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矛盾与提升路径
2022-03-18申双花
申双花
以塑造大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以传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三大主要目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更是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遇到诸多现实问题,需要优化建设路径,以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现实矛盾
(一)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遇冷
2015年以来国家发布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担负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更应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地方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意识不到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高校顶层设计密切相关。目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很多地方高校应上级要求,将建设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高校缺少主动意识,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高校领导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强烈。
2.组织机构不到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应参与就业创业的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其中高校是否设立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综观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大都依附于高校原有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团委等行政部门,单独设立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地方高校并不多。即使一些地方高校已经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但是因为缺乏配套的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学院工作的展开也是举步维艰。
3.制度建设不到位。按照国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高校需要完善与落实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税费减免、创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同时推动弹性学制、学分转换、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的落地,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等。这些政策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有体现,在实际操作层面,需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高校相关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但往往由于各部门执行协调不力,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二)回避与融合的矛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难以融入专业课程建设
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以公共通识课的方式存在于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没有融入专业教育中,高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1.“挤占论”。由于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不到位,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被认为挤占专业教学学分、课时、教室。2012年,教育部发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中明确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并规定了修课方式、学时与学分。但是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基础课的教学时间、时长并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很多创新创业课程只能通过线上慕课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方面,部分学生从思想上以及学习过程中都认为创新创业课程不重要,甚至存在线上“刷课”现象,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部分专业教师认为创新创业课程挤占了学生的专业课课时与学分,导致对创新创业课程存在抵制心理。
2.“回避论”。因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缺失、教材的缺乏、任课教师未经过专业培训学习,很多高校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无从着手。有些院系希望在专业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率先引入或开发一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选修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建设平台不完善、学分无法计算等问题,专业教师大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3.“无力论”。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地方高校已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需要高校从上至下进行改革,尤其需要教学系统的配合。大多数地方高校将创新创业学院归于学工系统,机构设置上就已经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系统是分开的,难以融合,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缺乏组织基础,为后续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带来困难,如缺乏教学科研政策保障、缺乏有力的师资建设保障。地方高校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少教师深感无力,无法施展拳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缺乏可行的抓手,遑论获得相关教学成果。
(三)理想与现实矛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成体系
1.缺乏理论指导。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有成效,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追踪评估体系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的建设等问题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地方高校究竟该以什么样的理论支撑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在该理论的支撑下需要哪些相关学科的辅助与指导,这需要地方高校进一步探索。
2.缺乏系统规划。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于缺乏相应理论指导,因此关于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目标、实施方式、内容、评价等都缺乏系统规划和规范指导。地方高校虽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只是管理1~2门创业通识课、1~2场创新创业赛事的教辅部门,而管理人员往往是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顶层设计、缺少专业人士、缺乏教育理念,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规划程度较低,教学呈现随意性的特征。
3.缺乏层次设计。国外一些高校已经形成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例如,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就分为基础、专业、支持三段式的层次设计。我国地方高校目前仅在本科生中开设1~3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且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也包含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中,创新创业课程缺乏核心内容支撑。而且地方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不分层次的,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地方高校大都不再专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路径
近年来,教育部分层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横向融通、纵向发展,2015年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7年提出普及创新创业教育,2020年提出健全教育体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是单一的课程建设问题,其发展要求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与学籍管理制度,同时需要完善师资队伍,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能力,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体系等。
(一)以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建设保障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地方高校经过长期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引擎去发动新一轮改革,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专业教育发展,是地方高校教学建设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1.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意识,实现领导到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由高校领导层牵头组织实施,根据学校特色改革教育理念,从思维、政策、措施等层面推行高校教学改革,建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火车头效应。综观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做得较好的地方高校,一般都由校长或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兼任创新创业学院的院长,从而推动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2.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实现组织到位。组织机构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有序开展的保障。第一,地方高校要畅通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的建设,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学校到班级都有专人对接管理。第二,地方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计划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转向社会经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实现校校、校地、校企、校所及国际合作等育人机制;建设交叉育人机制,倡导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第三,地方高校要理清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职责。在未构建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之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原有工作职责分散在教务、科技、团委、学工等部门,地方高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构之后,要厘清机构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职责的聚焦。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实现制度到位。地方高校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第一,地方高校要改革教学与学籍管理制度,地方高校要在教学管理文件中支持学生选修创新创业,增设弹性学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加强创新创业教学实施方案的建设。第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政策。地方高校要整合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扶持政策,设立奖励基金、风险基金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第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指导制度。地方高校要借助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指导制度。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及管理办法,做到创新创业活动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奖励制度,鼓励与引导教师与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
(二)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构建新课程体系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工作指导标准》均倡导持续深化创新教育理念、专创融合,推动高等教育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大势所趋。
1.树立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学科建设的意识,实现认识到位。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专业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目的是让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学科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有差异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创新素质与能力,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获得发展与突破。因此地方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专业学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2.探索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学科建设的方法,实现策略到位。第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在高校开展“创新与创业”“初创企业”“企业财税制度解读”等课程。第二,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内容、方法。通过“创新前沿+专业知识”“创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实践+创业实践”等方式,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第三,培养创新创业专任教师。高校专业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或者未接受培训不能参与创新创业教学,同时,高校也缺乏优秀的企业兼职导师资源,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通常由学生辅导员或就业创业专干担任教学任务,教学专业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地方高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能力的培训,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力军,为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3.畅通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渠道,实现平台到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地方高校的科研政策与平台都是针对专业学科,并未惠及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需要保障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在薪酬、职称评定、教学评价等相关制度中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使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学科研体制内循环,从根本上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融入专业学科建设中。
(三)以理论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化发展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创新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质量评估等,促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发展。
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目标理念先行,实现理论化指导。我国学者成希、张放平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学者尚大军提出了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杨宜、喻德望老师提出从系统论的视角设计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实用化和功能化。谢树平老师通过参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实践技能是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的重要教育观点。地方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学校特点为基础,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主要是基于专业基础上的应用教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围绕专业教育进行。构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是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点,同时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专业特点,确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要点,设计一系列的培养维度,系统性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因此,围绕“专创融合”理念系统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是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2.科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实现体系化发展。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发展。其次,课程群内部要进行层次化设计,改变同质化课程设计,根据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递进逻辑,设置创新创业通识课、专业创新课、创业实践课。通识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专业创新课培养学生在专业学科领域内的创新能力;创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与品格等。根据学生创新创业研究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课程深度,如博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更多地聚焦学科前沿性的创新与行业领域的创新,比研究生和本科层次的学生要研究得更透彻。最后,搭建协同开放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平台,建设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同时通过与大学城、地级市的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好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参与教育部、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专业的学科竞赛。
3.打造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和成效的保证在于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因此地方高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一是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科学的遴选与考核机制,为队伍的建设选拔合适的人才。二是要加大对已有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学科、行业及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加强创新创业教师培训才能让专业教师捕捉到行业领域中最前沿的信息,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是利用校友资源打造高质量企业兼职导师队伍。创新是创业的先导,但是创业有助于创新思维的落地与实践,因此打造高质量企业兼职导师队伍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