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乡村改进实践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2-03-18谭绍华李同同谭多宁
谭绍华 李同同 谭多宁
城镇化的历史车轮不可阻挡,理想的做法是城乡统筹下的沟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乡村振兴成为消解城镇和乡村两极化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而能否实现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可持续的二者兼顾,是检验城乡融合发展成效的关键。20世纪初叶,由黄炎培等人发起建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社团,不仅打开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崭新局面,还秉持“大职业教育主义”理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乡村建设探索,在进行城市职业教育与乡村改进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中,形成了城市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改进、城市与农村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20世纪初叶的乡村建设实践经验,传承和发展其“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科学理论,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乡村改进: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重要实践
众所周知,中华职业教育社是由黄炎培发起的旨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组织。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探索以职业教育救国救民的发展过程中,所开创的社会事业远不止于职业教育,乡村改进也是成效突出、影响较大的实验之一。当时,随着大众思想的不断解放,各种致力于农村发展的组织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会、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研究院等。黄炎培等中华职业教育社负责人,出于挽救农村农业救助农民的真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将以培养工商人才的职业教育逐渐向以培养农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进行转变,着力就地(在农村)训练新式农民、培养新农业人才。在1926年至1934年间,黄炎培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黄炎培在江苏昆山徐公桥等地开展了为期六年的乡村改进实验,取得突出成效,之后又在漕河泾创办了农学团,主要培养服务乡村建设的人才。黄炎培进行乡村改进的基本理念是富教合一,具体做法是划区施教、先富后教、综合改进。其中,划区施教要求教育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先富后教强调发展生产、经济和改进生活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综合改进强调农村的教育、经济等各方面要全面改进,富与教要共进,随富随教,即富即教。
(一)徐公桥乡村改进:我国现代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1.基本思路:划区施教。黄炎培认为乡村改进如果以学校为中心,将会割裂教育与经济、产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既不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乡村建设的开展,于是提出划区施教的创新理念。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开展乡村改进的过程中,形成“就一农村或若干农村,划成一个适当区域,依照理想的能实现的预定计划,用最完美的方法技术,以化导训练本区以内一切农民,使全区农民整个的生活逐渐改进,由自给自力以达自治,俾完成乡村的整个建设”①的基本思路。这种不以学校为中心,而以区域为中心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理念和做法,充分顾及了划定区域内教育、经济、卫生、交通、治安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推进各个要素的统筹发展。
2.发展历程:由联合改进农村生活董事会到徐公桥乡村改进会。1926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会同中华贫民教育促进会、中华教育改进社、东南大学教育科和农科共同组建了联合改进农村生活董事会,并在江苏昆山徐公桥设立事务所,拟定实验改进计划,但最终因时局变化和经费落实不到位,于1927年停办。
1928年4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中国文化基金会提供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在徐公桥独立开展乡村改进实验,与当地乡绅合作建立徐公桥乡村改进会,设立办事处,下设总务、建设、农事、教育和保安五个股,各股都配备主任和职员。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以唤起民众自觉和力求各种组织联合与健全作为乡村改进的基本原则,以六年为一周期并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保障试验的有序进行。徐公桥乡村改进会在教育方面力求实现使全区儿童完全入学,扫除青年成人文盲,开启知识、敦厚风俗、互爱互助、共谋全区文化进步的目标;在经济方面以生产增多、家给户足、百废俱举、村容改观、健康安乐、瘟疫不兴,进而扩大爱家爱乡爱国之心为主要目标。这次实验于1934年结束。
3.实施效果:教育、经济和农业共同发展。徐公桥经过六年的乡村改进,计划任务全面完成并基本取得当地人办当地事的突出成效,提升了村民职业能力和生活幸福感。
具体来说,在区域和户口方面,实验区域从14平方公里增加到40平方公里,农民户数从446户增加到735户、人数从1990人增加到3597人。在总务方面,会员从42人增加到462人;委员会从1个改进委员会发展为改进委员会、调解委员会、仓库管理委员会、赞助委员会、款产保管委员会和经济稽查委员会6个;机关由改进会、保卫团和小学3个发展为改进会、保卫团、小学、镇公所、公安分驻所、农民教育馆、区公所分办事处、农业推广区公处8个。在建设方面,道路建设从狭小的泥土路改变为可通黄包车的碎石路6华里(1华里等于0.5公里),还扩宽了泥土路11华里;桥梁维修除维修了徐公桥外,还维修了石桥7座、木桥24座。在生活方面,实验结束时,街道平坦可行,垃圾有木箱,厕所一律改良,特设晾衣场,路灯通夜光明,电话达于全县,黄包车直达车站。在农事方面,农场从无到建成22.2亩;养鱼从散漫无组织不足1000尾到建设合作鱼池13处、养鱼23000尾;家禽从每家不足4双增加到11双多;农具改良了灌溉、砻谷、打稻、弹花等,适用了新式工具;改良种子,面积达到全区的60%以上,产量从八九斗增加到一石四五斗;建立公共仓库总库1个、分库2个,储米超过1万元的量;每年开展农民生计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在教育方面,适龄儿童从260人增加到650人,入学儿童从160人增加到535人;小学发展到公立小学4所,公立流动教室2个,私立学校2所;识字成人从560人增加到1524人,还建设了民众讲演厅2处、民众改良茶馆3处及青年服务团、小青年服务团、婚丧改良会、民众公园、民众问字处、儿童幸福会、常识展览馆等。在保安方面,保安团成员共有80人,分设3处,按时训练;警察设有分驻所,试行警官区制,有警察12人;设立警钟,无事报时,有事报警。
(二)漕河泾农学团:乡村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1.组织机构。漕河泾农学团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的农村教育服务专科和鸿英乡村小学师资训练所共同组建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服务专修科成立于1934年10月,招收具有高级中学毕业或相当学历程度者,旨在培养兼备农事学识与教育知能的了解农民心理的乡村建设者。鸿英乡村小学是上海鸿英教育基金会董事会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代办的乡村小学师资训练所,主要招收有教育经验的师范生加以训练。中华职业教育社将两者合并,组成49人规模的漕河泾农学团,下设评议部、执行部和导师三个部分。评议部的职责是建议和监察;执行部下分修养、研究、经济、教育、村政和总务6个组,将农村方方面面实务均包含在内。漕河泾农学团采取“一面做,一面学,从做的中间求学,从做学中间求得系统的知能”②的教学训练方针,主要培养具备自治治群、自养养人、自卫卫国能力的乡村建设者。
2.教学安排。漕河泾农学团学制2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生活阶段,约4个月。前三周是进行生活适应训练,其余时间为集中授课。课程包括教育、卫生、农事、经济、政权及组织、精神陶冶、农事操作、军事训练和事务练习。第二阶段为分工生活阶段,约6个月,将学员分成三个组。第一组将鸿英乡村小学师资训练所的15名学员分发至沪闵路一带,探索单式组织的农村改进事业;第二组将农村服务专修科的一部分学员分发至沪郊的赵家塘、吴家巷等地,试办复式组织改进区的农村改进事业;第三组主要是农村服务专修科的另一部分学员从事漕河泾农学团本部的农场园艺及研究工作。第三阶段为实习阶段,分为学业实习期和职业实习期。其中,师资训练所的学员被派往创办鸿英乡村小学(小学3所、分校4所),专修科学员被安排从事乡村改进工作。这种招收相当学历程度人员在特殊教育机构中施以专门训练,辅之以乡村师范或农科专业,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三)“大职业教育主义”:跨界教育的实践探索
相关研究认为,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是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并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文化重建理念、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愿景和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我国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历经实用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在实践探索中将职业教育推向社会化和融合化。
1.经济衰败导致在城市发展职业教育遭遇严重困难。20世纪20年代,我国民族工商业在帝国主义入侵和军阀混战破坏下受到严重冲击。“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停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上海数十年之三大油厂竟同时倒闭,其他工业亦皆消沉。因欧战致富之实业家,营业失败重入漩涡者,乃时有所闻。”③职业教育因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受到严重影响,中华职业教育社自然也遭遇危机。与此同时,因企业不断倒闭,社会失业人员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困难。时任中华职业学校校长潘文安惊呼,“普通学校毕业生无出路,已足惹人诟病,苟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亦无出路,益将令人怀疑失望,而职业学校生机危矣”④。由此,一大批有志之士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出路。
2.跨界发展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应运而生。1925年,黄炎培撰写《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坦陈过去八九年的工作(推广职业学校、改良职业学校,提倡职业补习教育等),百分之七八十没有达到目的,其原因是“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只从教育界做功夫、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都是不能发达职业教育的”⑤。由此提出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要分一部分精神参与社会活动。192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苏州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实现“大职业教育主义”等问题。192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教育与职业》发表《十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一文,讲到三个觉悟,其中之一是“努力改进农村事业,使成教育化”⑥。基于对现实问题的不断思索和大量实践,黄炎培以跨界发展为基本理念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渐成体系。
3.积极践行沟通联络各界的“大职业教育主义”。“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和推行,使中华职业教育社对职业教育的跨界发展有了新认识。在此基础上,中华职业教育社除了开展乡村改进实验外,还注重推进城市职业指导和职业补习教育,发行《生活周刊》开展社会教育。具体来说,第一,职业指导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推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大职业教育主义”提出后得到进一步加强。1927年9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上海职业指导所,开展升学就业指导及职业介绍,这是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的职业指导机构。第二,职业补习教育是于1932年由中华职业教育社推动实施的。到1937年,设立职业补习学校7所,其中第四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学员达5000多人。第三,《生活周刊》创刊于1925年8月,初期的内容偏重于伦理道德和职业修养,社会影响小。从1926年10月开始,由邹韬奋担任主编,按照“大职业教育主义”理念,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会改造为目的,力谋唤起服务精神,增加很多包括乡村改进在内的面向社会的内容,引起社会关注。发行量从1926年的396份增加到1929年的12508份,为当时全国各类刊物中发行量最大的定期刊物。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此后黄炎培更加关注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跨界发展。
二、思想启示: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建构
(一)政策导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乡村发展的新出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过1949~1977年的农村合作化改造,1978~2001年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002~2016年的统筹城乡发展等探索、推动和推进实践。进入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一是产业兴旺,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二是生态宜居,要改善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三是乡风文明,要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四是治理有效,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五是生活富裕,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职业教育在服务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中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2.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公益性农民培育培训制度,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中要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时代农民工等人群,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对参加培训的“两后生”中农村学员提供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依托职业院校等机构,面向“三农”提供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及技术支持,为脱贫致富提供持续动力。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还专门拟定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农业农村部会同教育部进行了首次遴选建设工作。
(二)理念创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复转移”
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可能停滞城镇化进程,因此只有乡村振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复转移提出了根本要求。
1.助力农民在农村和城市间转移与复转移就业,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困境。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一方面使得城市在农民工的参与建设下其产业和经济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农村由于青壮年的流失导致“空心化”问题加重,对乡村经济的冲击巨大。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城市和农村两极化不断加重。乡村振兴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让乡村的人气旺起来,进而带动农村产业和商业等旺起来。在具体做法上,既不能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又不能强制城市里的农民工回乡务农。因为在大量的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很低,农民不能完全依靠农业生产实现生活品质提升。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农民参加农业劳动的时间一般占全年的2/3左右,其余时间便空闲在家,无事可做。因此,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农闲时间来改善农民生活。今后的农民要能够“亦农亦工”“会农会工”,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这有赖于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增长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应对现代社会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的智识和技能,让农民能够在农村和城市、城市和农村间常态化、自由地转移就业与复转移就业。这不仅有利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也有利于乡村人口多起来,还有利于城市工业商业的劳动力有效供给和储备,是乡村振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助力农民在农村和城市间转移与复转移就业,需要完善从农村到城市的工业产业链。从原料和需求行业为上游看,产业的上游在农村和乡镇,中游在中小城市,下游在大城市。从创意和设计行业为上游看,产业的上游在大城市,中游在中小城市,下游在农村。事实上,产业的游位也是相对的、辩证的,下游之极致处即上游,上游之极致处即下游。所以,工业的最终发展必须依凭农业,农业也必须依凭工业,它们之间依靠商业作为融合剂。由此可以断言,必须建立从乡镇到中小城市再到大城市的完整产业链,才能使农村劳动力依其所需、所能和所长进行工作,乡村和城市的统筹发展、融合发展、共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3.助力农民在农村和城市间转移与复转移就业,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做出规划和引导。就青年农民群体来说,其学习能力较强且精力旺盛,可以直接从农村转移到大城市就业。青年农民群体需要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现代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其技术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转移的可能性和满意度,因此不仅要培养其从事当前岗位的技能,更要使其具备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提升。就中年农民群体来说,可以从农村直接转移到中小城市,或是从大城市开始复转移到中小城市。这是因为中年人开始有了赡养老人和照顾小孩的负担,距离的远近对于其在照顾家庭的方便性上影响较大,因此不能离开家乡太远。中年农民群体普遍存在转行、转岗的问题,因此要进行再就业培训。具体来说,针对从事技术含量较高工作的中年农民,可以依托高职院校资源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针对从事简单易学加工技术工作的中年农民,可以采取专题培训的方式,请有经验的师傅分享解决普遍难题的方法;针对从事家政、快递、月嫂等社会需求较大工作的中年农民,可以举办短期培训班传授岗位技能。就老年农民群体来说,由于其精力有限,因此工作地点要以就近为主要原则,最好保证能够早晚回家。他们可以在本地的乡镇及其他村里务工,具体工作可以是生态守护、农业种植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负责守护宅院。因此,对老年农民群体要根据其专业特长或乡村建设需要进行适当的继续教育和现代生活方式、幼儿教育方法的培训。
(三)组织建设:建设“新农学校”
借鉴黄炎培在漕河泾兴办农学团以及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建设乡学、村学和乡农学校的做法,可以考虑建设一种面向全体农村劳动力的“新农学校”。之所以称为“新农学校”是因为这里的“新”包含三个期待:第一,从对象上来说,“新农学校”要面向全体农民;第二,从功能上来说,“新农学校”要面向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第三,从形式上来说,“新农学校”具备完整的组织形态。
“新农学校”的组织建构秉承“大职业教育主义”,从纵向上看采取“县—乡/镇—村”三级链条式运作;从横向上看沟通联合行政部门、教育部门、企业和院校等各个组织机构同时发力,强调跨界联合教育。第一,县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统筹管理,建立县政府“新农学校”管理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并在乡村振兴局下设教育培训需求办、在教委下设师资供给办,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二,在各乡镇建设“新农学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人口较多或距离乡镇较远的乡村建立分校,主要负责搜集整理乡村振兴和农民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第三,由一所或多所优质高职院校牵头组建职业教育供给联盟,成员单位包括中职学校、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组织和企业。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动态调整师资库,保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新农学校”具体的运作链条是先以村为单位收集农民在生活、教育、工作、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再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意见和需求的汇总后报告给乡村振兴办,接着由乡村振兴办整合各乡镇“新农学校”的需求向教委提出建议方案,教委与供给联盟牵头学校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最终由供给联盟组建教师团队实施教育培训。这种运作方式保证了信息在上传下达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既可以使农民意见得到充分表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又可以方便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
“新农学校”作为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乡村组织,要凸显组织的教育功能。从工作内容来说,“新农学校”除了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政策及重要时事宣传外,还需搜集农民对本村发展的建议、家庭发展所需支持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教委统一分析处理。从人才培养方式来说,“新农学校”要根据农民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施农学交替、旺工淡学、半农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农忙工作与农闲读书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教育。从教学方式来说,针对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情况,可以采取通俗教学的方式,如通过编口诀、方言授课、田间讲学等增加农民对知识的接受性。从课程设置来说,为培养与本地发展适配度更高的实用型人才,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面向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和相对贫困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精准开发培训课程,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从教学场地来说,地点选择较为灵活,可以是在牵头学校内,也可以是在相关企业、农业生产基地,还可以是在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乡镇会议室、村委会议室、农村院坝和田间地头。此外,“新农学校”的建立和运行机制的完善,需要政府落实农民培训相关政策,保障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权益。
三、结语
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是国家的两大重要发展战略,虽发展理念和目的追寻有所不同,但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城乡融合共生下的乡村都市化和都市乡村化的美好愿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是人,农村劳动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从城市向农村逆转移,以及多次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这种往复的转移,将对乡村振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职业教育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和应对,需要培养农民亦工亦农、会工会农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过去在此方面已有少量研究,但在我国已经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的世界难题之后,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背景下应对此予以更多关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对创新建构助力农民转移与复转移的职业教育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注释]
①江恒源.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256.
②余子侠.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黄炎培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93.
③黎惠英.中国近代经济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55.
④潘文安.最近之两大感想[J].教育与职业,1925(00):667.
⑤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324.
⑥孙祖基.十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在开洛公司无线电话中演讲[J].教育与职业,192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