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爱”思想融入高校德育路径研究

2022-03-18庞惠文迟海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仁爱德育工作孔子

庞惠文,迟海波

(1.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2.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9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流传数千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光辉的传统思想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多次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大学生将成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其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各项事业发展。缺乏涵养道德的有效路径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薄弱环节,而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为大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涵养道德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并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

一、“仁爱”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现代价值

(一)“仁爱”思想的源本

“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其出现频率之高,足以说明孔子及其弟子对“仁”的高度重视与潜心研究。关于“仁”的内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称:“仁,亲也,从人从二”。“仁爱”,即“仁者爱人”,可进一步阐述为爱亲、爱众、爱万物。

一是爱亲。“仁爱”的第一义就是爱自己的家人。孔子所讲的“仁爱”,首先是从爱亲开始的。当然,爱自己家人的同时也包括爱自己,古语有云“身体发夫,受之父母”。每一个人从胚胎到长成人型,吸食母亲血液和营养方可长大,一朝分娩更是让母亲承担了生命之险,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给予的关爱。子女都是父母的精神支柱,承担着他们毕生的心血和希望。所以,爱护自己的家人,首先也要好好爱惜自己。中国古代把对待老人的深情叫“孝”,《论语·学而》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即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法则也就产生了。对长辈孝顺、对兄长顺从,是“仁爱”的基础,由此衍生出“百善孝为先”的古训。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孝道的践行,像脍炙人口的二十四孝故事。由此可见,“仁爱”的第一要义——爱亲,备受大家的认可和推崇。

二是爱众。“仁爱”的第二义是爱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相较于上述爱自己的家人而言,爱众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这是中国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论语·学而》讲到“泛爱众而亲人”,即要把身边的人当作亲人来对待。那么,如何做到将毫无血亲之人当作亲人来对待?孔子给出了爱众的具体方法。孔子学生问道: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一生操行、一生追求,应该用什么字?孔子回答:“仁”。弟子又追问如何做到“仁”?孔子答:“恕”。弟子追问:如何理解“恕”,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引出了忠恕之道,即为如何对待他人的基本原则。自己不想要的,也绝不能强加给他人。在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时,如能按照忠恕之道来进行,便会对他人多一分理解,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三是爱天地万物。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仁爱”精神,提出替他人着想、帮助他人、珍爱生命、做到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要求。孔子说:“天生德于予”,“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认为人处世立身、做任何事情当以仁为依据和前提。我们所追求的君子人格的核心与前提基础便是有“仁爱”之心。《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与“地势坤”都是天地之道,而“无私”则为天地之道的根本。

(二)“仁爱”思想的传承与现代价值

一是重视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强调君子人格与圣人形象。“仁爱”思想是儒家道德体系的核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在塑造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孔子提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无忧也”,强调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最重要的,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人格。孔子还提出君子道者三,即“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将“仁”作为君子的基本品德之首。

二是厚植家国情怀。孔子强调的“君子”人格培养是通过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实现的。他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人在成才之前要先做到成仁,成仁的基础是修身,身修而后才能治人、治国,进而实现天下大同。韩愈指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这与大学文化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大学生要有“仁爱”之心,并以“仁德”为根本,养成良好的为人为学的品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而今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是维系社会和谐。“仁”是贯穿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追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警示我们生而为人,必须要有仁德与仁爱之心,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俯仰无愧于天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明确地阐述了生而为人应该树立“义”大于“利”的价值观,不符合道德规范之事,即使可以使我们获得非常高的利益,也是万万不能做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不失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剂“良方”。

四是崇尚自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的“自然”还包括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并把对事物自身规律的把握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是否合理的标准。顺应自然规律的观念可以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提供遵循和借鉴。

二、“仁爱”思想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就。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道德认知及道德行为表现。但是,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效果仍不容乐观。市场经济带来大发展的同时,也对价值观产生了一些冲击。开放包容的网络环境下,良莠不齐的思潮与文化产品涌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危害意识形态安全为目的的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正在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戕害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的明辨是非能力没有完全建立,在面对诱惑时不易做出正确的抉择。大学生群体的局限性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很大挑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教师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与道德行为的主力军。一线教师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群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为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应该提升教师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德育工作的推进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二)“仁爱”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理论依据

儒家“仁爱”思想由孔子提出,并经过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进行传承和发展。孟子基于“仁爱”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孟子提出统治者应勤政爱民,天下能被治理好的前提是对百姓施以仁政。继孔子和孟子之后,荀子进一步发扬“仁爱”思想。荀子认为,“仁爱”思想包括爱人和爱民两个方面。爱人指的是每个人在对待彼此时相互关爱,爱民指的是在对待人民时没有等级差异,所有的人民都应该被当作施爱的对象。

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集体都对青年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从多方面阐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教育,强调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还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之相结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可以将“仁爱”思想与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工作结合起来。

(三)“仁爱”思想对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意义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写道:“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历久弥新——我头顶上浩瀚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原则及其所制定的道德条目对完善道德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教人以学,不仅教导学生修身养性,还教导学生为人之道。 “仁爱”思想为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包含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学校的育人方式以知识教育为主,以校园文化的塑造为辅。所以,营造一种积极的富有“仁爱”底蕴的校园文化对锤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优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儒家“仁爱”思想的德育功能,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够丰富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理论,对高校道德素养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将“仁爱”思想的德育功能挖掘出来,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培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形成君子人格、约束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十分必要,对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效果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仁爱”思想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将“仁爱”思想嵌入师德师风建设规划

用“仁爱”思想涵育大学生道德素养,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效果,首先应该建设一支具有“仁爱”思想的教师队伍,将“仁爱”思想融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规划。

第一,纳入培养目标。把“仁爱”思想中的亲亲之爱、忠恕之道和恻隐之心的思想精髓凝练并具体化地写进教师培养目标,为广大教师群体提供思想源泉,设定理想人格,明确目标追求,通过正面的教育和侧面的文化渗透,引导教师树立“仁爱”思想,塑造理想化的君子人格,使“仁爱”思想得以传承。

第二,纳入培训计划。“仁爱”思想包含爱亲、爱众、爱天地万物、重义轻利、克己复礼、忠恕之道、立人达人等诸多元素。高校可以参考以上元素,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师德师风培育课程,并开展讲座培训,从多角度加深对“仁爱”思想的解读。学校在开展以“仁爱”思想为主体的讲座活动时,可以开展座谈会与交流会,令教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在交流中不断提升“仁爱”素养。

第三,纳入考评体系。建立合理的、可操作的师德考评体系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外在他律和内在自律的重要途径。把“仁爱”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纳入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中,有助于从制度层面推动“仁爱”思想在高校的涵育功能,提升师生道德素养。

(二)将“仁爱”思想融入大学文化建设

第一,开拓以“仁爱”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首先,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风气,引导大学生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圣贤之书,养成知书明理的气质。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体验,促进学生“仁爱”观念的形成。

第二,打造“仁爱”文化环境。从加强校园景观设计入手,令“仁爱”思想成为校园文化之魂。在校园适当位置设立具备“仁爱”思想的典型人物雕像,在教室、走廊等处所布置具有“仁爱”思想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人物事迹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仁爱”思想的熏陶。

第三,开展以“仁爱”主题的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的“仁爱”体验,锤炼学生的道德品质。将“仁爱”思想融入校园活动中,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既丰富校园生活,又弘扬“仁爱”思想。另外,可以开设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仁爱”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爱亲、爱众、爱万物”的良好品格,真正地将“仁爱”思想外化于行,形成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优秀大学生。

(三)将“仁爱”思想列入教育教学研究体系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用“仁爱”思想涵育高校师生道德素养,需要积极引导教师群体进行“仁爱”思想理论研究,并通过“仁爱”思想促进师生道德素养建设实践。

一方面,充分借助思政课的优势,将“仁爱”思想融入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普遍开展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授课主体的广泛性为“仁爱”思想的普遍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校要把“仁爱”思想的德育成分挖掘出来,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德育部分相结合,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渊源与学校的校风学风等实际情况,增设德育校本课程。第一,在课程的呈现方面,可以辅以新媒体手段,使学生更直观、更立体地感知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另外,可以将课程规划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将“仁爱”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仁爱”品质。第二,在课程的考核方面,考核教师的教授情况与学生的接受情况。考核方式不能过于单一,应该采取多种形式。

另一方面,倡导有关“仁爱”思想的科研项目研究,提升教师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可以提升相关课题的比重,并辅以合理的保障性投入,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设立“仁爱”行为准则,表彰“仁爱”教师典型,形成教师群体向往与认可的行为准则,将“仁爱”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

猜你喜欢

仁爱德育工作孔子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