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2022-03-18田永娜
■ 田永娜,洪 刚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3)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海陆兼具的国家,拥有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大陆文化逐步成为主流文化,形成了以内陆文化、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文化,海洋文化长期受到忽视,导致国人海洋意识淡漠,长期将中华文化等同于内陆文化。事实上,中国的海洋文化与农业文化几乎同时产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此外,中国还拥有漫长海岸线和广阔的海洋面积,在拥有辽阔疆土的同时还拥有广袤海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海洋文化成果,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价值[1]。
中国共产党一向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1937年创立的陕北公学是最早开设思政课的高校,距今已经有84年的历史了,经过84年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发展中走向完善,在改进中不断创新,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使思政课获得新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内容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高度重视内陆文化,对海洋文化涉猎较少。新时代,是海洋的时代,将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需要高度重视。
一、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必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发挥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海洋文化,但受社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影响,海洋文化在中国处于边缘化状态,长期得不到重视,随着中国进入21世纪,在新的历史时期,海洋在世界中的地位大大提升,我国也确立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提出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号召,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拥有更多海洋知识,培育优秀海洋人才,将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
(一)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客观需要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观念和信心[2]。其中所蕴藏的价值内涵和最终目标,能够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关于海洋发展的美好蓝图,其中包含和平安全、持续发展、开放包容、蓝色发展的价值内涵。这就要求在政治安全上,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交流。面对矛盾不搞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而是要秉持公平正义理念,互商互谅,以对话化解争端,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各国安全发展。在经济上,坚持共同开发,共同治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支柱经济,各国为争取更大的利益加紧对海洋的争夺,国际争端凸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能够相互合作,互利共赢。在文化上,坚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互相交流,文明互鉴。不仅欧美国家拥有光辉灿烂的海洋文明,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亦拥有悠久辉煌的海洋活动和海洋文化,不同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各国海洋文化相互交流,兼收并蓄,在对话中增进了解,求同存异,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海洋命运共同体。在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共同应对海洋生态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加强了对海洋的研究探索,海洋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海洋治理关乎人类未来,这就要求各国树立“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走蓝色发展道路,尊重海洋情况、顺应海洋发展、保护海洋生态,构筑尊崇海洋、蓝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海和谐。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海洋逐渐突破其原本的隔绝作用,把世界联通为一个整体,“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3]。面对这片美丽的蓝色国土,人类要在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尊重海洋、顺应海洋、保护海洋,海洋不是提供食材的养鱼场,更不是投放垃圾废料的回收站,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蓝色家园。人海和谐发展是全人类对海洋走向未来最好的回应,以正确思想导向为指引,立足实际行动,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构建一个和平安宁、合作共赢的海洋秩序,使海洋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地成为全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财富。
(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海洋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并不是毫不相关的两种不同要素,而是彼此相互配合,拥有内在契合点的多样内容。
首先,将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为关心的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4],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它从意识形态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影响,使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终身目标而不懈拼搏。海洋文化和思政课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效果最大化。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建设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将海洋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育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提高海洋素质,培养海洋人才。
其次,将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方针的实施。这里的“人”就是指学生,思政课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时刻把学生放在最中心位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困境,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影响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海洋文化教育同样坚持以人为本,了解海洋过去的发展历程、当下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前景,认识到人海之间命运与共的交互关系、海洋发展关乎人类命运,从而在进行海洋开发利用时,要立足人类未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观照国外海洋通识教育的现实需要
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海洋的地位日益凸显,美日韩及欧洲各国都提升了对海洋的关注度。美国有着立体化、多层次的海洋教育体系,其中以大学为主,开设海洋学专业的高校就有142所,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研究所达60多所,高等海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业型人才。日本受到国土面积的限制,早在1960年开始就逐步把发展重心转向海洋,实施“海洋立国”战略,先后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极大提高了国民的海洋意识。韩国的海洋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婴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对海洋的喜爱和亲近,树立海洋意识,在1997年海洋教育被明确纳入第七次教育课程改革,水产部从经济上、政治上给予海洋发展大力支持,海洋教育基金项目在短短15年内共投入3837亿韩元,海洋研究、海洋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欧洲国家将海洋教育置于重要地位。2007年,由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共同成立的欧洲委员会和欧洲科学基金会海洋分会召开了欧洲海洋大会[5],会议提出“支持各级系统的海洋教育”。同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综合海事政策》蓝皮书,之后欧洲各国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对海洋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各国还组织多种实践活动,加大对海洋教育的投资力度和重视程度,并进行海洋普及教育,使海洋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此不断提高海洋地位,促进海洋发展。
基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需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及国外海洋通识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可知,海洋文化在中国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将海洋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势在必行。
二、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海洋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强国战略的提出,培育大学生海洋意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教育缺失、海洋教育平台缺乏的问题,培养海洋人才,建设海洋强国,首先需要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海洋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我国海洋教育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海洋教育中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海洋意识淡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但中国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海洋意识淡薄、海洋知识缺乏的现象,自古以来,大陆文化就在中国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重陆轻海,加之明清以来“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陆主海从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即使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是被西方列强从海上打开侵略内地门户的,海洋在中国的地位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大学生甚至对中国海洋国土面积和海岸线长度没有准确的了解,更遑论其他海洋知识。此外,他们不能准确认识海洋的重要性,看不到海洋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与国家发展战略背道而驰,更与当前国际发展趋势格格不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只有大学生树立海洋意识,学习海洋知识,成为海洋人才,才能满足我国海洋发展需要,符合世界发展大势。
(二)高校海洋教育缺失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海洋教育缺失的问题。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海洋意识缺失现象,这与我国应试教育制度密不可分,大学之前,我国教育都是以考试为导向,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导致学校、家长、学生片面重视纳入考试的科目,对于不纳入考试范围的知识予以漠视,尤其是与生活相关度较小的海洋知识。升入大学后,大学生因专业的局限性导致学习范围更加狭小,只侧重于所学专业知识的研究,较少学习其他领域知识。而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仅仅围绕所开设的四门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涉海内容较少,只有少数涉海高校和沿海院校对海洋知识进行零星介绍,而大多数地处内陆的高校大学生对于海洋知识知之甚少,海洋教育传播渠道狭窄导致学生获取海洋知识的途径减少,海洋教育深度得不到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海洋知识的缺失,导致我国海洋人才缺乏,不利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这就要求我国提高海洋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提升海洋知识的重要程度、民众提升海洋知识的重视程度,使我国逐步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三)海洋教育平台缺乏
海洋教育平台缺乏也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海洋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小学、中学的海洋教育局限于书本知识,往往只有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才能涉及到有关知识,且步入中学后才开始学习,这就使得学生在小学时对海洋知识知之甚少。尽管中学开设了地理学科,但地理作为副科,课程安排较少,教师忙于对书本内容的讲解,课外内容扩展较少,且海洋知识作为地理学科的一部分,在课程中只占一小部分内容,因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讲解,只能以考试内容为重。步入大学后,学生获取海洋知识的渠道有所拓宽,图书馆、海洋教育网站等为大学生获取海洋知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受专业局限性和个人兴趣爱好的限制,有些学生甚至对这些渠道不甚了解,因此难以实现其教育效果,且这些渠道对大学生的海洋素质有一定要求,受众是那些关心海洋、热爱海洋的学生。由此可见,我国当前海洋教育平台缺乏,教育方式单一,普及程度较低,不利于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推进,因此就需要拓宽海洋教育渠道,提供多样化平台,推进海洋教育朝着更加普遍、全面、深入发展。
4.因果关系。我国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指一定的违法行为引起了某种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的行为侵害配偶权的因果关系比较容易认定。第三人与过错方配偶的通奸、同居、重婚等行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配偶权的行为,这无疑会导致无过错方的配偶身份利益受损、从而引起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所以只要与有配偶者发生不正当的婚外性行为即可认定为因果关系成立。
三、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路径
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是对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回应,是解决我国高校思政课海洋内容缺乏的路径,是观照国外海洋通识教育的反思,中华优秀海洋文化有必要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借助思政课这一平台,传播海洋文化。
(一)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思政课的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是高校思政课的目标,也是海洋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海洋教育都是进行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家栋梁。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就需要进行更加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来看,在新的千年,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立足当前国家发展大局,放眼世界变幻莫测的局势,从中可以得出明确结论:必须全面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
培育具有较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要求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将海洋教育纳入其中。海洋教育包括增加海洋知识、培育海洋意识、引导海洋活动,能够提升人的海洋素质,通过对海洋有关知识进行传授,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海洋、了解海洋,激发他们关心海洋、热爱海洋,从而实现合理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事实上,海洋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思政教育因海洋教育而更加充实,且思政课的本质要求与海洋教育的根本目标有其内在一致性,都是以人为主,提升综合素质,思政课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为培育学生海洋意识、激发当代大学生建设海洋强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需要将海洋知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二)以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
中国的海洋文化经过了已知80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由此留下来了大量海洋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涉海内容,为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提供了丰富资源。
第一,将中华优秀海洋文化成果融入思政课。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开始进行海上交流活动,《诗经》中明确记载“相士烈烈,海外有载”,充分说明中国在海上交通、海上贸易方面的基本情况。之后,自秦汉至明清以来,中国的海上贸易和海上交流随着造船业的发展而不断加深,与海外联系更加紧密,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将中国与海外各国连接起来,促进了多元海上文化交流与传播。此外,中国在长期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过程中,还产生了辉煌的海洋文化成果,包括舟船的发展,海洋诗词、小说、绘画、雕塑等文学作品的产生,海洋风俗的形成,海上天气、潮汐变化知识的掌握等,极大丰富了思政课的基本理论内容。
第二,将海内外多元文化融入思政课。随着我国造船技术的提升,航海事业获得较大发展空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以韩国、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部分地区为代表的沿线各国与中国在贸易往来的基础上,还发生着文化交流,在中国文化影响其他国家的同时,海外各国的文化也反作用于中国,二者相互影响,使各国文化逐步走向多元,不断影响着本国的发展,其中所承载的“儒家思想”“宗教教义”以及风俗习惯,都具有强大传播力,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丰富素材。
第三,将中华优秀海洋文化所蕴含的和平开放性及和平发展的优良传统融入思政课。思政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思想品德方面,除书本上、课堂中了解的内容外,可以从中华优秀海洋文化的角度切入,探究其蕴含的鲜明和平性,加深对思政课中的和平发展内容的理解和认同。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奉行和平的国家,不论是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还是新时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无不体现着中国和平发展的优良传统,将海洋文化中的和平性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速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和平的方向发展。
(三)以海洋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海洋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平性、兼容性等特点,当代大学生在了解其特点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其基本特质的影响,感受到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底蕴,从中汲取力量,培养如海素质,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海洋教育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和行为模式上。同时,海洋教育能够扩宽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跳出陆地教育的局限,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以更加宏大的视野看待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要求青年一代具有世界眼光、人类情怀和进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7]。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接力奔跑,这就要求青年人具备世界眼光、人类情怀和进步思想。世界眼光要求青年人以平等、尊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不同国家的文化,坚决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用宏大的视野看待世界的各种情况,增进彼此间的对话与理解,形成天下一体的思维观念。人类情怀要求青年人跳出地域、国家的局限性,将视野投向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困境,在当今这样一个联通紧密的世界里,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要厚植人类情怀,秉持万物一体的思想,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进步思想要求青年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当今世界瞬息万变,面对时代变化,要时刻注意世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从容应对世界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勇立时代潮头。
(四)将思政课作为中华优秀海洋文化的传播平台
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传播渠道狭窄、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提高海洋素质,培养优秀海洋人才,需要加大海洋教育宣传力度,然而海洋教育缺乏平台,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渠道并进、多平台开展的教育模式,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平台,实现了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充分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教育平台开展海洋教育,有利于形成涉及面广、内容完善、效果明显的海洋教育宣传体系。
此外,海洋教育不仅是一门地理学科,更是一门交叉学科,横跨自然、社会、人文多种知识部类,在进行海洋教育时,不仅要在海洋学科进行专门的海洋知识教育,还要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学科进行交融。学习生物时,既要学习陆空存在的动物,还要对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进行了解,激发对海洋生物的好奇心,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学习化学时,带领学生关照海洋中存在的化学资源、化学元素,使他们意识到海洋拥有丰富的化学资源,激发学生开发利用海洋的热情;学习物理时,在了解陆地引力、压力的同时,将视线投向广阔的海洋,了解海洋潮汐、环流、漂流等海洋物理学知识,推动物理学向纵深发展;同时,还可以将海洋教育与外语、历史、美学等学科联系起来,推动海洋教育普及化。
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蕴含着巨大价值,对于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目标相联系,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为国家培养一批充分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热爱海洋,具有较高海洋素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