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康社会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形态

2022-03-18肖贵清林晨

关键词:中国式小康社会现代化

肖贵清, 林晨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4)

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形态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现代化目标而提出和采取的正确有效且稳定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等思想与实践举措的集合。当代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实践形态。这一实践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指引着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它所凝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实践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和制度基础;所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宝贵经验,成为下一步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和研究小康社会建设这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形态,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小康社会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起点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形态。

(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阶段性目标的确立

在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确立了以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接续提出了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可以说,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阶段性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阶段。

新时期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但是,“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我们国家的发展耽误了十年。”[1]132“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1]90,农业方面几亿人的“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1]90,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1]163。要如期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难度不小。针对这种境况,邓小平指出,搞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163,从而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征程。邓小平创造性地用“小康”这个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概念来指称中国式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谈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237。这个小康之家是一种“日子比较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但“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2]282的发展目标。此后邓小平越来越多地使用“小康水平”“小康社会”这样两个提法。“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相当大的目标,要相当长的时间。本世纪末也只能搞一个小康社会。”[2]384同时,他为小康社会初步确定了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的具象指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进一步将“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3]11-12确定为,衡量“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12的最主要指标。自此,包含特定现代化内涵和具体经济发展指标的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就正式确定下来,开始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此时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已成为共识,意味着中国将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转变。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4]9的实践过程。1983年,邓小平在总结江苏等地小康社会建设经验时,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解决住房问题、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人员外流问题、促进公共福利事业发展、改善人民精神面貌6个方面概括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新时期连续制定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也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角度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七五计划”提出,我国的小康水平应在“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都有进一步的改善”[5]7;“八五计划”将小康生活概括为“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6]34。这些发展要求彰显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性。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7]14的重大战略目标,实现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转变。同时将全面小康社会同21世纪头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正式关联起来,这一关联在之后的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上都得到了全党的认可与巩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地位由此确立。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指引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设定呈现出了发展水平更高和覆盖领域更全面的两大特征。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8]824,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9]6。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前沿,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努力在核心技术领域和尖端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经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10]12,这个小康是覆盖领域更全面、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我国将继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10]4,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中央正确指出“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11]658,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党和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底线任务,不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掉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最终实现奠定了更加全面、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 接续谋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2]55的建设思路。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抓住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接续擘画了小康社会建设的系列发展战略,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最终实现。

20世纪“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提出后,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对20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战略规划。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3]11-12。为了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事业制定了“两步走”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将1981年到1990年这10年的主要任务概括为“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以迎接“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3]13。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三步走”战略,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时间安排延伸到21世纪中叶,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三步走”战略在党的十四大得到丰富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任务就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13]355。

21世纪“新三步走”战略安排的全面实施。1997年,面向即将进入的新世纪,党的十五大以“新三步走”战略回答了21世纪中国现代化事业究竟如何发展的时代命题。战略的第一步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4。这一安排意味着“小康社会”在我国达到小康水平后仍将是建设的重点。之后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是党中央首次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初步阐释,即:“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4]4。进入21世纪,党中央通过对社会发展领域的划分与整合,不仅丰富了全面小康的目标内容,而且进一步构建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框架。党的十六大从“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7]146个方面出发,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安排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将“六个更加”整合为“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15]15-16五大方面。这一包含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事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战略布局,奠定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框架。

新时代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习近平指出:“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16]39党的十九大历史性地回答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将按照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来向前推进:“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7]20这一全新的战略安排对于小康社会建设实践而言,有着划时代意义。这一战略安排将小康社会建设整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同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总体历程。这是对小康社会建设里程碑式地位的正式肯定,彰显了小康社会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形态的重要价值。

(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形态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符合实践逻辑的必然选择。围绕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整体性特征,孕育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实践形态。发展目标的递次提升、战略蓝图的完整构想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同向而行,深刻显示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形态已然形成。

小康社会建设是发展目标递次提升的实践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由满足基本生存需求逐步向更高更美好生活需要演进、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全面协调发展阶梯式递进的实践进程。正如恩格斯所揭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8]594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存在“没有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人民的生活很困难”[2]444的不足,因此“我们现在就是做一件事情,使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摆脱饥饿和贫困,达到小康状态”[2]444。优先解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温饱问题,达到“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9]161的状态,就成为20世纪小康社会建设的主题。在解决温饱问题、保障人民底线型生存需要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障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底线任务顺利完成,发挥社会保障在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方面的作用,人民生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得到了更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性要求变成现实。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递次提升,使发展的阶段性和长期性得到统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小康社会建设的蓝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战略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设计的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兼具连续性和实践性。从规划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紧扣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使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蓝图逐步成为现实。自1979年邓小平首提“小康”目标开始,党在每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相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及战略。这一系列战略安排为小康社会建设做了最有力的政治动员。从规划内容来看,党关于小康社会战略的思考是连续完整的。从20世纪分“两步走”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到21世纪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再到用新的“两步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接力跨越。这一系列战略安排不仅是对原定“四个现代化”战略安排的继承,更清晰地描绘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康社会行进的“路线图”。从实现规划的工作方式来看,中国的小康发展离不开接续制定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小康社会数据指标。四十余年的探索中,我国连续制定并实施了8个国家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国家统计局等职能部门也不断完善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这些都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行动指南。所以,小康社会建设战略蓝图的整体性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不断前行的战略保障。

小康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相辅相成。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一整套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要确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就需要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制度体系来保驾护航。同时,小康社会必然是制度完善的社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9]372党的十四大也指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4]40从南方谈话算起,经过30年时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也正好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套比较成熟稳定的制度体系。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不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与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供给。只有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制度的有效衔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彰显制度的优势,才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延伸。

二、 小康社会建设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实践成果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采用什么样的现代化实践形态,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这种实践形态能否为这个国家带来富强、为人民带来福祉。中国的全面小康凭借着扎实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成果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形态切实有效的有力证明。

(一)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民生保障不断改善

小康社会建设期间,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6。1979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约为4 591亿元。到2020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16]472,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1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21]9-10。即使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复工复产。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以此为基础,中国现代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积蓄强劲力量,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中国的小康是全体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共享民生福祉的小康。经过四十余载小康社会建设,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 18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32.7%”[21]25。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巨大变化:各阶段教育现代化工作稳步前进,教育公平不断彰显;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逐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突破77岁,在主要健康指标方面甚至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2]91

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摆脱贫困,自力更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小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116为了解决困扰人民已久的贫困问题,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连续制定实施了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主要支撑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国家专项扶贫开发工程。到2010年底,根据当时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25亿减少到2 68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为2.8%。[22]182021年我国历史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令最具攻坚性的“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3]1。中国的脱贫成就在世界减贫史上都是彪炳千秋的伟大功绩。

(二)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实现社会文明,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价值追求。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自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公平正义为根本目标,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文化,着力解决社会矛盾,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特别体现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党领导的小康社会建设,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4]5纳入视野,善用文教引导的方式建设一个富有社会主义特质的文明社会。

公平的现代化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的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使人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公平地享有教育资源进行不懈努力。四十余年来,我国各阶段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了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56.6%提高到2020年的85.2%,实现了学前教育基本普及。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参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2页。;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了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2)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54.4%,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4 000万人,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参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2页。同时,我国始终注重推进教育公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我国不断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在学生资助体系方面,国家教育经费不断向边远地区倾斜。通过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生活费等多项必要且灵活的举措,建立起了一套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学段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还体现在供给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要。”[22]8其一,小康社会建设期间,我国持续向人民供给种类众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例,1998年以来我国群众性文化机构组织文艺活动1 554.34万次,参与人数超过4亿人;2011年至202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各类讲座61万场、各类展览23万场,覆盖人口超过6亿。同时,我国持续支持图书的出版传播使人民群众的阅读视野得到极大扩展。仅在2020年,我国图书出版总数就超过48万种。(3)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查询平台(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除传统纸质书籍之外,我国正积极适应和引导数字化阅读新模式,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阅读新需求。其二,小康社会建设期间我国建设了一大批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到2020年底,“我国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 212个、美术馆618个、博物馆5 788个、文化馆3 327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美术馆和90%以上的博物馆已实行免费开放。”在农村地区,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32 825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万余个”[21]23。这些文化服务基层组织是实施科技卫生“三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载体,有效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其三,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国共建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体育场面积31亿平方米。[21]23以相对充裕的场地供给,让人民群众都能积极投身体育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三)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小康社会建设历程中,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25]5,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现代化奠定了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发展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在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党坚持顶层设计与治理实践相结合,针对国家治理急需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2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显著优势和积极作用不断彰显,为在2035年顺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实践基础。

小康社会建设实践助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对国家各项制度的恢复和重建,并通过《宪法》的修改恢复和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制度安排。在之后的现代化建设中,党领导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各方面制度改革,形成了包括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崭新的制度安排。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3个方面出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升为一个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会议不仅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些重大政治问题,还明确将党的领导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两项根本制度确定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继续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实现社会生活安定团结发挥着突出效能。

小康社会建设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指出:“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19]268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朝着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目标部署了包括“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26]100和超过190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所有制、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深度耦合。同时,党汇集民意、有序领导我国法律体系的调整与完善,以更有力地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实际。四十余年中,我国经济立法逐步完善,为调整现实经济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方向。2014年正式出台的“史上最严”环保法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于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2020年,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以国家法典编纂立法的形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关注等。通过积极改革那些现有的但已经不适应实践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持续深化改革举措、不断破除旧有体制机制的藩篱,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在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的变革。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历程处在我国国家治理思路与治理能力转型的过渡时期,其中社会治理格局的深刻调整是我国治理能力转型的生动呈现。我国社会治理理念从过去“管”字当头的社会管理转变为和谐社会的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过去政府行政部门的单一主体转变为人人参与、人人献策、人人共建的多角色治理,社会治理的依据转变为严格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党和政府积极应对和处理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和矛盾冲突,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自觉意识,提高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将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能力。同时也要看到,“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提出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27]127。我们要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更加完善,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基本现代化。

三、 小康社会建设积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仅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 坚持党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集中统一领导地位

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同时期,党洞察时代大势,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规律,作出正确决策,确保了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可以说,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是小康社会建设实践留下的最为重要的经验。

只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确保建设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19]206他还强调“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19]357,而要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他还指出:“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19]229“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19]208

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的局势和社会环境。邓小平指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19]207“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19]348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他指出:“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一旦不稳定甚至动乱,什么建设也搞不成。”[19]252“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19]357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小康社会建设平稳向前发展,就在于我们党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领导力是最关键的条件,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16]456。

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小康社会。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但要实现这个雄心壮志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而“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1]341他还指出:“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我们就能够更有信心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1]356历史经验表明,也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使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使现代化建设有秩序有步骤地稳步前进。

(二) 坚持长远谋划与阶段目标相统一

现代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现代化建设既需要长远谋划又需要有阶段目标。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有了这一步,再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有希望。”[2]708可以说,小康社会建设体现了长远谋划与阶段目标的统一。

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确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210,而中国在20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水平、进入小康社会,“只能算是我们雄心壮志的第一个目标”[19]102。他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卡拉汉时也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同于包括你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人口太多,要达到你们那样的现代化,人均年收入五千至七千美元,不现实。所以,我们提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日本大平首相同我谈话时,我说中国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变成‘小康之家’,这就是我们的目标。”[2]310所以,小康社会只是邓小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大目标”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

小康社会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的新的起点,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他指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9]226当然,“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2]428他还强调:“本世纪内的最后十年,要为下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19]267从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感知到,小康社会只是邓小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雄心壮志”的起点和铺垫,“这个目标达到了,就为我们的继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2]535。实践证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发展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三)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强调从人民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坚持建设小康社会为了人民,坚持依靠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

改善人民生活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初衷。无论是《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还是《礼记》中强调的“谨于礼”而“是为小康”,小康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它本身就是一个民生概念。1979年邓小平之所以用小康来指称中国式的现代化,也是从民生角度出发来谈中国的现代化,从而把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聚焦到人民生活上来。邓小平不止一次谈到,小康社会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使人民生活普遍好过。用来衡量小康社会的800到1 000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标准,也不是今天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谓的经济学概念,而是一个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所以说,提出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普遍过上好日子。

共同富裕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始终,建设小康社会是为了所有中国人民都能过上好的生活。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不同于一般的小康社会,而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28]30。“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19]216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习近平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10]13,“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0]156,决不能“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10]154。所以说,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人民群众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小康社会》白皮书明确指出“小康美好生活,是人民创造的;小康壮丽史诗,是人民书写的”[21]5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努力。”[21]55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29]7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是因为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最大程度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正是因为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把热血、汗水洒在中国大地上,为创造美好生活牺牲奋斗,才成功书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四)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小康社会留给我们最为生动的经验。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社会的现代化”[2]413,而“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164,这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即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基本依据。因此,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坚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立足基本国情是提出小康社会的出发点。邓小平指出:“据现在的情况,到本世纪末,可以实现一个‘小康之家’的现代化。我们不能主观地求快。一九七八年我们设想可以搞快一点,但我们想错了。因为中国底子薄,人口太多。所以,我们紧接着总结了经验,提出搞中国式的现代化。”[2]393-394用小康社会指称现代化,可以说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结果,是因为认识到“在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不能达到日本、欧洲、美国和第三世界中有些发达国家的水平”[2]361,而“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2]361。所以,用小康社会来指称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国情,基于对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这一基本国情慎重考虑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立足基本国情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原则。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二○○○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19]161“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是很容易的。讲大话,讲空话,都不行”[19]77,并强调“中国要真正发达起来,接近而不是说超过发达国家,那还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19]102。“中国在本世纪末摆脱贫困状态,达到小康水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要花五十年左右的时间。”[19]250由此可见,立足于现实国情,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国情及时调整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从最初的“解决温饱”到“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17]19小康社会建设依据形势的变化和时代发展要求,立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国情,及时调整或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涵,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壮举。

小康社会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形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汲取了人类现代化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成果,又注重将其融入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具体实践之中,从而开辟了适合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正因如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30]1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还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31]344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仍需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同时,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应再简单地移植别国经验,而应注重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真正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猜你喜欢

中国式小康社会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