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新境遇与新作为
2022-03-18汪俞辰
汪俞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强调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将稳就业放在“六稳”的“第一稳”,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问题均居首位。同时,国家对各地区、各高校就业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些对于提高精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到精准就业,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精准推动就业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精准就业就是为了解决就业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就业难和招聘难的结构性矛盾,高校要在精准培养、精准施策、精准指导、精准对接上下功夫,实现求职者和目标岗位精准匹配。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凸显出在就业工作中人才培养、部门施策、过程管理、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的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倡导高质量就业成为就业新风尚。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增多,疫情防控压力持续显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影响,不少单位减员停招,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就业观念相对消极,稳就业任务艰巨繁重。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型企业存在发展困难的情况,众多行业、企业均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给人们的正常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很多人“被待业”。另一方面,伴随着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就业即失业”现象的出现,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积极或被动地转变就业理念,投身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行业的招考大军中,力争谋求一份“金饭碗”。工作稳定、高质量就业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风尚。
第二,线上线下结合成为就业新常态。为了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大型招聘会和聚集型的招聘会议都从线下转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教育部、各地方政府、各高校都可以通过网络“云求职”继续推进就业工作,如“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就业“一对一”指导、就业面试、网上签约都通过网络进行。另一方面,科技的创新进步使得网上就业课堂、云端指导变得越来越便捷。腾讯会议、We Link等会议软件都拥有较好的多人视频功能且各有特色,同时具有实时同步多人招聘的强大优势,正所谓“一机在手,应有尽有”,打破了传统的就业招聘模式。许多地方政府、企业、学校更愿意通过网络开展招聘推介和招聘工作,省时省力还省钱。疫情期间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模式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就业工作的新常态。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成为评价就业新标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检验高校对就业工作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方面,各高校在第一时间就成立应对疫情影响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践行“爱与服务”的教育理念,全力恢复就业招聘市场,努力提高网络招聘会的频次,不断强化对学生就业信念的教育,鼓励毕业生们提升自我素养。另一方面,高校也在不断加强与重要行业的联系对接,努力开展网络专场招聘会、“企业开放日”、“就业大篷车”等项目,把企业“引起来”,让学生“走出去”。疫情防控是一块“试金石”,凸显了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但是“爱与服务”的工作理念也更加深入师生心中,成为检验就业工作优秀与否的新标杆。
第四,构建精准就业共同体成为政校企生各方新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大大加深了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度,高校就业工作也不单是学生个人的行为,而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一方面,政府、学校、企业有稳定就业和人才招聘的需求,需要多措并举推动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保证社会稳定,实现毕业生“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学生不再被动地等待招聘,而是需要及时关注政府、学校、企业安排的招聘会、宣讲会等,主动作为,才能尽快实现就业。只有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形成就业工作的合力,才能实现精准就业共同体。可以说,“构建精准就业共同体”是政校企生各方新共识,也是就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新境遇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总体背景,对高校就业工作重心和方式产生一定影响与挑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部门联动与协调推进不匹配、就业指导与精准服务不匹配、就业定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现实困境。研究疫情背景下出现的就业困境对于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的本质工作就是立德树人,要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内容,更是检验高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一是对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研究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培养上更多注重课程授课、科学研究,导致在政策敏感度和组织力度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二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力度不够。高校的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指标等与社会的真实需求衔接不够,高校人才培养导向上有误差,造成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紧密度不够。大学生活更多的是校园生活,学生与社会接触面较为狭窄,社会认知和阅历明显不足,导致学生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不够强且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因此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要早衔接、早谋划、早推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第二,部门联动与协调推进不匹配。毕业生实现就业是高校和社会的一次有效衔接,需要全社会和全校上下一心,统筹校内外各方资源并充分利用,提升就业工作水平,有力促成“1+N”的良好局面。但是在高校精准就业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就业”工作统筹机制建设不足。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是学校和学院的负责人,但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的作用发挥甚微。成立的各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运行机制不畅、工作抓手不实、投入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就业工作推行困难。二是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理念宣传不到位。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动员一切力量,但是共促就业的工作理念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宣传与融入力度不够,教师主观上还存在一定的“不作为”,对就业工作积极主动不起来。三是校内外就业资源的联动实践经验不足。高校尝试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拓展招聘企业数量,但是校内外就业资源联动机制不健全,导致校内外协同推进、协同合作、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工作氛围难以实现,就业工作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第三,就业指导与精准服务不匹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是被动的、毫无章法的,而是有策略的博弈,这就要求高校要有精准的指导和服务作为保障。但是现阶段的就业服务大都是粗放型、宽泛型的指导。一是就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举办招聘会、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各类就业指导培训班等,侧重于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打造“完美人设”,忽略了对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和有力提升。二是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有待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理论化较强、实践性较弱、个性化不足,侧重于对就业理论和案例的讲解,学生缺乏深层次理解、互动式的参与、真实性的体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三是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大部分不属于专业课的范畴,大部分授课教师是由辅导员、文科类教师兼任。这些“半路出家”的教师没有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仅仅经过一定的培训就直接对学生进行授课,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不足,导致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下降。
第四,就业定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一是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理想和现实、自身所能和市场所需之间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大部分学生存在“就业一步到位”“初入职场,就得到人人欣羡的单位”的就业思想,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就业观念有待形成。二是学生对职业实践体验不够。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以学校学习为主,对市场形势、社会需求、职业认知都处在懵懵懂懂的状态,缺乏真实社会经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就业定位和职业追求。三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足,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工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这些强有力的政策及文件在推动高质量就业工作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泛化、虚化的现象,政策和文件运行不畅、落不到地,导致高质量就业工作的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缺乏坚实基础,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新作为
现阶段是稳就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完善高校精准就业工作机制,从而为保障稳就业提供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工作需要对接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从就业主体、就业客体、就业介体、就业环体等方面入手,精准匹配好人和岗,构建“精准培养、精准施策、精准指导、精准对接”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第一,精准培养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就业是人才培养的出口,更是社会用人的入口。高校要坚持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三级联动,就业工作、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全过程联动。高校要聚焦国家产业需要、高等教育需要和用人单位需要,注重内涵建设,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聚焦国家产业需要,培养专业型人才。国家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就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专业。社会对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是否认可,集中体现在市场对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认可上。学校要坚持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聚焦市场导向,聚力深化改革,要满足相关产业发展、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主动接轨市场需求。二是聚焦高等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流学科创建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指标体系中,一项人才培养的观测点要求填报学科近十年来毕业生在学科领域的突出贡献者情况。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流人才,不仅要用好闪亮校友名片,更加要在学生就业之后持续开展毕业生的跟踪帮扶,护航校友发展,培养并宣传高质量就业创业典型,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对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发力。三是聚焦用人单位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色,调研企业用人需求,并将其岗位要求和用人标准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加大实习实践投入和学分设置。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产业学院的工作,惠及更多学生,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就业。
第二,精准施策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校要将被动转为主动,实施就业工作“一院一策”“一生一策”计划。一是要借势政府政策。要正确认识、有效利用好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促进就业的利好政策、惠民措施,让毕业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不断增强就业工作的底气和信心,将就业危机转化为高质量就业良机。国家层面通过实施“百日冲刺”行动,扩大硕士研究生、专升本招生规模,地方政府启动“云招聘”,出台多项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既为学校扩大生源输出提供良机,也为学生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强有力地提升了岗位的需求分析和学生适配性的匹配。二是要完善责任体系。高校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负责,落实全员就业,将就业工作各个环节责任细分和压实,明确就业分析谁开展、就业方案谁制订、就业指导谁落实、就业推荐谁负责。辅导员和就业委员要紧密对接,专业老师、研究生导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就业合力。部门和学院要明晰职责,使每一个毕业生都有明确的就业帮扶责任人。三是要优化协同机制。在校内做好个性化服务,有效整合网络招聘信息,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的学生。对外积极发动广大校友、校企合作单位,充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积极宣传学生的优势,共同做好就业工作的指挥员、信息员、推销员、服务员和协调员。
第三,精准指导促进高质量就业层次。精准指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就业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养成多元的择业观,认识职业生涯的发展性,彰显“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和个性化指导。一是要发挥就业主体的积极性。要利用就业指导课、“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鼓励学生减少对就业地域、就业薪酬、就业类型设限,更加积极地应对就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引导学生养成多元的择业观。二是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职业生涯的发展性。高校要分专业、有针对性地举办就业指导“云讲座”,积极构建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引导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企业、家乡共同发展。三是要彰显以人为本的细节。要特别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加强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要完善数据库建设,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做好跟踪服务,让学生感到就业工作的温度。要提高毕业生家庭对就业工作的参与度,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也要向家长们宣传正确的就业观,使之与学校就业工作同频共振。
第四,精准对接促进高质量政校企合作。新时代“云求职”成了就业的新常态。高校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精准对接用人单位。一是要用好校企合作“放大镜”。要立足地方产业布局,明确学科优势,衔接好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深入拓展就业市场,充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对不同的用人单位类型进行分析和对接,制订详细的对接方案,不断深化科技人才合作,进而持续拓宽双方的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效能,打造学院品牌,加大学生就业机会。二是要戴上个性服务“显微镜”。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学历层次、个性、特长、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招聘联动、信息共享、精准输送,推进信息智慧匹配,有效发布和投送就业资讯。三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望远镜”。因为后疫情时代的实际情况,面对面的对接与服务减少,“云招聘”成为常态,高校要创造性地利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通过电话会议、网络视频等技术手段,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络,开展“云宣讲”“云招聘”,促进“云就业”。整合好社会招聘平台网站资源,共享就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