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2-03-18■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校本民族

■万 利

(湖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一、民族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与主题[1]。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团结工作涉及民族团结进步、农村与城市民族工作等,其深远的意义关乎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也是我国特色与国情所在,在华夏5000年历史的演进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华夏文明,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无穷创造力和强大包容性的民族,作为骨肉相连的同胞兄弟,倡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我们坚持民族特色,立足更高层次,凝聚各个民族,团结一致[3]。民族体育工作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充分发挥民族体育促进身心健康、增进民族认同、促进民族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4]。

民族体育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独具魅力,在增进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价值。我国自195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了民族间文化融合、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与象征,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各民族间的大家庭成员关系,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交融互鉴[6]。

民族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新时代赋予了传承、转化、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领地,其理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并通过民族体育在高校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推动高校各民族学生之间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立。

二、培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从确立到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训练、科研的优势,并基于学校办学条件与武陵山区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进行课程建设,对地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研发、创新、实践、推广和服务,引领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示范、引领民族院校传统体育科学研究前沿、引领全国优势项目竞训范式,提出“传承、创新、引领”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理念,在学校及社会产生广泛而显著影响。

(一)培育:立足校本开发

通过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列为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使其完成从学院特色课程到校级精品课程再到省级精品课程的升级。课程注重内涵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校际间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教学团队教科研能力,并致力于省级教学团队建设,依此转化应用,拟定发展的核心方向,将体育教育专业锻造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将体育学学科建设为部委“重点学科”。

(二)探索:基于科学研究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注重田野调查,积极为省内体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加强与政府部分联系与合作,将调研报告呈现给所在区域相关部门,力争获得厅局级、省部级领导签批;将整理的优秀成果积极申报各类地厅级、省部级乃至国家级成果奖励;组织学科团队申报各类、各项教研、科研课题;通过论文发表、主编教材、出版专著、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数据库、申报专利等为样本课程的发展夯实基础。

(三)转化:教学实践互构

利用好从县市级到省级直到全国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一平台,通过将教学与运动训练紧密结合,让师生在重大的赛事活动中充分检验教学成果,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宣传自身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实现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共建互构,展现其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成果,在全国各高校呈现出示范引领效应。

(四)服务:社会广泛影响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师资培育与运动实践,教师、学生在全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优秀运动员”“优秀裁判员”“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电视、进广播,充分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力争获得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表彰与荣誉称号,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三、推动传承转化,体现成果价值

以校本课程为中心,解决过去“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相互脱节的尴尬处境,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发展模式;解决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失范的困境,形成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依托,传承民族体育基因、传授民族体育技能、传播民族体育文化,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创新、民族体育基地创建、民族体育项目创编,从而完成民族体育活态传承、民族体育转化创新、民族体育竞训范式的引领。

(一)准确定位:确立校本课程,明确培养目标

重点解读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评估、定标、组织、实施、评价”等五位一体化的建构与实施,利用武陵山及周边区域性民族体育项目特色,将整理、精炼后的民族体育项目纳入课改,准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持续优化:建构培养方案,探索实践创新

围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德才兼备、文理兼通、富于开拓创新、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的目标,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列为学院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创新能力,并构建成融传承、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体育实践类课程。

(三)搭建平台:实现科教融合,发挥联动效应

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基础上,借助体育学院搭建起校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省级教学团队、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等平台,极大地推动运动训练和教研科研:一方面,成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队,代表全省在全国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另一方面,依托训练和教学,形成“教学-实践-科研”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共建共生,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完善体系:拓宽培养途径,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协调、教学与训练统一,让学生在学习中传承民族体育、在传承中宣传与推广,在推广宣传中普及,在普及中形成竞争,从“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构建→学校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参加省级项目的比赛→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台演出,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升级与教学改革的升华,形成相对成熟的“课内整合、课外组合、全程导师”的多途径能力培养体系。

四、依托民族体育,推动成果创新

(一)以区域资源为优势,创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项目运动特点,探索独树一帜的“课内外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课内“学”和课外“练”的方式督导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延长训练时间。以竞赛、调研等形式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外,有效地解决体育教学与训练脱轨问题,以竞赛、调研等形式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外。

(二)以平台创建为契机,狠抓“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在争创民族传统体育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等平台的契机下,教师要以团队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担负体育专业及全校公体的教学科研任务,持续优化“双师型”师资团队。

(三)以训练基地为依托,实现“领头羊”优势项目地位

依托省级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及其他各类训练基地,依托所在区域人才及地理性优势,重点打造传统优势项目、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致力于培养一批服务地方、区域的全省乃至全国民族体育项目冠军。构建科学化的运动训练手段,在运动员选材、训练、竞赛、康复等每一个环节都配备教科研人员跟进把关。

(四)以文化传承为使命,探索“产学研”传承创新路径

以“传承、创新、引领”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理念,力促学生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掌握民族体育理论及技术,发挥民族体育运动的价值功能;同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摆手舞、肉连响、抢花炮等引入体育教学中,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竹马与足球融合创新,建设性地编排了竹马球表演项目,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性发展;将民族传统体育与地域商业、电台、多平台联合合作,实现其创造性转化等。

五、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体教融合

(一)构建民族体育传承路径,推广校本课程改革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完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高脚竞速、三人板鞋竞速、陀螺、蹴球、珍珠球、竹马球、民族健身操、毽球、舞龙舞狮、抢花炮、肉连响、摆手舞等民族优秀体育项目和文化的校园传承,秉承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承载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二)坚持校本课程创新实践,培养地方专项技能人才

坚持校本课程创新、专项技能训练创新,通过创编诸如棉花球、民族健身操、竹马球等项目,将其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展演,实现其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推广;创编地方性民俗歌舞,推动其进行舞台展演,将校本课程教学成果转化推向新的高度。除培养在校大学生外,可在社会培训中培养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教练员、运动员,这些专项人才将成为支撑地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完善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实现社会服务成果转化

成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团队,坚持以技能训练与科学研究为重点,提炼形成系列化教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来源于实践,又反哺运动训练,从而提升整体教学与科研能力,形成有效的运动训练与科研服务机制。一方面实现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现了高质量民族体育成果的产出,以更好地服务当地的体育文化建设。

(四)分享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引领地方高校体教融合课改实践

通过系列成果转化,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效果,如竞技水平的逐步提升、科研服务能力的逐步增加等,学校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成果的产出,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服务,继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借助民族传统体育代表团的突出表现、教练员的优秀指导等获取领导、电视台、报社等的关注,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更生动地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类似活动,实现了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互通,深化了体教融合,由此得到社会、同行的广泛认可,进而产生深远影响。

六、借助民族体育赛事平台,铸牢“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同时提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应该热爱祖国,身心健康、体魄强健[8]。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强身健体教育功能,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并借此加强民族团结与共同体意识的筑建。

通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国家级赛事及省级赛事平台,将校内各个民族同胞紧密相连,不断增进各个民族兄弟姐妹的深厚亲情,让各民族学生在学校中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中的其乐融融、美美与共。同时,通过学校为辐射中心,积极推动学校周边民族体育的开展,籍此传播民族地区文化,宣传民族区域发展成就,体现区域自治优势,引导区域内各族人民倍加珍惜民族团结,促进区域和谐,为强化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汇聚力量。

民族体育在学校落地生根,是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校本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推动“一校一品”落实,助推民族体育课内外体育活动开展,并结合学校运动会等展示活动实现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通过民族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并结合地方院校民族区域性特点与需求,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及体育学院专业课程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成立各类竞赛项目运动训练队,通过创编民族体育项目实现其现代化转型发展;同时,借助协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从德育的角度有效提升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推动各民族学生之间、民族高校之间、民族区域之间的共同体的意识,从而实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民族
我们的民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多元民族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