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论
2022-03-18林莉
林 莉
(上海市泸定中学,上海 200051)
一、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素质,是人的品质、性格、知识等内化修养而形成的独特性质。它往往浸润渗透式存在于人的思想、言行、习惯以及能力等方面。换句话说,它内在为素养,外化为气质。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自己做人做事、立德育人、一诗一文、一言一行,无不反映出自己素质的成色;对学生,或潜移默化,无形影响,或言传身教,授业解惑,无不体现出教师素质的能量。人的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渐渐形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而发展成长的。
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对象,首先是学生,承担的职责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先将自己修养成高素质的称职的教育者,才能担当此重任。
其实,中学语文教师能坚持不懈地自我修养,也是一种素质。素质是一个系统,“构件”颇多,其中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等是主要成分。
1、道德素质(品德素质)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更是强调“道德是一切的根本”。他们认为,道德的选择和实践,决定着任何行为的成败。这与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名言“厚德载物”是遥相承接的。先哲们对道德的高度重视表明,任何人做任何事,先要“立德”。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尤其如此。“立德”是一切教育的灵魂,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其思想观念、心智情感等,尚在变化未定之际,正反两极往往决于一刻之间,亟需引导教育,“立德”便更为急迫紧要。这是中学语文教师肩负的重担。对他们的“为人师表”,以及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实践,都提出了挑战性的更高要求。
中学语文教师,首先是公民,而后才是教师。他的道德素质便有了两个层面。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如忠于国家,服务人民;严于律已,遵纪守法;思想端正,言行得体;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敬业尽责,忠于职守,等等。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则有刻苦学习,关爱学生,勉于教育等等,这些可归于两字:“师德”。“师德”的核心是甘为人梯精神。
“甘为人梯”,主要包含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就是要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和情感,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还要关心学生,将自己化作长梯,引导学生一级一级的攀登,到达道德的高地、知识的高地、能力的高地、直到站上巨人的肩头。为此教师欣然付出一切,无怨无悔。这就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理应追求的道德境界,理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但丁《神曲》中有一句话:“人不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两个追求确为人生之要。但在社会上“求知”常有高音,“求德”似乎稀声。这肯定不是正常之事,因而,以育人为宗旨的中学语文教师,对道德素质的追求便更显重要了。
2、人文素质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些不同其他课程教师的特殊要求。”[1]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肯定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二是提出了对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要求。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主要体现于四个层面:教师的人文情怀、学生的人文追求、教材的人文内涵、教学中人文传播。中学语文教师是富有人文性的语文课程的承担者,他能否承担起这副重担,大半取决于他的人文素质。因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是中学语文教师“毕生修练的一门功课”[1]。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绝不同于数理化老师的满口原理、公式等那些特律,而是和学生一起去领略艺术形象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世界人生的丰富意蕴。有语文教育的研究者提出,中学语文的第一任务,是把“美”原原本本地还给学生,将“爱”从学生的心灵中点燃。“爱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并且是核心中的核心。没有爱,现代教育将不复存在。”[1]而美,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核心之一,如果没有“美”的因素,以优秀文学作品为主干的中学语文,何以成立?为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始终重视对美和爱的感受。这是中学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聚焦”,因为这正是教材的精华和精髓。抓住这两点,语文教学活动便有了“支点”和“亮点”,语文教学也便有了人文性的“特点”。反之,若语文教学中既不重视审美,也不见爱心,就与人文素质毫不相干了。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之大忌。
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主要形成于人文教育,反过来,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也有利于推动人文教育的发展,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一般说,科学教育,主要是教人怎样做事;人文教育,主要是教人怎样做人,做一个有爱心、重审美的人。爱心是人文素质的催化剂,也是人文素质的一个内核。人文素质,化育于人,塑造人的气质,气质升华为精神。这种精神,使人崇高,使人纯粹,并形成激发锐意进取、不断攀登的动力。
3、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质
知识是什么?有许多比定义要生动得多的比喻,如知识是财富、知识是珍宝、知识是粮食、知识是力量、知识是血液等。英国人萧伯纳干脆说:“没有知识,人活着也是死亡。”即知识就是人的生命。知识的“身价”不言而喻。在当代社会,知识几乎成了人的一种基本属性。身为知识分子的中学语文教师,知识就是其身份的标签。
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知识素质,则是中学语文教师精神世界中最为紧要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其之所以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条件。试想,没有比较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中学语文教师何以承担职责、教书育人?
可见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个足够完备的知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专业知识,包括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写作理论、语文系列等;2、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3、教师自身的经验知识,包括生活历练、人生阅历、生命体验等。当然,其中的专业是基础 ,是核心,是要首先刻苦学习,大力钻研的知识,从而将自己的专业功底砸厚实,砸稳当。
在“求知”的道路上,中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身处一个科技潮涌、信息爆炸、知识井喷的新时代,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积累既有知识、努力吸纳新生知识,并将之及时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同时,学生会不断提出了解“新知”的要求,语文教材会出现大量的新内容,对语文教学也会有许多新要求等。这都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实践行动,作出回答。怎么办?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更加刻苦读书、更加深入钻研、更加努力求知,从而确立新观念、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将中学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确在“求知”的道路上,中学语文教师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学无止境,读不释卷,学海飞舟,一往无前。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这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座右铭。
4、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理素质
美国人爱默生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从理论上说,人的健康包含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但在日常用语中,健康往往是指某人无病无痛,似乎与心理健康并不相干。可见,心理健康一直处于人们的视域之外。这显然是一种严重的偏颇缺失。
身体健康,当然重要。从曾经广为流行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足见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但应当明白心理健康也是人们生活的“财富”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本钱”。尤其是当今,无数新理论、新观念、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纷至沓来,奔涌不息,令人应不接暇,心理会受到强烈冲击,不可避免地起伏跌宕,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这时心理问题终于提上日程,受到了重视,甚至出现了一心理咨询热。这使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中学语文教师素质中一个重要的“构件”,舍此教师也无法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现有标准,说法不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十条标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七条标准,中国一个心理学教授在《现代心理学》中则提出了六条标准。各自表述,差异不小。结合中国国情与现有实际,着眼其重点与共性,我认为可归为六个方面:1、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控制自己;2、接触社会、适应环境、热情工作;3、关爱他人、善于交际、人脉良好;4、乐观开朗、处事通达、襟怀敞亮;5、养眼未来、理想求实、行为积极;6、意志坚定、能抗住任何压力和风险,能面对任何意外和变故。心理如此健康者,方可承担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才能成为合格的学生导师。
其实,心理素质、即是心理健康。从理论上表述,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化而外显,具体表现为人格完整、心态平衡、情绪稳定、言行适度。如此“外显”,会渐渐浸润凝聚为人的风采、风度,并渐渐形成一个语文教师的独特气质。这样的语文教师,肯定会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和信任。
事实告诉我们,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健康(身体与心理)是学习知识的前题、练出本领的条件,干好工作的保证。有一个瑞士名人写一本有名的《日记》,其中有一句名言“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这是一个曾患重病者的肺腑之言。确实,一个人若有健康的身体便可自由地去干你想干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这正是一种自由的生活境界!
二、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
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二者几乎难分难解。能力不仅是以素质为内在凭依,同时也是素质外显的一种体现。可见,素质不只具有精神与心理的特性,也有实践性的特性。如心理素质可以“外显”为自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何况,素质必须转化为能力,方可见其价值;能力必须依托于素质,方可成其功用。
能力,通常指能胜任某项工作或完成某个任务的本领。任何人做任何事,若想成功 ,都少不了能力因素。英国文豪狄更斯对此用了一个比喻:他将“成功”比作梯子,“机会”是其两侧的长柱,“能力”是两根柱子中间的横木;只有长柱没有横木,梯子也就不成在了,更没有“成功”而言。可见,能力是工作成功的必要因素。
中学语文教师,若想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有用人才的教育目标,必须具备多种能力。语文教师的能力 ,有三个层次:基础能力、职业能力、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这里,仅选述几种职业能力。
1、讲授能力
讲授能力通常称“教学能力”。“教学”严格说,不只是教师的传授,还有学生的接受。本文只讲教师能力,故选择“讲授”一词,予以限定。
讲授知识,传于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本义,更是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作为教师,其职责便是以自己的知识去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存,以自己的能力去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有学识、有能力、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栋梁之材。
中学语文教师的讲授能力,是他最基本的职业能力,它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五个最为重要。
第一、在讲授中,合理创新与开拓语文知识的能力。优秀的语文教师上课其间,在热情洋溢时,灵感活跃,妙思泉涌,原有知识激活后,会纵横交错,发生裂变,生出许多新见解、新知识;或者将原有的知识重组新构,拓宽挖深,并由此而形成新感受、新体验、新理解、新认识。
第二、在讲授中,合理援引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与上述“创新开拓”相关,教师在情绪激扬、才华横溢时,讲到某点语文知识,会突然联想到其他学科(如历史学、地理学等)相关知识,信手拈来联络会心,使自己的解读更加丰满生动,更加易于理解。
第三、在讲授中,巧妙地活用或革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如何讲好一堂课或讲清一个问题,会有多个合适的方法。久而久之,在教学中讲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很可能会形成一种习惯,驾轻就熟。若突出奇兵,革新旧法,或采用新法,或组合几种方法,融合兼用,也许更能取得良好效果。
第四、在讲授中,随时关注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一切围绕学生展开,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提问题,且与教师一起讨论。这有利于学生听懂、理解、吸收。所以,教师必须面对学生,感情交流,适时对话,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第五、在讲授中,善于创造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课堂教学,若只有教师讲学生听,必定久则乏味。若将教学内容具像化,有角色、有场景、有故事,或引进相关新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互答、师生合力,学生定会情绪兴奋、精神集中,学得快乐。
第六、在讲授中,有高超的语文表达能力。讲课 ,是一门语言艺术。讲授的主要工具便是语言,尤其是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准确、精炼简洁、流畅贴切、生动风趣;切忌读音错讹、用词不当、琐碎含糊、东扯西拉、语调平板、声音低哑。教师的语言,应当吸引学生精神集中,关注学习;教师的语言,也是一种促动力,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奥秘。
2、写作能力
“写作,一般来说,有狭义、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写作,指文学创作和写其他文章,如学术论文;广义的写作,则指一切按照一定的章法格式、运用语言文字叙事达意的活动,连日记、书信、公文、报告之类都包括在内。”[3]本文取狭义的概念。就广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备课写教案、工作写总结、办事写报告等均可谓“写作”,但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狭义写作”。但长期以来,不少中学语文教师“讲”得多,“写”得少,或曰“写”而不作。这种“跛脚”现象,不仅影响到教师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的提高,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尤其作文教学,会受到直接影响。必须强调写作应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也是对他的基本要求。
如何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呢?鲁迅先生说:“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4]其实,鲁迅先生既讲了“心得”,也说了“方法”,那就是多读书、练写作。这与欧阳修的“勤读书而多为之”的观点是一致的。“创作无世袭”,即使是以写作为业的父母师长也无法“传导”写技写法。而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这是教学工作必备的素养。但“文章的得失不由天”(鲁迅),而是来于自己的勤读勤练。中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多读书,向经典名著学知识、学谋篇、学笔法、学语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理论著作可多了解理论研究新动向、新观点、新见解等。这是中学语文教师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经之途,对提高教师的知识素质和教学质量也极有补益。
其次,“写作能力,从来都不是单靠听出来或看出来的,而是靠写出来的。”[5]这就是前述的“多练”“多为之”。这样说并非轻视读书,而是强调多写。本来,“读”并非目的,而是为了“致用”于“写”。“文章唯多做始能精深”,“多读乃藉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6]。显然,中学语文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必须多写多练、坚持不懈、积累经验,“求己工夫”,方成能力。
3、科研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的科研活动,包含两个部分,即研究教材(包括语文教学课本与相关语文辅助资料)与研究理论(包括语文理论、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一般说,在语文教育中,研究教材应重于研究理论。因为,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是重点,其他诸多方面,包括理论研究,都必须服务于语文教学、补助于语文教学。但是,理论研究决非附庸,它本是语文教学的支柱之一,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与重要保证。
“中学,是一个教学实践极为密集,而理论研究相对稀缺的教育领域。”[7]的确如此,中学的科研,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不良,成长甚慢,致使其科研实践长期处于边缘偏角。这决非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状态。当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和语文教师的重视,但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情况尚无根本改变。在主观上,长期偏颇造成了习惯性忽视,对于科研于语文教师修养以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带来了对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缺乏应有的理解。在客观上,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以及由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如中学生自行阅读的课文较多,作文教学过程复杂等)、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状态(因为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较多,有些艺术因素易于引起学生的情感波动)导致语文教师必须为之付出很多课余时间,科研几乎被挤掉无遗。但是,困难再大,科研工作也必须重视起来行动起来。
备课研究教材,“首当其冲”。确实,“中学教师的研究能力也主要是体现在钻研教材、研究作品、解读文本上。”[1]以前怎样备课暂且不论,今后,我们需要的是以“攻关精神”钻研教材,反复探讨,深入发掘,要读出“自己”,挖出奥秘,讲出真知,给学生以深刻的认识、扎实的知识、审美的感受,情感的陶冶,而不停留于看看课文,翻翻资料,便算了然的层面。这是中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体现。
研究语文理论和语文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的另一个侧面。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这不是主的,却决不可忽视,更不能舍弃。因为这种研究,可以给教材研究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和血液,能有效地使教材研究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也能有效地将语文教师的职业修养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它是中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学习能力
“人不学,不知道。”[8]学习,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途径,还是通向知识的唯一途径;而知识就是现实前述目标的巨大力量。所以,人们应当努力追求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就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则必须终生不懈地学习知识,使学习知识成为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这是其立身之本。
学习,是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技能的活动。那么,如何学习,如何学好?这就涉及到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通过学习而有效地获取知识的技能。它对于任何人,尤其是对语文教师,都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基础性能力,因为它可以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确如此,不管是谁,做人做事 ,做有用的人,做有益的事,都需要从学习中吸取营养、吸取力量。中学语文教师的学习求知,有许多途径,要者有三:生活、教学、读书。其余,均可纳于其中。
第一、从生活中学习。平时留心观察考查,风俗世态、山水风物、花果草木,都有可观之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身边的芸芸众生,各色人等,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阅历,均可发人深省,“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一个很好的归纳。爱因斯坦强调:一个人若单独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他的思考会没有什么价值[9]。这说明,从生活中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第二、从教学中学习。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向教材学习,“语文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的各类文章和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精华汇展。”[1]教师备课,深入钻研,心有所感,学得知识,而后传于学生。二是向学生学习。古人云:“教学相长”“学学半”,[8]说的是师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教学生知识,一半是教师也学到了知识。可以说,课堂教学也是教师一个极好的学习平台。
第三、从书籍中学习。“读书是取得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赫尔岑)语文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必须有天天读书的习惯,读书也就形成了其主要的生活内容;但有书不可乱读。“开卷有益”,前题是读好书,并依“法”开卷。读书之法,多是各有习惯,常见不外“四读”:多读(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常读(天天读、终生读)、精读(反复阅读、读懂读通)、研读(带着问题到书中去求解,期间发现新问题,带着新问题再读书)。须知,读书之要点在于“学而时习之”(孔子),读书之关键在于明理而致用。
三、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
素质与能力,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的优良素养。有高素质,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强能力,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这说明: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素质与能力)是直接关乎语文教育的成败,以及他是否合格称职的关键因素。
中学语文教师的主体工作,是给中学生讲授语文。如所周知语文内容丰赡,牵连其他知识甚多,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特质;而且,由于语文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极宽、存储的信息量颇大、潜在的困惑点不少,讲授语文必然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必然面临严峻挑战,因而,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必然更高更严。毕竟,语文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中学语文教师工作内容,主要反映在如何处理与学生、教材、教学等几个工作对象的关系,以及几个关系的变化与进展。这几个关系的处理过程,几乎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虽然,几种工作的对象与方式不尽相同,但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目的只有一个: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1、教师与学生
语文知识,是人们获取其他知识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就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质言之,中学语文教师工作,就是以各种方式方法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服务国家的优秀人才。无疑,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
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与学生是互为存在条件。这是他们最基础、最根本的关系。其他如主体与客体、能动与受动、主导与主体之类的主次关系,还有伙伴与朋友之类的平等关系,统统含括于“互为存在条件”的参与关系之中。但是,不管是什么名称的关系其实质都是教与学的教育关系。
师生关系。这层关系取决于也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价值与意义。学生,是中学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对象。在这里,教师是主导,如制订教学计划、调动教学资源、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讨论、指导学生作文、开展教学总结等,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有序展开。但学生并非只能以“客体”的身份“受动”,而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与被教的任何一方是主体、又是客体”,[10]角色可以转换。如此,学生方可即方位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还可以更好地受到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以文化人”,是此之谓也。“这是语文教师最美好、最值得追求的目标。”[11]
伙伴关系。这突出地表现于“教学相长”,如课堂问答、课堂讨论、以及“学学半”的教学现象。这是一种互促互利、共同活动的状态,是平等亲密、恰如感情深厚朋友关系。事实正是如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可以给教师以助益与“教育”。这种关系,有利于充实和推动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确,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如同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颇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意思。但教师切不可忘了“为人师表”的责任,不可淡化自己的阅历和与学力,必须保持“主动”的觉悟,不要让自己无形的“教学”消于无形。
朋友关系。这种关系多出现于课堂之外,或个别谈话、或感情专访、或校外偶遇等。这种交流多为介绍读物、指导阅读、讲解疑难,此外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思想、情感、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消除矛盾(与家人、同学、教师或其他人之间的矛盾),这些夹杂纠缠的大事小情,要清理、梳理,决非易事。这需要语文教师的知识、智慧和耐心,尤其是责任心。能对学生交心舍力,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后取得积极的效果,并与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这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扩大,应不算“越位”。语文教师能做到不只是学生的老师,他就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中学语文教师,以教材里的人文因素和自己的人文情怀,热爱学生、关怀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同行、同学。这既是他的工作业绩,也是他职业的自我修养。
2、教师与教材
教材,就是在校学生上课使用的课本;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本。它是语文教师的专用品,是教师向学生讲解和传授语文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主要依据。中学语文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甚广,如书籍、挂图、声像、转件等;而书籍又包括课本和其他多种语文学习辅助书籍。本文采用狭义:课本。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材是一个兼容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诸多知识要素的复合体。但对教学育人而言,教材只是一个方向性的规范,一个有弹性有张力的甚至有生命知识信息的媒体。这里,提供了一条教师讲学生听的线索,留下的空间,既是给学生的,更是给教师的。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大体分为课前、课间与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是备课,研读教材,设计教学,是教学的基础环节;课间是解读,讲授课文,分析重难点,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课后是讨论,再读重点,开展讨论,是教学的必要环节。语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因为语文教材是存储文化的载体,也是创造文化的工具。这个“创造”,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极为重要。它产生于备课的研读、上课的解读、课后的复读(以讨论的方式复读、重点读),贯串于教学全程,激发语文教学的创新活力。
第一、课前备课,即研读教材。这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与备课的关系最直接,其余的各个环节是备课的具体展开。”[1]备课,首先要直面教材,着力精读,反复细读,读懂读通,再转研读,钻进去,读出精华、研出精髓、品出味道;而后思考学生,跳出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艺术的重组新构,尽量开发教材的知识潜能和艺术魅力。为在课堂上教师讲的精彩,学生听的愉快,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些都应统统纳入“教案”之中。
第二、课间解读,俗称“上课”,即讲解教材(文本解读)。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关键环节。讲析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传授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解读讲析时,应注重两点:讲文、看人。讲文,就是落实“教案”中的设计、安排。这时要站高处,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如文章写于何时、为何要写,让学生了解课文所呈现的时代特点及生活状态,以便找到解读的切入点;看大处,即在教师引导下阅读全文,形成全局视域 ,以便发现理解课文的着眼点;抓小处,即启发学生关注课文的关键段落、词语,以便学生感受课文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看人,就是关注学生。这恰是教学目的之所在。备课就是为了便于给学生讲课,是顾及学生能否听懂、能否理解课文题旨和记住其中的知识要点,这是教师调控教学节奏的依据。
第三、课后讨论。师生一起复读教材的有关部分,是一种双边互动的模式。这个“后”,是指上课后段,教师不讲,让学生重读并讨论课文中的关键段落与语句。学生读后提出问题,或由教师布置问题;也可争论,若有看法不同,可由学生自由组合分别讨论;若有几个问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问题,自由回答。最后,大家一起将所议内容,归结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再深入讨论,还可择题写出自己的感想,下次讨论时提交再论。经实践检验,此法可行,效果甚好!
3、教师与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二者紧密无缝,如将之割裂,两者便都失去;二者是互依互证,并肩而立。所以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素质与能力),直接制约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语文教学活动,牵涉到诸多方面,诸多因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在不断运行变化着的过程中,将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使自己发展成长的可能转化为现实,语文教师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与劳力;而且,其努力的成果还无法立竿见影,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大都处于潜在形态,难为人知。这还真需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当没名没利的“无名英雄”。中学语文教师虽然在社会上籍籍无名,但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就此也就值得了。何况,语文教师教学育人,也是“发挥个人才能,参予社会文明进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创造社会文明正是人类最崇高的道德准则。”[12]这可算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这里仅取两个视点,以观其探索和追求。
第一点、“用教材教,不教教材”。其意是,以教材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展开、伸延,求得更大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仅就教材讲,只讲教材。如何避免“教教材”呢?不限于取用所存储的既有知识,而是去寻求并发掘知识新源,如邀请教育专家讲座、辅导阅读专著;不限于讲授语文知识,还应了解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淡化学科界线;不限于讲授语文理论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还需实践力行,如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教师还可引入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阅历、人生经历的积淀;不限于千方百计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当要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文件中对此专门强调。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并非越多越好,而应下大气力讲精华精髓,讲最重要、最关键、最紧缺、最有用的知识,不要倾盆大雨似的将学生冲瞢冲昏,结果是“无所不有”变成了“一无所有”。
第二点、“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是改变教师独白、学生只管听的状态,但仅师生互动,学生讨论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付诸实践的勇气,逐步开创有问题不是静待教师给答案,而是自己去寻求答案的新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听众;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自觉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而不是等待者;让学生成为新模式的建造者和主宰者,而不是坐享者等。这样,学生才敢于质疑问难,敢于独抒己见,敢于提出学习要求。其中,当然存在教师各种形式的巧妙指导与参与,但他必须放弃“成人立场”和“专家眼光”,为学生设身处地。这时教师不是统帅,而是发挥“谋士”作用,不露痕迹地实施由送“鱼”转授“渔”的变革。
中国教育的改革是不会停滞的,中国语文教师提高职业素养的追求是不会停滞的。身处新时代,面对新形式,胸怀新追求,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更加紧密地集结起来,将语文教学事业做大做强。为此,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更是一项不可停滞的长远的战略性工程。同时,对中国教育事业而言,这也是个意义深远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