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的价值、问题与出路

2022-03-18谭璐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劳动育人

谭璐

劳动教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素养教育的落脚点,“劳动”对于“德”“智”“体”“美”均具有重要的反哺作用。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价值体认”,即价值观教育,而劳动精神本身即为一种价值观的存在,因此塑造劳动精神天然地处于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中心地位。基于此,从宏观层面来说,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中加强劳动精神培育,是加强劳动精神教育的关键一招,对促进大学生增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锤炼诚实劳动、劳动奉献的品格,砥砺精益劳动、创造劳动的能力,实现劳动创造价值的目标具有先导性意义,有利于实现劳动养德、劳动益智、劳动强体、劳动育美。从微观层面来说,加强劳动精神塑造,有利于提高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育人水平,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关乎区域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的价值

强化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精准化育人水平、类型化高校管理水平,符合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

(一)有利于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新时代大学生要成长为时代新人,核心在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根本在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标对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涵养高强的本领才干和实干素质,体现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①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的劳动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本领、才干、素质的必由之路,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之间具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因此,从时代新人的培养核心来看,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劳动精神的塑造。一是新时代需要培养契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能够与时俱进的人才,而新时代劳动精神所具有的“奋斗”底色、“精益”底色、“创新”底色,正体现了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劳动本身的特色要求,有利于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②,新时代大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也是其成长为时代新人的过程,因此加强劳动精神培养,使大学生立足岗位不懈奋斗,有利于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三是党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代代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劳动者发扬劳动精神进行代代接续、久久为功的努力,因此塑造劳动精神有利于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综上,劳动精神对于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总、分两个层面的积极意义。

(二)有利于推动应用型高校完成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为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缓解就业难的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在国家宏观政策文件的引领下,高校日益向专业化、应用型方向转型。《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细致分析,每一项具体任务均围绕“技术技能”“产业创新”等关键字眼展开,说明在重视基础技能型劳动的同时,更要注重高水平创新性劳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大力促进劳动教育,有利于双向发力,消除大学生在基础劳动中的“软手软脚病”、在创新劳动中的“笨头笨脑病”,促进大学生“手脑相长”,提高实战工作能力和产业对接水平,涵养务实技能。一方面,劳动精神直接指向具体劳动,使教育工作对接岗位实际,促进学生的工作本领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维护就业、择业、创业的切身利益,成功迈过“劳力”“靠体力劳动吃饭”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劳动精神所包含的“奋斗”内涵,将使大学生在“劳力”中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可能,为一般劳动赋予更多的附加值,促进具体劳动向抽象劳动的进一步转化,实现“劳力”向“劳心”的转变。总之,在“劳力”与“劳心”的交互碰撞和一以贯之中,应用型高校的应用特色、产业创新特色将更加突出,转型发展任务将更好地实现。

(三)有利于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建设需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不但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储备质量,也关系着我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教育强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秉承真、善、美的人才培养理念,使人才具有足够的劳动能力和专业素质,并能够将自身的基础工作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应用于岗位实践中,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同时在各行各业的精耕细作中收获自我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如果说建设教育强国方略是一种目标牵引,那么包含着真、善、美价值意蕴的劳动精神,就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手段,对人才的工作动机和行为表现直接起到“催化剂”作用。从“真”的维度说,劳动精神表现为求真务实的辛勤劳作,实现教育强国的目的,需要人才实实在在的劳动和持续不断的工作,也即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从“善”的维度说,劳动精神表现为不打折扣的诚实劳动,这既是劳动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正是千万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才能筑牢教育强国大厦的基石。从“美”的维度说,劳动精神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更多的劳动者超越低层次的机械化劳动,勇于向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进军,才能深刻地践行劳动使命,助力中国“智造”“质造”的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终极目标。

二、当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双方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中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劳动认知存在偏差,统一的劳动精神理念尚未形成

从当前应用型高校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情况看,大部分依然是机械重复着对劳动精神知觉、表象层的“坐而论道”、局限于口号化的宣扬,而没有对劳动精神的具体内涵、精神实质、典型榜样等进行应用层面的量化和具象化的分解,使得大学生践行劳动精神缺乏统一的认知标准和科学引导,认知呈现分散化、浅层化的特点,尚未达到判断、推理层面的感性认识。具体来讲,大学生对劳动以及劳动精神的认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偏差:一是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型、创新型劳动备受重视,应用型高校往往更加关注大学生应用技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劳动精神层面的引导和塑造,未能实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统一。二是应用型高校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没有建立起由感性到理性的劳动精神传授桥梁,统一的理性劳动精神共识尚未形成。

(二)教育核心定位较笼统,劳动精神育人体系亟待完善

劳动教育定位是学校劳动育人的宗旨和指导思想,明确的劳动教育核心定位有利于高校有的放矢地进行劳动育人体系建设。当前尽管许多应用型高校在校训或办学指导思想中确定了自身的劳动定位,如厚德笃行、知行合一等,但在办学实践中,教育主体常常将共性化的劳动育人理念与个性化的具体育人定位混为一谈,以为明确了理念定位就能够实现劳动精神育人,而对于办学定位的个性化与可行性则深耕不足。笼统的劳动教育核心定位指引下的直接后果,是使高校的劳动精神培育如空中楼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劳动精神育人体系的有效性不足。在劳动教育办学层次上,应用型高校的“地方性”个性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均未充分彰显。精神层面,未能通过高校的劳动精神涵化,在引导和塑造社会劳动风气中贡献力量;物质方面,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智力、技术、环境支持仍有不足。在人才能力素养上,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特色仍需加强。根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以化工类为例,当前大多数大学生的专业劳动技能欠缺,专业课程内容掌握不扎实,在校实习走马观花、“完成任务式”的实习较为普遍,由此导致本应成为看家本领的“应用能力”较差,影响了劳动精神的践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应用型高校的“开放性”特色仍需加强。由于校企双方先天的育人追求与经济利益追求之间存在隔阂,导致高校与社会之间尚未形成利益耦合的育人联合体,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在加强学生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上的思路仍需拓展。

(三)劳动育人手段片面化,多元化教育元素组合发力仍需加强

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育人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是安排大学生参加普遍性劳动,并通过劳动积累谋生的手段,而是要求办学主体综合运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多维度元素组合发力,既满足大学生的生存需要,又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既要强调普适性教育,又要注重量体裁衣。反观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劳动育人手段,则往往偏重于上述元素中的一项或几项,综合运用各教育元素进行人才针对性培养有待加强。具体来看,教育育人手段片面化和组合发力欠缺的主要表现可分为教育者中心、受教育者中心、教育影响中心的三类片面性。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育人手段拘泥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培养方式,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社会的不同需求,盲目地对学生的劳动理念、劳动技巧等进行照本宣科的培育,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以发挥受教育者自主意识的教育手段,则片面强调大学生的“本我”意识,劳动课程安排、实习经历要求粗放,教师的过程性指导不足,片面依靠大学生的行动自觉,反而导致了劳动实践的浪费,劳动精神培养效果和劳动育人效果难以保障。与前两者强调人的主动性不同,以教育影响为中心的劳动育人手段过多地侧重客观的教育软硬件条件的影响,如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教育设备的改良、教育环境的开拓和改善等,具有“技术决定论”导向,忽视了人与工具之间的平衡与制约关系。

(四)劳动实践重形式轻成效,大学生积极劳动意识仍显不足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高校必须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劳动时间,并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渗透到大学教育中的普遍性毋庸置疑,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劳动教育普及化程度与实际劳动涵养程度、工匠人才输出程度缺乏有序协同,劳动教育实践更多地注重“被动参与”而非“主动投入”,培训过程有“形”无“神”,培训实效浮于表面。具体来讲,一是大学生过于重视参与劳动的投入产出比。许多大学生在参与劳动前,会出于有助学业、评奖学金、提高找工作门槛等功利主义需要,而忽视了劳动本身就是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的过程。二是大学的劳动实践安排与社会实际脱节,劳动形式、内容均比较单一。有的学校将简单劳动,如打扫校园卫生、社区义务劳动等作为劳动育人的主要形式,缺乏与大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之间的有效衔接。三是学校劳动教育效果跟进反馈配套机制不全面,劳动精神评估缺乏核心抓手。部分应用型高校建立了劳动精神教育方案或评价标准,但具体条目模糊,呈现大而空的现象。同时,还有部分学校即使制定了细分化的评价标准,但也只是局限在实习次数、劳动时间等方面,对劳动对象、劳动场所、劳动自我影响、劳动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评估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

三、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的关键出路

劳动精神的塑造过程,是一个劳动精神引入、生成、强化、升华的过程。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统一认知引入劳动精神、明确体系建设定位促进精神生成、教育元素组合发力实现劳动精神强化、自觉劳动促进劳动精神升华来解决。

(一)精神引入阶段:强化“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教育主旋律

加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必须在引入阶段明确劳动教育的主旋律,形成认知共识。“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作为劳动教育主旋律,具体可以分解为劳动是一切成就的基础、劳动模范是劳动者的旗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崇尚劳动是社会正道四个关键点。在劳动精神引入阶段,要聚焦关键点发力,将知觉、表象层的劳动共识分解为可视化、具体化的理性认知,使教育主体切实发挥引导责任,搭建“教”与“学”的桥梁,做好大学生认知纠偏。一是以劳动是一切成就的基础为引领,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体力劳动树牢工作基础能力、锤炼艰苦奋斗作风,以脑力劳动砥砺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事业升华。二是以劳动模范为旗帜,动员大学生对照其成功成才的路径和经验,改进假劳动、伪劳动、自我陶醉式的劳动作风,以“梅花香其苦寒来”的精神,对自身从严要求。三是以幸福靠奋斗为要求,使学生明确美好憧憬和目标实现需要靠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努力。四是坚信崇尚劳动是社会正道,教育大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而轻视劳动。要帮助大学生找准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含金量,在劳动中收获成就。

(二)精神生成阶段:把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三大体系建设关键词

在劳动精神生成阶段,要做好教育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定位,将原有的空泛化、共性化的劳动育人理念分解为容易落实、体现特色的个性化育人实践,共同完善劳动精神育人体系。一是要在办学层次上体现“地方性”特色。一方面,形成对地方劳动风气的精神引领。教育的发展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样,应用型高校的劳动风气也应直接作用于区域劳动精神的养成。学校可以牵头联动地方文体单位和部门,通过宣传教育手段的应用、劳动风采展示活动、劳动标兵评比等形式,促进大学生投入社会劳动,助力地方劳动精神的养成。另一方面,以劳动精神促进高水平劳动力输出、联动地方产业做好技术攻坚、为地方发展创新提供实验场所等,从而形成劳动精神在物质层面的地方性特色,帮助高校以及其所培养的大学生具有更大的“家乡情怀”“社会情怀”。二是要在人才能力素养上体现“应用型”特色。要重视大学生在校劳动、学业实习过程中的成长程度,以劳动技能提升程度为核心,将“应用型”培养定位分解为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等具体的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细化大学生劳动实习过程控制机制,加强过程考核,发挥过程性奖罚的激励约束作用,从而使大学生在有限的规定劳动时间内尽可能积累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增强“开放性”特色。通过兄弟院校交流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的完善,促进教师和学生视野的开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对接岗位一线的劳动机会。要明确院校之间、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打造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双方在经济利益和人才培养目的上的双赢。

(三)精神强化阶段:用好具体战术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组合发力

劳动精神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明确劳动教育主旋律、把握关键词进行体系建设的前提下,要不断地强化劳动精神,做好核心战术运用。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主要通过集体劳动作业完成、树立榜样、从成绩中培养热爱以及竞赛四种方式达成。我们可以此成熟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从中解析出劳动精神强化阶段的四种具体战术。通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类教育元素与四种战术进行多元化的排列组合,从而演化出实战化战术,最终实现战术引领下的多教育元素组合发力。一是通过集体劳动作业完成、从成绩中培养热爱、竞赛三种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劳动主动性。二是通过树立榜样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变劳动实习过程中的粗放管理为科学引导,使大学生在与模范、榜样的对标对表中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劳动参与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防止陷入“我以为”的误区。三是充分运用现有劳动教学软硬件资源,结合实际劳动教学需要为大学生配备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设备,从而为大学生完成劳动任务、提高劳动热爱度、顺利完成竞赛任务等提供客观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工具和技术的实用性、便捷性有机结合,实现劳动精神的真正强化。

(四)精神升华阶段:形成“以奋斗诠释劳动精神”的整体风貌和行动自觉

经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的组合发力,在实现劳动精神强化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劳动精神培育效果检测,既避免大学生劳动热情的回退,又促进劳动精神向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转化和升华。工匠、劳模与普通劳动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劳动动机单纯、劳动参与过程积极,并能够做好劳动过程的“常”“长”控制,时刻践行“以奋斗诠释劳动精神”。因此,劳动精神深化阶段,一是要引导学生端正劳动动机,变功利主义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将每一次劳动经历都作为成长和自我磨炼的机会。如果劳动任务简单,则锤炼自身的精细化修为;如果劳动任务烦琐,则锤炼自身的坚忍修为;如果劳动任务为学业、求职的刚需,则锤炼自身的精益修为。二是以大学生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为劳动参与的核心组成,优化日常简单劳动与岗位实习实践的时间比例,将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前置到在校教育阶段,丰富劳动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热情,积累有助于未来工作的能力,一举三得。三是优化劳动精神塑造评估的方案细则,将劳动精神培育效果评估抓“常”、抓“细”、抓“长”。要将劳动精神评估常态化,做好前期评估、中期控制和后期评比,提高学生的劳动紧迫感。首先要结合具体实践细化劳动评价标准,通过制度形式对劳动对象、劳动场所、劳动自我影响、劳动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指标分解,为评估提供精细化抓手。其次要目光长远,完善对“以奋斗诠释劳动精神”的长期性教育指引,做好毕业生劳动精神跟踪,通过典型示范培育更好的校内校外劳动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情感认同。

总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的关键是锚定自身定位,妥善处理好当前存在的认知偏差、定位不准、手段片面、结果轻视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只有在劳动精神引入、劳动精神生成、劳动精神强化、劳动精神升华四阶段之间形成合理高效的闭环,才能实现劳动精神的真正塑造,培养更多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注释]

①人民网.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习近平谈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EB/OL].(2021-10-02)[2021-11-0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1004/c1001-32245586.html.

②环球网.习近平: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EB/OL].(2013-04-29)[2021-08-05].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 KrnJAjgt.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热爱劳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