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探析

2022-03-18王子林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术学科教学策略

王子林

(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2015年,教育部在针对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的重要目标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1]。

在美术教育教学方面,如尹少淳先生、钱初熹先生、王大根先生等专家、学者围绕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内容体系、教学策略方法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其中,尹少淳先生提出:“所有美术教师都应该学习从教学策略的层面思考和筹划教学问题。这实际上是美术教师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转变,完成这种转变也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智慧得到了提升。”[2]他们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与实施策略,对全国的美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

经过多方调研,本文发现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建议,希望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别。

1 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能够全面按着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施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达到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其中,县级以上城市的教育教学情况更好一些。而在边远地区或乡镇以下的乡村学校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明显呈现出美术教育滞后的现象。本文经过对吉林省部分地区的一些乡镇中小学校(如长春市周边的农安县、德惠市、双阳区及通化地区等下辖的十余所乡镇、村的学校)的走访、问卷调查及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教学质量落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家对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乡村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些改善,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乡村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对美术教育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认为美术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边缘学科,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认为美术学科体现出的价值不明显,对美术教师没给予重视,带给教师的影响自然也是消极的,渐渐地使他们失去了进取心与学习研究的动力。

第二,学校的教学环境比较闭塞,缺少与城市学校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教师也难以走出学校而接受专业教学培训。

第三,教学资源(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设施、教学用具)有限,只有少数的学校配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和多媒体设备。

2 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改进教育观念

美术以其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只具有视觉认知、形象记忆、启迪心灵、创新思维等价值功能,也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综合性等技能特征。由此可见,美术学科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发达城市中的学校对美术学科相当重视,积极改善教学条件,达到了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育教学目标要求。但在一些边远地区和乡村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情况与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乡村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价值与作用,进而严重影响了美术学科的教学与发展。

2.2 改善教学条件

信息化时代,学校应配有专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为学生打开更加宽阔的艺术视野,拓展学科专业的视觉空间、表现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空间与创新意识。

按照国家对美术学习的要求,普遍为学生配备美术工具材料袋,但种类比较单一,只是提供最基础的学习工具、材料。要根据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有目的地补充材料袋,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材料和工具[3]。

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先进的教育观念,改善美术教育教学条件,才能使核心素养下的乡村美术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2.3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美术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因素。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含量、教学策略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影响学生艺术思维、想象力与潜能的发挥。这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乡村与城市的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提升乡村美术教学质量与教师素养,首先,应提高教师对美术学科作用的认识,提高学校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其次,增强城乡学校间的学习与交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制定长效的培训工程计划。

可以采取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并与城市学校建立帮扶结对的方式,联手打造学科精品课程的指导活动,加强学校间的合作关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艺术交流活动。例如,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定期聘请城市中小学校中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为农村教师举办讲座和现场听课指导。农村教师也可以走进城市学校的课堂,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与借鉴,分析差距所在并提出解决策略。从学生角度,提供城市与乡村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机会,通过相互参观或组织美术展览等活动,为学生建立交流学习、帮助的平台[4]。

2.4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是教学的关键。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整个教学的指导方向和目的。针对教学内容中每个学习领域 、学年段、课程内容的内涵、教学目标与要求都有着具体的阐述,明确达到的标准,对美术教学的指导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作了阐述:“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5-8]这一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课程学习领域的重点和本质内涵,体现了课程教学的核心与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的、课程的目标与要求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切不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凭着自我兴趣、经验进行教学。

3 结语

美术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难以达到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程目标与要求。本文针对此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提出推进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策略,即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美术学科教学策略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