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区域发展的学分银行建设:逻辑、难点与路向

2022-03-18厉毅

教育与职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分长三角

厉毅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两个文件都提到,要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议题逐渐受到管理层和学术界关注,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应当成为融入区域发展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从长三角区域内部看,不同省市之间学分银行既存在特性,又具有共性,特性为不同学分银行提供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指引,共性则提供了共同发展的空间基础。各学分银行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形成覆盖地域范围更广、整体效益更高的跨省域学分银行组织。以“融通、联通、畅通”作为学分银行建设和变革的目标,推进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建设向“融合创新”发展。

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是指把个体学分银行放在长三角区域层面谋划发展,立足服务学习型社会根本定位,推动多个学分银行的一体化建设,使个体学分银行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晰个体学分银行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发展逻辑,尤其是如何推动多个学分银行共建和跨省域学习成果互认的基本策略选择问题。我们需要思考,个体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什么,融入区域发展存在哪些困境,如何有效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本文试图以学分银行的一体化建设作为切入点,以共同体建设为视角,提出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建设融入区域发展的资历框架共建、制度体系共商和机构创新共推等策略,为个体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时代特征:区域学分银行融合发展的需求逻辑

纵观世界各国终身教育发展,学分银行或学分转换体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育变革。韩国学分银行为韩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从数量和质量上推动了欧洲学生流动,加速了欧洲高等教育园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美国社区学院学分转换制度构建了高中教育与本科或其他教育类型的沟通桥梁,使学习者学习成果能从社区学院转入四年制大学,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成人教育或非学历教育。

我国的学分银行建设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已明确主办或管理单位的学分银行就有31家,建有合作机构联盟的达到16家,共有19家学分银行的用户开展了学习成果转换行为。2012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先后成立省级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构建了各自省内的学分银行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开展了面向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习成果认定、存储和转换应用工作。面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定位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诉求,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存在就业、教育、治理三个层面的需求逻辑,在运行机制、组织机构、标准体系、门户网站、互认联盟等方面需要融合创新,形成政府管理部门、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学习者等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共建环境和氛围。

(一)就业层面:人才流动与学历提升的双重场域

人才一体化是区域人才资源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长三角区域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跨区域流动和跨区域创业,直接激发了长三角地区人才一体化的现实需求。2019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长三角城市群跨省流动人口占整体流动人口的83.18%。上海人才准入门槛较高,竞争压力较大,呈现向江苏和浙江流动扩散的趋势。浙江在吸引上海人才流入的同时也向安徽溢出人才。在经济领域,长三角一市三省都有各自传统产业、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但受行政区划局限,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人才一体化的不均衡发展制约了人才效能发挥。只有建立人才共享共育和合理流动机制,才能推动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区域学分银行可以通过推动已有学习成果的跨区域认可,助推人才的合理流动,并为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提供契机。从长远来看,学习成果认可会使人才流动呈现均衡态势。学分银行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求职者与相关办学机构参与学习成果的存储和认定工作,提高学习成果互认的有效性和快捷性,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共育共享生态的建立。

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面临结构失衡困难和挑战,创造价值的劳动人口正在减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在2017年末,拥有职业技术资格和等级证书的劳动人口为1.65亿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为479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6.2%。从浙江省最新人口普查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看,高中文化程度人口约939.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约2111.7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约1703.6万人,分别占浙江常住人口的14.55%、32.71%和26.38%。江苏省劳动适龄人口受教育程度也普遍低下,职工技术素养不高。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浙江示范,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综合能力素质。基于此,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组织开展了32学时以上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项目)课程认证,推动建立16门非学历教育认证课程目录,2021年累计存入6574个办学及发证机构的1640.8万条学习成果。在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的背景下,个体学分银行可以为跨省流动的学习者实现学习成果的累积、携带和转换,有效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让更多个体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职业发展环境,提升长三角区域劳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协助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教育层面: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的紧密融合

学分互认的实施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学分互认可以增加学生自由选择学校的空间和机会。不受地域和学校范围限制,打破学生就学于固定学校的身份禁锢,自由选课、自由学习并跨校流动,以接触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授课教师,学习其他省域优质教育资源,开阔学习视野。另一方面,学分互认机制的实施会倒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革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教法并发挥学校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南京仙林大学城就利用大学城聚集效应和综合优势实行了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2006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开展了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培养优秀人才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签订《长三角六校交换生计划备忘录》,通过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学分互认。2011年,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广泛开展学科建设合作。根据各省学分银行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在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63个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开设了学分银行业务受理处,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立了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219个单位参与的学分银行合作联盟,安徽省19所高校成立了继续教育合作联盟学分银行建设专门委员会。

在长三角区域,普通高校数量超过全国的1/6,C9高校数量超过全国一半。每5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就有1所在长三角,每4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有1所在长三角。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鼓励和支持共建、共管,支持高校在本区域内合作办学,加强区域高校校际合作,鼓励和支持区域内相关高校的学分互认、跨校选课。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公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提出,各示范区内高职院校要“信息共通、资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实施、就业升学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行”。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1+X证书试点院校和试点专业学生需要完成学分银行账户开设工作,实现课证双向互认并在学分银行备案发布。安徽省教育厅于2020年批准设立安徽开放大学自考助学服务中心,基于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开展自学考试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2020年,在第十二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上,沪苏浙皖四省市共同签订《新一轮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深化长三角高校创新资源协同共享机制。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地方高校联盟、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医药类院校联盟等的成立,也有力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交流互动,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跨省域校际合作。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可以实现区域学习成果和标准的跨省市一体化,促进学生在长三角区域不同高校或各个联盟内甚至联盟间学习和流动,扩大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权。区域内各高校和培训机构依托学分银行,接受统一的理念、标准、平台,按照统一的业务流程开展转换工作,避免了重复建设,更有利于推动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人力资源市场各级各类人才规格需求的对接。

(三)治理层面: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

数字化是指把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度量的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上海市提出“一网通办”改革,把政务工作从能办转向好办和愿办。2019年,江苏省成立大数据中心,构建全省一体化的数据交换共享体系,推进智慧政务数据共享、融合和开放。2021年,浙江省提出“数字化改革”,作为深化省域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以推动高质量发展。G60科创走廊9个城市作为长三角试点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标准支持“一网通办”业务。2021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正式接入“一网通办”平台,成为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申办”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学分银行平台。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应用嵌入浙江省政务平台“浙里办”,市民可查询个人终身学习档案中的学习成果和工作经历。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学分银行服务正在打造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互通共融的新模式,有力推动和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相关部门通过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用有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处置大量跨界事务。从长三角一体化看,要将区域视作一个整体,实现开发与保护的空间均衡,使区域发展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消除不同人群和地域的差异标签。在应用普及和技术创新上,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为占全市常住人口15%的市民建立430万个学习档案,累计学分转换超10万人次,为市民提供学习者画像、资源精准推送、职业资源规划等个性化服务。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现与慕课平台对接,为3.7万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存入成果4.4万条,完成1.2万人次的学分转换,并可开具由区块链技术加权赋能的学习成果证明。各省市学分银行可以突破要素流动的行政边界约束,实现各类新技术应用和创新,通过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等多跨协同,实现学习成果在技能提升、社会培训等多场景下的协同创新,建立高质量发展的一体化空间布局,用高质量发展要求衡量和促进更深层次数字化转型。

二、问题审视:区域学分银行融合发展的现实难点

在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政策导向、组织管理、合作机制会引起不同的协作效应。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融合发展的挑战体现在三个方面,主要是学分认定转换标准的不统一、各省市终身教育政策存在壁垒和跨区域的组织机构创新问题。

(一)标准统一:区域资历框架有待建立

为保障学分银行的稳定运行,不同省市学分银行分别探索了各自以标准驱动的学分银行制度,如学习成果评价标准、相关学习成果存储、积累与转换服务程序等。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也为学分银行转换应用提供了契机。但是,各省市学分银行缺乏强有力的整体性规划,缺乏统一互通的标准建设和制度建设。

第一,不管是各省市内高教园区,还是高校联盟的学分互认合作,都是各自范围的探索与尝试。学分银行机构的设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分散的设计和决定。

第二,各省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证书与学历课程的互通,以及社会学分银行的学习积分存储兑换,没有整体的规划,呈现各自为政和无序发展的趋势。学分银行个体建立的学分标准和转换标准,没有相应规范,形式不一。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缺乏统一、标准的考核评估和权威认定程序。

第三,长三角区域缺乏各省市通用的区域资历框架,仅有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提出并建立了终身教育七级资历架构,以衔接和支持学分转换标准,但并没有通过政府部门正式发布。各级各类教育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以及学习成果的转换主要依赖于各省市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难以实现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推进过程存在重重困难。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美甲行业标准上进行了探索,在其他行业和操作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二)行政壁垒:体制政策桎梏仍然存在

在长三角区域开放渐进化扩大过程中,机制建设一直都是推进一体化的难点之一。沪苏浙皖虽然联合组建有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一市三省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成立了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合作协同机制正在日渐完善,但学分银行融合的行政壁垒仍然存在,推动区域学分互认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体制政策障碍依旧难以突破。

第一,与交通、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一体化相比,学分银行一体化进展相对缓慢,难以形成合力并产生辐射效应,对跨区域人才流动及教育公平的助力作用有限。学习成果存储和认可更多地发生在单个学校、少量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之间,或者是在单个省域范围的互认联盟之内。

第二,各省市的人才政策各自为政,系统性不强,虽然沟通合作渐多,且签订有《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但各地人才流动的渠道仍未畅通。

第三,在管理体制上,学历证书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则由人社部门考核和发放,信息交换渠道和共享机制没有建立。各省对学分银行的管理指导权仅限教育行政部门,对工作业绩考核制度也并不相同。

第四,宏观层面上学习成果互认的政策法规缺乏,省域教育行政部门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机制还有待完善。沪苏浙皖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政府部门对学分银行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力度也有强有弱。

(三)竞合博弈:组织机构创新尚需突破

组织机构是制度的载体,我国教育管理上采用的是省域行政分割治理模式,学分互认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呈现松散关联特点。无论是学分银行协调领导小组,还是阶段性周期性协商会议,以及跨省市的各类区域性互认联盟、职教联盟等,都介于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和领导权。

第一,长三角一市三省虽然于2018年揭牌成立了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建立组织构架,起草章程,明确宗旨,但跨省域的学分互认难以实质性推进。

第二,学分转换存在自身的固有难点,受限于区域间的统筹协调机制以及省域之间、高校之间、学分银行之间的竞合障碍,区域内学分银行协同合作停留在表层。区域间学分互认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但各个学分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都期待能走在前列。

第三,在缺乏区域高校、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融合参与的情况下,各省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布局,发展特色不明显。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并不否定个体学分银行的发展,个体学分银行的竞争有利于利益主体内部成员提高积极性,其他利益主体的合作竞争情况也影响学分银行的合作竞争程度。各省市学分银行业务还主要限于各自省内,没有走入相互联合的境界。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的共享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推动了区域个体学分银行的发展,但组织创新机制还没能有效激活。

第四,长三角一市三省学分银行平台还没有互联互通,有效实质的信息资源渠道尚未完全建立。不同学分银行致力于追求不同的特定教育目标,省际不同的诉求也会引发利益之争,缘于竞争的利益博弈或显或隐影响着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路径选择: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共建的实践路向

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共建是学分银行一体化的需要,也是学分银行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区域学分银行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的必要途径。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发展的现实难点既是国内学分银行建设的共性问题,也是待建中的国家学分银行整合对接已有各省市、各类型学分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从资历框架、制度体系、机构创新三个维度形成反应链,探索推动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的融合发展。以资历框架建设为突破点,推进区域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标准的一体化。以制度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区域学分银行协同合作交流。以机构创新整合为关键点,探索区域学分银行共建新模式,实现一市三省学分银行的趋同、协同、平衡和充分发展。

(一)共建资历框架:推进认定转换标准统一

资历框架的实施与落地需要政府、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的通力合作,需要设立或委托专门机构对资历框架进行管理和统筹,需要通过立法确定资历框架的法律地位。各省市政府部门要着眼破解制约合作发展的顶层障碍,力争在区域资历框架建设这项重大改革上取得突破,自上而下解决学分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成立专门机构推进区域资历框架建设。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均衡,建设区域资历框架需要通盘考虑各省教育和社会培训发展情况。建立强有力专门机构协调推动建设,统筹协调同时兼顾各省省情。在顶层设计和总体方案制订的基础上,调动各省学分银行相关利益主体协同推进。

长三角各政府部门可牵头组建区域资历框架委员会,解决教育与人社部门职能重叠的问题。区域资历框架委员会可邀请教育部门、人社部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兼顾各利益相关主体方的诉求,拟定总体框架和各行业对应分层次标准。学历教育领域可以成立特定课程的认定委员会,促进专业认证和学分互认。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区域资历框架对接,创造跨省域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的氛围。资历框架建立需要经过多轮的咨询和反复论证,在保持自身独立和功能的基础上,与国家及其他资历框架对接。促进资历互认和人才自由流动,为长三角人力资源建设和就业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第二,建立普适性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标准。为确保学习成果的等价交换,需要制定长三角统一的学分计算标准,作为学习成果认定、累积与转换的参照基础。学分银行通过制度创新,能够推动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课程和培训。建立学习成果流通的普适性标准,促进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证明在职称评聘、学历晋升、应聘就业等领域广泛流通。学分银行可以作为资历框架的推广和应用机构,依托框架建立起统一的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标准,推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基于学分银行平台创造多入口和出口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分银行建立专家委员会,成立学分银行质量保证机构,确保标准体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区域资历框架可以作为各学分银行学分认定和转换标准制定工作的起点,由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权威支持者,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认证提供法律或政策保证,这也是确保学分银行学分转换制度得以实施的基础。

(二)共商制度体系:强化成果互认流程设计

制度体系是协同发展过程中相对持久的特征。推进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长三角区域学分互认一体化进程,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又在于制度壁垒如何打破。可以从制度供给层面,实现区域学分银行合作的顶层制度设计。通过明确一致的目标,依托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强化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权威和责权利约定,推进区域间学分银行一体化。

第一,完善跨省市成果互认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在长三角区域统筹机制下,需要理顺学习成果互认流程,建立区域学习成果转换标准,形成跨省域互认的一体化布局。制定统一的学分银行章程及运行机制,共同思考数据互通、业务受理、体系整合、成果分类等标准化建设问题,明确不同学分银行分支机构的责权利,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在制度完善方面,各省市管理中心要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明确学分转换的规则,确保业务正常运作,为高校和社会人员跨区域就读提供便利,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制度建设,形成基于共享的新应用体系,使得不同区域学分银行采用共同的认定标准、转换规则、业务受理、成果审核、转换处理工作流程,鼓励社会学习者跨省市存储和转换学习成果;充分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及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加快区域学分银行体制融通。

第二,构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区划,在统一的政策法规框架下推进业务和应用。学分银行作为推动学习者学习与自由流动的教育制度改革,需要通过政策法规形成制度约束力。政府主管部门从顶层设计入手,推进终身教育与学分银行相关立法工作。从法律角度保障学分银行定位,明确学分银行建设主体,约束和规范学分银行分支机构行为,实现跨区域的学分银行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法律条文修订或补充性法规,保障学习成果的所有权和转换权等。通过政府主导区域协调,将社会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发展作为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目标,并从立法层面保障学分银行建设经费。为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各省市可以从“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着手,共同引导全社会参与到学分银行建设中来。

(三)共推机构创新:加强学分银行协同合作

在学分银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夯实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加强学分银行的协同合作,实现多方共赢和利益共享。通过机构创新,落实具有约束力的政策制度和规划,加强经验分享、交流与合作,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整体优化的学分银行发展格局。

第一,推进协同合作的区域学分银行共同体建设。学分银行共建的社会意义在于实现学习成果认定转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共同体建设为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

推进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共同体建设,各学分银行个体就要变竞争为合作,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目标共识、行动逻辑。在政府部门或具有优势的学分银行的牵头组织下,聚焦以高校、企业等为代表的多元主体的共同利益,缩小彼此分歧和个体利益,构建学分互认共同体、标准建设共同体、成果转换共同体等多种形式。通过完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营造学分转换应用的创新生态圈,持续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的学分转换应用和服务能力。通过考核和评估共同体参与方的协作,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发展。共同体建设要在深入调研和协商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实现的路径、工具和保障机制,在管理办法以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建立制度化规定。

第二,打造融合高效的学分银行管理服务体系。构建高效运转和执行有序的管理中心,采用多方轮值机制,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分转换业务合作。管理中心可以引进科研和研发服务机构,主动探索全面对外开放,发挥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优势,向外辐射建设经验并引领发展。

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可设为总行、分行、支行、受理点等多个层级体系。总行或总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发展规划审定,对各级服务体系设置和业务运行进行宏观指导。各分行负责共同制定和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办法、转换原则、标准体系与工作流程等。通过建立各类学校和机构参与的学分互认联盟组织,把各联盟单位纳入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推动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学分银行各级受理机构结对共建,推进长三角区域异地学分转换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支行、受理点所在机构还可以通过课程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形式,探索长三角课程学分互认模式。各省市学分银行平台承建和运行部门可以共同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加强区块链技术合作,维护信息传递和数据共享安全。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互促互学,共同提升学分银行融入区域发展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分长三角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学分美食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