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新目标与新路径

2022-03-18

关键词:城乡融合农村

郝 文 武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陕西 西安 710062)

消除三大差别,促进城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消除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必然要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统一城乡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等阶段,目前正在迈进城乡有特色融合发展新阶段。这对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都有深刻影响,城乡教育既要适应又要促进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城乡二元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在逐渐完成历史的使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既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明显积极作用,但也有使农村教育不断城镇化和乡村学校不断萎缩与空心化的问题。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城乡教育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共同发展,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以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为引领和目标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不是城乡教育千校一面和乡村教育的完全城镇化。有效化解农村教育城镇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矛盾,大力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是促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的关键。

一、 消除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

社会分工的历史必然和有意识追求一定会产生工农、城乡、体脑的分工和差别,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又会把消除社会分工及其差别,推进工农、城乡、体脑的融合作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的理想追求、重要目标和评价标准。

首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明确肯定社会分工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一个民族的生产能力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1]147“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1]184由于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发展特点不同,所以城乡关系也形成不同特点。“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做王公的营垒,看做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 是从乡村这个历史的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2]473-474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繁荣和扩大,促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于是村镇变成小城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3]300最早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19 世纪中期城市化率就超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乡村人口的国家。城市人口到1890年占全部人口的72% ,20世纪30年代达到近80% ,成为当时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4]马克思非常明确肯定机器大工业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使用蒸汽发动机的机器工业,自己不能满足(哪怕是大部分)自身对工业品的需要,那么,它现在在各文明民族中就不可能占据应有的地位”[5]305。

第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非常明确地批评机器大工业发展导致的工农、城乡、体脑分离及其差别。大工业是先进的和革命的,“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6]463,所以,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把人类从农业文明时代带入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大工业生产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也提出要求。要求劳动者“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 当作相互交替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起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6]561。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仅使劳动者的劳动异化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而且使得城市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它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凡是它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7]114。它使得“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1]165,“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1]185。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也使得每个劳动者都成为片面的人,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损害,使得“工人变成畸形物,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被压抑,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8]417。

第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同样非常明确地指出消除工农、城乡、体脑对立和差别、促进城乡融合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不仅首先提出了城乡融合概念,而且把城乡融合看做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1]162“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1]163“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1]184-185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城乡差别在内的三大差别都将消除。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按照计划来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人直到现在还受他们自己的生产资料奴役的状况。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机会,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9]311。“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的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308-309“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单从纯粹物质方面的原因来看,这也是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1]30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则是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10]684在大工业等全国均衡分布的社会,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规模化经营,不仅使得“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处理等等,在农业中广泛采用”[10]176,而且“只有在这种巨大规模下,才能应用一切现代工具、机器等,从而使小农明显地看到通过联合进行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10]237;“使农业合理化第一次有可能按社会化方式经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11]927-928

第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重视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城乡融合的重要作用。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条件,消除“三大”对立和差别、促进城乡融合既要消除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的对立和促进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也要消除城乡教育对立和促进城乡教育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肯定教育对促进人的体脑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多层面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全社会城乡居民多层面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资本论》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556-557。《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按照各种年龄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10]377,也是消除工农、城乡、体脑的对立和差别,促进城乡及其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和有力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是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析与未来推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但它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城乡关系则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就十分重视处理好城乡及其教育关系,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创办培养革命干部、进行革命思想和军事教育学校的同时,也创办了面向工农的识字扫盲、科学文化和生产劳动教育。但由于条件所限,这些教育都是局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已经创建并正在创建着史无前例的全面建构新型城乡关系的丰富思想和成功实践。

二、 城乡及其教育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型城乡及其教育关系的新阶段和新目标、新任务

争取工农等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受教育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使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城乡关系走过建国初期的城乡二元,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再到城乡有特色融合发展的不断探索、持续推进和逐步升华的过程。前几个阶段都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实现了预定目标。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创造史无前例的新型城乡关系的新阶段和新目标。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变革必然对城乡教育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城乡教育既要适应又要促进这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虽然实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描绘的城乡及其教育融合发展的美好理想需要长期的努力奋斗,且我国目前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还十分有限,但它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成为当下正在努力实现的现实目标。

(一) 争取工农等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受教育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使然。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驱李大钊、陈独秀和恽代英早就有深刻论述。李大钊指出,政治上不平等的旧制度是导致教育上的不平等的根源。[12]635陈独秀指出,实施“平民教育”是实现平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社会主义未实现的社会里希望教育是平民的,自然也是妄想”[13]210。恽代英提出,只有实施儿童公育才能保证一切儿童都享受到平等合理的教育,否则穷人的子女很难得到合理教育的机会。[14]1931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发表的《宣言》中明确规定,城乡“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利,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握,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教育”[15]107。1934年,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苏维埃中国》中提出“四个在于”的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并指出,在革命根据地,“这里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工农劳苦群众手里,工农及其子女享有教育的优先权”[16]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斗争建立了新中国,标志着工农不仅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剥削、压迫,在政治上争取到平等和优先的受教育权,而且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消除工农、城乡等教育差别和推进工农、城乡等教育平等建立了根本制度,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 城乡二元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必然,多年来为实现工业化目标做出重大贡献。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农业不行,没有工业也不行,但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往往产生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虽然工农业发展水平都十分有限,但大力推进工业化是解决国家独立自主发展问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家为实现赶超目标、集中资源推进工业化,迫切需要农业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为此,先后建立了统购统销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并不断强化相关政策,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体制。”[17]为了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两条腿走路”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办学方略。[18]688-690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处理城乡及其教育关系的总原则和体制是城乡二元。以“工农剪刀差”措施大力推进的工业化,既使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和城乡教育发展都取得显著成果,同样也使得广大农村、众多农民付出类似马克思所说的“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代价。[19]127

(三)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初衷和核心、主题、目标是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开放初,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这对教育发展有直接的深刻影响。突破和取消城乡二元的初衷是促进城乡交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它实际上也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对乡村及其教育发展也有消极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张,农民落户城镇政策的落实,必然带来乡村人口、乡村适龄儿童、少年学生以及学校的减少。由于这时农村教育城镇化虽已发生但并不明显,所以,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只是一般性地提出要“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教育。”

21世纪以来,城镇化加速发展带来了乡村学校的加速萎缩,对此,国家高度重视。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应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此后党和国家的决策及学者专家的研究都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但乡村及其学校的萎缩和空心化却在持续发展。

(四) 城乡教育一体化举措取得显著成绩,但也有以城镇教育为标准来评判乡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为此,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由此可见,城乡教育一体化并非城乡学校办学模式、投资力度等措施的统一化,而是要采取特殊措施使得城乡学校建设、教育质量标准和育人目标的统一化,否则就谈不上向农村倾斜,谈不上城乡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达到相同的水平。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则主要为农村教育城镇化打开了绿灯和快捷通道。“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就是以县城为主的管理体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虽然使得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大为改观,但教育城镇化的结果使得许多乡村地区形成了学校和师生稀少、校园空旷的局面。

(五) 乡村教育落后和存在短板的根源是教育城镇化和市场化,不只是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二元的20世纪50—70年代,虽然乡村经济和教育条件较差,教育普及程度较低,但县、公社和乡村办学积极性很高,几乎村村有小学,有的公社有好几所初中和高中。20世纪80年代乡村学校开始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减少加速,21世纪初达到顶峰。[20-21]十八大以后,由于政策不断明确,学校和教学点减少放缓,但学生人数减少还在持续。全国小学减少趋势是,1980—1990年为0.2%,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4.9%,占全国学校比由96.2%下降到91.7%。1990—2000年为20.1%,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28.8%,占全国学校比下降到81.7%。2000—2010年为55.7%,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53.8%,占全国学校比增长到85.2%。2010—2015年为12.6%,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27.6%,占全国学校比下降到70.6%。(1)根据《中国教育年鉴》1980—2017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所得。2017年农村小规模学校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44.4%。农村学生虽然减少,但还是全国小学生的主体,占全国学生总数1980年为93.0%,1990年为89.0%,2000年为86.0%,2010年为81.7%,2015 为68.3%。而乡村学生由20世纪80年代占全国学生数近2/3,减少到2018年只有1/4。乡村学生占全国学生总数1980年是87.3%,1990年是78.4%,2000年是65.3%,2010年是53.8%,2015年是30.6%。(2)根据《中国教育年鉴》1980—2017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所得。2018年农村学校学生占全国学生总数的64.0%,乡村学校学生占全国学生25.8%。[22]38年减少了3/4。即使是对乡村文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大型乡村学校的学生也比以前减少了1/2至2/3,甚至更多。

城乡二元对乡村教育质量的影响也不很明显。前几年有报道称,2010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来自农村的新生比城乡二元时代还少,仅占17%和约一成,因此质疑“寒门出贵子”。[23]这说明不能把乡村教育落后、质量不高都归结于城乡二元。另一项研究同样说明这个问题,1930年后出生的农村与城市人口的平均教育差别达到4.55年,到“90后”缩小为2.18年。但农村初中生升高中的比率仅从“30后”的1.463提高到“90后”的1.776。[24]

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教师是任何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根本,在城乡二元结构状态下,虽然乡村生活艰苦、教育条件差,但由于国家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和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和整体调配教育资源,不仅县城学校有许多大城市和外县、外省的优质教师,一些乡镇(公社)的公办学校同样如此。乡村教师大量涌向城镇学校、小城镇教师大量涌向大中等城市学校的原因同样不是城乡二元体制,而是任性的教育城镇化,根源是市场的利益驱动。

(六) 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型城乡及其教育关系的新阶段和新目标。城乡二元是乡村教育落后、存在短板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对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不能低估并必须解决。城乡二元和城乡一体化都是阶段性的,都是有局限的。既不能把农村及其教育落后的根源都归结于城乡二元,也不能把乡村及其教育振兴和农村及其教育现代化的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城乡及其教育一体化。而城乡及其教育融合发展是继城乡及其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后创建城乡及其教育新型关系的更高目标和要求;是在城乡及其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卓有成效基础上,为消解城乡二元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及其教育一体化的消极影响,促进乡村及其教育振兴,增强乡村及其教育发展能力和实力,使城乡及其教育发展达到同等发展水平和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是构建新型城乡及其教育关系迈出的新步伐,达到的新阶段。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继续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八大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强调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三农”的重要性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市场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需和必然,但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则是现代化绝对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基础和目标。城乡融合发展同样是现代化的必需和必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城乡二元问题、补齐农村发展短板、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尊重乡村发展规律、认识乡村重要价值的长期探索的必然结果。[17]建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型关系和体制机制,以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引领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以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是追逐理想目标的正确抉择。

三、 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

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就是城乡教育在遵循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统一目标和要求基础上,城乡教育既相互借鉴和促进,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体现各自特色的发展,不是一个“化”掉另一个和城镇化的发展。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必须是、只能是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

(一) 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与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相当的、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文化教育组织的一体化都有强强联合的一体化和难兄难弟联合的一体化。强弱之间很难真正一体化,否则很可能产生以强化弱的结果。为了达到强弱之间统一标准的高水平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结果,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方式和举措就应有以强帮弱、扶弱的特殊性。如果城市及其居民长期总是有优越感,乡村及其居民长期总是有失落感;如果城乡居民、人才难以根据个人志趣和工作性质等平等、自由、顺畅流通,特别是到乡村从业总是以优惠政策吸引甚至是走投无路的选择;如果农村及其教育城镇化使得乡村及其教育日趋衰弱,那么,推进城乡及其教育一体化只能是城镇及其教育“化”掉乡村及其教育,乡村及其教育振兴就没有希望,农村及其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可能。

(二) 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现代化优质教育和充分彰显学校特色与活力的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教育既有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标准、内容、方式和水平的总体一致性,也应有根据不同学校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等形成的特色;应该是一体化的高水平发展与有特色的融合发展的相统一,是以有特色融合发展为引领的一体化高水平发展,不应是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的发展。

为了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有必要强调城乡教育在某些层面的一体化或者统一性、一致性,但把某些层面的一体化当成所有层面的一体化,就会以偏概全,削弱城乡教育各自的特色和自主性等主体性。学校文化特色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与目标并在学校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特点基础上,通过长期选择、凝聚、强化形成的学校精气神相统一的特点。所以,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既提高城乡教育水平,又体现城乡学校和教育特色。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5]虽然目前农村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但农耕文明、乡土文化有着城市文化、工业文明不可代替、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能因为市场经济和城镇化而丢弃、“化”掉作为民族之根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而是要在一体化与独特性相结合基础上,发展高水平、先进性和有特色的文化。乡村教育不仅要重视传承乡土文化,而且本身就是乡村文化的重要部分,对活跃乡村文化有重要作用。事实上,目前一些乡村学校对传承农耕文明、乡土文化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 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以特殊措施使农村教育补齐短板,增强内生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农业大国”时代,乡村人口多、学生多、学校多。国家对于城乡学校的教师编制、班级编制和生师比虽有区别,不是一体化的,但许多社办、民办学校是县镇、公社和乡村自主解决的。在教育城镇化使得乡村人口和学生、学校大幅减少情况下,乡村学校的设置、教师和班级编制、生师比就与城市学校形成很大差别,乡村学校布局只能根据乡村地广人少和学生上学方便、有利于达成育人目标而安排。如果根据城乡一体化标准和只是为了提高办学效率就会给许多学生带来困难,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乡村教育振兴,影响农村和国家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现行规定,城乡小学师生比为1∶19,但许多乡村学校现实需要的师生比平均不到1∶10,有的甚至是1∶5或1∶1。如果一个县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很多,又要保证乡村学校正常教学,可能就要用完全县的教师编制甚至还不够。如果要全面照顾到县城、乡镇和乡村学校,就会导致它们都缺乏教师编制,都要聘用大量的临时教师。如果乡村学校师生比按照1∶10或1∶8配备,不仅师生比比城市学校减少约一半,而且教师工资待遇等总体也要增加约一倍。师生比和教师工资待遇的这个“倍减倍增”特点是乡村学校明显的特殊性。此外,还有乡村学校音体美全科教师配置、教室和操场配置、校车配置、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及其经费的配置都有明显特殊性。乡村学生的减少既为小班化教学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乡村学校教师和教育教学设备配置提出了特殊要求,为家校合作提出特殊要求。满足这些特殊要求和解决这些特殊问题,只能用特殊的标准和措施,用一体化标准和措施不可能做到。

以前在农业农村很落后情况下,为了加快国家工业化步伐,通过城乡二元结构使70%—80%的农村人口支持20%—30%的城市人口及其工业化的发展。现在为了振兴乡村及其教育,加快农村及其教育现代化步伐,加速缩小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差距,就应对乡村及其教育发展采取特殊方式。这样才能补足以前的亏欠和现在的短板,使乡村及其教育实现跨越式自主发展,与城镇及其教育融合发展,一同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

(四) 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乡村学校对教师和乡村教育质量对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发展。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在乡村教育,而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在教师。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加大力度和加快速度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只有城乡学校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相当,甚至乡村学校教师和教育质量优于城市学校教师和教育质量,乡村学校对教师和学生才具有强大吸引力。

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学校各种条件都有明显改善,但教师队伍建设还有较大差距。有关政策和研究都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作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但从根本上说,“留得住、教得好、下得去或下得来”才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切实目标。留得住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也是对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证明,是对已经“下得去”的稳定和教得好的肯定,对未来年轻学子“下得去”的榜样和引导。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有许多层面,但提高工资收入和生活待遇是关键。

(五) 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城乡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和重大战略举措。城乡二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都是城乡及其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措施和目标,而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则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全面长期的终极目标和重大举措。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的目标、标准、内容、方式、途径等有许多不同层面,但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统一目标和要求基础上,既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体现各自特色的相对自主发展,是城乡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不是一个“化”掉另一个和城镇化的发展。

四、 有效化解农村教育城镇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矛盾是促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的关键

(一) 积极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有效化解农村教育城镇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矛盾、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与有效化解农村教育城镇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矛盾相互促进、互为目标,勇敢面对、积极应对、有效化解农村教育城镇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矛盾是促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为了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国家现代化,更加重视“三农”、促进城乡融合就成为处理城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措施。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和农业都要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现代化,但农业与工业都有相互不可代替的特点,在任何时代,社会无论如何现代化,工业及其现代化永远不可能完全代替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的关键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6]

有农业就有从事农业的农民或居民和农民生活的农村,也就应该有农民子女就近方便入学接受优质教育的学校。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27]。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尽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尽快解决好乡村人口、学生、学校明显减少和乡村教育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推进农村及其教育城镇化、乡村及其教育振兴的潜在和现实的矛盾,使农村及其教育城镇化与乡村及其教育振兴相互促进,使城乡教育各有特色、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和一体化高水平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问题首先是阻断乡村教育继续萎缩及其教育振兴的问题,然后是与国家整体教育一同推进现代化的问题。“农业大国”的农村教育不仅在整体数量上是国家教育的主体,而且乡村教育在数量上也是国家教育的主体。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农村教育在数量上仍是国家教育的主体,但乡村教育在数量上已不再是国家教育的主体。而乡村学校和学生的大量减少绝不应等于乡村学校的破败或“空心化”,布点少、规模小、质量高、有特色,方便上学,安全可靠,城乡均衡,世界一流,是现代化乡村学校的基本特征。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的增减和质量的提高是农村教育城镇化和现代化、乡村教育振兴和现代化的晴雨表。

(二) 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强大力量是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和农村教育补齐短板,增强内生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战略。市场化也是现代化的必然,既是激活城乡经济、促进城乡流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和灵活方便快捷地满足城乡民众不同层面经济文化需要的重要方式,也是以社会化的公众标准和方式评估商品价值、人才流动趋向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应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不应是效益至上或有钱就有一切的市场化、商业化,而应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有序的内涵式高质量的发展,是像马克思说的那样,“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的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看,城乡二元与计划经济紧密联系,它导致了城乡交流的相互割裂,但它通过举国体制、计划调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城乡及其教育的平衡和融合发展。消除城乡二元,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则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则很可能产生城乡文化的断裂,使城镇化“化”掉乡村及其文化和教育,使乡村及其文化、学校空心化。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和融合发展的主要措施应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目标不仅是坚持底线思维和补齐农村教育短板,而且是使农村教育增强内生力,实现追赶城市教育发展水平的跨越式自主发展,否则农村教育这个短板就会长期存在。

(三) 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的教育公平正义和超公平正义结合是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理念。教育公平是追求教育条件、机会、过程、方式的平等与提高教育效率、质量相互结合的持续互为基础、相互保证和促进的过程和状态。教育正义是互利互惠的教育公平与扶贫帮困、追求卓越等无私奉献的超越公平的德性正义的和谐统一。自由、效率、质量及其平等是互利公平正义,为了平等扶贫帮困的仁爱奉献和追求卓越、效率、质量的仁爱奉献是超越公平的德性正义。[28]工具理性是更重视短期和局部得失利害的具体操作理性,价值理性是不计短期和局部利益、从整体和长远利益评估的根本方向、原则的理性。推进城镇化、乡村教育振兴、农村教育现代化和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的战略,把教育公平正义和超公平正义有效结合,不能只从城乡短期和局部的互惠互利公平层面对待问题和选择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用几十年时间完成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的工业化;中国改革开放用几十年时间完成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的城镇化, 这无疑对推进国家现代化有重大意义。但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既有“长痛不如短痛”和集约化、高效率的价值,也使农民在“短痛”中既付出城乡二元巨大代价后,又付出青壮年背井离乡、老人与少年生活缺乏精心照顾和家庭温暖,甚至使乡村难以恢复元气、生气和难以得到补血养气、养精蓄锐“长痛”的调理与“安乐死”的“临终关怀”的巨大代价。综合国力增强、经济效益增长是人民满意的重要标志,人民的切身感受、切身利益和具体获得感更是人民满意的重要方面。城镇化和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必须是以价值理性和德性正义为引领的人文关怀,不应总是以经济效益、市场效应为导向的发展。

(四)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村镇的主体性。乡村学校是国家的学校,也是乡村和村民自己的学校。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既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村镇民众的责任和义务,要充分发挥乡镇和乡村的主体性。“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既要纠正过去较长时间的以县城为主的倾向,也要纠正过去较长时间甚至现在还存在的村镇民众和基层组织不能有效参与乡村乡镇学校建设的倾向。[29]

(五) 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应特别重视加快提高中西部乡村教育发展水平。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对全国城乡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东部不少地区已发展到“城市更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更像城市”的城乡融合良好状态,但中西部城乡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差距还很明显,有些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差近十几二十年。[30]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更应特别重视加快提高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而中西部城乡差距很明显的关键又是乡村教育发展不充分和水平低的问题,所以推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更应特别重视加快提高中西部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