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逻辑、纽带与路径
2022-03-18胡茂波谭君航
胡茂波 谭君航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职业性、应用性的特征。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通过类型化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满足广大农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方案》同时也指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国家高度重视、社会迫切需要的大背景下,明晰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逻辑、纽带及路向,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逻辑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城乡共同富裕彰显共同终极价值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让人民在教育发展改革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让人民获得实在的利益,其核心追求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教育公平,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需求,让每个人都“有学上”。二是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差异性与多元化的职业教育需求。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农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愿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承担培养复合型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经济发展等多项使命的教育类型,能够服务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
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有三个方面:一是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二是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三是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实现共同富裕实质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全体人民共创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共享日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当前贫富差距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步伐。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立了到2035年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满足农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愿望的战略措施。
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无论是职业教育实现类型发展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二者的终极价值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始终把改善民生、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摆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的使命是满足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据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幸福理论的内涵要义与中国不同阶段具体的实践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美好幸福生活的具体表征。在革命过程中,美好生活的具体表征呈现为解决人民生存的“耕者有其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美好生活主要表现为改善人民生活的解决“吃穿问题”;在改革开放阶段,美好生活则表现为实现人民富裕的过上“小康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好生活则表现为多维提升的拥有“美好生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城乡共同富裕都归属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内涵。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凸显经济诉求一致
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区域产业结构呈现从以低水平产量成本比的行业为主向以高水平产量成本比行业为主的演变,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演变。这种外部形式的升级是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最终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再是产业外部形式的变化,产业内部的价值升级也视为产业结构升级。即由劳动密集的价值环节转为资本与技术密集的价值环节;由劳动密集的价值环节转为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价值环节。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正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生活性服务业向以科学技术、金融和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过渡。高新产业发展以优质人力资源为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优质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既定的发展策略。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具有与产业联系密切、培养培训模式灵活等特性,根据产业需求快速调整人才培养培训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产业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通过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的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措施。农村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不完善的地区,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包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促进生产、经营体系现代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优化农业产业区域结构、打造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农村现代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乡村最终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和谐状态。
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其经济目的都是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在改革开放之初及其发展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投资和扩大厂房的粗放式增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满足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强化。进入新时代,为了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转换动力。过去在需求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投资和净出口都遇到了一定瓶颈,在供给方面起到巨大作用的要素投入和重新配置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而过去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创新和消费具有很大的潜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释放的动力。职业教育的类型发展,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和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改变乡村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农民的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三)国家工匠精神培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透视文化归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氛围。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类型教育、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在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匠精神的内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便激励着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如今,工匠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具备四个方面的时代内涵:一是工匠精神是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是工匠精神具有沉着冷静、淡泊名利的内涵,三是工匠精神崇尚精益求精,四是工匠精神重视技德合一。职业教育作为传播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力量,在类型发展过程中,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回归育人本质,弘扬工匠精神时代内涵,奠基工匠文化的社会底蕴。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村民不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不断创造、积淀和沿袭的具有禀性特质精神财富的综合,是揭示和反映乡村社会历史风貌、观念形态和思想内涵以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基础性作用,决定乡村振兴的最终走向。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挖掘和宣传,使优秀传统文化被广大农民熟知,增强其在农民中的辨识度。通过多种措施支持面临失传境地的传统手工艺、戏曲等非物质文化恢复和传承。通过法律措施对诸如传统建筑、农业遗迹、传统村落等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禁止随意拆改。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农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农民的广泛参与,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将传统文化与推进乡村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职业教育培育与传播工匠精神,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透视了二者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价值心路。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播为要义,体现了中国技能文化由自觉到自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振兴,重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自觉到自信。职业教育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内化于类型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将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重要的构成要素,这都是对中国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之后的认同、肯定和坚守。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自信、文化传承中积淀的信心、革命时期锻炼的品质、建设和改革中磨砺的意志,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大举措。
二、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纽带
(一)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类型功能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接
技术知识直接对应生产生活的类型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有完整的经济体系和应对全产业链的完整的就业体系,明确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类型,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更多更好的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国家实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层次功能定位转变为类型功能定位,职业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和强大的文化培育功能,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缓解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劳动者文化素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作用更加明显。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压舱石”。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202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比例为36.11%,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活着5.09亿人口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蕴含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治理能力及完善治理体系、协调区域乡村发展等内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涉及中国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存在相对贫困突出、区域农村发展不平衡、乡村治理低效、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和短板。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030年农村人口将为4.5亿,到2050年农村人口将为3亿,在农村人口数量如此之大的背景下,中国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农村衰败的,否则这个国家就会面临一种难以承受之重。”②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类型功能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对接,助力乡村振兴。首先,职业教育提供优质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农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提出新要求。职业教育的类型发展需要依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需求,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内涵定位。其次,职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提供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附加值。再次,职业教育发挥文化培育功能,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改变乡村社会风貌,促进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最后,职业教育通过协调提升不同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各区域乡村地区的均衡发展,缩小不同区域间乡村差距。
(二)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类型化办学与乡村产业生态发展对接
产教融合是彰显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发展赖以依存的技术发展逻辑决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技术发展逻辑决定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需要与产业深度融合,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与产业的发展方向一致,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技能素养方面以一种类型而非层次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职业教育以类型教育定位服务于乡村,与涉农企业、农技站深度合作,凸显以技术知识传播与创新的办学内蕴,彰显职业教育发展依存的技术发展逻辑。乡村产业利用在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过程中获得的技术、人才、先进理念等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决定了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业化发展路径,坚持走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促使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实现价值转换。产业生态化是指种植业、养殖业要放弃追求规模化和化学化的生产,转向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和亲近社会的绿色生态产业。传统农业生产是通过扩大农业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的,农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农业本身会承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单纯扩大规模,可能会加剧风险。摒弃传统的工业化大规模发展路径,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乡村承担着为城市提供粮食、蔬菜、水资源的重任,生态安全涉及城乡两个主体。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农药和化肥的生产习惯,保护自然环境和保障农产品绿色健康,实现第一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吸引和推动二、三产业在乡村快速发展。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生态绿色食品品牌,发展旅游业、休闲养老业等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追求生活品质的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产教融合办学完善类型教育定位的过程中需直接或间接地对接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以绿色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面向生态产业、绿色农村开展产教融合办学;获取和传播最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深度开展绿色生态专业方面的产教融合办学,在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过程中,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类型化办学,职业教育培养掌握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人才,为乡村产业实现由粗放式发展转向生态化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生态发展深度融合,能够丰富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内涵,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促进职业教育链、技术技能人才链、乡村生态产业链紧密相连,实现乡村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职业教育技能属性的人才培养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接
《方案》提出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具有技能属性,以培育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其实现可持续职业发展为宗旨。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具有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所需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并经过市场和现实的选择,长期或固定的农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要将技能属性的人才培养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2012—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是追求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职业教育技能属性的人才培养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契合,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知识共享和学历教育,能够培育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技能属性的人才培养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接符合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规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具备新的理念、领会新的技术知识,具备新的技术能力的农业从业者。职业教育由层次定位转换为类型定位,解除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约束,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对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三、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路径
(一)涉农职业教育依据乡村振兴需求提质培优
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加大对农业农村等人才急需领域的职业教育供给。涉农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成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主要动力。涉农职业教育必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依据乡村振兴的需求提质增优、增值赋能。涉农职业教育要围绕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面向农村发展调整办学布局。所谓“面向农村”,是指涉农职业教育要服务包括农业在内的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满足农村中各方面职业教育受众的教育与发展需求。各级各类涉农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基础、社会发展需求规划办学,开展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助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涉农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围绕农民终身教育需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涉农职业教育要坚持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育人,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生态发展。通过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补齐教学短板;通过培养青年教师、改善薪酬制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措施提升涉农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质量;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共同富裕为指导思想,完善涉农职业教育教材从规划到使用的一整套流程,推进涉农职业教育教材完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教学为目标,搭建涉农职业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分享优质涉农职业教育课程资源,提高涉农职业教育教学效率。
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健全评价标准体系,对应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为涉农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基础。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实用性、生产性、开放性等特征,与多元评价的多维性、多主体性契合,这是建立健全多元主体评价机制的逻辑基础。涉农职业教育需建立涉农职业院校、涉农企业、政府、学生等于一体的多元评价机制,在各方监督评价下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加强对涉农职业院校校长和管理队伍的培养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办学理念,具有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信心,具备推进农业农村生态发展的业务能力。
(二)涉农企业作为育人主体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
现有的校企合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明确了企业作为育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对员工、社会和环境承担责任,创造利润的同时要遵守商业道德,重视生产安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涉农企业应主动承担、积极作为,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涉农企业与职业院校在农产品或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服务等深度合作过程中要坚持育人为本。涉农企业需要增强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的意识,充分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优势,参与培养农村农业生态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涉农企业可以利用现有政策支持,与职业院校共建教师培训培养基地与企业实践基地,为涉农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开辟渠道,提升涉农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助力涉农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涉农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涉农企业作为育人主体参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助于涉农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实现,有助于涉农职业教育师资技术属性和实践属性能力的获得。作为育人主体,涉农企业的技术专家、技术管理人员,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这样扩大了涉农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来源。
涉农企业可以通过组合投融资,创新运营模式,与职业院校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增强涉农职业教育实训条件建设。涉农企业可以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训大楼、设备和生活设施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涉农企业可以全程参与涉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材的编写、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评价,通过与职业院校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涉农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便于学生认知企业生产实际流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岗位技能和实践认知能力。涉农企业作为育人主体全程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能为自身积累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为自身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乡村振兴人才政策扎根乡土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必须重视精神层面的价值引领,提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文化向心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农业农村生态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要帮助技术技能人才树立“爱农”“为农”的价值观,引导技术技能人才树立在直接或间接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课程思政展示农业农村生态发展的美好愿景,宣扬优秀农村技能文化,营造“爱农业农村,学习为农业农村生态发展”的职教文化。职业院校与涉农企业、农技站等主体密切合作,在“田间地头”上教学,在真实的农村环境中,让技术技能人才感受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变化以及对人才的渴求,增加技术技能人才对农业农村生态发展的信心。
政府、涉农企业、涉农职业院校必须因地制宜制定措施,吸引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技术技能人才在农业农村就业或创业,为其提供职业发展培训、创业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等;可以通过提供医疗、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提高农业农村工作待遇及补助津贴等吸引技术技能人才。企业为毕业返乡的涉农职业教育学生提供资金、技术扶持,帮助他们在农业农村站稳脚、扎下根。涉农职业院校帮助有意向返乡或者从事与农业相关行业的职业教育学生了解政府及企业的支持政策。
全社会要大力宣传扎根乡土的技术技能人才典型模范,弘扬服务乡村振兴的精神。将愿意扎根乡土的技术技能人才树立为典型模范,通过他们广泛传播“为农”“爱农”的观念,造就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的舆论环境。塑造和传播新乡贤文化,助力技术技能人才扎根乡土,传统乡贤主要由德高望重的社会贤达组成,他们在垂范乡里、化育乡邻、维护乡村秩序、促进基层社会平稳发展等方面曾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今通过以优秀基层干部、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为代表的新乡贤将在乡村振兴中起到重要作用,新乡贤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培育涉农职业教育学生道德情感,传承建设家乡、服务农业农村的理想信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助力涉农职业教育学生投身于农业农村生态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
②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