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2022-03-18黄俊青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词句体验式情境

◎黄俊青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概念的时候,多次提到了“体验”,认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创设开放的、个性化的情境,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体验,让他们激发潜能,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积极借鉴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构筑阅读新情境,适合新课程的需要。

一、创设情境,体味生命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就能促使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究作品,从而获得深刻的人生感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激发其情感,促使其理解文本的精髓。

在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了诗歌中的意境,促使学生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唤醒他们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内心激发了怎样的情感。(课堂实录节选)

学生:作者所说的都是生活中寻常的场景,如“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等,告诉人们原来美好的生活其实就是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就是和自己心爱的人一直住在一起。

教师(引导思考):但是,大家是否能想到,写出这样诗歌的作者,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了人世,对于他的死,你有什么生命感悟呢?

学生:作者虽然能用文字展现出生命的美好,但是实际上,他自己本人却对生命有着一种迷惘感,最后走上了绝望之路,或许,就是因为作者想要探究生命,才会创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他对生命的探究还是没有得到能让自己信服的解答。

学者卢梭认为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进入大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有了这种感性理解,才能形成理性理解。所以教师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到体验的情境中,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感悟作品,体会蕴藏其中的生命力。

二、把握文本基调,体验坚定信念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展开互动交流,说说文本的基调是什么,然后再围绕整个课文进行细读,看看文章中有哪些词句证明了这一点。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坚定信念,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

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诵读会,尝试用诵读的方式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感悟文章的基调。教师鼓励学生在诵读之后说说自己的体验感受是什么。(课堂实录节选)

学生:我认为这篇文章给人激情澎湃的感觉,展现了作者对于未来的畅想,我能感受到作者有着坚定的信念。

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尝试探究作品中有哪些细节具体展现了这种信念,尝试结合具体词句展开分析。(课堂实录节选)

学生1:在文章中作者反复提到“只要……我们就绝不会满足”,作者反复叙述了各种黑人遭到歧视和迫害的场景,而且特别提到了“绝不”这样的词语,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学生2:作者反复提到了“我有一个梦想”,并且展现了美好的未来场景,具有渲染的效果,而且作者也提到了“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可自拔”等词句,表达了对于人们的呼吁。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作品中有很多词句都能唤醒自己的想象,促使自己感受到作者坚定的信念。

三、解析语言,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新课程中要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教师可以让学生解读文本的语言,获得审美感悟,进而提升审美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刻体验,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入手,最终把握作品的审美指向,深化了体验。

《荷塘月色》是一篇唯美的散文,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深入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作品的词句展开想象,并进而展开审美赏析,说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如作者在展现月下荷塘的过程中,用了“羞涩、袅娜”等词语,展现出了一种唯美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用拟人的方式展现荷塘美景,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审美体验(课堂实录节选)

学生:用拟人、比喻等方式能将事物的美更清晰自然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对美的形象获得深刻的感受,这样就能唤醒读者的审美体验,有助于进一步体会作品。

教师继而又引导学生将“泻”等字换成其它的词句,再次展开想象,说说感受有什么不同,然后体会其中的表达效果。学生有所感悟,认为作者用“泻”展现月光洒下大地的场景,更符合作品的意境,和“洒”等比起来,“泻”给人更均匀,幅度、力度更大的感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赏析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在自主阅读的时候也能把握住文字的切入点,展开审美想象,获得更多的体验。

语言是人们传达体验、决断和情绪的方法,所以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深入体验作品的语言文字,从文字表面深入下去,挖掘出其中的蕴藏寓意。这样学生就能突破语言形式表面,在联想中生成新的领悟,真正体会作者的意思。

四、多向思辨,懂得珍惜青春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获得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社会和人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分享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多向思辨中交流彼此的看法,进而总结归纳,得出新的见解。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解读作品,更能得到生活的感悟,懂得珍惜青春。

在学习《相信未来》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辨,促使他们提升对青春的感悟,逐步懂得珍惜青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何要用‘孩子的笔体’写字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课堂实录节选)

有学生认为:“作者怀念童年时期,所以用孩子的笔体。”

还有学生认为:“作者认为孩子象征希望。”

在整合思考后,学生结合其他的词句展开了体会,如有学生从“腐烂的皮肉”中感受到,作者认为自己的躯体已经渐渐腐朽,因此希望能像孩子一样恢复青春,所以用“孩子的笔体”。还有学生从“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等词句中认识到作者认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找到幸福的未来。在结合了这些信息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感悟,认为朦胧诗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法,但是还是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基本意思,那就是要珍惜生命,珍惜青春,故此要用“孩子的笔体”。在这番辨析交流中,学生的情感更丰富,他们也能体会到诗歌的主题思想,感受到作者对青春的期待。

体验式阅读重视学生情感的内化和丰富,在思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思维更加活跃,而且也能将自己的想法和他人共享,在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让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从而提升感悟。在体验式阅读中,学生和人物形成共鸣,仿佛经历了他们的人生,此外,学生也能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处于相同的境地,是否还能保持乐观和旷达。这样的深刻体验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提升阅读效果。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常常用自己的解释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体验,破坏了他们的好奇心,教学效果并不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思路,引导学生参与到体验式学习中,探究课程教学的新途径,促使学生提升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词句体验式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