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体验式活动,有效学习语文知识
2022-03-18谢春香
◎谢春香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学”与“习”属于两个教学阶段,“学”是传授新知识,“习”是巩固和练习所学知识。“学”的质量能影响“习”的质量,“习”的过程也能弥补“学”的缺陷。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开展体验式活动,在活动中将学生具体的感受、体验、实践与学习语文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学”与“习”的紧密联系,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新颖、有趣的事物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受心智发育等因素的影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小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更敏锐。因此,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体验式学习应更加开放、自由、新颖、有趣,能够为学生营造出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恐惧和抵触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定的情境或活动中去,产生更加真切、深刻的感悟和体验,从而为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以及运用奠定良好的思维与情感基础。活动的趣味性是体验式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当前学生群体的普遍性兴趣爱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形式与趣味性元素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氛围中更好地感受、体验、学习语文知识。
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或经历特定的活动与情境,才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体验,从而对其中蕴含的知识、情感产生最真实、最深刻的感触,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认知,将其有效转化为自身知识和实践经验。亲身经历也是引导学生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统一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是物质层面的参与,即学生个体真实地融入到特定情境或事件中,伴随着情境的变化和事件的发展,获得某些感触和体验;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参与,即学生将思想和情感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以“思维模拟”的方式获得情感体验与感触。这种情感或行为层面的直接参与,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将亲身经历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构建出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知识体系,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一、开展趣味性体验式活动,学习描述性知识
描述性知识指的是能够直接运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知识,主要用于“怎么样?”“是什么?”等类型的问题,是帮助小学生辨别、区分事物的主要知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人们意识到“认识应是一个过程,而不应仅是一个结果”。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让学生机械性地记住课堂所讲知识,还应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小学生兴趣和认知特点出发,开展符合小学生客观认知规律的趣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体会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参与课程知识体系建设,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提升描述性知识学习效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b p m f》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看图发音”“编顺口溜”“手指操”三个趣味教学活动,进行描述性语文知识教学。以声母“b”描述性知识教学为例:在发音教学阶段,教师先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幅“菠萝”图片,然后提问:“这是什么?”以此为后面描述性知识讲解做铺垫。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菠萝”。教师再次出示声母卡片“b”,并提问“这是什么?怎么读?”由于是新知识,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还有个别学生小声说到“bo(一声)”。此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引导:“这个声母的发音的确与‘菠萝’的‘菠’发音相似,但仍有细微区别,认真听老师的范读,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教师范读并讲解“b”的发音要领)。通过观察和模仿,学生体会到“菠(bo)”的发音又重又长,而“b”的发音又轻又短,从而快速掌握“b”的发音要点和技巧。
在字形教学阶段,教师展示以下图片“屋子角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一个伸直天线的收音机、一个数字‘6’外形的钟表,桌子下面有一个伸长拉手的拉杆包”,并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到隐藏的“b”。经过观察,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图片中收音机、钟表、拉杆包的外形与声母“b”很像,从而将生活中熟悉的具象物品与“b”的字形有效对应,利用具象思维准确掌握“b”的字形和写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中的物品,开展顺口溜创编趣味教学活动。基于对之前的理解,学生创编出如下顺口溜“菠萝菠萝bbb”“像个6字bbb”、“收听广播bbb”“背包背包bbb”等。学生在创编顺口溜的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声母“b”发音、字形、拼读等描述性知识的学习。
在综合练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手指操”趣味教学活动。让学生一边尝试用手指摆出“b”的样子,一边齐声朗读之前创编的顺口溜,从而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巩固学习成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以“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为导向,从小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出发,开展多种趣味体验式活动,显著提升了描述性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总结和探索过程中,并获得丰富的学习感受。结合活动感受,学生不仅意识到语文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过程,从而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多种学习描述性知识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语文知识的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体验式活动,学习操作性知识
操作性知识指的是难以用语言或文字描述,只能通过某种操作形式而从侧面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此类知识通常用于帮助小学生回答“怎么做?”“怎么想?”等类型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直接性的语言传授并不会让小学生有效获得事物规律、性质、内在联系等抽象性知识,只有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教师或同伴的引导和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资料,自主进行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学到上述知识。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创设出符合课程教学需求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当前学习内容与已有生活经历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而借助情感体验提升操作性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程教学为例。体会动作、肖像、语言描写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学习和掌握动作、肖像、语言描写基本技巧是课程教学主要的操作性知识点,体会“母爱的平凡和伟大”,能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父母之爱的伟大”以及“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是本节课主要的操作性知识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带入”和“生活带入”两种方式,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情境带入指的是以课文内容为中心,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出与文中情境相似的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习效果。首先,教师拉上教室窗帘、关闭灯光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缝纫机工作时嘈杂的背景音效,从视听层面,最大程度还原课文中母亲“光线阴暗”“噪声震耳欲聋”的恶劣工作环境。然后,进行如下情境创设:
你独自走入母亲工作的环境中,昏暗的灯光下,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形象?此时此景,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
通过语言引导和课堂视听环境的完美结合,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从“作者”的角度出发,产生具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体会到文中动作、肖像、语言描写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加深对文章的情感体会,自主学习到其中的操作性知识。
生活带入指的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带入到课堂中,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思考现实生活中母亲的艰辛和母爱的伟大。如:在讲解完课文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你认为父母在工作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或艰辛?
想想哪件事最能够体现父母对你的爱?
如果让你用语言或文字回答上述问题,你会怎样做?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课程教学相联系,使学生通过“情感迁移”的方式,加深对文章情感的体会,进而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情境带入”和“生活带入”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会,另一方面通过情感迁移,加深实际生活中对“父母亲情”的情感体会,使学生能够结合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学习、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三、开展探究体验式活动,学习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指的是能够调节学生思维、记忆、注意力,帮助学生控制认知过程的知识,是解决“如何思维?”“如何学习?”一类问题的重要工具。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从外部直接观察到此类知识的应用,只有学生个体在对自身认知过程进行反思时,才能使策略性知识外化为一套符合自身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具体性、可行性操作程序。
虽然小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利用策略性知识进行学习。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为学生策略性知识的调用创造机会和空间,使学生结合实践探究行为,自主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并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反思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策略,在完成策略性知识学习与应用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习素养。
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纸船与风筝》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批注式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两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这篇课文与本册教材其他课文最大的区别是全文没有注音,其目的是引导小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运用易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进行生字学习和课文阅读。授课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教学任务:
初读课文,用圆圈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利用自己掌握的生字学习方法,自主进行字音、字形、字义的学习并将所用学习方法以批注的形式,写在对应生字旁边的空白处。
在开放式教学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纷纷投入到生字自学活动中。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巡回指导”的方式,详细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某位学生在学习“哭”字时,遇到了困难,此时教师可以提出“看字形猜字”的生字学习方法;在学习“抓”字时,教师可以相机提出“根据形声字猜字”的生字学习方法;在学习“幸”字时,教师可以提出“联系词语猜字”法,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义,推测生字的字义等等。当大部分学生完成生字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后,教师可以带领所有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逐一检验。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尝试、反思、调整、再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到知识,最终找到最佳的学习策略,提升课程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探究实践,能够独立进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探究和应用,不仅使知识学习效果显著提升,还能够形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策略,提升自身学习素养。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语文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亲自探究才能真正成为自己能够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的知识。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重视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体验中,自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从而真实凸显出语文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