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之维
——太原城市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与探索

2022-03-18岳静静周树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校园文化

■岳静静,周树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动力。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将爱国主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是较为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一、校园文化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

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学生一生的必修课。在新时代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中,坚持不懈对学生不断开展丰富有趣、形式多变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位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而在这当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提高同学们思想境界的同时,也对增进同学们爱国情感并进一步转化为爱国行动具有助推作用。

第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之前、当前乃至今后每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基于此,目前各大高校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始终坚持以贯彻党的先进理论为着力点,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为标准来实时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向。而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日益创新与多样。就高校而言,校园文化活动是最为现实可行的重要路径之一,它在这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价值传递、精神浸润以及行为实践的载体和平台。也就是说,将爱国主义教育贯彻于学生教学、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确保其连贯性和普遍性,并在此基础上紧跟时事政治,综合利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做法

对笔者所在院校师生深入开展有“城院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直以来该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院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努力创新,赋予爱国主义在新时期的新内涵、新特点、新形式;具体各部门在实践中也不断丰富与深化其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创新发展,展现出新面貌、新特色、新亮点。此外,鉴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较多的参与意识,该院党委多次召集组宣部、学生处、团委、各系部等部门研讨,分析笔者所在院校学生思想状况,针对此开展切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该院主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传统重大节日等多个方面,将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头脑。

(一)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作用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必修课,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一直坚持贯彻“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实际性以及可操作性,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列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点,注重引导同学们在理论与实践中实现爱国情感与行动的融合。此外,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2]。笔者所在院校思政部一直注重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与理论水平,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方式交叉使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中,该院思政部采用集体备课方式,汇集多方材料与最新资源,让各任课老师结合所带学生的具体专业给学生生动呈现“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让学生在此进程中有感触、有收获,进而把学习心得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实际行动。

在“形势与政策课”课教学专题选取中,注重选取时效性较强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将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等作为必讲专题,通过丰富的数据、真实的案例、生动的视频等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使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国家等内容中坚定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此外,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及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都在上演着深刻的变化,在各种矛盾以及各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冲击的社会热点事件时有发生,例如疫情当中的经济恢复、生态文明建设、台独、港独、数字经济等,大多数学生日常都会通过新闻、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关注这些,适时抓取这些事件中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形势与政策”课当中讲解分析,并加以引导,这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另外,该院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党史课、军事理论课、劳动教育课、高职语文、人文地理课等课程中,让各任课教师将爱国主义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在不同内容教学中深化爱国主义,深入挖掘爱国主义的不同内涵。在其他各系各专业专业课中,督促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逐步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

(二)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文化活动之中[3]。爱国不是抽象的字眼,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不应限于课堂内和校园内,这样不易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参与度,应不断扩展爱国主义的深度与广度,充分释放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力与感染力,不仅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统一,也将课堂内外相衔接。

基于此,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开办“道德讲堂”“成长成才讲坛”“学术报告”“我们的节日”“主题班会、每周团课”等活动,这些活动主要依托学院党团组织及院、系两级学生会组织,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宣传者,活动过程不仅加深了大家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丰富了课余活动,给大学生活留下美好回忆。这充分证明支持和组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必要的选择。我院有代表性的做法如下。

第一,建好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太原市军休一所、山西省娄烦县米峪镇乡签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协议,把它们作为本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这对于该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别的助推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带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可以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军休干部、扶贫工作者为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是课堂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第二,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在去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笔者所在院校本着加强全体师生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的目的,举行了宪法晨读活动。首先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学院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表达对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紧接着学院全体师生现场领悟宪法的部分条款,伴随着学院操场飘扬的宪法晨读声,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学院“青年大讲堂”为传递榜样力量,安排专访太原市军休一所所长耿开文,太原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所长耿开文是太原市红十字专家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太原市烛光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北京萤火虫基金会会员。2018年7月,他被评为“太原好人”,2019年1月被提名“中国好人”,2020年12月,被评为“山西好人”。学院邀请耿所长走进学院“青年大讲堂”的录播室做专题访谈。通过对耿所长的访谈,让同学们在感受他的亲身经历中增长爱国情怀,使同学们把对先进典型的敬仰和感动转化为脚踏实地、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

(三)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

第一,在每年端午节之际,学院各分团委组织学生进行“弘扬屈原精神,传承端午文化”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带领大家重温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事迹以及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观看端午节专题记录片,共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文化气息;院学生会进行以“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为主题的端午节知识竞赛以及“过端午,话屈原”座谈会,系学生会组织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同学们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绘画成立意新颖、创意独特的手抄报,用最绚丽的图案背景、最创新的表现方式、最生动的语言文字、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展示了传统节日的来源、风俗、典故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感悟爱国之意。时光在变,人们过节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但节日背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人们对爱国情怀的坚守没有变,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端午节千年不衰、得以传承的内在基因。

第二,在每年清明节之际,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感情,了解家乡的革命史,院团委组织师生赴牛驼寨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青年团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青年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民族和国家而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此外,学院7个分团委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团日活动。活动前,各班团支部查找资料,了解清明节日起源,以及相关文化内涵,结合资料制作有关“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清明祭英烈”主题的PPT,查找有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相关视频与影片等。由班团支书负责带领同学们观看PPT,在学习了解清明节节日起源、内涵的基础上,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充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院举行“高歌献党唱颂华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职工大合唱活动,举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展,举办“百年辉煌党史”专题讲座,全体党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到场参加,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

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实践的思考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会贯通于校园文化活动,这对于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成熟有着指导激励作用。要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学生的精神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为自觉行动,对于我院广大学生而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引导大家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即从“大教育”着眼,让当代大学生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而且要注意让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更好地践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从“小教育”着手,使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果、有成就感。

当前,不断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有一定的成果,但有许多问题以及局限仍需要不断改进,需要全社会各界、各系统、各部门更多的思考、努力与实践。在这其中,我们更加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意识到自身的担当和责任,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归宿。

一言概之,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过程中,高校必须秉承贴近时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贯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积极的行动来主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从而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校园文化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