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研究

2022-03-18邵彦敏赵业程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工作

邵彦敏,赵业程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引言

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整体规模高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0%;而从网民群体占比来看,学生占比最大,为21%,是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分布力量。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维和沟通交往方式也在发生改变。融媒体环境的高效传播和聚合效应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着深远影响,特别是各种错误思潮在多样外壳的裹挟下涌进校园,给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判断和行为取向带来不良诱导,使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权威受到严峻挑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遭到冲击,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被置于极度复杂的生态格局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务必要把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握在手中[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国家根本制度,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筑牢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高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战略基地,也是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其不仅承担着建设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任务,而且担负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职责,还肩负着培养青年人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在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优势整合的融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环境的深层次变革,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好融媒体新优势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探析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多维进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高效开展,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贯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意义重大。

二、融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释述

(一)融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1.融媒体的概念。媒体一词源自拉丁语言“Medius”,意指两者之间沟通信息的媒介。目前学界关于融媒体的概念,尚缺乏权威性名词释义,国内学者多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浦尔教授所提出的媒介融合为基础,认为融媒体(Media Convergence)是指借助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禀赋整合、优势互补,实现资源互融、利益互利的新型媒体融合发展模式。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强调媒体的传播方式,大众媒体、自媒体着重表达媒体的价值属性,融媒体则致力于表达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顺应当下分众化、差异化的信息传播趋向,以创新发展为概念前提、扬优去劣为目标手段,在数字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建立和谐互补的新式媒体关系,由单一媒体自身竞争力转化为多媒体的综合竞争力,以期达到1+1>2的实际效果,最终实现媒介传播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融媒体的特征。融媒体之所以能够不断拓宽信息传播的有效覆盖面、提升信息交流的立体感和丰富度,使得意识形态传播面对的生态环境、平台架构、话语体系发生新变化,主要在于其显著的传播特征优势。

第一,媒介融合性。融媒体旨在破除新旧媒体的界限壁垒,将纸媒、广播、互联网等各自优势进行科学性的深度融合利用。它不等同于所有媒体的简单机械集合,而是侧重于各个传播媒介间的互融贯通,通过借助图文、影音等不同符号特质进行信息知识的有效传播,将新旧媒体更加有机地糅合在一个传播体系中,进而增强信息传播的系统综合性、形象立体性和直观表达性,更契合当下大众的思维表达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信息传播实效。传统意义上的媒介融合主要有同业融合、跨界融合和传播终端融合三种形式,时下以跨界融合和传播终端融合为主,在手机、iPad等方便易携的电子产品迅猛发展下,借助报刊、互联网等全媒体网的架构,将信息集合在一起进行统一终端的管理发布,使得现代终端产品与传统平台高效衔接,实现各种自媒体优势效用发挥的最大化。

第二,海量及时性。融媒体环境下人们处于“信息爆炸”状态,从媒介内容到终端平台的全面融合加速了信息的产出和传播,海量及时性成为融媒体的核心优势。位于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用户都是信息的传播者,融媒体环境下生产和传递的信息量是单一媒体所无法企及的,每个人都被不限时不限地的海量信息所包围,持有移动终端的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借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获取信息,实时即达的信息传播大大提升了传递效率。与此同时,融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存储也不再受传统纸媒版面、时间等要素制约,除非人为刻意清理或者服务终端受损,信息能够以数字形式较长时期地存储在巨大服务器中。不仅如此,海量及时性还体现为强大的检索功能,以“百度”“谷歌”等为代表的专业化检索引擎方便用户及时查阅、拷贝、下载,在彰显网络检索便捷的同时也反映出媒介融合下海量信息的及时传播特征。

第三,交互共享性。融媒体时代传统的信息产出与接收的固定主体和单一方式均被打破,单个媒介的传播中心地位和传统传播格局已然发生改变,每一个媒体用户可以是信息的产出方,亦可以是信息的接收方,双重身份的获得进一步推动信息的共享交流。多媒介的融合交互形式,使媒体用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他们借助各式媒体平台、信息终端进行信息的传播,利用各个媒介的传播优势建立起“一对一传递”“一对多传递”“多对多传递”的多维联系。“媒体互融”的多向传播模式,意味着信息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越了时空的壁垒界限,在传播速度、内容和方式上不断创新,在不同终端、媒介间的传播共享使得信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交流碰撞产生更多新信息。

(二)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

1.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概念最早在19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其具有现实性和总体性等不同于一般哲学理论的突出特征,试图为一切观念的诞生奠定一个科学化的哲学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意识形态的具体概念阐释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学界一般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观念的上层建筑”视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广泛传播。俞吾金教授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作了进一步归纳概括,认为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经济基础并依托于上层建筑形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感情、表象以及观念的总和[2]。总言之,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反映社会或者阶级利益的系统化、思想化的理论体系。

2.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意识形态安全是由“意识形态”和“安全”组合而成的复合词语,“意识形态”指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安全”作为相对中性的词语,代表未受到威胁、危险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意识形态安全整体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政党抑或是集团利益的思想理论体系不受威胁的状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往来愈益密切,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日益激烈,意识形态安全虽作为国家安全的“无硝烟”领域,却是维护国家发展安全不容忽视的要点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决定意识形态安全的要素并非固定不变,任何国家都要不断结合自身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发展实际,不断调整自身意识形态安全要求和工作部署。目前,在我国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就必须牢牢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发展,维护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各项利益[3]。

三、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机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担负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要充分认识到融媒体在价值理念、互补优势、路径匹配等方面提供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序进行。

(一)价值相辅,明确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理念的必要

融媒体建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引领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点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借助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价值影响力版图,切实掌握舆论场主动权,以此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因而不论是自身的功能演进,还是价值构成,融媒体发展始终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借助“报、端、微、网”等各式媒介资源,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融合质变的传播理念,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价值相辅。高校是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阵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严守意识形态防线,做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发挥好高等教育的良性指引和正向指导作用,实现学生社会主义觉悟和素质的淬炼与升华[4]。眼下,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接收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融媒体发展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在价值层面的相关性,要求在实践层面推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科技的高效融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二)优势互补,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方式的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传播平台,不但有多媒体叠加与海量信息的高效聚合,更催生了譬如VR、AR、云端计算等系列网络新生业态,涉及移动运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多种新型媒介形式。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显著优势,可构建新式的信息聚合机制,在传统传递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引导作用更为凸显。新型媒体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度更高,技术体验感更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实际效果,在传统媒介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较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新型媒体的效用发挥。因而,融媒体发展背景下的新技术优势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供给重要的建设资源,因为微信、微博、学习APP软件等更加贴合当下大学生的接受方式,使得传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创新性不足、契合度不高的问题得以有效弥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方式实现极大拓展。尤其是近年来,官方公众号、官方微博在高校内外宣传中展现出的新生力量,借助热点问题实时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契机,以浏览、点赞、转发等散射方式予以传播,有力提升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路径匹配,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机制的实效力

融媒体在新时代发展契机下应运而生,它以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建设手段,借助海量的信息资源、及时的更新速率、交互的沟通效能,有效满足用户极致愉悦的视听需求,充分放大传播方式的实际功用,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机制,打造着高效的线上线下同心圆,极大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领力,深深吸引广大高校学子置身于其中。因此,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践行路径亟待突破的当下,融媒体这一全新的媒体建设方式,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路径的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拓宽了发展局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借助融媒体发展供给的技术特长和平台优势,特别是其在青年学子中有较高的受欢迎度这一独特优势,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主动参与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致力开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一方面,挖掘传统媒体系统扎实的传播优势,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新媒体及时高效的数据优势,强化意识形态教育阵地,从而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匹配有效的路径选择和路径依赖,不断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实效力。

四、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现实挑战

融媒体的纵深发展在改变传播样态、改造舆论生态的同时,也使得高校的教育宣传面临着严峻挑战。融媒体开放传播模式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消解威胁,圈层化的交流方式、离散化的组织结构等带来中心传播与节点传播的矛盾冲突,特别是错误言论在融媒体环境中升温发酵的舆情风波,更是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开展、管理难度。

(一)融媒体开放化的传播模式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消解威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受世界文化多元激荡、国际经济交融互通的影响,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存在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使得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愈发纷繁复杂,也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剧烈冲击。借助新的技术革命和5G时代的发展契机,融媒体开放化的模式日趋凸显,非主流意识形态侵入的隐蔽性和诱导性更强,在海量信息、多元媒体的环境之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利用开放式的传播形态,各种非主流思潮在网络等新平台发声以试图博取大众的支持,借助开放的舆论生态不断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致使主流与非主流思潮对峙抗争[5]。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手段,设下层层“意识形态陷阱”,借助广告、影视、网络等媒体形式大肆散布谣言,恶意诋毁中国共产党,歪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致使非主流思潮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蔓延。而广大青年学子正处于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理念预示着未来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因此,融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的斗争碰撞,使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向高校渗透,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消解威胁,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深处网络前沿、涉世未深的青年学子一旦被蛊惑利用,将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二)融媒体圈层化的交流方式阻碍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高效开展

融媒体圈层化的交流方式,是指在网络等媒体生态空间中,由于信息定制化推送以及个人社交圈子化所形成的信息交互在特定圈层中进行传递的现象。一方面,用户在网络空间中多以朋友圈、微信群等层级化形式存在,进而使得群体抱团呼应、组合发声,甚至主导群体内意识形态的言论走向;另一方面,融媒体环境下移动端依据用户个人喜好进行推送,造成个体被特定信息围困,形成一定范围内封闭式的信息环境,更加威胁着意识形态的安全。当下,圈层化已然成为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交流方式,特别是在这种封闭的圈层信息环境中,大学生参与讨论的话语范围和空间更广泛,其中难免掺杂有违道德规范和法律底线的不良舆论,为高校内社会多元思潮的泛滥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圈层化的交流产生的不同群体层级,往往具备不同的价值认同或者群体立场,融媒体环境下相对更加自由的讨论条件极易产生学生群体中情绪化的观点混战,如若不能及时发现引导,难免造成群体之中观点论战的混乱局面,严重危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因此,融媒体建设下圈层化的交流方式,一定程度上切断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无形之中有如一道壁垒将高校教育主体隔绝在外,给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高效开展带来较大困难。

(三)融媒体离散化的组织结构加大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管控难度

相较于传统媒体专业系统的组织结构之下层层审核的“把关”过程,融媒体环境下,借助于互联网的开放共享机制,使每个主体可以迅速地在媒体平台上发表言论,用户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传递者,离散化的组织结构不可避免影响着舆论生态的空间布局。传统意义上的高校管理工作大多围绕学院、年级、班团等组织展开活动,学生群体在组织内部担负一定责任、发挥主动精神的同时,主要以服从组织领导为基本取向。但是,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于网络空间,一方面,实时聊天工具、互动平台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三空间”,使得学生主体个性化、自主化的状态更为明显,集体关系淡化、组织意识弱化,学生群体本身也呈现离散化的组织特点,无疑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传统媒体时期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往往依赖于规则纪律约束下的系统知识的学习熏陶,但是融媒体时代网络化的生存方式,碎片式的实时信息获取成为学生信息补给的重要方式,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产生极大阻力。因此,融媒体离散化结构之下,学生集体组织观念被大大削减,非主流意识无形之中的长期浸染,严重干扰学生的认知意识和价值判断,加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管控难度[6]。

(四)融媒体专业化的迭代机制提高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创新要求

融媒体时代以“全员媒体、多元媒体”的深化发展塑造了主体互动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借助其专业化的技术迭代优势,参与信息生产传递的全过程,致力于提升媒体传播效能的体验度和覆盖率。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之下,要求配备与之相对应的人才队伍来实现信息质量、应用运行、平台管制的专业操作,参与其中的媒体人既是信息传播的前沿力量,更是利用媒介技术的优秀表率,从而能够推动媒介的质变融合,实现媒体一体效能的最大化,促进融媒体建设向纵深发展。因此,对于高校环境而言,融媒体提供的迭代技术优势迎合当下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十分符合年轻人对于知识信息的接受方式,相较于借助传统媒体相对固定化的引导教育,他们往往对新媒体技术、新产品业态充满着兴趣和好奇,更倾向于以新颖独特的形式接受意识形态教育。因此,针对融媒体专业化迭代的现实,一方面,要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自身必须加强媒介素养,能够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挖掘传统内容的传播亮点,肩负起高校“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加强媒体聚合技术的运用,借助融媒体平台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这无疑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带来全新的发展要求。

五、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实践进路

面对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求我们科学理解和合理把握新格局下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和技术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理论传播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重视和强化融媒体平台的高效运用,增强主流话语的传播力和引领力,在融媒体背景下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加强党的领导,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实质在于确保意识形态走向的主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媒体聚合技术的先进手段,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健康良好的舆论生态[7]。党的领导作为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肩负着首要职责,因此,必须落实党的领导责任,把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牢牢握在手中。一方面,加强高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自身主体责任,关心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业务,筑牢意识形态的领导防线;始终确保高校各教育部门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与方向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全面保障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握在马克思主义者的手中。另一方面,发挥好党员模范作用,严守意识形态融媒体阵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新媒体优势有机结合强化理论引导的同时,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守门人”的工作,坚守党的组织原则、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层层压实、步步把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队伍培育,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话语权

意识形态斗争归根结底是话语权的斗争,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离不开一支立场坚定、力量充足、业务精湛的高质量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推进过程中,必须着力加强队伍培养,主动占据意识形态融媒体阵地,借助又红又专的工作队伍,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8]。一是科学组建队伍,汇集多方力量。高校以党委宣传部为主体,吸纳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优秀学生代表融入其中,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建立媒体功能智库,紧跟国家政策推进融媒体中心的组建,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实力水平;结合学校自身教育特色制定意识形态工作方案,协调部署其他部门和单位将意识形态安全落实在工作的各个环节,聚焦学生群体的表达需求与探讨需要,实现传播机制、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有效优化。二是加强队伍培养,发挥媒体合力。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分期、分类的培养机制,组织管理人员、教师专项学习,增强融媒体技术运用能力,高度重视融媒体平台的合力应用,依据学生群体特征借助微信、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进行舆论引领、热点解读、心灵沟通等活动,打造网上“红色阵地”,使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发声接地气、活动聚人心,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话语权。

(三)加强制度建设,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管理权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保障机制,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规则约束,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管理实效。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贯彻落实,必须强化制度约束力,抓严管好融媒体平台在校园推广建设的全过程。一是落实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明晰各级主体与主体职责。必须清晰学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及组织宣传部门等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遵从以上率下、上下结合的工作安排,按照分级分层、专人专责的制度原则,建立定期部署、核验、通报制度,并将其作为部门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从严从细织密意识形态工作的管控网,避免工作的层级削弱和内容泛化问题,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加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评价体系,做好融媒体形势下意识形态风险的评估研判。各级组织部门要强化制度执行监管,建立意识形态安全动态评价机制[9],在推进校园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同时,构建系统化、及时化、常态化的意识形态预警体系,借助“人工+技术”双监测手段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同时,加强高校融媒体舆情管控,联合多部门制定舆情处理应急预案,利用融媒体大数据获取全方位的信息资讯,力求提早介入、尽快处理,严防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漏,全面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防线。

(四)加强创新设计,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体系,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之下,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树立创新思维,结合融媒体新兴的传播形式和便捷的传播手段,切实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主动权[10]。一是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平台宣传效应。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融媒体资源,以学校官方媒体平台为矩阵核心,宣传部门、教学单位、社团协会自媒体平台为矩阵外层,做好信息的舆论引导和上传下达,由点到面逐层深化,结合融媒体这一全新的传播平台,以更贴合实际生活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营建出富有时代气息和吸引学生群体的工作生态,让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二是创新理论教学模式,营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高校思政理论学习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创新教学设计、增强理论知识学习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具有关键价值,要求思政教学工作者必须突破单一传统的传授方式,具备媒体融合运用的理念思维,借助融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体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11],夯实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理论根基。

六、结语

总之,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过去单一媒介传播的固有格局,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媒体与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改变了意识形态的固有传播方式和传播领域,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在充分把握融媒体传播特征的基础之上,借助媒体融合的优势,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全面确保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猜你喜欢

信息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健康信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