4 主动寻求创新的驱动因素
“新工科建设”“中国制造2025”给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掀起了高校人人参与创新的新浪潮。国家与高校的发展都在创新与转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创新服务理念,积极需求学科服务创新。
2 学科服务转型的内容架构
“双一流”高校建设能够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优化学科布局、聚合学科发展、削弱学科弱势,以推动高校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需主动配合学科发展规划部,提供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决策咨询,并积极参与谋划符合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服务内容架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提供有效的学科建设咨询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将国家层面的高校建设发展规划、教育部颁发的最新学科建设政策等整理成册并形成专人咨询小组,及时传送至学校领导手中,为其提供优质的学科建设咨询服务。
2.2 图书馆为高校人才政策与人才引进提供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需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人才政策并引进各类学科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以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步伐。高校图书馆协助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并提供高水平人才的评价体系,可为高校学科建设所开展的人才引进工作谏言献策,加快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2.3 充分了解高校的学科建设现状与学科水平
高校需要了解自身学科的科研现状与科研水平,方能更有效地推进“双一流”高校创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部门需与高校学科发展规划部紧密合作,对所在学校的弱势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做出准确评估,找出自身学科水平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差距,准确定位学校在国内外同类高校中的学科影响力。高校图书馆提供优质的学科服务内容,将有助于一流学科建设。
2.4 为高校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提供科研支持
高校图书馆可为各类学科的带头人提供相关学科的前沿解析与研究热点,为学科前沿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图书馆学科服务部还需对各类课题组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实行跟踪服务。具体而言,在项目立项阶段可为课题组人员提供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国家政策与研究动态等学术材料;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可为研究人员检索并提供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在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撰写阶段可协助论文与发明专利的创新点检索与查重工作,以提高论文录用率与专利授权几率;在项目结题阶段可提供科技查新报告、提炼项目创新点、推荐答辩专家等科研支持工作。
3 学科服务转型的探索与分析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开放式、现代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也是学校服务育人与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9]。“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断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推动学科服务转型。下面主要从角色定位、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和服务优化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分析。
3.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需应对的信息交互需求与日俱增,加上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日趋多变,导致图书馆的定位略显尴尬。然而,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其实有助于革新与明确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开拓创新、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构筑开放式读者服务格局,实现了借、藏、阅一体化的服务机制和智能化服务。图书馆将存储文献资源作为最明确的服务职能,并不断革新文献的保存与传导方式,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加速存储与传导的服务模式转型。同时,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图书馆将推动素质教育与保障信息交流作为特色辅助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备素质教育服务属性;另一方面图书馆在推动不同机构协同合作方面具有纽带作用,具备信息交流服务的属性。
3.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不再局限于本馆学科资源与学科服务的推广,而是由学科需求主导学科服务,且由学科服务决定学科资源。用户期望获取的学科资源不再局限于原始资源信息,而是需要进行精细化处理的学科信息。鉴于此,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重新审视和布局自身的馆藏资源,用户所获得的学科信息都是学科服务部通过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加工处理过的。此外,图书馆在提供基本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服务的基础上,还通过增设移动模块专栏及时发布学科建设、重大科研成果等的最新信息。同时,图书馆还建立免费数据库,用于收录与归类桂林理工大学各学科已发表的论文,并免费开放给全校师生,实现研究成果的共享与互通。图书馆还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提供民族特色文化与特色活动专栏服务等。
3.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健全的工作体系与良好的管理模式是建设一流图书馆的基本保障。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现行的学科服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且缺乏学科服务相关的评价机制。因此,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与革新自身的学科服务管理模式。首先,完善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制度,主要包括学科馆员管理制度与学科服务团队制度。例如,通过在QQ、微信、钉钉等社交软件上创建桂林理工大学文献互助群,并分派指定馆员对接各学科的文献检索、下载等特色服务需求。其次,更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将在图书馆担任学科服务兼职的学生纳入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管理与共建中。最后,建立健全图书馆评价体系与激励政策,通过增设意见薄、开设线上匿名评价系统、开通公共评价邮箱、线下人工咨询等方式完善学科服务的考评。
3.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优化
图书馆馆员的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主导因素。为此,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主要从丰富学科服务内容与拓展学科服务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服务优化。在现有简单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将学科服务内容逐步转向提供知识服务方面。例如,建立学科导航库、提供基于专业馆员与学科专家的学科咨询渠道、提供个性化知识咨询等方式丰富学科服务内容。同时,图书馆加强了QQ、微信、钉钉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日常应用,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还通过成立科研项目跟踪团队、设立科技情报部门、文献检索技能培训专员等方式拓展自身学科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增值的学科知识服务。
4 结束语
“双一流”大学建设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图书馆具有更高层次与更加专业化的学科服务水平,也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转型。本文在详细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驱动因素与内容架构的基础上,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实际情况,主要从角色定位、资源建设、管理模式和服务优化四个方面对自身的学科服务转型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助力“双一流”高校建设。
[1]魏佳. “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网络调查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21,40(4): 69-76.
[2]沈洋,李春鸣,覃晓龙. 融入“双一流”战略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建构研究[J]. 现代情报,2018,38(10): 121-125.
[3]李蓉,王玉香,李绍峰.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背景的图书馆服务体系重构——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J]. 兰台内外,2021,4(10): 58-60.
[4]刘芸,陈晓波,肖国举.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定制式资源共享”学科服务模式解析——以宁夏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4(4): 86-91.
[5]杨丽杰,吴海媛.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21,43(4): 61-65.
[6]栾庆玲,胡媛.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发展研究[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4(3): 77-80.
[7] 宫力平,兰孝慈.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转型研究[J]. 图书情报导刊,2021,6(5): 1-7.
[8] 姚秀敏,赵雪云,樊会霞.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支撑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河北科技图苑,2021,34(3): 39-43.
[9] 杨振伟,麦金健. 广西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构建——以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1): 67-6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isciplin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for 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building a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requires 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have a higher level and mor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service level, which al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scipline serv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content 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On this basic,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kes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disciplin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from four aspects: role orient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and service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discipline service of 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double first-class"; local university 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G25
A
1008-1151(2022)05-0155-03
2022-03-24
广西高等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基于建构主义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2021JGB205)。
陆东平(1987-),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从事读者心理学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