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特征与基本路向

2022-03-18郝建于扬牛彦飞

教育与职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设置职业专业

郝建 于扬 牛彦飞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迈入发展快车道,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再次被提上日程,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也逐渐进入起步阶段。专业建设是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实现高质量办学的关键步骤。继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之后又对未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做出了规划。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条件与要求、设置程序以及指导与监督等内容。同年3月,教育部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组织对中职、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以下简称《目录》)。这两个文件成为职业教育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和职业院校设置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同年7月,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上述政策的出台,为我国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入梳理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内涵与特征,明确有效落实和科学设置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基本路向,是当前职教战线普遍关注也是亟须厘清的重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办学内涵解析

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职院校数量多达1468所,年招生规模483.61万人,占总招生人数比为52.9%,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办学目标并不是为了解决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而是为了解决人才层次不高的问题。《目录》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命名逻辑,将高职本科专业作为中职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基础上的生长,三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设置专业大类19个、专业类97个、专业1349个,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在结构上与专科专业保持了较高的衔接度,在深度上与专科专业体现出了知识深度和技术难度的阶段性差别,为技术型人才贯通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内涵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聚焦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区域性、行业背景特殊性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拔高”办学层次,提升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跨岗位复合能力、专精技术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知识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办法》中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应集中于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行业,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重的高层次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首先是满足服务产业形态高级化变革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产业结构也发生着显著变化,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应紧盯产业链条、企业需求和社会急需,将专业建设重点逐步向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倾斜,并将专业建设精力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其一,服务制造强国,如船舶智能制造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其二,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如设置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新能源发电工程、新材料与应用等技术;其三,服务国家治理能力,如智慧社会管理和党务工作;其四,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如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其五,支撑现代服务业高品质发展,如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其次是满足服务产业形态集成化变革需要。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更新,产业形态迎来了新的变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呈现出协同布局、组织融合、边界模糊等新特征,产业形态集成化发展特征日益凸显。最后是满足服务产业形态数字化变革需要。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全面充实了数字化内涵,智能焊接技术、智慧水利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一批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应运而生。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服务于国家“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需要,从而为产业形态数字化变革提供有力保障。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产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是产业形态高级化的集中体现。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坚持面向产业形态的数字化变革,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式打造专业布局生态,将数字技术引入专业教育教学,让数字技术应用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用人需求。

(二)“拔高”办学层次,提升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

首先是人才培养规格体现复合型提升。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所培养的不再是从事单一性模仿性工作的熟练工,而应是具备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技术综合应用人才。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交叉融合日益加剧,更加考验人才的多技术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要更着重锻炼学生对技术系统的全面了解能力、多学科知识的集成应用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其次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高层次。职教本科专业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面的“天花板”,使技术技能从初级、中级向高级贯通上升。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多以✕✕技术、✕✕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等命名,如智慧农业技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等。同时,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将与普通高等教育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实现更紧密的沟通和衔接,通过专业建设关联性与教育教学内容的互通,搭建人才多样化成长的“立交桥”。最后是培养内容和模式体现高端化。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是“知识+技术技能”,对应的是职业岗位需求。《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使学习者获取某种职业或行业的特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并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包含人文素养在内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对接工业4.0标准,重心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构建适应智能时代工作过程和技术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所培养的是集高层次“技术人才”与高素质“职业人才”于一体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基本内涵更注重高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

二、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特征分析

明确办学内涵是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其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确立,还需对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应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学术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现实职业性

职业教育本科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置之初就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对接的是产业发展所涉及的岗位群,培养的是服务生产实践一线的、能够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围绕职业要求和岗位特征,坚持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岗位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和职业岗位的无缝衔接,更重要的是同时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潜力。

(二)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应用性

实践应用是职业教育本科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更强调培养出的人才将所学知识理论和技术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解决复杂性专业问题,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由此可见,应用性依然是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属性。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将更注重应用场景的模拟,加大对企业技术技能专家和“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力度,从而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

(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学术性

科学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性,职业教育本科作为特殊的高等教育门类,其学术性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也应区别于高职专科。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应在明确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既保证学生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习得,又契合办学层次提升的要求,使毕业生具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和提供中高端服务的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行较复杂的操作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人才培养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向

虽然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依然有据可循,一方面可以参考专科层次高职专业目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普通本科专业目录。但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绝不是上述二者的简单重合,而是建构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其需要从类型教育理念、专业建设标准、专业设置原则和动态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索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向。

(一)坚持类型教育,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的引导性和推进性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教育类型,实质上是知识类型不同,职业教育以实践知识为基础,而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是社会对高质量职业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但从目前制度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本科发展尚无法律依据,需要加快修订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体系提供法律依据。一方面要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指导性意见和基础性规定,加强对职业教育本科专科设置的顶层设计,对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各方面进行明确界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引导和推动,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加大对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资源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水平。

(二)坚持标准先行,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标准

发展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达成普遍共识,但在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模糊的问题。对此,可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经验,优先打造一批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标杆和示范,随后带动并形成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层次体系。

为解决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应用性和职业性不突出的问题,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本科专业准入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退出机制,在扩大建设规模和提升建设质量的同时,增强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是完善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准入标准。重点关注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应用性指标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和成效等,还应关注人才培养中学生知识理论习得的条件及扎实程度等学术性特征。二是完善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要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重点考察职业教育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技术技能习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则应着重从专业设置、课程架构、质量评价等方面来考虑。三是完善职业教育本科专业退出机制。组织专家随机开展专业发展状态评估,对专业布点相对较多和社会需求饱和度高的专业实行“黄牌”预警,视情况限制招生规模或暂停招生。对与学校办学定位契合度不高、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质量和就业率低的专业,责令限期整改,调减招生计划,暂停招生直至撤销;对不符合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专业,及时进行退出处理,从而保证总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三三”原则,明确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定位

坚持“三要素”原则。一是产业急需。优先考虑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职业人才,对接产业发展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新岗位,服务强国战略目标。二是就业前景好。服务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新专业要有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三是办学基础好。在办学条件、产教融合、“三教”改革、育人效果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取得较突出的成绩。坚持“三高”原则。一是高起点。对基本办学条件要求高,对各办学条件提出具体要求,例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万元,有数量够用的稳定的实训基地;对教师数量和职称、学历要求高,例如高职称教师占比不低于30%,研究生教师占比不低于50%,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不低于15%。二是高层次。坚持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层次定位,体现职业教育高端水平;服务产业链现代化,服务产业的高端发展;服务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需要,服务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高要求。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发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高职院校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数不超过学校专业总数30%;职业教育本科在校生数不超过学校在校生总数30%。所依托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不低于90%,新生报到率不低于85%。有较高的培养质量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工作基础,有详细的预警、评价、监督管理机制。

(四)坚持动态管理,健全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管理保障体系

我国现行的普通本科专业设置的备案制度和审批制度,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职业院校办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影响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提升。在宏观管理层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负责全国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定期制(修)订专业目录,五年调整一次,每年进行动态增补,定期发布人才需求及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组织开展专业评价、监测,建立调控机制。在中观管理层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专业设置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组织阶段性评价和周期性评估,把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招生情况和就业水平等方面的评价结果作为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的基本依据。对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就业率低等情形的,调减计划,原则上撤销五年不招生的本科专业。在微观管理层面,学校应联合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教学内容,着重突出高层次性,使毕业生达到知识与技能双提升,能够从事科技或实验成果转化,进行中高端产品生产加工,提供行业中高端服务,从而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评议、自我调控机制,把评议结果列入本校年度质量报告中,接受社会监督。为此,加强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所需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提升社会认同度,促进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设置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