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三重内涵
——以习近平“江山”系列讲话为分析文本

2022-03-18彭浩源吴常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江山中国共产党群众

彭浩源 吴常柏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党的历史上数次经历生死存亡,但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渡过难关。新时代,党面临新的人心向背的挑战与考验,习近平“江山”系列讲话作为破题关键,蕴含着党的人民群众观广阔内涵。因此,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内涵、历史径路和实践价值,对于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开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新境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内涵

“江山”一词有多重含义,从词源角度看,江山指江河与山岳,最早出自于《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三国志·吴书·王蕃传》中:“割据江山,拓土万里。”对“江山”的定义超越了江河与山岳界限,特指一定范围内的国土疆域面积或建立在其上并实行统治的国家政权。在中国封建话语体系中,江山往往与社稷联系在一起被统称为“江山社稷”,社稷是对土地神与榖神统称,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土地与谷物是立国与产家之本,古代君主为了祈求国家太平、江山永固,都要举行相关的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活动,《周礼·考工记》里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土地与血缘的结合具有强烈的宗法制色彩,是封建王朝得以存在和维系的根本。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中,不少古代先贤和开明统治者提出基于人民本位的民本思想,最早在《孟子·尽心下文字》中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荀子·王制》篇中提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世唐太宗也借此来强调依靠人民的重要性。虽然民本思想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没有撼动千百年来盘踞在中国人思维中的伦理价值观念,但其思想精华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任何思想、理论的塑造胥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渊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发于马克思主义根本归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人的生产实践史,人作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更是创造了灿烂的精神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基于对社会历史的考察中得出结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劳动分工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反过来支配劳动者,在这种强加于人的“自然”和“历史”中,人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体力量失去了其独立地位,为异化力量所支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人的异化与所有制的密切关系使马克思和恩格斯洞悉到了解救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统治也将随之消除。”[2]人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中脱离出来,成为与社会结合的主体,将一切异己的力量处于人的控制之下从而“完全自觉的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3],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活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剧作者”与历史的“剧作人”,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无产阶级政党重要的依靠力量,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武器。反之,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行动必定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吻合,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

习近平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5]“江山”一词的内涵得到了更深刻的拓展——“人民的心”,“人民的心”通常就是指“民心”或“人心”。二十二年前,在建国五十周年庆典大会上习仲勋发出感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啊!”[6]二十二年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前夕,习近平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7]一方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话语的表达和思想实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阐释,“人民”与“江山”关系蕴含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决定性力量的广阔内涵。人民由每一个个体组成,人民的心是每一个个人的心的凝结汇聚,确保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和能量越是有发挥的空间,其主体性就体现得越充分。另一方面,其批判地吸收了古代传统“民本思想”,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党的领导人关于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的结晶。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历史径路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话语是对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生动总结。“江山”与“人民”,“人心向背”与“生死存亡”两对辩证关系蕴含着如何正确处理党、政权与人民三者间关系问题,无论是在争取政权阶段还是在巩固政权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争取“人心”话语权以夺取政权,通过对人民利益的整合与表达以巩固政权。政权的取得来自于党和人民的双向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打江山得到了人民的心,守江山守住了人民的心。

(一)打江山,得人民的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救亡运动相继失败预示着依靠少数阶级的改良与革命改变不了中国现状,亟需有一个具有广泛且深厚代表性的新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解救劳动人民为宗旨,对自身的任务和使命有清晰的认识,党的一大纲领指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8]中共二大党对自身认识进一步深化,提出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必须厘清的元问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革命力量相对弱小,显然仅仅依靠无产阶级无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通过五大阶级划分,指出“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9],中产阶级是应该争取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共同的阶级敌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认识中国革命的重要方法论,为中国革命的发展积累了群众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广袤农村地区谋求发展空间,在开展土地革命的同时也意识到建立独立武装的重要性,自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新论断后中国共产党着手于人民军队的塑造工作,由于红军内部的复杂成分与各种非无产主义思想的泛滥使红军严重脱离了群众,脱离党的领导,再加之党内错误路线的指导,“仗为谁而打,依靠谁来打”的问题悬而未决让中国共产党早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活动显得尤为艰难。1931年党中央针对红七军所犯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不组织群众,不领导群众的斗争,而想单靠军事行动来取得‘江山’,这完全是军事投机的错误思想。”[10]中国共产党人能与国民党反动派争夺江山争取人心的根本“不仅在于乡村农民拥护赤军‘打土豪,分土地’、‘没收土豪劣绅的谷米分给农民’之宣传和行动,而且在于军队有纪律。”[11]红军长征期间一面争取生存空间,一面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宣言书、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宣传队、工农革命火种播种机,涌现出诸如“半条被子”、“朱德的扁担”等感人事迹,工农红军作为历史上第一支组织和精神上完全属于人民的军队,展现出与国民党军队完全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得到根据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人心向背的直接反映为孤立的中国共产党争取“人心”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与物质支撑。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全国人民的赞同。抵御外侮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反动政府逆人心而动蓄意制造一系列矛盾。面对国共合作是否会演变成争夺领导权的担忧,中国共产党指出“我们的政治影响,我们抗日的真诚和革命的彻底性是深入人心的,我们与群众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因此,我们在争取领导权的斗争过程中会更有利。”[12]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了整顿党内出现的作风和思想问题,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巩固统一战线取得的成就,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对群众路线内容的首次科学表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拓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运动战,部分地恢复国家领土,维系失地的人心。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党目前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是大革命和内战时期所没有过的。”[13]人心天平的倾斜是中国共产党人决胜解放战争的底气之源。党在召开七大时就预估到:“如果不克服蒋介石的阴谋……中国的内战就不可避免。”[14]经过革命洗礼的中国共产党已清晰地认识到“打起仗来,人心如不属我,我就输了。”[15]争取全中国的和平已是国际国内大趋势与人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积极和谈的一方面目的是顺应人民根本利益诉求,另一方面“谈判的目的主要是教育人民”[16]以揭示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划清战争与分裂之责任。人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与人心的对比。”[17]国民政府依仗帝国主义援助占据着军事力量的优势却依然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遭受失败,对此,毛泽东总结道:“蒋介石战争的反人民的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18]

总结二十八年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得人心,国民党打江山失人心的根本原因在于共产党人正确厘清了党,政权和人民三者间的辩证关系,主动为满足人民期望在努力地革命和工作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已经证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心在哪里,人民就在哪里,力量就在哪里。

(二)守江山,守人民的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向全国执政转变,由革命党向执政党、领导党转变,基于这样一种身份和职责的变化,邓小平敏锐地指出:“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19]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针对党的执政地位转变,第一次将“群众路线”写入党章,提出必须不断发扬群众路线的传统,坚决同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行为进行斗争,遗憾的是党章并未对群众路线的内涵进行更深刻的论述。出于守卫红色政权的考量,党在理论上从未忘记执政条件下贯彻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党中央曾告诫党内同志“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社会主义的江山是铁打的。”[20]强调不要“忘记和忽视了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一客观事实。”[21]但对国内外形势的误判导致实际工作中对群众路线的执行存在偏差,党的组织建设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削弱了党的统治权威,也背离了群众的意愿与人民群众观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路线和工作重心转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继续发展了人民群众观,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摆在了首要位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何去何从,近十亿人的生活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群众路线归结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同时第一次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精准概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除了对群众路线的科学总结外,党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还创新性地发掘了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独特内涵,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二十世纪末随世界两极格局瓦解,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损失,于是有了西方学者抛出所谓的“历史终结论”。面对国际局势波谲云诡,江泽民总结道:“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22]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思想本质是执政为民,其价值目的是代表广大人民、为人民服务,有效实现了党的政治先进性和代表广泛性的深度融合,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高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逐渐显露,中国社会发展总体呈现一种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不良状态。胡锦涛指出:“人心向背对一个执政党具有决定性意义。”[23]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基于中国共产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立场,重新审视发展的方式和目的,解决了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维护了人民的发展权益。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继承和总结前人的理论成果,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人民群众观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的拓展与丰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领域,实现了全方位变革。政治领域推进依法从严治党是党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关键一步,中共党人以雷霆手段惩治党内腐化,肃清党内不良政治风气,与侵蚀党的肌体细胞的腐化分子算清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济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于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文化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理念,尊重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作和文化涵养的主体地位,把满足人民高层次、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目的;社会领域,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建设思想“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24]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制度安排,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使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彻底摆脱了贫困问题,巩固人民群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基本保障,加快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生态领域,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强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美好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表明,经济发展不再是以破坏环境和牺牲人民生命健康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对于唯GDP论的治理结果评价已成过去式。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集合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心,能赢得人民的心,就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要赢得最大的政治就要赢得人民,就要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坚定支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一)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是百年奋进不断走向胜利的“密码”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伟大胜利源自伟大斗争,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今所取得的成就并非毫不费力,而是在激烈艰苦的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斗争的依靠力量来自于人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前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必然选择。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不是革命年代疾风骤雨式的武装斗争,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大范围的群众运动,而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立足于人民根本利益,依靠民主法治手段展开的斗争。坚持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正本清源,廓清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持同固化利益集团作斗争,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5]全面深化改革以自我革命精神向利益藩篱作斗争;坚持同腐败现象作斗争,腐败变质是党的天敌,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已建立的防腐拒变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重塑党的威信和形象;坚持同分裂势力作斗争,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面对境内外各种势力相互勾结等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和军事等手段,进行严厉惩治与打击;坚持同霸权主义作斗争,冷战结束并不意味着冷战思维的终结,针对西方国家推行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中国一方面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另一方面加紧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以抵御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我革命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近年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是党的制度建设必然要求。一方面,党和国家迈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内部出现任何松懈怠慢都有可能葬送来之不易的伟大事业;另一方面,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中西意识形态领域对立冲突加剧。回顾党的历史有数次生死攸关时刻,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人心向背与党的生死存亡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基于党在此环境下面临的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以历史的维度看,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心向背的根本力量所在。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这一我党最大优势,在危险和考验中寻找机遇与突破。从现实维度来看,此时是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之后踏上的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仍需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脱离群众的危险是目前党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在新时代需要着手的主要工作,要杜绝新的命令主义与尾巴主义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要赓续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净化自身,历练思想和觉悟,跟进新时代。

(三)中国共产党人凝聚人民人心是实现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基石”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2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人民群众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由十四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的中国梦是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党和人民至今所有奋斗、牺牲与创造的历史主题。历史已经充分印证: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多么强力的政党,多么牢固的政权一旦离开了人民,都将一事无成。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做成前人许多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关键在于凝聚人心。习近平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27]人民的拥护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底气之源,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依靠力量。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百年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与精神激励,中国人民的人心已被前所未有地凝聚起来,新征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确立人民主体地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人民共创共享的制度基础,保障每个公民在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享受共同的劳动成果和平等的出彩机会。尊重和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中国梦同群众凝聚在一起,让党同人民奋斗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让全体人民为伟大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视人民幸福为“国之大者”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遵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指出:“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28]新征程下,中国共产党人仍需继续紧密扎根于十四亿中国人民热爱的广阔热土,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努力奋进。

猜你喜欢

江山中国共产党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如诗如画的江山
多让群众咧嘴笑
醉了江山醉了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