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理论·实践: “对党忠诚” 的三重逻辑

2022-03-18王楷茗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党中央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王 平 王楷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 “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 “对党忠诚”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的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根本性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建设实效性的力度,从践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深度,从总结百年大党不断夺取胜利历史经验的厚度,向全党反复明确而深刻地强调 “对党忠诚” 这个基本要求。深入研究 “对党忠诚” 的三重逻辑,进一步学习和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武装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遵循意义。

一、 “对党忠诚” 的时代价值

(一) “对党忠诚” 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出百年大党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被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无可辩驳的史实证明了的正确的历史结论。因为如果没有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事业就失去了主心骨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革命、改革、建设的伟大历程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无从谈起。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之所以能持续取得革命、改革、建设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不断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2]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明确指出: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3]正是基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最关键做到 “两个维护” 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指出: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4]坚守对党忠诚,就要做到 “两个维护” 。[5]的确,做到 “两个维护” 和 “对党忠诚” 本质要求上是相一致的。做到 “两个维护” 离不开党员干部 “对党忠诚” , “对党忠诚” 是做到 “两个维护” 的根本体现。 “对党忠诚” 的核心要求就是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显然,如果做不到 “对党忠诚” ,那么做到 “两个维护” 就将失去根本的政治前提和组织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会成为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党忠诚” 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

(二) “对党忠诚” 是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出号召: “大力弘扬建党精神。”[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2]这是因为伟大建党精神是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6]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一百年来,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党和人民的血脉之中,不仅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我们党团结一致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党的红色血脉的需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和发展的红色基因,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7]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需要。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全党要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就必须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继续滋养和激励自己。[6]习近平总书记将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可见,对党忠诚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因此,做到 “对党忠诚” 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

(三) “对党忠诚” 是新时代党战胜挑战、勇担使命的必然要求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发愤图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新时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艰巨繁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要战胜这些风险挑战,仍要紧紧依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 ,[5]是共产党人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的重要保证。只有做到对党忠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体党员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全党服从中央,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把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视为党的生命的同时,又充分肯定它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他明确指出: “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8]因此,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 “对党忠诚” 的根本目的, “对党忠诚” 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

然而,我们 “必须清醒看到,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9]面对困难和风险的严峻考验,我们党内少数党员干部 “有的‘四个意识’不强,有的将党的领导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的对错误言行缺乏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斗争精神,有的依然我行我素、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等等。[9]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理想信念滑坡,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 “两面人” 的恶果不仅会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而且会严重削弱党的领导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综上所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 “对党忠诚” ,这是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二、 “对党忠诚” 的理论要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10]归根结底,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事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上。这深刻揭示了 “对党忠诚” 的理论内涵。

(一)忠诚于党的信仰

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这里所说的信仰就是对某种政治主张坚定不移地相信,使之成为自己终身的政治追求和实践趋赴的最高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我们对党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11]与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共同构筑了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决定了做到 “对党忠诚” 必须做到对党的信仰忠诚。因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思想理论基础; “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13]才能做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反之,如果没有这个牢靠的思想理论基础,坚定对党忠诚就失去了根本要素的依托和保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 ,他明确强调: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1]“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14], “理想信念动摇往往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总会是最危险的滑坡” 。[12]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直接表现就是: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

(二)忠诚于党组织

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这是由党组织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我们党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这个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政治先进性和组织严密性既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本质特征,也是其显著的政治组织优势和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 “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 “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 “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 。[3]上述重要论述深刻启迪我们,忠诚于党组织,就是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首先做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做到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可见,对党忠诚、忠诚于党组织都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体现。做到对党忠诚,必须做到对党组织忠诚。只有做到对党组织忠诚,才能更充分体现对党忠诚的根本要求,也才能更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及其所蕴含的同向所使的巨大能量。为此,要 “把相信组织、服从组织视为生命” 。[11]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如果一个党员不信赖党组织、不服从党组织,不仅会使自己丧失完成任务、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而且易使自己陷入与党离心离德的严重危险境地。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很强的组织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党,进而做到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坚强的组织观念,对党组织讲真话、报实情,不搞人身依附,不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不把个人游离于组织之外、凌驾于组织之上,甚至搞非组织活动,只有这样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具有扎实的组织基础。党员、干部一定要有服从组织的高度自觉,对党组织的决定执行起来不讲任何价钱,不打任何折扣, “如果认为组织决定有不妥之处,可以按照组织程序提出意见和建议,但在组织没有改变决定之前,必须毫无保留执行,不允许以任何借口阻挠和拖延组织决定的执行” 。[11]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使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真正落到实处。

(三)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所谓党的理论即党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所谓党的路线即以党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确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党应该完成的历史任务、奋斗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的总的纲领,是党的理论的具体化;所谓党的方针政策即党的基本方略,是党的总纲领的具体化,是党的具体行动纲领。可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指导与被指导、体现与被体现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共同统一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2]毛泽东曾经指出: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5]旗帜就是方向,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坚守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 ,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主要包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 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既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要求和体现,更是维护全党全民族团结的关键性要素。 “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13]因此,对党忠诚,必须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

(四)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他还进一步强调: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8]上述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的本质。换句话说,忠于党与忠于人民本质上是一致的,忠诚于党的事业就必须是忠诚于人民的事业。实际上,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共同统一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对党忠诚必然集中体现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 “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也有明确的检验标准。比如……能不能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14]“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16]可见,坚持党和人民的事业高于一切是对党忠诚的根本体现,对党忠诚,归根结底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

三、 “对党忠诚” 的实践路径

如何将 “对党忠诚” 由政治要求转变为自觉行动,是 “对党忠诚” 至关重要的问题。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继续做到 “对党忠诚” 指明了行动路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一)坚定政治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因为, “对党忠诚” 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更要有理性的自觉。 “对党忠诚” 的理性自觉来自于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17]也就是说,坚定政治信仰,是着重解决党员干部 “要” 做到 “对党忠诚” 的理性自觉问题,能够为党员、干部做到 “对党忠诚” 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思想引领、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须首先在认识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做到捍卫马克思主义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必须首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0]因此,坚定政治信仰,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武装。一是要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一,从学习内容看,要 “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从而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5]其二,从达成目的看, “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进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其三,从渠道要求看, “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10]使得在持久保持马克思主义深厚学养中,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觉悟和水平。二是要学思践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创新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 “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8]因此,其一,要 “前后贯通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深刻理解把握其中任何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都必须首先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全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成果。其二,要 “及时跟进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首要的政治任务,对科学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三,要学而用, “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 。[5]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五大思维方法,即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些是经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科学思想方法。其四, “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以把牢前行道路的正确方向。

第二,坚决站稳政治立场。政治立场事关为了谁、依靠谁、相信谁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我们党的政治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是第一个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主张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最终奋斗目标的人民的理论。因而,它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立场。我们党要坚决站稳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即 “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 ;[3]就必须坚决站稳人民立场,即坚持人民至上,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3]就必须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即 “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如果脱离群众,得不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人民高度负责就是对党高度负责,对党高度负责就是对人民高度负责。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8]“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总之,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提高政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9]可以说,过硬的政治能力是铸就 “对党忠诚” 优秀品质的关键因素,是使 “对党忠诚” 由政治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桥梁。提高政治能力,是着重解决党员干部 “能” 做到 “对党忠诚” 的可行性问题,可以为党员干部做到 “对党忠诚” 提供必要的能力支持。

何谓政治能力?就是 “讲政治” 的本领,就是 “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3]如何提高政治能力?主要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所谓政治判断力,即科学判断大势和政治是非的能力。主要包括科学把握形势、精准识别本质、清醒明辨是非、有效预判风险挑战的能力。增强政治判断力,一是要 “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 ,以之作为政治判断的标准,坚决保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二是 “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 ;[3]三是要善于从敏感性因素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以及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3]所谓政治领悟力,即准确领悟党中央精神的能力。增强政治领悟力,一是要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文本。党中央精神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通常以党内法规文件的形式发布。深入领会党中央精神,首先必须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发布的文件融会贯通起来学习和把握,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更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的核心要义。二是要 “坚决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 ,[20]在运用党中央精神指导工作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政治领悟力。所谓政治执行力,即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能力。增强政治执行力,一是要强化 “四个意识” ,特别是 “看齐意识” 。要 “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要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20]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要敢于担责,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推诿责任;要履职尽责,既要增强工作本领,也要增强斗争精神,直面重大的政治问题时,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善于斗争。

总之,提高政治能力既离不开党的教育引导,也离不开党员、干部自己的自我学习和修养,更离不开从事党的实际工作时的实实在在的锻炼。因此,提高政治能力的根本的路径就在于: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深厚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21]

(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和平时期 “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是直接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对党忠诚的重要标准。[5]“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 。[5]上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坚持对党忠诚,不仅必须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且还必须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由外部约束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修养,否则,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很难落实,就会成为空谈。对党忠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坚定不移的理性自觉行为,作为其直接检验标准的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也只有转化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内在自觉要求时,其应有的效用才能得以充分激发和达成。可见,强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要着重解决作为外部约束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转化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在自觉要求的问题,可以为党员干部做到 “对党忠诚” 提供制度保障。

那么,如何做到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呢?一是要敬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央强调政治纪律并不是无的放矢。”[22]“领导干部违纪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22], “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 。[23]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14]古人云: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所以, “提高政治能力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19]二是要加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党性修养。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22]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 。[17]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有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要使守纪律成为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觉修养。三是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10]我们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守党章,按党章的规定去做。 “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5]“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11]

(四)付诸实际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3]也就是说, “对党忠诚” 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 “对党忠诚” 必须以党员干部始终如一的实际行动去实现,必须体现在党员干部日常言行上,体现在其所负责的全部工作中。可见,付诸实际行动要着重解决的是党员干部 “去” 做到 “对党忠诚” 的落实问题。

那么,党员干部如何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呢?一是要在日常言行中时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政治规矩倡导的则努力去做。不能只在工作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党章党规更是检验对党忠诚度的重要体现。二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4]这段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实际行动落实的基本体现。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最基本的必须做到对本职工作担当作为、尽职尽责。三是要敢于担重,为党尽责。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 “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3]“对党忠诚” 的最根本体现就是为党尽责。因此,必须 “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 。[5]党员干部 “要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24]在这段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深化了关于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认识,更加拓展了对党忠诚实际行动落实的实践检验标准的内涵。

猜你喜欢

党中央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