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2-03-18易今科陈斌蓉
易今科 陈斌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各大中小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作为与地方经济和行业社会发展结合颇为紧密的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与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构建符合自身教育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体系,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视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开展高职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劳动成为人并创造世界、解放自己。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劳动关系则是其中最基础的社会关系。劳动被马克思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成为洞悉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一把钥匙。同时,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关系的分析,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价值量和价值规律等,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对劳动教育概念的界定多与德育、劳动技术教育、技术教育等概念相互关联。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劳动教育”定义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教育大辞典》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在一般的教育学教科书中,“劳动教育”被定义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可以说,一切与劳动、生产有关的教育活动均可称为劳动教育。其中,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生产劳动教育属于生产力及其存在的社会形式的范畴,其发展受生产力及其存在的社会形式的制约。
马克思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与劳动的相互渗透结合,才能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观点,认为教育源于劳动。他尤其强调劳动和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实现教育与劳动的真正结合,才能培养出满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列宁结合苏联具体实际,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现路径并运用到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当中。我国历任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劳动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劳动和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的重要作用,其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明确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号召大家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通过诚实劳动,实现美好梦想、破解发展难题、铸就生命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标注了新的时代高度。
二、问题解析: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劳动教育边缘化,缺乏系统性设计。劳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劳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进而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然而,劳动教育在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被重视的程度却远远不够,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一般处于边缘化的位置。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仅仅是为了回应上级的要求,缺乏系统性设计。在已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而在劳动实践课程中,又存在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师生对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更多采取的是应付态度。
2.劳动教育片面化,忽视内在育人性。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深、对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模糊,导致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理解片面化,常常将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等概念混淆在一起。例如,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有些院校将其等同于劳动技术教育,只强调学生通过劳动技术的实践获得某项技能,却忽视了对其思想的培养。实际上,劳动技术教育只是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真正的劳动教育是劳动和教育相结合,强调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获得,更应关注其人格的完善、意志的升华、工匠精神的涵养,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管理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重形式。一是对劳动教育的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通常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挂靠在后勤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经费投入,没有专门的场地和设备,甚至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二是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缺乏科学完整的考核制度。例如,有的院校仅仅通过学生的在校劳动实践课就给一个简单的分数评价,有的院校仅以学生提交的一份社会劳动实践报告作为社会劳动实践评价的依据,最终沦为形式主义甚至为学生弄虚作假提供了机会。
三、实践路径: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1.构建“四级”联动机制,聚焦劳动教育问题疏堵点。为做好系统性设计,克服劳动教育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的上热下冷、流于形式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由党委书记、校长牵头做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由分管教学、学工、师资、后勤等工作的校领导做好决策指挥,由各相关部门领导做好组织实施与指导工作,各劳动专任教师、企业大师及导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后勤工作人员等负责抓落实。通过“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校领导—部门(院系)领导—劳动教育教师”的“四级”联动,有效解决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沟通不畅、执行不力等问题,真正形成全校齐抓共管劳动教育的合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2.搭建“五层”技能模块,聚焦劳动教育内容定重点。搭建认识劳动、家庭劳动、集体劳动、工作劳动以及社会服务的五层模块化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一是搭建认识劳动模块。主要是在大一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相关劳动法规、劳动安全,具备一定的劳动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劳动实践打下理论基础。二是搭建家庭劳动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家居整理与美化、家具家电的维护与保养、照顾老人与小孩等技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家庭责任感。三是搭建集体劳动技能模块。贯穿学生大学3年时间,主要涉及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劳动,组织学生进行晨扫、宿舍卫生整理、参与花圃种植、植绿护绿、校内兼职等。同时,还可通过开展美食节、废品利用大赛、劳动成果展示等系列劳动主题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四是搭建工作劳动技能模块。安排在大二、大三实施,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劳动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涵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此模块根据学校专业群的专业要求,依托专业社团、大师工作室、“双创”基地,由专业教师、技能大师、“双创”教师等对学生第二课堂专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同时,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等在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中充分融入劳动教育,依托实习实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五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包括家电维修、空调清洗、3D打印、爱心支教、勤工俭学等。通过参加社会服务,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推进“四维”同时发力,聚焦劳动教育生态破难点。从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校园环境、校园活动“四维”同时发力,着力构建良性循环的劳动教育生态圈,全面强化劳动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一是凝练校园精神,打造教劳融合的思想引领。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依托校庆、职业教育宣传周等活动,着重挖掘优秀校友及普通教职工中爱岗敬业、迎难而上、刻苦钻研、实干苦干的典型人物和故事,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提升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通过舞台剧、图片、视频等载体还原历史,让师生员工深刻领会一代代师生的奋斗历程和雄心壮志。二是强化制度规范,打造劳技结合的专业培养。科学规划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制订《劳动教育方案》,制定“劳动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充分将劳动意识、相关法律法规、劳动组织、劳动安全、职业标准、工匠精神等内容融入专业实践课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作劳动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标准意识及安全与责任意识。三是美化校园环境,打造劳有所为的实践体验。结合学校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校园绿化、卫生清洁等劳动,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参与劳动的浓厚氛围。在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等校内建筑物或室外广场,以文字、图片、雕塑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校友风采”“大国工匠”等内容。四是丰富校园活动,打造劳有所获的成果分享。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劳动模范进课堂”等劳动教育系列文化活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选树劳动教育典型,利用新媒体推出“身边的榜样”“师德标兵”“十佳教师”“优秀校友”等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启发学生对一线行业劳动技能的认知,积极向劳动模范、先进典型看齐,激发他们接受劳动教育和从事复杂劳动的积极性与内生动力。
4.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聚焦劳动教育保障强基点。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劳动教育专项教师交流与培训,增强教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价值认同;组织教师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参与基层社会实践或到企业参与专业实践,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专家、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优秀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构建社会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依托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与劳模兼职辅导员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建立劳动教育师资激励机制。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经费保障。高职院校应设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每年下拨一定经费用于组织与开展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以及购买劳动工具、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等。三是加强劳动教育研究。高职院校可专门成立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对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实施、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加大对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的倾向性扶持,鼓励更多教师致力于劳动教育,为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实行“三方”多元评价,聚焦劳动教育质量解痛点。劳动教育贯穿学生大学3年的学习和生活,评价要注重过程考核与劳动作品相结合,实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企业评价+社区评价”的家、校、社“三方”多元评价模式。学生在大一完成“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学习并通过课程考核记入学分。各专业实习实训课程则可按照各课程评价标准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等进行考核,形成相应学分,一并纳入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同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推行集实时记录、阶段总结、多元评价、分级达标等功能于一体,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全覆盖的三年贯通的劳动教育评价,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将劳动素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形成量化、动态、联动的管理、激励和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