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2022-03-18张军成吴健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政治

张军成 吴健敏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劳动教育这一举措做出全面指导,强调实施劳动教育新要求,指出劳动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1],这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新思路,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遵循。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功能最优化,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大学生专业劳动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和践行勤俭、奋斗、艰苦、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春力量。

一、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衍生的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为大学生“成人”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高水平支持的同时,也为高校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即教育主体在对教育客体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4],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锻造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有利于推进“五育”融合发展,提升育人质量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不仅体现为“五育”的系统性、整体性,还强调它的融合性、贯通性对人的发展质量提升所产生的作用。基于劳动的本质、价值指向,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又能进一步提升新时代高校育人质量,尤其对于改善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学会劳动,既让学生通过劳动得到锻炼、启发智力,又以社会实践提升学生道德认知,真正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时代内涵。随着5G网络、VR、转基因技术、整形等以科学技术为承载的现代劳动形态的发展演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界限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越发清晰,实现人在劳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人对技术的运用,都需要人以自身的高素质、高能力实现自主性把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置于一个新的高度,为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意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育内容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指明了劳动教育对青年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发挥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推进“五育”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育人质量。

(二)有利于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新高地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效果的深化、育人实效性的提升与《意见》规定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为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新高地开辟了新视野。一方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新发展。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改善高校教育长期以来“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现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劳动教育社会性很强的特点”[5],能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进一步落实到社会领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在全社会的合力推进。对学生主体而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在塑造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作用,就要多渠道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把握教育的“理论性”和“趣味性”,而要想让教育产生“趣味性”,就需要让学生深入劳动实践接受锻炼,跳出校园舒适圈,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力、好奇心。《意见》对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场所、经费投入、社会实践风险分散机制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为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指导,有利于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新高地。

(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

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常态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意见》也专门指出高校要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等,这为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常态化提供了一定保障,另一方面也对学校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做出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不断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必须紧跟时代主流思想,及时应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劳动教育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进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等内容的讲授、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1857-1858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资本论》等经典原著,观看习总书记表彰劳动者的视频、学习相关讲话等,有利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发展。除此之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生产、生活、社会服务性劳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也是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常态化的深化和促进。培养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青年是一个渐进式推进的过程,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日常化和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劳动育人功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深化和加强。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总体而言,其本身的教学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长效性存在时空脱节,教育主客体在传统劳动教育观念影响下传授新思想、接收新理念的意识、能力,自我劳动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教育实施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问题潜在的成为融入过程中亟需应对的情境。

(一)劳动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其教育话语、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对于学生思想、行为的启发缺少吸引力影响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将劳动活动简单的与劳动教育挂钩的传统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一方面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解一般侧重于以体力劳动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崇尚劳动成果,其目的性教育指向重视度不足,教育目标最终容易偏向身体锻炼或与体育教学融为一体,劳动教育关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智育结果性评价有待深究。另一方面传统教育观念中劳动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教学中的融入缺乏现实的物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对教育对象的思想、能力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这需要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学习理念上实现与时俱进,只有当劳动在新时代的教育功能与传统教育观念下的教育功能在教育领域实现时空转换,才能使劳动教育更好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劳动自育”意识有待提升

大学生“劳动自育”意识即大学生通过劳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意识,人的劳动自觉、积极性是人之为人的内生动力,新时代大学生缺乏劳动自觉意识,对“劳动育人”的教育价值缺乏积极的认识并认同影响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劳动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地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刻揭示了这一认识的根源,其中专门阐释了劳动对于人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意见》中明确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6],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者,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的成效。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到“四力”,强调“我们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对宣传思想干部寄予的厚望,宏观来看这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隐育的思想指导。其中“脚力”强调迈开双脚、深入实际的力度,内含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对于大学生劳动自育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启发作用。总之,使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活起来”一定程度上需要个体的自觉、自省意识实现劳动于人的本真复归。

(三)思想政治教育多主体责任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新时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包括教育客体所处环境周围的会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的一切对象,宏观来讲,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基本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多主体责任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影响着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协同成为普遍自觉”是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良性循环的理想追求。长期以来家校、校社协同育人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存在“互相抵消、大打折扣”的问题,家庭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及社会的支持作用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一方面,家校协同过程中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环节衔接及沟通交流中的联动缺乏机制保障,当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如何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二者的教育手段、载体或者教育时空的协同以完成对学生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的充分结合亟需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新时代学校与企业、社区协同育人中要以“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展开,但在实际的实施或协作过程中忽视实践活动本身的教育性功能,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等为重点的责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高校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高质量劳动者,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需要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此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为实施劳动教育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资源、环境等,在落实、落小、落细基础上实现融入过程的日常化、规范化及载体的多样化。“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7],要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思政课主阵地;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培育大学生专业劳动能力;融入网络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融入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劳动习惯。

(一)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引领,是把握“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的科学理论。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能够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劳动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厚植大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劳动、主动奉献、甘于作为的意识。在深入学习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具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劳动者应有的的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等,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大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

针对大学生不爱劳动、不想劳动的现实状况,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更重要的是紧抓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大学生自觉自主劳动、从事创新型劳动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协调好劳动教育在思政理论课上的教育力度和效度,可以适时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从本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人的劳动与“牛”从古至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三牛”精神,强调要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8],高校劳动教育要将“三牛”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开来,在学习中、在未来的工作中践行“三牛”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价值旗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时代新人价值共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要求明确了大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或者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遵循的价值准则,因此高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强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要求,大力宣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精神,注重学生诚信意识培养,“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9],以此为高校在新时代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赋予新的活力。

(二)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培育大学生专业劳动能力

早在2020年6月5日教育部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答问,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10],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等,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课程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专业劳动能力提供了思想指导。

第一,利用或建立专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落实专业学科实践育人效果。密切各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院系之间的共享,加强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信息沟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对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教育联动性。第二,提升各学科教师劳动育人意识的自觉性和育人能力的专业化。高校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在教师培训考核体系中加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主动性。专业学科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劳动素养、实践教学能力,精选实践教学地点,发挥师德师范的实践引领作用。第三,课程思政充分结合专业学科的学科特点和育人目标,防止融入过程的机械化、形式化,切实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明确培养学生专业学科理论素养与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同等重要性,为保证学生专业劳动能力的提升空间创造动力。

(三)融入网络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呈现出其独特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劳动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深刻认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劳动精神的相对独立性、自我意识性特征的基础上,将劳动精神的培育自觉地落实在网络劳动文化宣传阵地、网络劳动文化产品、网络劳动文化宣传主体等有利于实际推动劳动环境、氛围建构的现实性劳动教育领域,扩大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生态系统,使“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有机嵌入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场域。

第一,加强校园劳动精神的网络宣传阵地建设。一方面利用已有的高校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阵地拓展具有劳动精神宣传导向的内容,重点突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宣传引导,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另一方面结合新时代媒体融合的优势探索能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劳动精神的网络宣传阵地,如高校社团与各学院学生会组织联盟,构建有各专业特色的劳动精神宣传平台;规范利用校园广播站,定期更新主题性的广播内容,关注大学生就业择业等方面的价值观的引导;等等。第二,丰富校园劳动精神的网络文化产品资源。实时跟进社会劳动、劳模、工匠实事,充分利用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节目;搜集校园同辈群体劳动、志愿服务故事,挖掘各高校极具议题感染力的校园劳动精神宣传资源,坚持劳动精神宣传故事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可靠性相结合;发挥校史校风校训等原创性劳动资源的精神引领作用。第三,多渠道激励校园劳动精神的网络文化宣传责任主体。“各高校应按照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设立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11],保证劳动精神宣传主体的经费支持。与此同时,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网络劳动文化生态建设对于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起到了助推作用。互联网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战场,加强校内网络社交平台监管,控制“饭圈”乱像在学生群体中的推送,减少“打榜倒牛奶”事件的发生等,抵制过度消费,尊重劳动成果,有利于净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劳动精神。

(四)融入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劳动习惯

“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一定的课外实践活动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育人形式”[12],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要充分考虑家庭、社会场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中的协同功能和场域内部的主体间性。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推动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将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服务性活动与劳动教育目标挂钩。为此,高校要在校园实践教育基础上深入开展“田野思政”教学实践,培养大学生爱劳动、诚实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第一,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专业场所进行劳动教育,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高等学校实践教育基地直接的配备有一流的教学设备、资源,专业化的实践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在校内实践教学中预见性的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劳动习惯是高校实践教学社会化育人的自主活动。第二,家校联合,家庭日常生活劳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的“鲜活课堂”,能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提供日常引导。“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涵盖广泛,良好的劳动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家风家教的影响,尤其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平等性对话的交往方式能够凸显良好的劳动教育效果。第三,校企联合,社会生产、服务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的重要社会资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供实训基地。学生校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志愿服务、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作为高校学生毕业前联系社会的纽带,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能够让学生在短期的劳动锻炼中不断认知、认同自身专业劳动行为和劳动习惯。第四,校校联合,探索全日制本科和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实践育人模式,实践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拓展了实践场所。基于各类学校在具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上各有侧重,给予了不同高校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上的融通空间和互动平台。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13]“劳动教育重在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创新创业、实干兴邦,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14]进入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求,将劳动教育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领域、各环节,扭转“近年来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局面,培育会劳动、敢担当、有精神、勇创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