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天下: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研究
2022-03-18庞桂甲
石 宇,庞桂甲
(1.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1]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十分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对青年一代寄予深厚期望。百年来,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是适应世界形势发展、时代变化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青年必备的基本素养。
一、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际视野”一词源自经济学术语,也称“全球视野”,是指以全球化的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观察经济运行、市场营销等,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这一概念也逐渐被引申扩展至多个领域[2]。狭义的“国际视野”,是指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等国际事务看法的总和。事实上,这种定义将目光局限到“视野”二字,而忽略了国际视野作为一种思维过程能够产生的影响。此外,广义的“国际视野”包含了超越民族、国家的宏阔视野和远大抱负,理性国际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及担当时代责任的实践等。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今天,加强对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也是适应世界发展形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
(一)国际视野的培育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预测了人类社会向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88。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断加深,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测不断变成现实,人类社会已由原来的地区发展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在各领域的扩展和渗透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深入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拒绝的发展大势。总之,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溢出的高速发展时代,国际视野的培育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需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以世界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而以国际视野关注世界发展、实现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已成为当代青年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国际视野的培育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加快重塑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出现深刻变革,加之百年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人类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大国博弈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增强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是一个民族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群体。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表明,许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都是青年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创造的。”[4]因此,在这个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思潮新观点层出不穷的开放性时代,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当前国际竞争及应对未来国际挑战的需要,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据有利地位的必然选择。
(三)国际视野的培育是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既为中国青年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也赋予了青年特有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价值旨归,即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需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非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特别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新冠疫情交织影响下,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性都在增强,中国梦的实现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新时代赋予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是光荣而艰巨的,新时代青年要有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自觉肩负起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5],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就是要培养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具备国际思维能力以及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为此,首先,通过涵养青年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人类关怀,引导其树立心系人类前途命运的远大抱负;其次,通过树立正确的“三观”以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用“比较思维”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以“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本领;再次,通过培育青年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帮助新时代青年正确认识时代和历史赋予青年的使命,鼓励广大青年将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民族国家、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之中,并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丰功伟绩。
(一)培育新时代青年“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6]“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1]一个人,只有胸怀天下,才能自觉树立远大理想,进而激发出坚韧不拔、不懈奋斗之志,最终创造出非凡业绩。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天下观”思想,如“以天下观天下”“天下为公”等体现了中华民族放眼世界的宏阔视野,“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大同世界”等蕴含着中华民族关于世界和平的崇高理想,而“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彰显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的精神气质。新时代青年应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自觉涵养其“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树立为国家民族事业、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远大志向,以“成其大者不为私”的博大胸怀,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民族、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相联系,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培育新时代青年“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能力
培育青年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7]197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第一,要以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历史观”去分析问题,要学会从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等出发,从历史中总结规律、汲取智慧,为我们分析把握当前的形势提供方法论指导,进而更好地把握机遇、谋划未来。第二,要以整体的、发展的、联系的“大局观”分析林林总总的国际现象,从中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其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从而不被各种乱象遮蔽视野、影响判断和决策。第三,要在正确分析把握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客观认识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角色观”,进而看到新时代青年在其中应具备的担当和发挥的作用,自觉以宏阔视野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自身发展置于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坐标之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与中国、世界的同频共振中创造不凡的成绩。
培育青年以开放、比较的思维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当今,通过横向的中外比较以及纵向的古今对比,可以极大地开阔和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一方面,要从历史的纵深和国际的比较中,理性客观评价我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眼光正确看待人类文明成果,通过对中西方文明的平等“互视”,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培育青年以“终生学习”的理念去不断增强自身的本领和能力。习近平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8]45作为“学习大国”的新时代青年,面对瞬息万变、不进则退的形势,只有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升华自己的所学,才能不断增强本领、更好地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
(三)培育新时代青年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9]肩负使命是每个人生而为人的必修课,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正确认识责任和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认识自身所处时代的历史使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努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救国而奔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为兴国而奋斗、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为富国而拼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为强国而担当的历程,中国青年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到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处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代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赋予中国青年艰巨而光荣的时代重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0]为此,要培育新时代青年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激励青年自觉肩负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重要原则
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是一项较为复杂又系统的工作,新时代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重要原则是根据当今时代背景及社会发展需求、国际视野培育的经验以及结合青年成长特点进行的重要总结。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重要原则有助于国际视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中国的辩证统一
立足中国实际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根本。首先,要明确新时代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政治定位,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原则性问题上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也是检验我国教育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其次,青年国际视野培育一方面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培育的内容、原则、方式都要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在扎根中国大地中传承创新;另一方面,在吸收和引进国外有益经验的同时要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决不能崇洋媚外、盲目照搬。再次,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既要适应中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人才,又要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邓小平在1983年为景山学校题词时发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总要求,也是当前我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重要原则。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国际形势、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国际知识、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及竞争合作等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紧密,所谓“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7]201。新时代青年作为推动民族国家事业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出发,既要在国际交流学习中增强本领和能力,又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不懈努力。
总之,立足中国是根本前提,面向世界是基本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要坚持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的辩证统一,既要“守得住”也要“放得开”,在“守”“放”自如中培育真正有理想、有能力和勇担当的时代新人,使其不断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与坚守文化自信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1]作为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心态对待一切优秀人类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在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中坚守文化自信,秉持“以我为本、为我所用”的原则,在世界文明中汲取养分、取长补短,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繁荣兴盛的重要原因,不论我们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要以开放、谦虚的心态对待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他国优秀文明成果并不是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拿来主义”,而是要鉴别甄选、比较反思。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在兼收并蓄中不断促进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学会以批判性思维进行鉴别分析。对于“他山之石”,我们本着“文明如璞玉,交流如雕琢”的态度,可以在将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的同时加以创造性的改造。
始终坚守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予以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坚守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12],我们面对国际社会,既不盲目仰视,也不傲慢俯视,而是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既在“各美其美”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在“美美与共”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三)坚持胸怀天下与脚踏实地的辩证统一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不是既有鸿鹄之志又能脚踏实地的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要坚持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实现远大抱负,这也是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之中、融入人类社会进步的事业之中,树立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另一方面,新时代青年要坚持在实干中实现人生抱负,坚持以不懈奋斗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3]经过百年来的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关键期,新时代青年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中坚力量,要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之中,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创造辉煌,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四、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培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我们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其丰富内涵、培养目标、主要内容、重要原则等,避免陷入“浅显化”“表面化”的误区、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西方“分化”“西化”的圈套等。
(一)避免“浅显化”“表面化”的误区
当前对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存在一些“浅显化”“表面化”的误区。比如,将国际视野培育简单等同于国外语言能力培养、国际知识学习、国际见识增加等,从而热衷于设置包括双语教学、国际时事热点讲解、国外历史文化研究等国际化课程,热心于国际联合培养、出国访学等多种渠道的国际交流平台搭建等,旨在增加学生的国际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国际思维能力等,而完全忽略了对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初衷和目的。以上误区将“青年”群体完全等同于“大学生”群体,将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简单等同于高等学校教育、国际化教育。事实上,并非所有的高等院校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国际化教育,而且掌握国际知识、拥有出国交流经验的青年,并不等于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如果不强调政治引领、没有坚定政治信仰,国际视野的培育也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
事实上,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是包含理想、能力和担当三个层次的培育,是这三者的统一,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知行合一过程。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首先是一个胸怀天下、拥有“世界情怀、人类关怀”的大国青年,其次是一个具备多种国际思维能力的青年人才,最后是一个具备奋斗精神的踏实干将,唯有这样的青年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清醒、保有优势,才能真正堪当大任、不负党和人民期待,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中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际较量的加剧,历史虚无主义之风借势盛行。历史虚无主义并非简单地对历史进行全盘否定,而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出发,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以“揭秘、真实”为噱头,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等进行篡改歪曲、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人民英雄的缺点过错进行夸张放大甚至虚构编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诋毁污蔑等,以极其隐秘、看似真实的方式达到对历史的根本否定,从而以釜底抽薪的方式灼伤青年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情感,消解青年原有的价值观和认知,进而使青年陷入怀疑和无所适从的价值混乱中,甚至背弃理想、转向对资本主义的盲目崇拜中,后果十分严重。如果广大青年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深刻的认知,那么就极容易被这种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所迷惑和毒害。
为此,在注重对青年国际视野培育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对青年的“四史”教育。要启迪广大青年从贯通历史、联结现实、观照未来的大历史观看待问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以辩证的唯物史观对重大历史事件、各历史时期做出重大判断,以联系、发展的观点去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从而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形成较为深刻、透彻和全面的认识。例如,我们从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抗争史出发,能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仅用二十八年时间就完成了其他政治力量近百年来所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明白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我们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出发,可以清楚看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过的辉煌以及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屈辱和抗争,明白了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更加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们以持续不懈的奋斗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重大历史意义,从而激励我们自觉肩负起民族使命;我们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发展史出发,纵深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遭遇重大挫折到焕发生机活力的发展历程,就不会被所谓的“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动摇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既能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历史纵深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14]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能清楚看到这一过程的漫长和曲折以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长期竞争较量的事实。总之,青年一代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以宏阔、纵深的历史视野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自觉增强“四个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
(三)警惕“和平演变”的图谋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刻也没有放松,这些都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8]23对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会倡导青年用开放的、包容的态度对待这个多元世界,而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也让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地呈现在青年面前,其中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价值观、思潮、宣传等,如果青年一代没有足够坚定的信仰以及缺乏鉴别分析能力,就很容易陷入这种圈套。事实上,“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往往通过经济制裁、政治诱压、文化殖民、非军事打击等较为间接和隐蔽的方式实施”[15],特别是其中以“文化输出”方式进行思想渗透的手段尤具迷惑性和隐蔽性,而借助互联网兴起的各种新媒体技术更加剧了这一行为。
为此,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青年一代要加强防范意识,警惕西方图谋“和平演变”势力的借机渗透。青年在学习和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时,要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中华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辩证看待,特别是对于“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6],自觉抵制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腐蚀、防范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历史上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的“和平演变”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教训十分深刻。为此,我们要加强防范和警惕外部势力形形色色的“分化”“西化”图谋,强化对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教育、增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意识,绝不给妄图扰乱我国社会主义秩序、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西方敌对势力以任何可乘之机,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遭遇何种风险,都始终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强大战略定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坚定前行。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演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处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青年一代国际视野的培育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就是培育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类关怀、既有过强本领又有责任担当、既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的新时代青年。根据我国2017年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17],“青年”群体涵盖了从14周岁到35周岁的广大青年,因此,对青年的国际视野培育并不限于某一阶段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人生阶段。因此,加强对青年国际视野的培育是需要统筹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力量,并需要结合各个阶段国际视野培育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因时、因地制宜的具体探索,做到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科学谋划,并始终紧紧围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目标,突出对新时代青年的政治引领,不断创新适应青年自身特点变化的国际视野培育的方式方法,激励广大青年自觉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