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2022-03-18郭洁展
郭洁展,李 佳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03)
一、引言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正式出台;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此后,各地相继拟定“双减”相关政策,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既是社会和学校的必要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魏书生曾说:“学生作业应该有个常规量,量太少了学生不能提高学习能力,量太大了同样抑制了学习能力的提高,还不利于身心发展。”[1]“双减”政策所倡导的“减负增效”,要求教师对作业进行更好的设计,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统整性不足
语文作业的设计要重视统整性,强调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共同发展,关乎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统整性不仅关乎语文学习的主题,还在各学科的相互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较为单一,背写默占较大比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结较为薄弱,缺乏整体规划;作业设计依然过度强调与考试的关联,过于机械化。
(二)长期性不足
长期作业是指同一个主题或具有相关性的较为复杂的作业,完成的时间可以是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探究并呈现学习结果。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作业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笔者认为,当前初中语文作业大多是针对短期知识的巩固与掌握,缺少长期作业的设计。
(三)实践性不足
语文的实践性作业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参与实际生活,突破了课堂、学校的限制,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特点。当前初中语文作业大多是书面形式的,内容也多以应试知识为准,缺少情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窄化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
(四)层次性不足
语文作业的层次性,一是表现在作业内容上,二是表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上。笔者认为,当前初中语文作业大多根据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部分教师单纯依靠配套习题册,忽视了作业内容的层次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对策建议
(一)以明确化的目标为导向
1.目标需首尾照应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前要明确设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可以提高学生的哪些素养。笔者认为,在学期开始前,教师要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目标计划,明确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应具备哪些能力、达到怎样的水平。如在语言积累探究方面,因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最终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有逻辑的语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中、名著中的语句摘抄记录,或进行思考,欣赏其表达方式;或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语言模仿。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进行短文创作,使学生在创作中不断进步,最终实现个性化语言的目标。学生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是交叉实现的,如在语言积累的同时发展审美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2.长期目标的实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对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有:“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2]事实上,多数教师将其作为寒暑假作业。笔者认为,这不利于督促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及阶段性交流,应由教师制订长期计划,在学期中进行。以名著《红楼梦》为例,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所涉及,但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设计。就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而言,阅读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表,如“本周的阅读内容”“最有感触的部分及原因”“所读内容与其他知识的联系”;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书中的重要章节进行探讨,如定期召开“读书分享会”,对“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大观园”等进行交流探讨;对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如人物服饰、人物语言、特色民俗等,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在整本书阅读结束后,激励学生进行读后写作,择优发表在校报或其他相关媒体上,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以多样化的形式为基石
1.注重个性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如学习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来学习并演绎课文。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赋其旋律,打造成歌曲进行演唱;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把词中的景象通过图画展示出来;喜欢跳舞的同学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词人所思。此外,教师还可以列出与多元智能体系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选择。个性化作业不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与唯一性,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发展其他智能。
2.重视合作
“作业的选择必须把从事作业的人和发展着的生活的基本需要联系起来,既要求协作,又要求分工,要求相互交换意见和记录。”[3]合作型目标结构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学生在学习时也更加积极主动。在合作型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而且比单项个人任务发展得更快。如学习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时,可以将作业设计为话剧表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此外,还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设计作业,如学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让学生针对“生活是否需要忧患意识”来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突出实践
“意义不是客观的、普遍的,它具有智能体的生存或适应的意向性,是在智能体——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中显示出来的。”[4]实践型作业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等拓宽语文的学习场所。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该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把握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体会语言的严谨以及思维的条理性”。学习完这两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一种建筑,仿照课文的手法描述建筑特点,或查询相关资料进行补充说明,用口述或书面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将语文生活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还可以联合其他学科的教师,整合学科内容,促进知识迁移。如建筑观察可以与地理和历史相结合,建筑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设计成的某种样式,其作用是什么;与这一建筑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什么。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设计初中语文作业,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三)以层次性的内容为关键
1.学生设计作业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重视学生自身的认知经历。教师要帮助学生明晰已掌握的知识,在作业中给予学生主动权,允许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情况来设计作业,实现自我化的“因材施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要在学生设计作业前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如学习《木兰诗》时,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还未掌握的字词、翻译来设计作业,夯实基础内容;基础一般的学生在掌握课文字词及翻译后,可以从修辞、形式、人物形象等方面设计作业,进行学习探究;更高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续写课文、跨学科研读等作业。
2.学生选择作业
教师可以设置“积分银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账户,账户积分通过完成作业来获得。教师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多项作业,难度较大的作业和合作性作业分值更高,不同的作业层次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对应,学生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去完成,并在学期末用账户积分兑换礼品或免作业券。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在其基础筑牢后再鼓励其选择难度较大的作业。如对《背影》的作业设置:对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教师规定的部分句子进行赏析(1分);将本文与本单元的其他散文进行对比,了解不同散文的特点(2分);将所对比的散文的异同以小论文的形式写下来(3分)。这个作业设计符合阶梯化、层次化的要求,既包含前面的内容,又比之前有所拔高。需要注意的是,作业的设计要围绕同一主题,比如散文类、叙事类,只是在难度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