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课例应用探索
2022-03-18乔谦
乔 谦
(四川旅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1]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其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体系化、规范化的建设尤为重要,早在2005 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2]此后教育部又多次发文要求通过增加环节、增加课程、增加学分的方式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2020 年12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各个高校要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并将实践教学置于把握新时代、推进一体化、突出创新性、增强针对性,注重统筹性的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方案之中[3]。以上教育部、中宣部陆续出台的针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系列政策文件,有助于高等院校与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夯实思政课教学需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同向同行的教育共识,通过志愿服务、实习实训、体验式教学等实践活动来切实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善于识变,“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助力解决实践教学中的现实困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并非书斋里的学问,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实践性教学如何开展才能真实有效,不流于形式,这是一个值得努力破解的重要命题。按照常规思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渐行渐远的历史与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社会实践两者矛盾日益突出。第二,“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领学生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国难当头之际抵御外辱,通过努力抗争来争取民族独立,最终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进而追求美好生活的社会历史进程,帮助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来明确“四个选择”的重要意义等宏大问题,然而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普通个人对国家大势的观测难以做到直接、现实、精准。第三,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要受实践基地、组织保障体系、管理机制等诸多要素影响,一旦某一环节缺乏支持,都会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获得感与体验感大打折扣。
“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如果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只是简单的提倡、流于形式便会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丧失应有之义。在史学界,“以诗证史”是一种治史方法,即用“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可谓是诗言志、歌咏言,文史相通、史诗相融。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中,无论是叙事诗、抑或抒情诗,都有大量的作品与中国历史有着直接关联,甚至本身就是“咏史诗”。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中国诗虽短,却包含了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可以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补充和纠正历史之不足。”[5]因此,在新的时代语境之下,在“纲要”课教学中积极探索将近现代诗歌巧妙的融入教学的“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对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现实困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因势而新,探索“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课例的价值旨归
(一)回归教育初心,需要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
“立德” 是指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长河中,历代先贤都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要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沿袭了数千年。习近平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 。”[6]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青年时期又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主阵地,高等学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可小觑。我国的高等学校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大学,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能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究其本质,“纲要”课的实践教学育人是关键,当前课程的实践教学形式多样,热闹非凡,然而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语境下实践教学的角色与定位显然还需要静下心来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在中华文化宝库中,诗词文化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一首首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纲要”课所讲授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国难当头之下抵御外辱勇敢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勇于探索创新快速富起来,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为了促进学生们以史为鉴,奋发图强,课程以诗歌为载体,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意义,将近现代诗歌内容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诗歌的赏析引出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探索“一诗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沉浸式体验来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中华文化为什么“兴”等系列时代重大命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倡导力行精神,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推进教学范式变革,需要创新理论联系实践新路向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在教育教学中,社会环境在变,对象也在变,课程依据的教材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有着个性化价值追求、求新求变的青年大学生对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单向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明显是不认同的。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纲要”课课程教学范式也亟待进行改革创新,强化课程的深度思考,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新路向值得探索。
“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将诗歌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并形成课例,坚持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形式创新、积极投入,切实发挥“领着学”“帮着学”的作用。诗歌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个民族或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其中展现出来的独特意境与魅力有助于引领学生“有的放矢”的深度思考,从而唤醒学生的精神世界,点亮他们心中火把,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为把“纲要”课程打造成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政“金课”贡献力量。
(三)针对青年大学生代际特征,需要创新服务社会新形式
教育的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当前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的“纲要课”却面临着青年大学生代际更迭的现实,大学的主人已经演变为生长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00 后”,接收、消化各种碎片化信息是这些“网络原住民”们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让他们养成了孤立地、散点式地汲取知识的习惯,这种只愿意提出问题,却不愿深思探究问题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辨习惯对“纲要”课既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时代新人的培育需要课程教学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进一步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从而更好地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在下一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蓝图中,实践教学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更好的演化、塑造、构建出一种服务社会的新形式。“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近现代的诗词来寻找“活着”的历史,他们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真正的参与到信息收集、编辑、传播过程中,亦是对性格、情感、意志的历练,让他们从历史的视角得出改进现实的结论。从这一角度来讲,这种体验式的教学已开始解构传统思政课教师的主导地位,开始解构原有的灌输模式,学生也利用这种体验环节来打破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形态,树立起关心环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实践精神的传递者、大学精神的宣扬者、历史真实的守护者、国家利益和社区利益的关注者,这是对服务社会新形式的一种新探索。
三、因时而进,探寻“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课例的多元路径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通……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7]。“出乎史,入乎道”,“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让青年学子走进历史深处,更与诗词结缘,体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领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革命豪情,树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精神,践行“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的大学要诣,展现“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靓丽风采,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种路径进行探寻。
(一)中国近现代革命诗词大赛,赓续红色血脉
有意识地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革命、改革、发展的历史离不开必要的灌输,借鉴中央电视台“诗词大赛”的模式,“纲要”课坚持积极探索传播红色历史文化的新方式、新途径,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放在首位,结合教材内容与诗词结缘,以诗歌为载体,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意义,探索开展“中国近现代革命诗词大赛”,以此来分析中国现实、思考未来发展,在切身的体验中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升华与精神世界的构建。
任课老师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近现代革命诗词,交由教研室审核、遴选、汇总,最终形成革命诗集,同时撰写策划书制订比赛规则。由于本课程覆盖一个年级的所有本科同学,人数众多,点多面广,为了给观众呈现出丰富的精神大餐,比赛将分为初赛和复赛两轮环节来进行,初赛环节要求以班级为团队参赛,实力强劲的参赛团队直接晋级复赛。比赛中设计诗词接龙、抢答题、风险题等形式多样的题目,这些题目不仅生动有趣,还可以让青年大学生将诗史相融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近现代诗歌中不乏红色诗词,红色诗词可谓是历久弥新,其中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就像一颗“种子”,播撒进学生心中,进而领悟红色精神,形成红色氛围,赓续红色血脉,对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是强有力的补充和促进。
(二)革命诗词入课堂,厚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古已有之,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诗歌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国、对家的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中国近现代革命诗词,创作于民族危亡之际,贯穿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历史过程中,深刻阐释中国的红色文化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光。
在“纲要”课堂中教学设计中,每一个专题开篇即引入一首近现代革命诗词,任课老师引导学生站在历史长河中细细品读并加以体验,从而踏上诗歌与历史相结合的奇妙旅程。比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时,可以导入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孙中山创作于1899 年秋的《咏志》诗,诗词巧用典故,浅显易懂,其中“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曾用作革命组织的动员口号和联络语,表达了诗人对清政府政治腐朽民不聊生的愤恨,以及推翻黑暗统治的决心。又比如在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内容时,可以融入《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诗中“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表达了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豪迈之情。总而言之,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襟怀、恢宏的抱负、渊博的学识和炽热的家国情怀通过诗歌淋漓尽致的展现,对青年大学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三)诗话历史在云端,空中课堂同心抗疫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催化了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由传统的线下教学向新兴的线上教学转变,在“纲要”课教学中借助现代新媒体技术而生的空中课堂开展别开生面的“抗疫”诗歌会,是将“抗疫”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的生动实践。从近代中国的历史中走来,引领青年大学生们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是如何在抗击外来侵略,尤其是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全国人民同心抗疫并向世界其他遭受病毒威胁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的大国担当,凸显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披荆斩棘、吹尽黄沙,敢于解万难的豪气与智慧,对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抗疫诗歌会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将革命诗词、学生原创“抗疫”诗歌、来自抗疫第一线的诗歌等搬进诗歌会,通过朗诵、评析、鉴赏、诗画结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深刻展现中华儿女在危难时刻以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来与现实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展诗歌会对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式,老师扮演好课堂主导的角色,做好引领和点评,最后遴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评奖,后期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编辑并推送,将这种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进行推广应用,从而扩大影响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等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也是一条全方位育人的新路径。
四、结语
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应时代之需,应教育教学对象的转型之需,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旨在推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创新。“一诗一课”体验式教学课例形式新颖、路径多元,它既是对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有效传承,又是面对新时代做出的主动创新,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