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趣研究
2022-03-18肖晓燕
肖晓燕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自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后,其即成为了研究的热点。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后,我国学界更加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学者们站在不同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但在将其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联系时,大多数学者都只分析二者之间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关系,却没有进一步追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旨趣。所以,从哲学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追求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首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历史过程来看,其哲学上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其次,同样作为共同体思想理论,马克思侧重以“自由人联合体”来研究人类在未来社会的整体状态,而习总书记则侧重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叙述人类在当今代社会的关系,那么,二者之间在理论方面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最后,我们应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趣”,也即终极目标——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
从哲学层面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本质上是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共同体的概念,最初是由斐迪南·滕尼斯提出并区分的。[1]马克思对共同体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哲学上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就必须对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相关论述进行分析。“共同体”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丰富的形态、多变的形式,马克思曾将其称为家庭、部落、国家、阶级,等等,其规模大小不一,形态各式各样。但从其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我们可以将其依次划分为:“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
(一)自然共同体
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曾经提到“自然形成的共同体”。马克思提出的这种共同体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共同生活,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而是先于人类历史活动而自然产生的。只不过经过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改造,才成为人们劳动和历史的产物,才成为我们所说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自然形成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类在群居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的一种特殊的关系。[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共同体是实体,而个人则只不过是实体的偶然因素”,[3](P126)他认为,个人是共同体中纯粹自然形成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共同体中的“个人”缺乏主体意识,处于对自身个体利益需求无知的状态,是较低层次的共同体形态,与我们探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很大差距。
(二)虚假共同体
马克思从历史观上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把国家或者阶级作为一种共同体,从共同体角度批判其虚幻性。而虚假共同体的虚假性或者虚幻性,首先,虚幻性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虚幻共同体中,大部分人在实际生活中够不到平等与自由,平等与自由只有在虚幻的精神世界中才存在。其次,资本主义国家最初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形象出现,从而掩盖了它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本性,从这一层面上,国家披上了共同体的虚假外衣。最后,“虚假的共同体”在共同利益方面也有其虚假性,在价值观上对人们进行欺骗。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或支持,用本阶级利益欺骗全体民众,将其宣扬为全社会的利益,用本阶级的价值观来引导世界。由此可以得出,这种虚假共同体不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具有虚假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一定的差距。[4]
(三)真正共同体
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还是虚假的共同体,终究都要消亡,而取代它们的是真正的共同体。真正共同体思想是在马克思寻求人类解放、批判资本主义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过程中表露出来的。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进行深刻批判之后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这是一种由高度发展的生产力造就的独立个人自由结成的联合体。他认为,在这种共同体条件下,“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5](P571)马克思在提及这种真正共同体时,着重提到了“联合”,以“联合”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强调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样一来,这种真正共同体就成为了每个人获得自由、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联合形式和活动方式。
真正共同体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种社会状态,它强调了每个人的发展。马克思在《宣言》中提出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就是一种真正的共同体形态,它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希望在未来社会中人能够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要求建立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由此可以说二者在社会状态上有一致性。再者,联系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说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二者在实现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相关论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同时,他又认为人类社会的真正追求是自由人联合体。所以,从其逻辑上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性继承了自由人联合体的相关思想,并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创新性发展。
(一)继承
一方面,它继承了联合体思想中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马克思认为,人们对未来世界该往何处发展这一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回答,所以他一生都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他经过实践探索后,描绘出了人类在未来社会的景象。而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提出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问题,认为世界各国只有树立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在理念上加深认同,在实践上加强合作,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关注人类命运发展方面继承了自由人联合体对人类命运的关怀。[6]
另一方面,它继承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里对现实利益的注重。虽然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我们不能断定其中没有利益这一属性。相反,充分的利益为其运作提供了保障。利益这一属性也为构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提供了条件,二者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成为了联系更加密切的利益共同体。为了寻求更大的利益,人类不得不走向联合,利益为其得以构建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创新
首先,体现在其过渡性上,具体表现为:第一,它在状态上是过渡的。从共同体发展的阶段来看,自由人联合体是其发展到最高阶段的表现。但这种联合体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才能实现,所以从状态上来说它只是联合体的过渡。第二,它在功能上是过渡的。在总体方向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双方在和平共处的前提下找寻共识,而不是一方消灭或取代另一方。为了实现共同繁荣,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最后慢慢都会发展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态,这就是所谓的过渡性。[7]
其次,体现在包容性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包容性,既有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又有政治的包容性共存。经济上的包容性发展,不再仅仅只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政治上的包容性体现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能够和谐共处,各国能够相互尊重各自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最后,马克思在描绘自由人联合体时,谈到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每个时代的具体特点不同,他只是在时代发展上提出了一个整体的实践方略。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时代发展结合,使人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具体的实践计划与方案。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是要各国人民共同行动,共同为实现自由、实现平等、实现发展而努力。[8]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趣: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最终走向将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马克思的著作里,他明确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将代替其他一切社会形式这一观点,并提出这一联合体追求的是社会中所有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结合上文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逻辑推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了联合体的相关内容,而联合体最终目标是要促进所有人的发展,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趣,也即终极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建设自由人联合体是我们走向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道路。当前我们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同样是为了更好的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而马克思的终身奋斗目标,是为了解放所有人,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真正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是他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构想,主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其最终的价值诉求也正在于促进人的各方面发展。
1848年,马克思在《宣言》中提到“代替……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P422)这一观点蕴含着以下几方面内涵:首先,它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中“每个人的发展”,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全部人的解放”。马克思强调了处于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其次,这里提到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指社会实践的主体,而发展目标是让人不受任何限制,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解放。最后,它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既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包含人的权利的充分实现。这种“全面”包含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联合体这一内涵进行了继承,认为其最终是为了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过程中,提出了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期望,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自由人联合体”的建立还需要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在联合体中,才能实现“人”之为“人”。前一个“人”是个人的意思,后一个“人”意为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和解放的人。同理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以这一理念为基础,通过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带领全世界人民走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新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到所有人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这一目标,就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达到解放所有人的目标。从马克思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来看,主要体现为个体通过联合成共同体的形式,最终达到解放自身的目标,即人的自由发展、和谐发展和整体发展。
首先是人的自由发展。在马克思所描绘的“真正共同体”中,人已经脱离了对其他事物的依赖,实现了自由发展。马克思提出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运动,反抗资产阶级,最终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这一远大理想。在追求自由和解放的长期过程中,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不断完善,也能够为实现自由和解放提供支持。其次是人的和谐发展。[10]人的和谐发展主要是指人身心统一和人与外在客观的统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在社会中活动,同时也享受着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要达到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只有人人在社会中都能平等相处,才能有机会真正达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是人的整体发展。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具有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它注重把握现实个人的存在,把共同体内部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共同体的两大关系,以个人的解放和发展为立足点,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整体性这一优势突显出来,这样通过先认识和理解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整体性,进而对进一步把握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积极意义。
上文中,笔者通过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其与自由人联合体的关系,并对其在哲学上的终极目标进行了论述,最后联系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相关论述,从最终目标和实践路径两方面论证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价值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