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缺位成因及优化设计
2022-03-18张秀莉段盼云郑菲菲雷国铨
张秀莉,段盼云,郑菲菲,雷国铨
(福建农林大学 安溪茶学院,福建 泉州 362400)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其创造力、创新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教育工作的任务,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奠基石。
一、劳动教育的再认识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实现改造自然对象继而改造自己的目的。[1]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具备应有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发掘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劳动教育是学生的人生第一教育,它具有目的与手段的双重属性,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学科概念与独立课程概念。[3]劳动教育不仅具有普通教育的属性,同时也具有价值教育的属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属性。[4]
(二)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回归
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在历史演进中不断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时期,劳动教育以生产和体力劳动为主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劳动教育更加趋向世俗化与价值化,社会的发展使得劳动教育的内容侧重于科学技术与生产技能。党的十八大后,劳动价值观发生转变,劳动教育开始关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5]劳动的形态在人类劳动形态的发展演进中不断变化,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它与生产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6-7]
尽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显著,但劳动教育仍然表现出价值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目的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剥离,仍停留在或主要聚焦在培养学生的体能训练或技能培训上;劳动教育的方法被曲解为惩戒,将劳动作为惩罚犯错学生的方式,导致学生对劳动产生排斥心理;劳动教育重视精神培育而忽略了身体参与。
二、研究内容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文章采取线上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通过微信等渠道发布电子问卷,收到问卷628份,经人工检查,将填写错误、不完整的问卷进行筛除后得到有效问卷596份,问卷有效率为95%。问卷基本构成情况:男163人,占27.35%,女433人,占72.65%;独生子女147人,占24.66%,非独生子女449人,占75.34%;农村户籍401人,占67.28%,城市户籍195人,占32.72%。
问卷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大学生基本信息调查,包括年级、年龄等个人信息;二是从劳动情感、劳动目的、劳动态度、劳动参与度等入手,分析大学生个人对于劳动教育的情感依附、价值衡量以及自我评价;三是以学校教育系统为对象,围绕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立、开展形式、影响因素等,分析大学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可能遇到的壁垒,多角度探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根源,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措施。
(二)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一是劳动参与度得到提高,但劳动习惯较差。调查数据显示,34.84%的受访者(208人)每天做家务,33.17%的受访者(197人)经常做家务,26.63%的受访者(159人)偶尔做家务,只有32位受访者(占比5.37%)很少做家务(其中有1位从不做家务)。被问到“多长时间打扫一次宿舍卫生时”,12.73%的受访者(76人)表示“每天都会打扫”,86.6%的受访者(516人)表示“打扫的时间不固定,看到脏了就会打扫”,只有4位受访者(占比0.67%)表示“几乎不会打扫”。针对宿舍卫生打扫安排,79.73%的受访者表示“公共区域轮流打扫,私人区域各自打扫,有明确的值日安排表”。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有劳动意图,但劳动积极性不够,劳动习惯还未养成。
二是劳动态度有所改变与提升。相较于以往认为脑力劳动更体面、重要,将脑力劳动放置于体力劳动之上,85.93%的受访者表示二者同等重要。虽然仍有小部分受访者认为劳动耽误时间,浪费精力而拒绝劳动,但72.36%的受访者表示目前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劳动,锻炼自己,并且有94.97%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志愿活动,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是有意义的,能够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参加志愿活动时会选择更能锻炼自己或对未来工作有帮助的活动,这些都表明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是劳动素质较弱。66.28%的受访者(395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劳动观念一般,19.97%的受访者(119人)认为大学生劳动观念比较强,13.76%的受访者(82人)认为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而对于“高校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的原因”,92.11%的受访者(549人)首先认为是大学生自己养成的懒惰习性,其次是父母溺爱、社会中轻视劳动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在劳动素质方面,45.97%的受访者(274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劳动素质(包括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技能)整体一般,45.81%的受访者(273人)认为“大多数良好,少数较差”,22%的受访者(498人)认为“大多数较差,少数良好”。实证研究表明,在劳动素质方面,大学生存在劳动态度消极、劳动能力弱化、劳动技能较差、劳动价值观出现偏差等问题。这些都表明虽然大学生群体劳动素质有向好的态势,但学生之间差异明显,因此在教育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四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缺位与教育方法的缺失。大部分受访者表示高校劳动教育很有必要,应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双重结合。但对于影响其参加校内劳动教育的原因,71.48%的受访者(426人)表示“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单调无趣”,另有71.14%的受访者(424人)表示“学习任务繁重,缺乏精力和时间”,还有4.53%受访者(27人)表示学校开展活动较少,形式单一,更有16.78%受访者(100人)认为学校劳动教育不重要。在受访者中仅有74人(12.42%)表示“学校开设有相关的课程”,52.35%的受访者(312人)表示“没有专门的课程,但是学校会组织相关的活动”,19.80%的受访者(118人)表示“学校不太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没有相关的课程及活动”,还有15.44%的受访者(92人)表示老师仅在某些会议上提到过。这些结果表明,高校在学生劳动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合适、吸引人的方法与形式,并存在劳动教育课程供给与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两方面的脱轨与不平衡。
(三)成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浅薄。高校未能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未能给予劳动教育应有的地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弱化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8]社会舆论和宣传活动不到位,导致人们对于劳动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意义、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忽视了劳动教育在实现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重大作用。[2]家庭对于学生的课业成绩关注程度极高,而忽略了对学生体力劳动、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二是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缺乏衔接,没有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学校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网状教育结构,使得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的劳动教育上出现分离化。
三是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缺乏新意,教育形式老套,学生参与意愿不强。在受访者中,58.56%的人表示学校对于劳动教育并不十分重视,而是流于形式,并且劳动教育形式缺乏吸引力,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大多数高校的劳动教育都是捡垃圾、扫马路、做值日的形式,把劳动教育与体力劳动之间画上等号,忽略了劳动教育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筑、价值观的形成、道德素养的提升中发挥的作用,忽略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获得劳动技能与知识、就业创业、求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大学生自身认识不足,劳动主动性差。调查显示,大学生存在劳动态度消极、劳动能力弱化、劳动技能较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体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疲于应付、做事消极懒散;在学校生活中对于校园劳动活动参与程度低,在家庭中不主动承担家务,甚至厌恶家务劳动。越来越多的“追星族”“啃老族”“佛系青年”等名词的出现,也说明青少年思想政治方面的欠缺,不良习惯滋生。[2]
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优化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劳动教育是德育的手段与途径,德育是劳动教育的桥梁与纽带,劳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实现知行合一。[9]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利用现有思政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讲授诸如历史、哲学等知识时,将劳动教育理论融入其中,形成德育与劳育的协同创新。[10]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劳动教育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劳动模范事迹、名言典故等宣传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与重要性,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入人心,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与他人情怀意识以及主动劳动意识。[10-11]
(二)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与内容,增强课程号召力和吸引力
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应丰富课程形式,开展校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校企联合等形式,开发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选择与空间。[12]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形式与内容,不搞一刀切。例如,低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侧重于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校内外活动,而高年级学生应该与其毕业论文和就业创业相结合。[8]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意愿和兴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调研、“三下乡”以及其他劳动活动。建立实践基地,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给学生提供专业性强的实践岗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的结合。[11]
(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制定课程目标,促进学科融合
将劳动教育纳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依托已有的劳动教育相关模块,根据学校特色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13]开设有关劳动教育的必修及选修课程,制定教学大纲,选定专用教辅资料,规范教学内容,规定课程必修学分与学时。[12]高校根据现有地域资源、教师资源、政策资源,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和特点,结合学科特点,设置具有地域性、专业性、民族性的课程,改善现有的课程资源单一有限的现状。[6,12]多维度设置递进式课程目标,划定一个期限,考察期限内目标完成度,如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完成度、学生参与度、课程对于就业创业的实用性、教师资源质量、劳动教育课程质量等。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专业学科间的融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中,与学生专业实践学分挂钩,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四)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相互协调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营造出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环境和舆论导向。借鉴上海教育系统的“三圈三全十育人”的教学实践,建立三方协同的育人机制。[13]高校设立劳动教育课程,聘请专业教师,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锻炼机会,加强校企联合;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劳动空间和机会,让其参与家庭劳动,同时给予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充分信任,让学校和老师能够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空间,促进“家校社”协同,推进全员育人,高校建立劳动教育体系,给予制度保障,全程参与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落实全程育人。在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寻求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创新,贯彻全方位育人。[14]
(五)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
优化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明确课程负责人职责,设置领导小组,制定课程规划,做好各类协调工作,完善监督和宣传机制。构建完善人才的培养体制,配备与学生人数相符的教师队伍,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强化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优化教师选聘及淘汰制度,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12]同时设立考核评价标准,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考核,考察教师对于劳动教育内容等相关业务的熟练程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以及劳动教育相关成果等。同时考察学生劳动技能是否提高,劳动意识是否转变,劳动价值观是否端正,劳动参与情况等,通过设置相关指标进行量化考核。[8]在学生的管理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特征,以群体特征为参考,但同时要兼顾小部分同学的个性化需求,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个性化选项,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