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的四重维度

2022-03-18刘白杨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政

刘白杨

(江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1]。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彻底的批判性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属性。

本文讨论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及其在民族、历史、文化、政治和生态等领域的多样复杂理论形态,对当代中国社会影响极大,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现实问题,越来越深地嵌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甚至演化成人们普遍遭遇的精神困境和心灵危机。积极批驳和抵制虚无主义,是高校思政课应当承担的重要使命。

一、价值维度:把握批判虚无主义的价值旨归

站位决定地位。高校思政课引领青年大学生批判和抵制虚无主义,首先要站在为社会主义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制定精准目标,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传导主流意识形态。

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为了什么?首先,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处于思想文化交流和交锋的前线,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成为意识形态渗透和演变的对象。思政课批判错误社会思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要义。立德树人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是一项必须扎实推进的复杂艰巨的现实系统工程。高校思政课教学批判错误社会思潮,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着手,多方面、深层次、根本性地彰显立德树人价值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要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引领学生摆脱虚无主义的精神困境,帮助学生从各种不利于全面发展的处境中挣脱出来,引导学生按照人应有的本质去实现自我确证,从而成为真正“完整的人”。

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还以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为现实旨归。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这表现为建设性;同时,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主阵地,这表现为批判性。显然,建设性是主要的、是目的,批判性要服务于建设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批判性无足轻重。相反,建设性离不开批判性;离开批判性,思政课教学就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主流意识形态就经不起质疑、无法令人信服。凡事不破不立,思政课如果不彻底驳倒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对错误的社会思潮不做坚决的斗争,它们就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正如毛泽东指出:“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2]何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当前,虚无主义及其在各个领域的表现样态,无论是理论基础、观念主张,还是现实诉求,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本质上都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高校思政课要发扬斗争精神,破除虚无主义对学生的影响,以“破”大力襄助“立”,从而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

二、理论维度:揭露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

社会思潮批判“不是简单地从机械情感出发,进行情感宣泄和僵化的结论攻击”[3],而是对理论观点的反驳,要揭露观点的谬误以及论证中不自洽之处。当前,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要从理论维度出发,引导大学生认识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

虚无主义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它“伴随着对现代文明的本质和前景的质疑而诞生于德国”[4]。相较于英、法等国,德国属于后发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模式亦不同于前者。18世纪末19世纪初,伴随着启蒙运动的传入和现代化的推进,以理性化为核心的现代思想兴起,德国哲学家主张“理性崇拜”、以理性精神质疑一切,虚无主义作为现代性的并发症由此萌发,并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内容。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虚无主义蔓延到全球。自近代传入中国以后,经过长期演变,“当代中国形成了以虚无主义为哲学内核的多元虚无主义思潮”[5],包括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及政治虚无主义等多种理论样态。这些思潮虽然表现形式和具体诉求各有不同,但都没有脱离虚无主义哲学内核。批判虚无主义、揭露其理论实质,是克服虚无主义及其各种样态的前提。

虚无主义的思想史渊源极为复杂,雅各比、尼采、施蒂纳、海德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家都对虚无主义作了大量表述、指证或批判。对于其观点主张,一般认为,虚无主义开始是对“最高价值的贬黜”,随着时代发展,它“已不只是对上帝以及神圣意识的否定,也是对人的各种规定性及其存在方式如人类性、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性、公共性的否定”[6]。透过这一观点,人们发现,从哲学角度讲,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西方的超验根源及其理性形而上学”[7]。

当前,大学生对虚无主义的种种症候已有所察觉,可能还有过接触,思政课教师也会向学生说明历史、价值等领域存在的虚无主义现象,但高校师生从理论维度对虚无主义的批判不足,充分揭露其理论实质十分必要。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时,可以借机对虚无主义的理论本质进行解释。西方哲学历来有形而上学传统且善思辨,在追问世界本源的时候,提出世界本源是超越经验(自然、现象)的东西,包括上帝、灵魂、自由意志等。例如,泰勒斯认为世界本源是非自然物的“水”;柏拉图认为万物本源是理念,并由此形成形而上哲学。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凸显,经历启蒙洗礼的哲学家们重新思考现代文明的本质和前景,他们大力批判上帝、神灵、传统价值和传统秩序,高呼“上帝死了”,力图“重估一切价值”。本来,由于现代转型、社会剧变,人的生存遭到巨大冲击,海德格尔喻之为人被“连根拔起”,一切解构与重构、摧毁与再建不可避免。但是,一些哲学家在反叛传统时,滑入虚无的深渊,他们不但把传统确立的世界本源——超验的、永恒的、形而上的存在彻底否定,还贬低现实世界的传统价值体系、历史文化,甚至否定一个自在的民族,直至否定人的存在和意义,于是,人们对世界的原有认识坍塌了。为了重筑认识世界,哲学家们创造了“唯一者”“超人”“权力意志”等,把其作为世界唯一的实在、世界和历史的创造者。可以看出,虚无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形而上学,但又不可避免落入形而上学的窠臼,在本体论上,他们否定了“上帝”,但又创造了新的“超验”的东西;在认识论上,他们认为世界可知,但坚持通过启蒙理性和抽象玄思认识世界的本质,体现出了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简言之,虚无主义者无法正确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下,他们将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作“两个平等并列的现成的东西共处的关系”[8],把主体与客体对立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世界产生分离和对抗,那么人应该如何认识自身以外的自然、社会、价值、历史?作为“融身”于世界之中的人,又是怎样一种存在?他们无法正确回答。在教学中,拎起虚无主义理论实质这条线,就可以串起一大片虚无主义的症候和现象,就可以在理论上讲通,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思想认识上自然就透彻。

哲学问题属于精神世界很复杂的问题,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内容晦涩难懂。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现实,“原理”课教学在讲解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时,不宜讲太多复杂的西方哲学术语,而应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观点和理论推导过程逐一辩驳,并在对比鉴别中,批判谬误、坚持真理。当然,教学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带领学生适当阅读尼采哲学原著,帮助他们理解著名的“上帝死了”论断;可以请学生分析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作小说《父与子》中巴扎罗夫这一人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领域的虚无主义形态,其理论实质还掺杂了该领域相关的错误观念。比如,近年来不时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从先验理性、抽象人性出发考察历史,脱离生产关系考量历史人物和事件等错误表现,既体现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也反映了“以唯心主义作为哲学根基的唯心史观”[9],“纲要”课要特别注意运用唯物史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明其错误表现之下的理论本质。

三、现实维度:将虚无主义批判置于现实土壤之中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中无情地批判了现代虚无主义,他“反对从观念本身出发理解观念,而把观念还原为物质生活及其劳动”[10],坚持立足于“现实的人”,揭示了虚无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资本逻辑,提出了克服虚无主义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在同虚无主义的斗争中开辟了前进道路,也为我们批判当代中国虚无主义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必须聚焦虚无主义的现实根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展开。

(一)聚焦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根源展开批判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1]虚无主义在中国的生长、蔓延,有客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根源。虚无主义批判不能仅着眼于观点上的辩驳,在虚无主义的新情况、新动态不断涌现的形势下,“止步于解释性的应对”[12]往往导致思政课教师左支右绌、疲于奔命,所以,还要找到并解决其现实根源。

虚无主义的源头在西方,其症结在西方现代文明,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但这并不意味中国没有虚无主义生长的土壤;相反,作为现代性必然产物的虚无主义,如同漩涡一般不可避免地将中国吸入,孳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首先,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东升西降”成为大变局中最突出的特点。然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激烈对抗仍将长期存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斗争从未停止,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从未停止。比如,文化虚无主义的泛滥,与西方国家鼓吹、宣扬“普世价值”密不可分;又如,历史虚无主义在观念上体现为对历史、传统的虚无和否定,似乎只是思想意识领域的问题,实质上却包含了极强的政治诉求,而且经常被作为反华工具,对我国国家政治安全挑战极大。这是当代中国虚无主义存在的总的政治背景。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发挥决定性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市场的逻辑和资本的力量在经济领域得以运用,并不断侵染其他领域,世俗化和物化的现代性特征逐渐暴露,导致当代中国人在价值取向和生存论意义上的虚无倾向。如:否定崇高价值、丧失价值判断标准、以个人主义消解集体主义、追求实用和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等,甚至在“物”的驱使下无法达到个人的自我确证,否定个体生命与意义。

再次,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对外的借鉴性。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长,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根源。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现代性问题的产生和变迁,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人们必然会遭遇诸如如何看待历史和现实、人的存在有何意义等问题,由于认识论的偏差或谬误,就可能滋生否定、怀疑、焦虑、颓废、反理性等现代性症候;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如拜物教、极端利己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相对主义、新文化保守主义以及“普世价值”论等,在相互交织采借中,虚无主义发展并蔓延到诸多领域,演化出复杂的虚无主义样态。

最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有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还比较多,如民生问题、环境问题、腐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既滋生了各种虚无表征的社会心态,又是各类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诸多哲学家已关注到技术“统治”人造成的存在危机问题,尤其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人的生存空间网络化程度加深、虚幻感大大加剧,“虚无主义也正在发生‘网络空间转向’”,“网络虚无主义现象正加速蔓延”[13]。

虚无主义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冥思,高校思政课对虚无主义的批判,决不能从观念出发,进行空洞、臆造的思维抽象,必须将虚无主义置于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概论”课在讲授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及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概况等内容时,应引导学生坚持学用结合,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对接,运用理论知识来解释虚无主义现象、解决虚无主义问题,这样就能增强教学实效,杜绝理论课“空对空”说教的弊端。

(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破除虚无主义

聚焦现实根源后,为把虚无主义批判提升到更高层次,思政课还应立足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通过引领学生去正确认识和积极投身当下的、切实的、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破除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蔓延到全球后,虽几经变迁,仍留有深刻的资本主义烙印。在中国这样的非西方的后发现代化国家,虚无主义诉求必然指向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资本生存逻辑。近代以来,虚无主义传入中国后,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我们未能用自身传统价值去对抗西方文明,反而表现出虚无自身历史、传统和民族的特点,并产生“全盘西化”的诉求。当今时代资本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国际舆论依然呈现西强我弱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克服虚无主义,解决虚无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实质上就取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的结果,取决于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能超越现代性赘生的虚无主义吗?马克思曾深刻揭示虚无主义的症结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逻辑,他推演出了资本逻辑导致虚无主义的过程:“钱蔑视人所崇拜的一切神并把一切神都变成商品。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是一种独立的东西。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14]当人类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资本逐利性暴露,商品交换成为经济中最基本的现象,资本统治了社会。同时,在精神层面,由于现代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导致传统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价值体系被颠覆,“超验物”不存在了,金钱取代了它的角色,人们沉迷于“物”的占有和消费,衡量世界的标准变得唯金钱论、唯有用性,人的存在丧失崇高感和意义感,最后演化为整个现代社会的思想危机,资本逻辑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虚无的终点。而且,由于理性形而上学服从和服务于资本生产,“资本是理性形而上学滋长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土壤”[15]。因此可以说,资本逻辑不仅是虚无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虚无主义理论根源——理性形而上学的生成土壤。可见,要斩断虚无主义生成的链条,就必须驾驭和超越资本逻辑。这就启示我们:克服虚无主义关键在于克服资本逻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能有效应对虚无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要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既肯定资本逻辑的历史作用,又必须揭示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牢牢把资本逻辑掌控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防止其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从而实现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也是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基石。“概论”课可以从各个角度宣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讲清楚成就背后的深层原因和逻辑,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底气。有了这个信心和底气,大学生就会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潮流之中,在遭遇虚无危机时保持定力、积极应对,以脚踏实地的现实努力肯定自我、消解虚无。“原理”课在讲“资本主义的矛盾本质”时,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方资本运作危机、“迷惘的一代”等案例,请学生独立探究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困境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进一步深化认识,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主体维度:立足人的主体性批判虚无主义

由于虚无主义植根于人的生存体验,而高校思政课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增强人的主体性为目标,所以,最后要从主体维度出发,立足大学生的主体性展开虚无主义批判。

虚无主义几经演进,从虚无神圣意识、最高价值,到虚无传统历史文化、政治统治、社会秩序、道德审美、集体精神等,最后虚无人的存在和意义,对人的主体性危害极大。在现代性境遇下,作为主体存在的人,本来应该通过自觉能动地选择、创造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却被资本逻辑控制和制约而无法达成;本来应该自主地占有和支配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自身劳动力,结果却被“物”所支配;本来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实现预期目的和自身发展,却丧失了自我实现的衡量标准。马克思、恩格斯曾批判虚无主义思想家施蒂纳等人:“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16]施蒂纳脱离现实社会关系创造了“唯一者”,并将法律、道德、社会规律等全部当作“限制性外壳”抛弃,表面上是“自我”“利己”的张扬,实际上却是“思想的吹牛”;表面上标榜“唯我”“自由”,实际却遮蔽了人的本质。这无疑会导致人的主体性所包含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遭到压制和颠覆,无法充分彰显,并引发“人为何活着”的疑惑。对此,虚无主义者的答案沿着两条路径延展:一是拜金主义,既然“上帝”退隐了,资本当道,那就金钱至上,以获得金钱达到自我的满足和实现;二是颓废、迷惘或狂乱、放纵,既然“理想”“法则“价值”“秩序”失效了,心灵归宿何在?是不是“怎么做都可以”?

由于中国社会一直是注重现实生活的世俗社会,中国的虚无主义话语往往脱离哲学思辨的层面,而与现实的民生问题、利益诉求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务实求效,理想主义色彩较淡,重视追求个人价值和利益以及现实性的生活和感受,相比宏大叙事,他们更关注利益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然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中,主动追求全面发展的力量尚且不足,在个人现实境遇受挫后容易遭受虚无主义侵袭,流露出颓废、悲观、娱乐至死、无厘头、逃避等情绪,出现主体性自失、异化等问题。一般而言,当代青年的虚无感,与其说来自对“历史向何处去”宏大主题的疑惑,不如说来自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尚且停留在社会心理层面。但也要注意,在特殊时间节点、在“有心人士”有意操控下,群体心理很容易会过渡到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质疑,这才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思潮大有市场。因而,思政课育人要从人的个体性存在出发,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需要,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人的主体能力,尤其是认识和应对现实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彰显人的主体性。

具体而言,“基础”课在这方面多有可用力之处。比如,在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内容时,一方面,应引领学生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人的主体性,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发展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批驳虚无主义的抽象人性论错误,克服虚无主义剥离一切外在束缚、脱离一切社会关系和物质基础的抽象主体论观点。另一方面,虚无主义否定生命的意义追求,人失去超越性的目标,往往滑向空虚堕落或者以金钱衡量世界,应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自觉的主体性发挥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在现实的世界中、使用现实的创造性手段来实现理想,既可以防止“远离崇高”的庸俗空虚,又可以抵御逆境挫折下产生的颓丧和“躺平”心态。此外,“基础”课教学还可以针对青年中存在的泛娱乐化、消费主义、“饭圈”文化等现象,着力批判其遮蔽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本质的虚无主义倾向,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现实的、独一无二的、“自为的主体存在”的个体,其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是何等珍贵,帮助学生以自觉的主体性把虚无驱逐得无处遁形。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문학을 통한 과정사정(课程思政)교육 방안 연구
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有互联网思维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