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重逻辑

2022-03-18陆倩倩戴向芸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城乡农民

陆倩倩,戴向芸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形势下对农村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来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和机制,农村振兴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这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节点重要研判,使乡村振兴战略由局部到全面铺开。在此历史背景下,系统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效遵循,进一步认清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内在关系。

一、历史逻辑:民族愿景、社会主义追求和党的初心与使命

乡村振兴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从我国国情的实际来看,乡村振兴既是中华民族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追求目标,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具体体现。

(一)中华民族的“大同社会”理想的基点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的农村人口数量一直处于压倒性态势。但是,即使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人数悬殊格局之下,广大农民一直被处于压迫和剥削之中,农民吃饭问题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国家动荡、政府税收、地主盘剥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农民对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衣穿的美好社会无限憧憬。

我国古代文人对美好社会的憧憬表达了农民的美好愿望,他们往往痛斥地主阶级的奢靡腐败,而时刻担忧下层社会的处境,在现实上却又无力改变。在《礼记·礼运》中记载了孔子大同社会构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孔子并从力所能及的现实出发,率先开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孟子从君民关系出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主张轻徭薄税,减少农民负担,使农民不违农时,达到“不饥不寒,衣帛食肉”,并且强调“谨庠序之教”,使黎民得到教育。更有杜甫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之唤,都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被统治阶层农民的同情,为农民获得新生的强烈呼唤。

(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已有五百年发展史,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伟大的飞跃。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问题依旧困扰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填写这一空白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课题。

我国作为农业发展大国在探索社会主义乡村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从领导力量、政策方针、人口聚集、产业规模、占地面积等农村实际情况来看,抑或是从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出发,我国都将能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乡村发展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接过社会主义发展的接力棒,结合国情率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最终不仅实现了全国各民族的解放,而且打破了束缚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枷锁,为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在此基础上,我国自然承担起了探索一条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发展道路的重要历史使命,这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就明确认识到农民和工人同病相怜,这些群体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残忍迫害。同时他们又命运相依,要想推翻封建统治和资本主义统治就必须联合起来,就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从此开启了工农联盟新征程,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农村问题作为宗旨性问题来抓。

毛泽东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2]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村的限制逐步放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全面推行,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入21 世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受阻,城乡关系问题成为新时期显著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构想。党的十九大后,为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实行精准扶贫战略,使“三农”发展进入快车道。

二、理论逻辑: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和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乡村全面振兴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从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来看乡村振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乡村全面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从城乡发展关系来看,乡村全面振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构想的重要目标,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关乎我国发展进程的重要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依旧有509 787 562 人,占全国总人数的36.11%,人口基数依旧巨大。[4]虽然通过城镇化发展道路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是解决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实现全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使不愿意搬离农村或者无能力搬离农村的农民可凭借政策帮扶进行自我发展。

从农民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农民和其他群体相比有着属于自己显著的特征,他们靠天吃饭,在历史上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在性格上踏实朴诚比较容易满足,一般只有侵犯到其土地问题时才会与侵权者斗争。因此,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激发农民的需求欲望以及满足他们的需要面成为推动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是集吃饭、住房、医疗、教育、生态等多方面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帮助农民不仅解决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能提升他们精神享受。

(二)实现共同富裕理论的必由之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既包含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也包含着各地区之间共同发展。邓小平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1992 年初,他在南方谈话中谈及“共同富裕”问题时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城市和乡村、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等自然形成了先后发展阵容。

经过四十年多的改革开放,城市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高楼大厦遍布城市,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逐步成熟,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远高于农民。在当下城市现代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上,国家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是对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运用税收财政等手段加大对农村投入,鼓励和指定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落后地区,开展定点帮扶和发展指导工作,这是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新发展。乡村振兴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国家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三)城乡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对城乡融合发展进行重要论述,他们认为城乡分离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城乡分离将会越来越明显,“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6]他们认为要想摆脱这种状况实现城乡融合,则需要在政治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大力发展生产力,运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

新中国在1956 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剥削的和压榨的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从政治源头上推翻了导致城乡分离的制度依据。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生产力,从一穷二白到优先发展重工业,再到当下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大大推进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使我国首次实现了几千年来城镇人口占比高于农村人口。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不仅在于推动城镇化,它更重要的难点更在于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发达城市来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完善过剩产业转移到乡村地区的制度,帮助农村地区富裕起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城乡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

三、现实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矛盾转化、乡村民风开化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同时它也传递出强烈的讯号——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梦想。作为国家战略任务来推进这项工作,是依据中国共产党带领国人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地区取得重大发展的现实。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2010 年我国基本建成了小康社会,全国人民即使是偏远山区的人民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相比于我国的过去是历史性的飞跃。但是,依旧有上亿的偏远山区人民生活处于贫困水平,还有处于少部分的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依旧没有得到提高,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羁绊。2020 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扶贫攻坚、消除贫困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人民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探寻发家致富之路,并且依托于全面脱贫政策扶持的延续,政府指派的对口帮扶单位到乡村科技扶贫,选派的扶贫工作队到乡村挂职锻炼,优秀毕业大学生、选调生下乡锻炼为乡村建设带去创新与活力,乡村人民开拓了有时间、有思路、有产业以及有活力的发展新局面,这一切的前提在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党的十九大上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变预示着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变,从普遍贫困到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但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日益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提高的同时人的发展又不足够全面和充分,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和养老等方面依旧面临不少难题,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有效地解决了客观现实的落差问题。但我们同时可以清晰地感知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扶持在温饱、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性保障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短板,这种矛盾的存在促使乡村人民要发展要富裕、要幸福的思想更加强烈,由此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是在这一逻辑之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显然已经到了紧迫的时刻。

(三)农村地区民风开化程度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现实要求,而农村地区民风开化则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准备。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思想意识往往对乡村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农民发展致富的愿望强烈,他们将会想方设法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团结村民共谋发展;相反,倘若农民思想没有转变,一味依靠政府和其他组织帮助提供生活资料,那么无论政府、社会组织、对口扶贫单位或是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先进个人如何扶持,最终只会“坐吃山空”。事实证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致富思想的熏陶,通过党和国家对乡村地区的大力扶持和进行思想教化活动,乡村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接触现代化新鲜事物更加广泛,乡村地区民风更加开放开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只是停留在理想层面,他们通过接受教育与现代化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政府、社会组织和对口帮扶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农村人民施展才华的各项条件不断完善,此时进行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将能最大程度激发出农民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城乡农民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