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理据、内容与路径
2022-03-18吉标
吉 标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济南 250014)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既功在当代,也会泽及后世子孙,增进人类福祉。目前,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乡贤文化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当时朝廷对有作为的官员、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之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后来,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贤达之士,皆称为“乡贤”。乡贤的嘉言懿行代代流传,形成惠泽一方的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和激励着民众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引领社会风尚,维持社会和谐,促进家国认同。[1]
近年来,乡贤文化不仅成为报刊媒体关注的社会公共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领域对其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全国很多地方政府都将乡贤文化保护和重建作为区域文化建设和品牌提升的形象工程,并采取多种途径、协调多部门予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可以说,乡贤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传承而保存下来的优秀乡土文化,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资借鉴、利用的一种重要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是推进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乡贤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理据
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乡贤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将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具有充分的内在理据。
(一)乡贤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国家力量。历经五千多年文明孕育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茁壮成长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近些年,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已纳入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学校全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3]同年,教育部又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分学段有序推进。[4]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环节、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推进与实施方案。
历代乡贤身居乡里,立身行道,修身传道,堪称楷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们身上蕴含着崇德向善、克己奉公的个人修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这些都构成了传统乡贤的精神传统。乡贤文化是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村为空间,以乡情为纽带,以实现乡村和谐发展、乡民安居乐业为指向,它蕴含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观念,体现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展现了“求同存异、以文化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中华人文精神。[3]可以说,乡贤精神将儒家道德教化与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乡贤文化也是支撑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层力量,在宗族自治、民风淳化、伦理维系和乡土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各地优秀的乡贤文化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增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可以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的地域特色,有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在地化。目前,积极开发乡贤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促进乡贤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也是关涉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二)乡贤文化是增进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
国家认同主要是指公民对国家的认知以及对国家的主权、制度、历史传统以及精神价值等方面的体认,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国家忧患意识以及国家自豪感等。国家并不是抽象、虚幻的,而是现实、具体的,国家是以乡土(故土)为基础构建的。“国家为乡土之集体,乡土犹国家之细胞。”乡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人类生存的根基。人无论走到哪里,身上总会带有乡土的烙印,怀有乡土的情感。乡土情感是个人与国家间最淳朴、最动人的根基性情感,是形成国家认同的基础。“乡土之爱是自我、亲友、家庭、邻里之间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爱其土物,乃能爱其乡土,爱其本国”。如无乡土情感,自我乃至邻里之爱无以扩展,爱国情感亦无法奠基。
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国民对于乡土的情感之上。乡贤多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而乡贤爱国一般始于爱乡。因而,“欲引起儿童爱国心,必自乡土志始。”可以说,乡土文化作为国家认同的精神根基,深深地植根于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成为国家认同建构中最不可摧毁的磐石。乡贤是乡土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本乡、本土的社会精英,看得见、记得住、可亲近的道德楷模。作为亲缘性的文化人物和精神偶像,乡贤最易得到乡人的爱戴,也最能激发儿童见贤思齐、立志成才的心理。乡贤文化是国家民族文化的一环,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乡土资源,是儿童可观、可访、可考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基本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各种校内外资源,以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价值。在当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应重视乡贤文化的开发与传承,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乡贤文化融入学校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操,提升乡土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尊自重的健全人格,进而培养其了解、尊重和爱护他人乡土的胸怀,激发培养其爱国主义的情感。
(三)乡贤文化蕴含着立德树人的古典智慧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同年8月,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立德树人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所立的是崇真向善之德,培育的是中国人,立德树人因而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7]
乡贤文化滋养形塑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立德树人的智慧宝库,其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基本精神中蕴含着宝贵的育人智慧。在理想信念方面,乡贤文化以成圣成贤作为理想人格与人生追求,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提高人生境界,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激励着历代贤人义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民众幸福而努力抗争,不畏牺牲,留下了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与壮美诗篇。新时代语境下,立德树人就是强调要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关注民族前途与国家命运,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兴盛、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在价值取向方面,“仁”是乡贤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人之为人内在价值的肯定。中国历代乡贤,在义利取向上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在国家与个人关系上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家庭关系上以孝为本,父慈子孝,夫妻恩爱,长幼有序;在人际交往中以“爱人”为原则,由己达人,仁民爱物。总之,乡贤文化强调的孝老爱亲、扬善扶正、见义勇为、敬业乐群、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滋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在精神追求方面,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在于识别民族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性。历代乡贤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构成了我国乡贤文化的精神传统。乡贤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蕴含着鼓舞人心、凝聚动力,铸就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新力量的过程中提供丰厚滋养和精神财富。此外,乡贤文化中蕴含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家教智慧和家族教育传统,通过言传身教、礼仪规范、纲常伦理、蒙学孝德、修身成贤及化民成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情操得以精进,人人向善,自然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乡贤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把文化育人融于日常生活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参照。
总之,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存下来的先进文化、榜样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源泉,是滋养中小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源头活水,为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深厚土壤。
三、学校课程建设可资利用的乡贤文化资源
课程的本质功能在于育人。课程育人是全面、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持。当前,传统文化课程是实现课程育人的重要一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中,需要对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梳理、分类和整理,取其精华,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融入学校课程实践,促进课程育人的实现。
(一)名人家风家训
家族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很多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涌现出长盛不衰的乡贤家族。他们不仅对政治经济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在文化上也颇有建树,对伦理秩序的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历代先贤崇文重教,兴塾办学,耕读传家,修德养性。他们居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善待妻小;在乡里与人为善、仗义执言、热心公益仗义;为官清正廉洁、秉公任直、执法严明;经商以诚信为本、疏财济贫、解困救难。这些都是古代乡贤家风的重要内容。乡贤家族历经数代发展,往往会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家风,这既是古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人生价值观培育的先天环境,也是文化传承代代相因的一条主渠道。[8]家风是乡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族、家庭保存和传承下来的风尚习俗,不仅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家族或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社会声誉,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承。[9]那些成功培育了一代代英才的乡贤世家,其家风蕴含着家族文化中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典型的民族基因和最成功的治家经验,挖掘、阐释、弘扬乡贤家风,既能让我们从中寻觅治家之道,从传统乡贤故事中学习教子之方,也能从家风训导中承传代代延续的中华文脉。[8]
家训是家族或家庭用来教育家族(家庭)成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是传统家风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中国家训有悠久的历史,《尚书·盘庚上》收录商王盘庚对殷商贵族的训词。《无逸》《君奭》中周公旦对侄儿成王、召公的劝诫都称得上早期家训。我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就已出现。作为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之推制订的《颜氏家训》成为后世“家训”的典范,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历代学者对其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定的家训,家训文化成为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我国古代刊印流传的家训作品数量多、历史久,后世其中影响较大的家训有《诸葛亮诫子书》《包拯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10]这些名人家训是古代乡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今家庭教育、为人处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学校乡贤文化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古代乡规民约
乡约是立足乡土社会、基于民意制定或约定俗成、对民众产生约束和指引作用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它既是一个乡村社区(一个乡或一个村)的居民互相劝勉、共同遵守的一套伦理规则,也是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制度,是我国古代乡村自治的重要依据,对维护道德规范和乡村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时期,关中大儒吕大钧辞官回到家乡陕西蓝田,与兄弟多人一起讨论,制定了一部乡约,史称《吕氏乡约》或《蓝田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乡约。《吕氏乡约》内容丰富完整,主要分“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章,各章从道德修养、待人接物、礼节礼仪、乡里互助、规劝过失、评议缺点、惩戒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规定,用通俗的语言规定了乡民修身、立业、齐家、睦邻、交游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过往迎送、婚丧嫁娶等种种活动的礼仪俗规。在吕氏兄弟的倡导和推行下,当时的陕西蓝田地区民风淳朴,甚至关中一带的社会风气也广受影响。由于符合传统乡村社会的实际,特别是由于朱熹的推崇,《吕氏乡约》开始大力推行,成为历代乡规民约、尤其是明清时期各地乡约制度的范本,对后世乡村治理模式与社风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作为规制乡村社会秩序的乡约,在引导乡民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家风、维持乡村秩序时起到了积极作用。
乡约是乡村伦理道德维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乡约劝善惩恶,“广教化”“厚风俗”,从其设立的目的、内容以及效果来看,都与乡村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天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是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和依归。乡约的不少内容源自世代村民日常的生活逻辑、社会习俗和历史传统,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由于它是群众共同约定、承认和奉行的“群规”,自然更加适应本乡本村的历史、风俗和现实需要,更加容易被群众接受和认同。近些年,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基层自治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18年12月,国务院民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全国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这是首次以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名义联合出台的关于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全国性指导性文件,旨在通过村规民约的建立,达到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风民俗等五个方面的目标。在社会主义新风建设过程中,乡村中小学应该予以积极回应,从学校与社会的关联中深化课程改革,吸收古代乡约精神的精华,将其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
(三)先贤物质遗产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来看,可以利用的乡贤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重要史迹、实物,历史上乡贤遗留下来的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手稿和图书资料,以及为纪念乡贤而建立的古建筑等。
在乡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宗族祠堂。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最早建于墓所,被称为“墓祠”。我国祠堂文化悠久深远。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古代祠堂大致有宗族祠堂和历史名人纪念祠两大类。其中,前者占多数,在全国城乡均有分布,尤其在传统村落中更是普遍。祠堂的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在历史上曾发挥了血缘认同、和宗睦族、传承文明、弘扬正气、激励子孙、奖优助学和排忧解难等功能。宗祠供奉的先贤包含着一种强烈的历史感、认同感和向心凝聚力,是古代乡贤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乡贤精神的重要载体。每个宗祠都有族训家规家风等,其中有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宗祠族群共同的精神空间,也成了族群内道德约束的天然资源。此外,祠堂通过举办各种仪式及活动,展示、推广本地区、本族姓的辉煌历史和杰出人物,有利于民众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激励后人恪守伦理、笃信志学、束修好礼。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之一,其存在诠释一个乡贤家族的时代文明。历史上的乡贤名人遍布全国乡村各地,他们的故事伴着祠堂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祠堂中记载的乡贤名人事迹,既让杰出人物名留青史,万古长青,又鼓励着后代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实人生,奋然前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个人力量。充分利用好宗祠文化,纳入学校课程资源,发挥宗祠文化“以德育人”的功能,培育新时代的乡贤文化,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积极作用。如此,才能让传统宗祠文化在新时代的文明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此外,伴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加强了乡贤名人故居的修缮和保护,新建了大量乡贤名人纪念馆等。这是继承历史传统、传承乡贤文化的重要措施,也应该成为学校乡贤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乡贤名人故居作为其生活的地方,是乡贤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区文脉的特殊标识,使得后人能够“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保护与利用好乡贤故居,发掘人文内涵,彰显其中的文化性、精神性和伦理性。故居留有乡贤生活的印记,在历史长河中无声记录着乡贤的一言一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不论是从其所包含的建筑美学还是文化底蕴来看,名人故居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发挥着独特作用。以乡贤名人故居资源丰富课程,从乡贤故居中挖掘教育内涵、追溯其生平事迹,有助于激活学生文化保护意识, 感知历史,发扬乡贤精神,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宝贵资源。
四、乡贤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乡贤文化成为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人们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已经在传承乡贤文化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以课程为载体传承乡贤文化是学校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乡贤文化融入学校的过程,是学校文化更新和再造的过程,这需要多方协作,多管齐下,共同推进。
(一)推进乡贤文化课程的开发
将乡贤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努力挖掘乡贤的资源,开发相关课程,编写乡贤文化教材,这是推进乡贤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教材承载着国家的意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人才培养首要的、基本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心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基因世代培育好,讲好中国故事、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新时代教材建设的重要使命。[11]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乡贤文化教材开发,显然有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乡贤文化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发掘乡贤文化载体,收集整理先贤人物事迹资料,有条件的编辑村史、村志及其它文史资料,总结提炼乡贤精神,协助开展姓氏族谱编撰工作,回忆整理历史事件、民俗风情、礼仪典制、传说掌故、谚语俗语等口述记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器具工具物品,修缮保护代表性民居以及古今乡贤故居、遗址、文物等。浙江上虞市中小学在乡贤文化教材编写方面成效显著。上虞乡贤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乡贤名流不但数量多,而且历代不绝,从远古到现当代,从正史记载到民间传说,可谓“星汉灿烂”,几乎各行各业都有代表性人物。如政治家有上古的虞舜、东晋的谢安,哲学家有东汉的王充、魏伯阳,现代的范寿康;历史考古学家有清代的章学诚,现代的罗振玉;思想家有现代的杜亚泉、马一浮;教育家有现代的经享颐、竺可桢、陈鹤琴;文学家、艺术家有东晋的谢灵运、谢眺,现代的夏丐尊、徐愈庸、谢晋;出版家有现代的胡愈之;上虞还有杰出的孝女曹娥与才女祝英台。以上只是择要举隅,不包括科学家、经济学家等。[12]基于如此厚重的乡贤名人资源,上虞很多中小学以“知乡贤、颂乡贤、做乡贤”为主题,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开设乡贤精神特色课目,编印《管溪耕读》《谢晋的故事》《精神火炬》等校本特色教材60余本,在社会课、思想政治课等课程中穿插应用,并依据课程安排,开展“乡贤精神进家庭”“乡贤精神进社区”等活动,让青少年争当乡贤文化“宣传员”,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乡贤文化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二)促进学校文化环境的塑造
学校课程的实施和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学校文化环境的支撑。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保障。“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基本形态的一种组织文化,是师生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左右着学校的教育方向,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结果”。可以说,学校文化是完完全全属于一所学校的“人格气质”。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最终也要体现在学校文化的塑造中。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促进乡贤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在学校文化改造上下功夫。如举办校园乡贤文化节或文化周,给学生提供知乡贤、学乡贤的综合舞台。又如,学校可以借助综合实践课程,进社区开展“学乡贤”活动,为居民童工志愿服务;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乡贤足迹文学采风、“颂乡贤”演讲活动等。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空间,把乡贤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塑造浓郁的乡贤文化学习环境。譬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公共建筑、教室的布置设计中体现乡贤主题,校园内开辟乡贤文化长廊、乡贤主题大厅、乡贤名言墙、乡贤风貌墙、乡贤雕塑等,注重将乡贤文化元素融入学校和教室的空间,对地方历史乡贤人物和事迹有专题画像和资料介绍,让学生浸润在乡贤文化浓郁的校园氛围中,全面推进乡贤文化宣传、传播、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乡贤美德的熏陶、乡贤品质的内化和乡贤精神的传承。
(三)重视校外乡贤文化资源的利用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对乡贤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挖掘、传承、发扬、创新优秀传统乡贤文化,对地方乡贤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以文化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构建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汇聚乡贤文化资源。政府要积极举办各类活动,通过校友会、同乡会等民间组织,联系当代乡贤,注意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为本地乡贤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其中乡贤会作为乡民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担负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这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是上虞市乡贤研究会。该研究会成立于2001年1月,是我国最早研究乡贤文化的民间文化学术社团。该研究会修改完善《虞籍名士通讯录》,开辟“上虞乡贤名人展厅”等平台,撰写各类文史资料1000余篇,编辑出版《上虞乡贤文化》等著作几十部。同时,该研究会还组织开展有关王充、竺可桢等当地乡贤名人的学术专题研讨活动,甚至通过竺可桢、谢晋等名人故居的整修,还抢救了一批当地濒临消失的历史文化遗产。籍由该研究会整理、出版的相关乡贤文化读物,为上虞市很多中小学开展乡贤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校乡贤文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次,要注意充分利用新乡贤,让他们成为学校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当今乡村除了年高德勋的传统乡贤,还出现了一批新乡贤,他们是乡村干部、模范人物、贤人志士或是教师、医生以及各界精英等。与传统乡贤相比,新乡贤在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思维视野等方面要提高和开阔得多,对乡村的发展更有想法和思路,在乡村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学校要注重加强家校社合作,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引领和培育新的乡村文化中的作用,将他们纳入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让文化道德正能量引领新的乡风民俗。
“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是文化的本真形态。“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13]所以,乡贤文化的传承不能像学科知识的学习一样脱离现实生活而单独进行,学校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主体在场的、情境化的乡贤生活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有形无形的手段,把规范的专业教学与日常的环境熏陶相结合,通过乡贤器物、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等全方位的耳濡目染,持久浸润,实现对学生认知、行为、观念的全面塑造。同时,要做好持久性、常态化实施的学校课程规划,让学生对乡贤文化的学习和参与成为一种日常生活,通过日复一日的体味与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新时代乡贤的精神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