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探析
2022-03-18赵瑞桃
赵瑞桃 苏 晗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4)
一、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一)启蒙。《教育大辞典》中“启蒙”的含义是“指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知识的教育过程。”[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启蒙”是指“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可以看出,不管如何定义,“启蒙”二字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育内容较基础;二是教育对象年龄低。三是为未来深入学习做准备。
(二)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的说法最初来自于美国,目前,国内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解和定义各不相同。各个研究者对职业启蒙教育的描述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从“职业生涯指导”的理论出发,认为职业启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即个体对职业的最初探索阶段。二是将职业启蒙等同于职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包括主体对自身的认识、主体对职业的认识以及主体意识与职业的统合[2]。根据以上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分析,笔者认为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特殊儿童(主要是指中小学阶段)实施的非职业定向的职业基础教育,为未来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奠定基础,具有引导和启发的性质。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认知层面,包括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以及个体与职业匹配的认知;二是职业意向,包括激发儿童对职业的好奇和兴趣,培养特殊儿童的职业理想;三是职业道德,培养儿童职业所需的品格和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职业启蒙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应该以培养职业意识为重点。
(三)教育现代化。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我国总体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根据教育现代化的定义,笔者认为特殊教育现代化是:“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来帮助特殊儿童,使从事特殊教育人员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提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成为可以参加国际竞争的新型劳动者。”
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发展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现实诉求与意义
(一)有利于特殊儿童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特殊儿童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在我国特殊儿童职业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空白地位。国外特殊儿童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几近成熟,包括了从职业启蒙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所有部分,职业启蒙教育的完善与发展使得欧美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现代化。[3]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符合教育现代化理念,满足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趋势和要求。因此,发展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是我国特殊儿童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有利于特殊儿童自身的现代化。特殊儿童的现代化是指特殊儿童拥有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生活理念。上海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近五成的儿童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找一份好工作,儿童对职业规划的了解不多,渴望获得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相较而言,特殊儿童就更难以获得正确的职业观念。当前,在劳动力市场以健全求职人群为主的情况下,特殊儿童就业存在更多的实际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能够让特殊儿童及早体验现代社会、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具有职业意向,促进特殊儿童自身的现代化。
(三)有利于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职业启蒙教育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上。以前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纺织、木工和按摩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技艺面临着淘汰和转型,特殊儿童的就业渠道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殊儿童相较于成年的特殊人群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时代高新科技,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应融入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等现代化内容,由下至上革新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帮助特殊儿童树立现代化职业意识,为适应未来职场生活,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
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意向、职业意志三个方面。
(一)职业认知。职业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的看法和认识,包括职业的内涵与意义、职业的类别与性质、职业的作用与目的、基本的职业要求与条件等。职业认知教育是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开端也是特殊儿童接受职业教育的基础。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是树立科学的职业认知的首要条件,然而特殊儿童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特殊什么都做不了或者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用做,这些都是影响职业认知良好发展的错误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特殊儿童对社会职业的相关概念、类型、性质等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培养特殊儿童职业意向、职业理想做准备。一般在小学阶段对特殊儿童进行职业认知教育最为合适,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讲故事、画画等方式渗透有关职业的相关知识。
(二)职业意向。职业意向是个体对社会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后产生的初步职业倾向,也就是对未来职业的初步选择。有些特殊儿童直到完成学业后几年内都没有明确就业方向,而有工作的特殊儿童经常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不满,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进行职业意向的培养,对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职业、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没有自己的判断,容易人云亦云。早期职业意向教育的缺乏将延缓特殊儿童职业意向的萌发,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应该让他们多接触各式各样的职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教学或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寻找自己的兴趣。
(三)职业道德。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国特殊儿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精神。早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特殊儿童以后从事任何职业的基础,有利于他们立足社会,融入社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对于他们来说,从事任何职业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免不了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经得住考验和锻炼,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早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特殊儿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他们今后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我国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现状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启蒙教育严重缺位。在我国“职业启蒙”一词并不多见,大多数研究者将职业启蒙等同于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而社会上缺乏特殊儿童职业生涯规划的典型成功案例,使得特殊儿童本身以及家庭和社会,对于特殊儿童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持着将信将疑、可有可无的态度。虽然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但只是在表面上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致内容,尚未深入到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特殊儿童来编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实施有针对性的乃至个别化的择业观教育。另外,全国仅有极少的几所高校有针对特殊儿童开设的专业,但即使这些特殊学生进入了高校,接触到的也只是常规的职业生涯规划,即针对健全人群设立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见,我国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零散,横向上没有形成贯穿普通学校特教班、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等各教育体系的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系统;在纵向上,我国也没有形成职业启蒙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一系列贯穿特殊儿童各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职业教育链。
(二)父母或亲人是特殊儿童主要的职业启蒙教育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父母或亲人成为特殊儿童的主要职业启蒙教育者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缺位,特殊儿童得不到正规、系统的职业启蒙教育;二是目前社会上对于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关于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书籍、报纸、影音作品等教育资料极少,特殊儿童很难从书本、电视等其他方面获得职业启蒙教育;三是中重度的特殊儿童社交范围小,家长过度保护导致教育主体仅限于父母或亲人,特别是许多农村地区的家庭掩盖儿童身心障碍的事实,限制其活动范围也拒绝其接受正规的教育。所以,大多数特殊儿童对职业的早期认知来源于家庭教育,家长或亲人在与特殊儿童交流、相处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灌输他们自己的职业知识或观念,这对特殊儿童早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
(三)特殊儿童职业意识发展面临重重阻碍。特殊儿童职业意识发展的困境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特殊儿童认知的局限性影响特殊儿童对职业的正确认识。以聋生为例,由于听力障碍的影响,认知的完整性、广泛性与灵活性受损,学习的接受能力较弱,体现在职业意识方面表现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择业方面更难以科学定位,聋生对自身想做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二是特殊儿童社会接触面普遍较小,接触到的职业种类少。由于身心缺陷带来的生活不便或由于家庭的过度保护,多数特殊儿童的日常交往只局限于狭小的圈子,只和他们的特殊朋友及家人交往,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行业,因而无法获得对某种行业全面、深刻、准确的直观感受,更难以找到职业兴趣,激发职业理想。三是错误的特殊儿童就业观阻碍特殊儿童职业意识的发展。社会大众对特殊儿童、特殊儿童就业问题的错误看法会严重影响特殊儿童意识发展。如果特殊儿童父母、教师都认为特殊儿童创造不了价值,不用就业,那么他们也不会对特殊儿童产生职业期待。
五、我国实施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路径
(一)国家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我国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教育主管部门应将职业启蒙教育规定为必修课程,统一编写特殊儿童职业启蒙课程标准,明确各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的系统规划和指引。在财政上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支持相关书籍、报纸、期刊、影音作品的出版。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监督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定期考核。
(二)学术界积极开展研究,拓宽职业启蒙教育途径。职业启蒙教育的主体绝不能局限于父母,社会各界也应给予特殊儿童正确的职业引导,但是目前关于特殊儿童职业启蒙的书籍或报刊非常少,这也压缩了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途径。所以,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各教育出版单位应该更加致力于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书籍的出版,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多开发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特殊类型的儿童的图像、影音作品和教材。
(三)积极开发特殊儿童职业启蒙课程。专家学者们应积极开展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理论构建,研究制定各个阶段、不同类型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儿童职业启蒙课程体系。高校及地方教育部门紧密合作,开展特殊儿童职业启蒙课程的研发工作,弥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空缺。
(四)社会革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就业观。观念是行动的指导,正确的特殊儿童就业观对于特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社会大众需要破除错误观念。过去许多人认为特殊儿童等同于残废,认为他们没有工作的必要和可能,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偏颇的。21世纪,社会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特殊儿童辅具的开发给特殊儿童就业带来了无限机遇。尤其是特殊儿童父母或亲人、学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就业观,引导特殊儿童正视自身缺陷,勇敢面对社会的现实,不卑不亢追逐梦想;另一方面特殊儿童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学好过硬的本事和知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