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背景下诗词歌赋的教学范例研究
——以《蜀道难》为例
2022-03-18田梅菊
◎田梅菊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已经在高考中有所凸显,除了对学生自身进行语文素养的考察以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更加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题目中更加显示出对“大语文”思想的拓展、以及思辨能力的考察。
一、“大语文教学”的内涵
学习语文学科的原因,在于中国不仅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更是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文化发源地,而其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不管在历史中的何时何地,由何人撰写,都是其思想与内容的统一,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除此之外,语文学科自身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工具性以及社会性,不仅代表的是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而且还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与价值,那就是语文学科的拓展与外延,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有着更深广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人们通过语言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与探索。而学生在学校中,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更多地去探知其它学科的魅力所在,通过日常的学习与交流,不断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学好其它科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蜀道难》文本解读要点
对于一般的教学文本内容而言,开篇以教学目标以及作者的简介进行导入。对于《蜀道难》同样适用,可以适当对李白三段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境界有所剖析,以方便进一步深层次理解文本中所隐藏的思想情感。但是在“大语文教学”背景下的《蜀道难》,不仅需要给学生进行文本的分析,还需要分析其中更多的可能性,从一个“难”字,分析出文中所反映的更多的内涵与可能,这才是大语文教学下,拓展延伸与科目串联下的教学,才是适合当前“大语文教学背景”的课堂模式。
(一)教学整体的思考——整体到部分感知文本中的“难”
正式进入文本之后,首先需要的是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再从整体感知下生发出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以《蜀道难》为例,对文本整体感知具体如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开篇点题,以三个嗟叹,强调“难”字,总领全文。因此,读者可以很快发现蜀道的特点便是“难”,那么接下来应该对文本进行梳理,蜀道的“难”表现的层次以及其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让学生进行全文的感知阅读。部分学生可以从中读出蜀道的开辟之难,以及蜀道自身的特点让人在经过蜀道的时候感受蜀道的高险、奇峻。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到“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里的蜀道难,不仅为难了平凡的人,连六条天龙都因此而折返,显示出了蜀道的攀登之难。
但是对于文本最后的蜀道难,却鲜有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明了蜀道的易守难攻。虽说如此,但是剑门关里的人却过着生灵涂炭的生活,“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显示出当时朝廷的统治者对于百姓的剥削。百姓想要从这个地方逃离的难度非常高。蜀道难也难在此,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的一种忧虑和担心。从整体来讲,整篇文章对于蜀道的难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抽丝剥茧,慢慢深入的。
(二)教学深度的思考——层层深入的感受蜀道“难”背后的可能
对于学生而言,一道题目难,是因为不会做,因为题目相对于学生是困难的,但是追本溯源,难体现的是境界不同,那么所表现出来的本质也不同。
蜀道“难”不仅仅因为蜀道自身的开辟之难以及攀登之难,还体现了开辟以及攀登背后的用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将此话囊括于当今的中国进行比较解读,可以品出新意。如,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开辟了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恰好符合“开路之难”,那么为何要大力倡导推进“一带一路”呢?这是由我国当下的国情及治国理念所生发的……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可适当引入该例进行解说。
而蜀道“难”的开辟之难,与现在相比,之于现在的人们来说耗费的就是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得不说的是资源上有所欠缺,在人力物力上也显得捉襟见肘,无所适从,从开辟之难,更深层次体现了一个国家无法发展自身经济的“难”,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难”,无法与邻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难”,可谓是难上加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种在蜀道上犹如天堑一般的栈道,可谓让李白走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种难也说明了两国之间贸易交通的难,物流运输之间的难,也说明了两地分隔下的朋友在蜀道面前,即使知道对方就在那里,也很难顺利的相遇,因为蜀道分隔的亲人、友人、爱人离家的情况下也无法探知对方的安危的难,可谓又一个难上加难。
但是最后的难可谓让人痛彻心扉,住在蜀道外的成都洛阳,并不是什么坏事,安居乐业也未尝不是好事,可惜在朝廷的剥削制度下,百姓民不聊生,离开也不是,不离开也不是。在这样险峻的情况下,人们无法为自己的未来谋求更多的生活出路,只有在“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提心吊胆的情况下生存,体现了作者对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的担忧,对朝廷黑暗的蔑视,也借以抒发作者无法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沮丧之情。
三、大语文教学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一)知“难”而进,巧设问题组
大语文教育观的整体性要求文本解读要立意高远地看待全篇,进而使得文本解读更加深入、全面。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置问题组来完成阅读教学。问题组的设计主要涉及主问题与群问题,主问题是群问题的核心线索,群问题是主问题的衍生与拓展。问题组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问题上集中精力,引发对文本更高层次的思考、讨论、鉴赏,从而完成对整个文本的解读。以《蜀道难》为例,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一由题目《蜀道难》中的“难”字设计主问题。结合上述文本解读分析,教师可以设计出“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主问题。“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主问题设计强调“难过”“过关”两个方面,与《蜀道难》的精神线索相一致。《蜀道难》一文,文章内容尽数围绕“难”字而写,以蜀道的地理面貌、自然风景人文历史进行全盘托出,看似是诗人即兴之作,实质上经过了诗人的细心斟酌后才构思出来。在确定“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主问题后,学生在阅读时便会抓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关键句进行对诗歌内容提炼,理清作者将“难”的感情贯穿诗歌的意脉的思路,并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孤悲之情。这样的主问题设计既是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也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难”字背后的隐喻。
二依据“关关难过关关过”主问题,抓住关键词设计群问题,摄取“文眼”形成线索教学。如,抓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中的“难”结合上述文本解读分析,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关注文本内容:请同学们阐述文本之中不同角度下的“蜀道之难”。
2.关注文本人物:请同学们说说“远道之人”与“蜀道难”的关系。
3.关注文体特征:文章标题为“蜀道难”,这是什么体裁?是以抒情议论为主,还是写景记叙为主?
4.关注文本线索:找出文本中心线索句,它是如何贯穿全诗的?
5.探究文本内核:从上述的问题中,总结并思考“难”处在哪?
以上五个问题,紧紧抓住了诗歌“乐府旧题”的文体特点,以“难”为关键钮扣,紧扣诗歌的思路与结构。不同角度下的“蜀道之难”,指向作者描写的角度;“远道之人”与“蜀道难”的关系指向创作的背景,知人论世;文本中心线索指向文本结构;“难”处在哪,指向文本深度、作者情感。最终,实现从宏观上赏析语言形式,把握文章思路,从微观上解读文章旨意,掌握文章内涵。
(二)诵读深化,体悟情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重视多读、反复涵泳,如此才能增强语感。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虽然不如普通高中那般重视语义分析,但是却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文言语感。读不能只是要求默读或者出声地读,还要学生能够在关注文本的基础上,用心揣摩语调、语气、情感地去读,并用声音去传达自身的感悟。
首先,在开读之前要准备两道重要的工序。一是学生应根据《蜀道难》的语境,划分句子节奏,把握文言朗读技巧,增强对文言语感的预见。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式,如以句意划分、主谓间停顿划分等。比如“悲鸟/号古林”“子规/啼夜月”前者为主语,在读的时候不能够断开,“号”、“啼”在读的时候应该重读,并适当停顿。二是,《蜀道难》的语言风格上大开大合,读起来并不费劲,在让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应该关注生僻的文言字词,指出正确的读音,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的朗读出来。通过这两道流程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基本做到读音准确,断句明了,流畅自然。
其次,应该做到读的富有层次。《蜀道难》虽属于古体诗,但是文脉清晰,章法起承自然,因此在朗读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全诗的谋篇布局。
起:噫吁嚱,危乎高哉!
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转: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能够在文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阅读,使得阅读能够富有层次感,并且能够在朗读中学习到文章的谋篇布局,读出文言的感觉。如起、承这两个层次间的语调应该逐步向下,停顿时间要适当减少,表达出作者的感叹之情。承、转两个层次间的语调则应该适当上升,语气停顿也加长表现出蜀道之难的惊险。转、合则应该将语调、语速都有所下降,表达出作者的感慨。
此外,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情有境的朗读,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教师在让学生朗读时应指出哪几个字的音节要有所拉长,并品读其中寓意。如其中“茫然”一词,应读出感慨之意,所以在朗读时应该将音节拖长,将语速放缓、语调放低。在教师领读一次后,应观察学生的朗读,并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在发现一些学生通篇都是“激情”朗诵时,教师应指出学生要有所起伏,让学生对错误之处多朗读几次,从而读出“过蜀道”的兴致。
(三)适当比较,探究语言
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阅读应贴合生活、实践,要让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因此,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在学生阅读《蜀道难》时除了要求学生读懂其中意境、主题,还要提升学生的精神领悟。文章阅读不能缺乏比较,要读出文章的深度,就要有对应的参照对比。《蜀道难》一文,取“蜀道”为题材,说的是“行道难”“天险”“百姓难”“人才难”“开路难”几个方面内容。
取材上的拓展。比如在教学《蜀道难》时,教师可以以“新丝绸之路”“天梯”“中国扶贫道路”等新闻素材作为文本的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从社会视野的角度来看到“蜀道难”的精神所在,也正好契合“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主问题理念。学生在阅读这些与“山区”“贫困”“道阻且难”相关的素材时,也能够将其密切的联系到文本“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题之中,两相比较之下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更加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增进国家民族认同感。
思维上的拓展。中职生的思维能力较弱,教师要进行语文教学时应适当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阅读的思辨能力。例如,在教学《蜀道难》时,可将《陋室铭》作为对比,让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铭”多为警世述功之用,因此在文本中通常夹叙夹议,与《蜀道难》有着一定的类同之处。将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分析选材、结构、语言、抒情上的不同,通过对语言的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提高思维的历练,使得在阅读时能够保持思路清晰,做到举一反三,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文就大语文教学背景下诗词歌赋的教学,以《蜀道难》为例子,进行有有益的探索。通过实践,学生是可塑的、可充分挖掘的青青草儿,老师是每天灌溉他们的辛勤的园丁,可是园丁再辛勤,如果肥料浇灌不对,那么草儿在长势上也有所差异。因此园丁对于草儿自身以及大环境的掌握到位与精准,直接决定了园丁是否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草儿未来的命运。
“大语文教学环境”的教学还未完全成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剖析,对于未来的语文学科教学走势,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善学生学前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够收获到更多的内容,在面临不一样的“万字卷”的应试形势下,如何解决学生的阅读难题,是当前所有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